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2:1–13
1五旬節到了,門徒都聚集在一處。
2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
3又有舌頭如火燄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
4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
5那時,有虔誠的猶太人從天下各國來,住在耶路撒冷。
6這聲音一響,眾人都來聚集。各人聽見門徒用眾人的鄉談說話,就甚納悶,
7都驚訝希奇說:“看哪,這說話的不都是加利利人嗎?
8我們各人怎麼聽見他們說我們生來所用的鄉談呢?
9我們帕提亞人、瑪代人、以攔人,和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猶太、加帕多家、本都、亞西亞、
10弗呂家、旁非利亞、埃及的人,並靠近古利奈的利比亞一帶地方的人,從羅馬來的客旅中,或是猶太人,或是進猶太教的人,
11克里特和阿拉伯人,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鄉談,講說神的大作為。”
12眾人就都驚訝猜疑,彼此說:“這是甚麼意思呢?”
13還有人譏誚說:“他們無非是新酒灌滿了。”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為何聖靈降臨時有這樣的情景呢(徒2:1至4)?
2 何謂聖靈充滿呢(徒2:4)?
3 甚麼是「新酒」(徒2:13)?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聖靈的降臨(徒2:2至3)
1 聖靈降臨的徵兆
聖靈於五旬節降臨是無容置疑及獨特的事件,其中有三個不同的現象:
一)一陣大風;
二)舌頭如火焰分別落在信徒的頭上;
三)說別國的話。這三樣可目睹的東西,卻沒有在同一時間於別的時空內出現過。
2 聖靈降臨的意義
一)大風的意義
正如希伯來文一樣,希臘文的風及靈是同樣的字眼,兩個觀念是十分相似的。以風來形容聖靈是人所熟悉的慣常記號(結37:9;約3:8;20:22),但實際上祂不是風,而是所發出的響聲而已。
二)火焰的意義
舌頭如火焰乃是神同在的描繪。在舊約裡,神多次在火焰中向人顯現(創15:17;出3:2至6;13:21至22;19:18;40:38)。對猶太人來說,火常常是用來代表神與人同在的記號。再者,沒有一象徵是更適合用來形容聖靈潔淨及淨化的能力的。
三)方言的意義
值得留意的是,當聖靈藉著信徒說話時,信徒不是在傳福音,而是在讚美神。他們所用的言語是人所認識的言語,而不是陌生的語文(徒2:6,8)。通過能講說別國的話(徒2:4),不同族裔的人能從信徒那裡得知神奇妙的作為(參考徒2:11)。
3 教會與聖靈降臨
藉著聖靈的浸(降臨),教會便得以成形(徒2:38)。再者,聖靈的充滿乃是真正基督教的證據(徒2:4;6:3;8:17;10:44;19:6)。
聖靈的充滿(徒2:4)
1 路加的用語
「被聖靈充滿」,乃是路加用來描繪聖靈在神計劃裡所扮演重要角色的句語。它是一種授權的恩賜,可以是如徒2:4所記載於起初時便賦予,又或是在較遲的時間裡,論到在屬靈方面的特殊指引。通常來說,這種恩賜叫人得著能力,並能大膽的見證主耶穌。在某些少數的場合裡,這句語用來描述個人的屬靈品格。這些字眼顯示聖靈乃是在初期教會發揮果效的背後動力。主耶穌賜下聖靈,不單證明應許已實現,並且能裝備教會,以致福音在世上能得以廣傳。
2 見證與事奉
藉著聖靈的工作使信徒浸入基督的身體及建立教會(徒1:5;11:15至16),並且聖靈以活躍的姿態來充滿信徒,使他們成為見證人(徒1:8;2:4;4:31;5:32;9:17)及引導他們的事奉(徒8:26至30;10:19;11:19;20:23;21:4,11)。當信徒被聖靈充滿時,人家便會歸信耶穌基督。
被聖靈充滿的信徒(徒2:4)
1 有關時間
一)新約的用語
「五旬節」,意即五十。它是新約時代的用語,舊約稱之為七七節(出34:22至23)或收割節(出23:16),這個節日乃是在逾越節的五十天後慶祝的。
二)十天的祈禱
主耶穌在主日復活後,接著在四十天內多次向信徒顯現。然後在升天前,主囑咐信徒要在耶路撒冷內等候聖靈的降臨(徒2:2至4)。在復活節主日後的五十天,聖靈便在五旬節降臨了。屈指一算,信徒在等候聖靈降臨的事情上,足足用了十天的時間(參考利23:15)。
2 有關背景
一)舊約的節期
神在新約裡救贖工作的時間表已早記在利未記二十三章的節期內。記在這章內的第一個大節期是逾越節。逾越節羔羊的死是耶穌基督死亡的寫照,祂就是那逾越節的羔羊(林前5:7)。第二個節期是除酵節,乃是在逾越節後的第一天慶祝的。在這節期裡要獻上初熟之物為新素祭,利未記二十三章十五節囑咐人在安息日後的一天便要獻上這樣的祭物。
二)獻祭的日子
至於這安息日是甚麼日子,撒都該及法利賽人則有不同的見解。撒都該人認為這是每週的安息日,意即這新素祭是經常在星期日獻上的。法利賽人解釋它為除酵節的第一天。根據這樣的解釋,這新素祭只會落在同一個月內的固定日子,而卻不是在同一星期內固定的一天。直至聖殿於主後七十年被毀前,撒都該人的解釋乃是猶太教的標準。因此,獻上初熟之物的日子便是星期日,這樣便能提供一幅恰當的圖畫,意即主耶穌基督的復活乃是「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15:20)。
三)節期的意義
初熟節是在接著逾越節的安息日的後一天舉行,意即它是慣常每週的第一天(安息日是第七天)。主耶穌在七日的頭一天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15:20)。假若五旬節是在五十天之後舉行的話,即七個星期加一天,那麼五旬節便是落在七日的頭一天了(頭尾計算)。基督徒在星期日齊集一起來敬拜,因為我們的主是在那天復活的;不但如此,聖靈也是在那天賜給教會的。
3 有關地點
有學者認為這座房子是座落在聖城的東門內,也許是在聖殿的附近。
4 有關人物
究竟只是十二使徒或是一百二十位信徒皆說方言?這乃是一個問題。贊成只有十二個說方言的見解有以下幾個支持的論點:一,他們被稱為加利利人(徒2:7)。二,彼得及十一位使徒一同站立(徒2:14)。三,論到「我們」的地方,與二章一節最接近的先例,乃是出現在一章二十六節內,那裡的「我們」是指著使徒而言。可是,如此的觀點卻產生問題來,因為二章九至十一節所記載的語文是超過十二種的。當然每一位使徒可接續地說出不同的語言來。再者,也有可能所有一百二十人皆說方言。由於他們大部分是來自加利利的,因此便可稱他們為加利利人了。那十二位的使徒被人提名引述,有可能是指出他們是那一百二十人的領袖。
5 神學問題
一)方言的止息
論到方言的恩賜,合乎聖經的教訓的方言已不再存在了。以下是一些支持的論據:一,隨著使徒的過去,神蹟的恩賜及時代已告終結(來2:3至4)。二,在使徒行傳以外,只有哥林多前書這本早期書信內有提及聖靈所賜的神蹟性恩賜。較晚期的書信,如以弗所書、羅馬書及彼得前書卻有論及恩賜,但並沒有提及神蹟性的恩賜。
二)方言的目的
與今天所流行的教導不同,方言的恩賜不是叫個人得益的。對不信的以色列人來說,方言乃是一種審判的兆頭(林前14:21至22),顯示教會是包括所有國家及語言的。方言的恩賜乃是新舊兩約過渡期的兆頭,並且這個過渡期已在約二千年前完結了。
前往聖城守節的人(徒2:5至13)
1 猶太教徒
在猶太人的曆法中,五旬節是三個重要的節期之一,而所有希伯來男丁必須往耶路撒冷守節。不怕艱辛從外地前往守節的猶太人,顯示出他們是虔誠的(徒2:5)。也許這些人是通曉雙語的,意即能操希臘語及他們自己的語文。
2 四個地區(徒2:9至11)
有學者認為這些猶太人是來自四個主要不同的地區的。
3 不同國籍(徒2:9至11)
一)來自帕提亞的人
帕提亞人住在現今伊朗的境內。
二)來自瑪代的人
在但以理時代,瑪代人及波斯人一同組成皇朝。
三)來自以攔的人
以攔人住在現今伊朗的西南部。
四)來自米所波大米的人
米所波大米人住在兩大河流之中,即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
五)來自猶太的人
大有可能,猶太是指大衛及所羅門曾經管治過的區域。
六)來自小亞細亞的人
加帕多家,本都,亞西亞,弗呂家及旁非利亞乃是屬於小亞細亞境內的地區。
七)來自埃及的人
大多數的猶太人是住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內裡。
八)來自靠近古利奈的呂彼亞一帶地方的人
乃是位於埃及的西面,沿著地中海的非洲國家。
九)來自羅馬的人
在羅馬城內,那裡有猶太人及歸信猶太教的外邦人。
十)進猶太教的人
他們藉著遵守猶太教的禮儀來成為教徒。
十一)來自革哩底的人
即希臘南部的一個島嶼。
十二)亞拉伯人
來自大馬色南部的猶太人。
4 不同反應
一)納悶
可解作混淆。這些來自各族各方的猶太人,聽見信徒講說他們的言語時便覺得十分奇怪,因為不能明白筒中的真相(徒2:6)。
二)驚訝
直譯是站在旁邊,意即大大的吃驚(徒2:7)。
三)希奇
意即驚奇或驚訝不已(徒2:7)。由於加利利人有困難發出以喉音的字眼,並且習慣說話時把某些音節吞掉;因此,被耶路撒冷的人所輕視。為這緣故,這些起來說話的加利利門徒,叫別人感到驚訝不已,因為他們竟能說那麼多的語文。
四)猜疑
可翻作徹底的懷疑、困惑等(徒2:12)。
五)譏誚
「譏誚」,含有嘲笑、嘲弄、徹底的嘲笑之意。「新酒」,意即甜酒,但乃是可叫人喝醉的酒(徒2:13)。當這些猶太人及歸信猶太教的外邦人,雖然目睹信徒能奇妙的講說他們的語文,不但以恥笑的眼光來看整件事情,更斷定人家是喝醉酒而已。
亮光
1 神聖的同在
隨著火焰,聖靈降臨在信徒的中間,顯出神與信徒同在的明證。
2 教會的誕生
聖靈的降臨乃是標誌著教會的誕生,讓信徒得著屬天的能力來把福音繼續傳播下去。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聖靈的降臨
聖靈已在五旬節時降臨,把信徒浸入基督的身體;故此,我們切勿如此祈禱說:「聖靈啊,求你降臨在我們之中。」
被聖靈充滿
聖靈的浸是有別於聖靈的充滿的,可參考下面的圖表。總言之,聖靈的浸是一次過的事實,而被聖靈充滿乃是基督徒一生之久所追求及學習的。
靈浸與聖靈充滿的比較
靈浸 | 聖靈充滿 |
在信徒的一生中只會出現一次。 | 重覆的經歷。 |
在五旬節聖靈降臨前未曾出現過。 | 在舊約內也有如此的記載。 |
所有基督徒必經的歷程。 | 信徒不一定會經驗到的經歷。 |
沒法可還原的事實。 | 可失去的經歷。 |
在地位上有所改變(成為神的兒女)。 | 在能力上有所改變。 |
在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便會發生。 | 信徒可不斷經歷聖靈的充滿。 |
除了信主外,並無別的條件。 | 與順從神或真理有關。 |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