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2:37–47
37众人听见这话,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
38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
39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神所召来的。”
40彼得还用许多话作见证,劝勉他们说:“你们当救自己脱离这弯曲的世代。”
41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
42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
43众人都惧怕。使徒又行了许多奇事、神迹。
44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
45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
46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
47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何谓「扎心」(徒2:37)?
2 受浸是罪得赦的条件吗(徒2:38)?
3 为何那时的信徒一信主便接受浸礼呢(徒2:41)?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基督
耶稣基督的名(徒2:38)。
圣灵
人免费便可得着圣灵,并且也不在乎人的功德。一切相信耶稣基督的名及甘愿悔改的信徒,便可得着神所赐的圣灵(徒2:38)。
听道的反应
1 扎心之意
可解作刺进心内、深深的困扰、良心受到重击等意思。
2 人的反应
「扎心」在新约圣经只出现了一次。它可解作刺穿或刺入,那么用来描绘突然或想不到的东西。基于在神面极其可恶的行为,在无法逃避之下、他们便被悲伤及痛悔所胜。
彼得的吩咐
1 吩咐的目的
这个段落论到借着宣讲耶稣基督救赎的福音,因而教会得以建立起来。再者,其目的是确立救恩是带来赦罪及得着圣灵的恩赐。
2 吩咐的内容
一)悔改的吩咐
悔改是一个新约极丰富的词汇。它论到目标的改变,离开罪恶来归向神(帖前1:9)。它是真正归信主的一个主要的部分。施浸约翰及主耶稣基皆有呼召人悔改,在使徒行传内也是一个经常提及的主题(3:19;5:31;8:22;11:18;17:30;20:21;26:20)。如此命令式的句语,乃是要求人作出悔改的行动。
二)受浸的吩咐
(1) 浸礼的解释
1/ 浸礼叫人得救
有学者认为悔改及受浸才能叫人罪得赦免。可是反对如此的见解,最少有以下的几个理由:
* 违反上文下理的意思
第一,接受浸礼可遭人排斥及反对,真心悔改归向主耶稣的人是会甘心乐意以浸礼来见证主的。
* 违反圣经一贯的意思
第二,在圣经的别处从来没有教导浸礼可叫人得救的,那么靠浸礼得救是违反了新约圣经一贯的教义了。
* 把浸礼仪式化的错误
第三,既然主严责文士及法利赛人的宗教仪式化,祂断不会设立一种属乎祂自己的仪式。卜鲁斯说:「假定外表浸礼的仪式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除非內里是陪伴着真心悔改,否则它就是违背了一切圣经信仰的精髓。」
* 赦罪与悔改的关连性
第四,如此的解释乃是不忠于圣经的事实。贯穿使徒行传的是赦罪与悔改,而不是浸礼(参考3:19;5:31;26:20)。再者,圣经记载某些受了浸的人是不得救的(徒8:13;21至23);反之,论到一些得救的人却是没有受浸的(路7:37至50;太9:2;路18:13至14)。
2/ 基于赦罪之故
骤眼看来,受浸像是叫人罪得赦免的途径(徒2:38)。「叫」,原文可解作「为了这个缘故」、「基于」、或有学者把它解作「因为」的意思。有时这个前置词是与果效扯在一起的;举例说:基于人甘愿悔改的缘故,人便得着从主而来的生命(徒11:18)。简言之,浸礼是为到自己得蒙救赎而作出的见证,它并不是悔改的先决条件,而是进入救恩之门时所作的见证。
3/ 基于插句之故
第三个观点视「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叫你们的罪得赦」这分句为一句插句。支持这种解释以下有成因:
* 动词使单数及众数的动词及名词黑白分明。在「叫你们的罪得赦」的这分句里,「悔改」及代名词「你们」皆是众数的。那么,「悔改」便是与「罪得赦」的目的联在一起了。另一方面,「受浸」的命令是单数的,使它成为整句独立的一部分。
* 这个观念与彼得于徒10:43的宣告,即「得蒙赦罪」同样的表达方式是吻合的。在那里赦罪是单单基于信心的。
* 在路24:47及徒5:31内,同一位作者路加指出悔改的结果是罪得赦免。
4/ 入教的三步曲
有学者指出浸礼是新约圣经论到基督教入教的程序,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步骤:
第一步
悔改。
第二步
第二个步骤可分为两个部分,彼得如此表明说:「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如果悔改是离开的话,这里就是转向。单单弃绝过去的生活方式不是等同走上神的路,而人必须转向神的路去。构成神的路是耶稣基督。初期教会的认信是「耶稣是主」(罗10:9,10)。「在耶稣里的信心」可翻作「委身耶稣」或「信靠耶稣」。换句话说,当人承认耶稣确实是神的受膏者(或弥赛亚或基督)、神指定的统治者(不是罪犯及没有接受公平的审讯的),并且耶稣是活的(因为人不可随着一个死人的),亦是配受顺从及敬拜的。如果这就是委身的话,那么人可作些什么呢?彼得提出的答案是浸礼。初期基督徒就是借着浸礼(现今在许多地方基督徒也是如此),以官方的姿态来承诺效忠耶稣。
第三步
第三个步骤是接受圣灵;拥有圣灵的信徒,表明这人是确实拥有新生的。综合来说,除了浸礼不能叫人得救外,其余的解释皆有可取之处及合理的。
三)圣灵的应许
神应许把圣灵赐给以色列人,这早已记载在旧约圣经内了(徒2:39)。
四)要远离不义
路加把彼得原先的讲章省略了,他以一句话来总结其末后所发表的言论(徒2:40)。「弯曲」,有人把它翻作歪曲、扭曲、腐败,意即邪恶及不义。在完结其讲章前,彼得劝勉人应离开邪恶及不义的生活方式。
信徒的反应
1 领受真理
彼得的讲道是极具震陷力,即时便有三千多人归信基督(徒2:41)。
2 接受浸礼
一)受浸的难题
(1) 施浸的地方
或许有人指出三千位信徒在同一天内受浸是没有可能的事。可是,在耶路撒冷的四周有许多的水池,足以提供充足的地方来替三千多位信徒施浸。
(2) 施浸负责人
有人指出,即使是十二位使徒一同替三千信徒施浸,平均每位使徒要替二百多人施浸;故此,有人便推断这不是浸礼,而是洒水礼了。可是,归依犹太教的信徒是自行浸入水中的,并且浸礼也是初期教会的方式。
(3) 受浸的时间
至于是否即时便接受浸礼,就难以断定其时间性了(徒2:41)。有些人认为十二位使徒无法在一天内替三千多人施浸,因而倡导洒水的讲法。也有人断定初期信徒要即时接受浸礼的话;那么,现今的信徒也应如此效法。假若我们无法可断定三千多位信徒是何时接受浸礼的话,那么以上的两个所谓疑难就不可成立了,因为他们的浸礼可以在稍后的不同时间举行的。
二)受浸的模式
浸礼的模式是浸入水里,而不是洒水。
3 遵守真理
一)遵守真理的范围
「使徒的教训」,意即主的教训。这是包括宣讲耶稣的生平、死亡及复活,并且它对人的得救有何意义。
二)遵守真理的态度
「恒心」,意即持续的委身(徒2:42)。不论在遵守使徒的教训、实践团契生活、擘饼记念主及祈祷生活方面,我们看见初期教会的信徒是持续委身的。
4 彼此相交
「彼此交接」,可解释作一个持续委身分享、关顾、同一心志、充满和谐的团契(徒2:42)。
5 擘饼生活
初期教会在举行擘饼时,先与众信徒一同共进爱筵(徒2:42)。
6 祈祷生活
祷告的生活说明初期教会的信徒是乐于倚靠神及喜爱与神相交的(徒2:42)。
人家的反应
神让使徒得着能力来施行神迹奇事,为要确立他们的职分。当众人亲眼目睹这些神迹奇事,便生发一种恐惧来,因而敬畏神及尊重使徒了(徒2:43)。
信徒的生活
1 神迹异能的生活
在初期教会,使徒是能广泛地施行奇事及神迹的(徒2:43)。
2 凡物公用的生活
初期信徒住在一起,凡物公用,说明他们是积极实践彼此相关、彼此相爱的生活。可是,这个只是初期耶路撒冷教会的模式,当福音延伸在犹太省以外时,便不再沿用这个模式了。
3 殿里敬拜的生活
初期基督徒被视为犹太教内的分子,他们仍留守在犹太人圈子里生活及敬拜。
4 家中擘饼的生活
参照英文圣经,信徒是在不同的家里举行擘饼聚会的(徒2:46)。
5 日常吃喝的生活
一)「欢喜」的心(徒2:46)
为何信徒能快乐呢?有学者认为信徒的欢喜是源自一个真诚的心。
二)「诚实」的心(徒2:46)
可以用来形容真诚及简朴的生活,也有学者指出这是一种无私的心。某学者指出,初期教会看重的是人而不是物质,这就成为他们得着欢喜快乐的源头了。
6 赞美真神的生活
初期教会看重敬拜神的生活,赞美神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徒2:47)。
7 得人喜爱的生活
初期教会对社区带来正面的影响,他们皆得着别人的喜爱(徒2:47)。
8 叫人得救的生活
基于初期教会按照神心意来生活;故此,神把得救的人加给教会(徒2:47)。
亮光
1 处理浸礼问题
究竟是否即时就替信徒受浸,并且是否在一天之内进行,乃是难以断定的。
2 七个报导之一
这是七个进度报告的首个(徒6:7;9:31;12:24;16:5;19:20;28:30至31),路加以「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来完结使徒行传这处的段落。教会于起初便有迅速的增长!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委身基督
通过接受浸礼,昔日信徒借此来表明对主的委身。我们对主委身的程度,又有多少呢?
教会模式
若只学效初期教会的模式,但却不明白他们背后的因由及动力时,这是没有多大用处的。4)「勇敢见证」“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查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