使徒行傳 10:17–33
17彼得心裡正在猜疑之間,不知所看見的異象是甚麼意思。哥尼流所差來的人已經訪問到西門的家,站在門外,
18喊著問:“有稱呼彼得的西門住在這裡沒有?”
19彼得還思想那異象的時候,聖靈向他說:“有三個人來找你。
20起來,下去,和他們同往,不要疑惑!因為是我差他們來的。”
21於是彼得下去見那些人,說:“我就是你們所找的人。你們來是為甚麼緣故?”
22他們說:“百夫長哥尼流是個義人,敬畏神,為猶太通國所稱讚。他蒙一位聖天使指示,叫他請你到他家裡去,聽你的話。”
23彼得就請他們進去,住了一宿。 次日起身和他們同去,還有約帕的幾個弟兄同著他去。
24又次日,他們進入凱撒利亞。哥尼流已經請了他的親屬、密友等候他們。
25彼得一進去,哥尼流就迎接他。俯伏在他腳前拜他。
26彼得卻拉他說:“你起來,我也是人。”
27彼得和他說著話進去,見有好些人在那裡聚集,
28就對他們說:“你們知道,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但神已經指示我,無論甚麼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潔淨的。
29所以我被請的時候,就不推辭而來。現在請問:你們叫我來有甚麼意思呢?”
30哥尼流說:“前四天這個時候,我在家中守著申初的禱告,忽然有一個人穿著光明的衣裳,站在我面前,
31說:‘哥尼流,你的禱告已蒙垂聽,你的賙濟達到神面前,已蒙記念了。
32你當打發人往約帕去,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他住在海邊一個硝皮匠西門的家裡。’
33所以我立時打發人去請你。你來了很好,現今我們都在神面前,要聽主所吩咐你的一切話。”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為何哥尼流俯伏在彼得面前呢(徒10:25)?
2 何謂「義人」(徒10:22)?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聖靈的話
當彼得得見異象後,但仍蒙在鼓裡之際;隨後聖靈便主動的對他說話。在此,有幾點是我們值得關注的:
1 人數多寡
聖靈清楚指示彼得,有三人前來尋找他(徒10:19)。
2 實際行動
神的靈更要求彼得有所回應,不但要從房頂下去接待訪客,更要隨從他們的腳蹤,前往他們所指示的目的地去(徒10:20)。
3 切勿疑惑
對於訪客的請求及動機,聖靈囑咐彼得不要疑惑,因為這是祂差派前來的人(徒10:20)。既然是源自聖靈自己的工作,那麼彼得便可安心與三人結伴同行了。
神的指示
對猶太人來說,與外邦人交往是違背律法的。現今彼得從神那裡得著嶄新的啟示,叫他不再視外邦人為世俗或不潔了(徒10:28)。
彼得得著聖靈的指引(徒10:17至23上)
1 不明白異象的意思
「猜疑」,可解作困惑。對於猶太人來說,一般是與外邦人劃清界線的,因為他們皆視異族為不潔淨的。雖然主清楚在異象中表明祂自己的心意(徒10:12至16),但對於生來就是猶太人的彼得,卻使他感到困惑萬分(徒10:17)。被歷史遺留下來的包袱纏擾著的彼得,叫他沒法可接受這嶄新的啟示。
2 神的靈對彼得說話
一)環境的助證
當彼得仍被這異象困擾之際,聖靈便自動的對彼得說話,並且那時三位訪客已站在西門的房子之大門外(徒10:17)。聖靈與訪客抵達的時間配合起來,兩者恰到好處。
二)聖靈的吩咐
聖靈給予彼得的指令不但是清晰的,也能使他放下疑慮,安心的來遵行祂的吩咐(徒10:19至20)。
3 彼得聽從聖靈的話
一)自我介紹
彼得聽從聖靈的吩咐,隨即前往接待這三位訪客,並且告訴他們,他就是他們要尋找的那人(徒10:21)。
二)尋根究底
至今為止,對於異象的教訓及聖靈的聲音,彼得還未能完全的掌握。為這緣故,他便從訪客身上,再作進一步的探索(徒10:21)。某學者說:「在這短短的經歷裡,彼得在跟隨主的事情上成長了。順從聖靈的結果是叫人明白真理。明白後,便要求人作進一步的順從。」
4 三位使者一同作證(徒10:22)
被彼得追問之下,三位訪客便把前來的目的,一清二楚的向他交待。
一)正直的人
「義人」,可解作正直的人。三位訪客異口同聲說,差派他們前來的是哥尼流。在他們的眼中,這人是一位正直者。
二)敬虔的人
再者,三人表明這位打發他們前來的哥尼流,其行事為人皆有敬虔的表現,他是一位敬虔的人。
三)得人稱讚
身為外邦人,但卻被猶太人所稱讚,顯出哥尼流是深得民心的。
四)得著天啟
最重要的是,哥尼流打發他們三人前去尋找彼得,乃是蒙天使指引的,為要叫他能從彼得身上在真道上得著教訓。
5 彼得接待三位訪客
一)昔日的背景
在第一世紀的猶太教裡,外邦人是被視為不潔的。為此,敬虔的猶太人進入外邦人的家裡或與外邦人進食的話,便會叫他們成為不潔。
二)同住的意思
「住」,含有款待賓客之意。彼得打破猶太人的慣例,竟然款待外邦人,這對一位流著猶太人血脈的人,實屬重大的突破(徒10:23)。
彼得前往哥尼流的家(徒10:23下至32):
1 彼得及同伴一同上路
彼得與同伴,合共七人(徒11:12),前往哥尼流於該撒利亞的住所去。前往外邦人的住所,對傳統猶太教徒來說,實屬不尋常。對初期教會來說,乃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2 哥尼流齊集親朋密友
哥尼流充滿信心,深信彼得必定會前來,便招聚親友在其家中,為要與他們一同得聽從神而來的恩言(徒10:24)。
3 哥尼流俯伏敬拜彼得
一)古時的背景
在中東地,俯伏在地上,不僅是一種對君王慣常的敬意,對位高權重的人也是如此。可是,在希臘及羅馬人中,他們不但對神明,並且對神人的化身、神明的眾子,亦會這樣作。
二)彼得的反應
某學者認為哥尼流不是敬拜彼得,乃是尊敬而已。假若哥尼流不是視彼得如同神明一樣的話,相信彼得便不會持如此強硬的態度來矯正他了。再者,彼得向哥尼流清楚表明:「你起來.我也是人。」如果哥尼流不是錯誤地神化了彼得的話,他便不會如此說話了。
4 彼得作出宣告及提問
一)彼得的宣告
在猶太的習俗裡,他們不可與外邦人交往,比方如一同沐浴、進入外邦人的居所、觸摸外邦人的物、接受外邦人的款待與他們一起用飯。簡言之,猶太人視外邦人為不潔的源頭。可是,彼得蒙神啟示後,便知道如此的習俗及吩咐,乃是不再合時宜了(徒10:28)。
二)彼得的查詢
雖然彼得深知這次的出訪,乃是出自聖靈的命令,但對於事情的來龍去脈,他仍不最了解;故此,便向這些外邦人追查原因(徒10:29)。
5 哥尼流的自白
一)祈禱的經歷
聽見彼得的問題後,哥尼流便隨即重述四天之前的經歷。那時,剛巧是申初祈禱的時間,他在禱告中親眼目睹天使的出現(徒10:30)。
二)天使的宣告
神的使者清楚地向哥尼流表示:「你的禱告、已蒙垂聽、你的賙濟、達到 神面前已蒙記念了。」換言之,他的善行及敬虔已蒙神記念;故此,神才差派祂的使者到他那裡去,讓他得知蒙恩之法(徒10:31至32)。
三)天使的命令
「當打發人」,乃是命令式的句語。神的使者向哥尼流發出命令,要求他派人前往約帕的海邊去,把住在硝皮匠西門家裡的彼得帶到他的面前(徒10:32)。如此,哥尼流便可得知蒙恩之法了。
亮光
1 七人行
根據猶太人的慣例,兩三個人的見證便可作準。對羅馬人來說,蓋上七印(見證人)便可叫文件生效。極有可能,彼得不是參照猶太人的習俗,而是參照羅馬人的習慣。故此,包括彼得自己在內,共有七人前往哥尼流處,藉此在外邦人家裡一同見證神的作為。
2 兩極化
猶太人視外邦人為狗;但哥尼流卻視彼得為神明,這乃是兩極化的表現。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順命的彼得
從彼得的反應來看,他是一個順從聖靈引導的人。
是人不是神
人不是神;故此,不應接受人家的敬拜,這乃是極其容易理解的道理。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不論在國家或宗教的層面裡,有些人卻刻意高抬自己,並且要求人家視他為神明,這實在是可悲的。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