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1:12–26
12有一座山,名叫橄欖山,離耶路撒冷不遠,約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當下,門徒從那裡回耶路撒冷去,
13進了城,就上了所住的一間樓房。在那裡有彼得、約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馬、巴多羅買、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奮銳黨的西門和雅各的兒子猶大。
14這些人同著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
15那時,有許多人聚會,約有一百二十名,彼得就在弟兄中間站起來,
16說:“弟兄們,聖靈藉大衛的口,在聖經上預言領人捉拿耶穌的猶大,這話是必須應驗的。
17他本來列在我們數中,並且在使徒的職任上得了一分。
18這人用他作惡的工價買了一塊田,以後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腸子都流出來。
19住在耶路撒冷的眾人都知道這事,所以按著他們那裡的話給那塊田起名叫亞革大馬,就是血田的意思。
20因為詩篇上寫著說: ‘願他的住處變為荒場, 無人在內居住, ’又說: ‘願別人得他的職分。’
21所以主耶穌在我們中間始終出入的時候,
22就是從約翰施洗起,直到主離開我們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必須從那常與我們作伴的人中,立一位與我們同作耶穌復活的見證。”
23於是選舉兩個人,就是那叫做巴撒巴,又稱呼猶士都的約瑟和馬提亞。(此包括徒 1:23–24)
25眾人就禱告說:“主啊,你知道萬人的心。求你從這兩個人中,指明你所揀選的是誰,叫他得這使徒的位分。這位分猶大已經丟棄,往自己的地方去了。”
26於是眾人為他們搖籤,搖出馬提亞來;他就和十一個使徒同列。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何謂「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徒1:12)?
2 為何要補選使徒呢(徒1:22)?
3 選出馬提亞為使徒,是否神的心意呢(徒1:26)?
4 為何他們要搖籤來補選使徒呢(徒1:26)?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在樓房上的禱告(徒1:12至15上)
1 時間
主耶穌在橄欖山升天之前,囑咐門徒必須留守在耶路撒冷等候聖靈的降臨,使他們得著屬天的大能(路24:49;徒1:4)。現今主耶穌升天後,他們便離開橄欖山,返回耶路撒冷去。
2 地理
橄欖山只不過是一個小山,其山峰是位於汲淪谷四百英呎之上,在地勢方面,只比耶路撒冷高二百呎而已。
3習俗
據拉比的條例,「安息日可走的路程」是人在安息日裡可走路程的極限,即二千肘,約半英哩至四分三英哩。如此的用語,乃是代表短程之意。
4 地點
一)樓房的特色
耶路撒冷的上城是較富裕的地區,樓房在那裡是比較普遍及寬敞。雖然許多巴勒斯坦的樓房只不過是閣樓而已,但古代文獻卻記載許多哲士聚集在較寬敞的樓房裡。在巴勒斯坦地,樓房是最好的房間,因為它們是在繁囂的街道上,不易受到路人的滋擾。對富裕人家,樓房是起居室。有人把它租出去,但許多時它是集會、讀書及禱告之處。
二)樓房的地點
這樓房一定很大,因為它能容納一百二十人。至於其確實的地點,則無法可知。有人認為這是舉行「最後晚餐」及主耶穌復活後向門徒顯現之處。有人則相信,這房子是屬於稱呼馬可的約翰之母親的(參考徒12:12),但皆沒有確實的證據可支持。
5 人物
在一百二十人中,分別有十一位使徒、幾位婦女、主的母親及其弟兄(徒1:13至14)。值得留意的是,在基督還釘十架及復活前,祂肉身的兄弟還是非信徒(約7:5),但現今卻歸信了基督。
6 禱告
一)英文聖經
「同心合意」,新美國標準譯本是翻作「一個心意」,有學者則把它意譯作「絕對一致同意的」。「恆切禱告」,新美國標準譯本是譯作「繼續委身的禱告」,而有學者則意譯作「持續專心的…禱告」。
二)原文意思
「同心合意」,即同一的思想或靈。「恆切」,可解作不止息的參與。
7 目的
某學者指出徒1:12至14,乃是描繪使徒在屬靈方面作好預備,等候主耶穌應許聖靈降臨在他們的身上。聖靈的降臨並不在乎人的禱告,乃是源自神的應許。
使徒彼得的預言(徒1:15下至20)
1 作惡的猶大
通過大衛所寫的詩篇,聖靈預告賣主的猶大的結局。這預言已經應驗了(徒1:16;詩69:25;109:8)。猶大與其他十一位使徒一樣,各人從主得著使徒的「職任」(徒1:17)。可是,猶大竟以三十塊錢出賣了恩師(太26:15);所換來的金錢,彼得稱之為「作惡的工價」(徒1:18)。「作惡」,即不正義或不義之意。英王欽定本把它翻作「罪孽的工價」,而英文標準譯本則譯作「邪惡的酬金」。最終,猶大把這「作惡的工價」歸回給宗教領袖,他們議決不把它留在殿庫裡,卻用來買地安葬異鄉的人(太27:3至8;徒1:18)。至於這件惡事,於耶路撒冷的居民是眾所皆知的。「亞革大馬」乃是亞蘭文,意即「血田」(徒1:19)。
2 猶大的死亡
「身子仆倒」,其字面的意思是「頭先著地」。有學者指出,這不是「頭先著地」,乃是「臉先著地」。明顯地,猶大用來弔死自己的樹,乃是位於硝壁之上。也許繩子或樹枝被拆斷,又或是繩索沒法可支持其體重,因而掉在石頭上,以致其死狀是如此的可怕。
3 預言的應驗
彼得所引述詩篇69:25及109:8,指出猶大出賣主耶穌,決不是不可預料的慘劇,而是出自神的准許,並且早已記在舊約聖經內。「作惡的工價」換來的是一個沒有人居住的墳地,並且必須有人來代替猶大使徒的職位(徒1:20)。
補選使徒的事件(徒1:21至26)
1 補選使徒的條件
一)曾伴陪主耶穌左右的跟隨者。
二)曾目睹主耶穌是從死裡復活的人(徒1:21至22)。
2 補選使徒的人選
符合以上兩個條件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巴撒巴,另外一個是馬提亞。這裡的「選舉」,乃是提議的意思。參照現今可靠的古卷,建議補選使徒乃是出自十一位使徒的意思。
一)巴撒巴
這位名叫約瑟的人,別名巴撒巴及猶士都。操亞蘭文的猶太人稱約瑟為巴撒巴,意即安息日之子,這是假設他是生在安息日之故。古羅馬男公民通常有三個名字,而猶士都乃是這人的第三個名字。
二)馬提亞
意即神的禮物。
3 補選使徒的方法
一)先作禱告
大有可能,這個禱告是向已復活升天的耶穌基督發出的(徒1:24)。在補選使徒的事情上,信徒是絕不馬虎的,他們先作禱告,為要求主顯明祂的旨意(徒1:24至25)。
二)搖籤選出
有學者指出,以搖籤來補選使徒,是沒有違反道德守則的。以下是幾個不同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
兩位候選人皆擁有類同的資格。
第二個原因
也許搖籤之法是源自箴言16:33,藉此來探索神的心意。
第三個原因
以搖籤來判別神的旨意,這是使徒行傳唯一的一次及最後的一次,因為那時聖靈還未降臨到世上。當真理的聖靈內住在信徒心中時,便直接向人顯明神的旨意,以致屬神的人不需再使用搖籤的方法了。
4 補選使徒的結果
一)學者的見解
摩根認為保羅才是第十二位使徒的正確人選,而馬提亞絕對不應被列在其中的。反對以上講法的有不少人,其中一位是司徒德。某學者指出保羅不應成為第十二位使徒的三大理由,詳情可參考下面的註解。
二)選出馬提亞
經過禱告後,他們便搖籤選出馬提亞來,因而路加宣告馬提亞成為填補使徒空缺的合法繼承人(徒1:26)。
亮光
1 鑒察人心的主
在這個禱告裡,他們假設神已作了決定。他們的心願是認識神的旨意。由他們稱神為「尋找心靈者」或「知道心靈者」,便可見他們認識神是全知的。(徒1:24)
2 難以斷定之處
「雅各的兒子猶大」,原文是「雅各的猶大」。究竟是兒子或兄弟,實在是難以斷定。加上「雅各的」,為要使他與「加略人猶大」分別出來。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同心合意的禱告
從這一百二十多位信徒的禱告中,讓我們學習同心的功課。他們只有一個心意,便是求神的旨意得以成就(徒1:14)。
持續不斷的禱告
昔日信徒恆切的禱告,實在是我們現今基督徒的提醒(徒1:14)。
鑒察人心的主宰
神是「尋找心靈者」或「知道心靈者」,祂深知人心底裡的每一個意念或動機,沒有人可隱瞞祂的(徒1:24)。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