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2:14–3:5
14感謝神!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裡誇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
15因為我們在神面前,無論在得救的人身上,或滅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氣。
16在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氣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氣叫他活。這事誰能當得起呢?
17我們不像那許多人,為利混亂神的道,乃是由於誠實、由於神,在神面前憑著基督講道。
1我們豈是又舉薦自己嗎?豈像別人,用人的薦信給你們或用你們的薦信給人嗎?
2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寫在我們的心裡,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
3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藉著我們修成的。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版上,乃是寫在心版上。
4我們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這樣的信心。
5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甚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甚麼是基督的香氣(林後2:14)?
2 為何基督徒的香氣能叫某些人死,又能叫某些人活呢(林後2:16)?
3 使徒保羅如此說話,是不是暗示教會內部已有人起來混亂神的真道呢(林後2:17)?
4 何謂憑著基督講道(林後2:17)?
5 甚麼是薦信呢(林後3:1)?
6 哥林多教會是使徒的薦信,為甚麼使徒會如此說話呢(林後3:2)?
7 保羅把石版及心版放在一起,有何用意(林後3:3)?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神的帥領(林後2:14)
1 詞彙的溯源
「誇勝」,根據新約及其它初期教會的文獻,它可以有以下的三種意思:
一)攜同俘擄進行得勝的巡遊。
二)導致凱旋的原因。
三)公開的帶領或展示巡遊。
2 昔日的背景
保羅引用羅馬人的得勝巡遊,稱之為「凱旋的回歸」,意即戰勝敵人的將軍與自豪的軍人,帶同戰敗的戰俘,以此公開的羞辱他們。
3 學者的見解
有原文學者認為,這個詞彙可解作擊敗或凱旋的帶領。在新約裡,基督步向十架的道路乃是神宣告得勝之法。基督徒為神的僕人,不單可以享有事奉,並且可在主裡誇勝,這全屬是恩典。
神的真道(林後2:17)
「神的道」,意即「神的話語」。
神的面前
「神的面前」“in the sight of God”在這段經文裡,於中文聖經和合本內出現了三次(林後2:15,17;3:4)。
永生的靈(林後3:3)
不少異端教派否定三位一體的真理,指控這只不過是由神學家所創製的思想。某些異端說,聖靈只屬於一種的力量而已。可是,在此保羅卻明說聖靈是有位格的,直接否定了異端的見解。此外,神的靈是永遠的,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林後3:3),即與神同等。
信徒的誇勝
在較早之前,使徒論到自己遇上極不如意的事情,叫他多多的流淚(林後2:1至13)。在此,卻突然轉到另外的話題去,有學者稱之為「大離題」或「大插段」。其實保羅並不是離題,乃是他深深體會到,為主作工雖不容易,甚至叫他下淚,但卻認定唯有神才可使他在基督裡誇勝(林後2:14)。在參照上文下理後,發現到前後彼此呼應,說明保羅沒有絲毫離題之嫌。
信徒的香氣(林後2:16)
1 香氣的意思
一)原文的意思
「香氣」,可解作氣味、芬芳的味道、悅人的氣味等。
二)羅馬的風俗
有聖經學者認為保羅借用昔日的習俗為比喻,繼而進深的講述下去。昔日人家步向神廟時,在巡遊的路線上,沿途一面燒香,並且馬匹在踐踏鮮花之際,發出無比的香氣。
三)使徒的意思
忠心傳講福音及跟隨基督的使徒,皆為基督馨香之氣,直達神的面前(參考利1:9,13,17;民15:7)。他們就是使徒保羅視為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10:14至15)。藉著得勝巡遊所發出的香氣為比喻,說明保羅看重其傳福音的特權,可為基督的緣故來影響世界。
2 人家的反應
一)死
傳揚福音的人,在佈道的旅途中遇到兩大類的人,兩者皆有不同的反應。基督徒為主作工,藉著佈道工作來事奉神本屬美事,於神眼中為基督馨香之氣。可是,福音卻惹來某些人的反感,由於他們堅拒福音,最終叫他們滅亡。
二)活
根據上文下理,這裡應解作永活或永生的意思。某些人聽見福音信息時,便接納基督為救主,使他們得著永遠的生命。
3 香氣的來源
一)特選的詞彙
「當得起」,不少直譯的英譯本是翻作「充足」,原意可解作充足或有資格。
二)保羅的反問
「這事誰能當得起呢?」新國際譯本是如此翻譯:「並有誰可與這工作相提並論呢?保羅藉著反問的句語,帶出他能散發出基督的香氣,完全不是出於自己的力量,乃是全屬主的作為,否則便無法可勝任。
使徒的講道(林後2:17)
1 沒有混亂神的話
「不像那許多人」,究竟是指甚麼人等呢?
第一種講法
或許這是指第一世紀四處游蕩的教師及哲學家,他們期望人家支付他們的講學,因為他們視其教訓為「神的道」。
第二種講法
大有可能這些人等是指保羅的對頭人,他們為律法主義者,在哥林多講道來賺取個人的收益。相反地,保羅卻表明自己傳道的心態及最終的目的,乃是完全以神為中心的。
2 在基督面前講道
「混亂」,含有如小販一般,在街上販賣東西一樣,以此圖利。在此,保羅斷言有些人以講道為賺取金錢的機會,把神的話敗壞了。論到傳講神的話語,使徒在這裡列舉了四大動機:
一)源自真誠
保羅的講道是至真至誠,說明他傳道背後絕對沒有絲毫的私心。
二)源自真神
參照新美國標準譯本,「由於神」乃是含有「源自神」或「根據神」的意思。在此,我們看見保羅所傳講的信息不是源自人,乃是從至高者那裡得著啟示的。
三)在神面前
保羅是一個活在神面光之下的僕人,說明他為人光明正大。
四)憑著基督
「憑著基督講道」,新美國標準譯本則翻作「在基督裡講道」。保羅如此說話,為要表明他傳道是帶有神聖的權威及能力的。
保羅的薦信(林後3:1至3)
哥林多教會內有假師傅起來攻擊保羅使徒的職分,指控他沒有資格作福音的工人。故此,有聖經學者認為三章一至六節為保羅的答辯。
1 保羅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
「我們豈是又舉薦自己嗎?」「舉薦」,含有推薦、嘉獎之意。保羅是哥林多教會創會的牧者,乃為信徒所熟識。通過使用反問的句語,讓信徒再次肯定保羅為使徒的事實。
第二個問題
「豈像別人,用人的薦信給你們或用你們的薦信給人嗎?」(林後3:1)假師傅攻擊保羅使徒的職分,或許指控他沒有適當的文件來證明其資格。初期教會以薦信為證明,以此來鑒定某人的資格(參考林後16:3,10,11)。一般聖經學者推斷說,假師傅可以藉著偽造信件(徒15:1,5),或虛構從耶路撒冷高層領袖得著證明,藉此來迷惑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保羅發問第二條問題的用意非常簡單,就是表明自己不用第二手的書信來證明其身分。昔日保羅曾與信徒一起生活,那麼他們對牧者的誠懇及敬虔的品格,一定是瞭如指掌的;再者,藉著使徒保羅所傳的信息,信徒得著重生,這正是最佳的證明。
2 信徒是薦信(林後3:2至3)
一)與信徒的關係
「寫在我們的心裡」,說明哥林多教會如同保羅的心上人,使徒經常掛念信徒的情況,也為到信徒的軟弱難過流淚(參林後12:15;2:4)。保羅與哥林多教會有親密的關係,使徒正好是他們的屬靈父親。難怪有英譯本如此翻譯:「你是在我們心裡所寫的信件。」
二)眾人皆知之事
哥林多教會如信件一般,人家可以從字裡行間認識他們,意即他們信主後的見證為當地人所知道的,絕對沒有虛假的(林後3:2)。
三)由神的靈寫成
「石版」乃是刻上十條誡命的石版(出24:12;25:16)。保羅在此論到「心版」,意即要與「石版」與作一比較。在舊約耶利米及以西結書內,作者論到神怎樣把律法寫在人的心坎裡(耶31:33;32:38,39;結11:19;36:26,27)。假師傅為律法主義者,高舉行為得救的謬論,而保羅則強調聖靈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藉著聖靈的工作,哥林多信徒經歷重生,並且成為基督的信件。
保羅的信心(林後3:4)
「信心」,含有自信或信賴別人的意思。保羅對自己的事奉滿有信心,並且深信可留守在原軌上,直至步向最終的目標。因為並非誇口,深信這是源自聖靈的工作及動力,才使他有這樣的信心(參考林後3:3)。
保羅的能力(林後3:5)
保羅深知不可靠自己的力量來承擔任何的工作,如果不是神保守及加力的話,他根本無法可承擔任何的工作。
亮光
1 信徒的香氣
從羅馬人舊有的風俗裡,更能叫我們明白何謂基督的馨香之氣。
2 人家的回應
佈道者所傳的福音是馨香;可是世人卻有很懸殊的反應。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對傳福音的見解
不管怎樣,傳福音是我們信徒的職責,即使人家起來拒絕我們所傳的道,我們也要繼續堅持下去。
使徒保羅的薦信
保羅與哥林多深厚的關係,沒有人可取替,信徒就是保羅最好的薦信。我們曾否建立過別人的生命,叫他們成為我們活生生的薦信呢?
活在神的面光中
保羅忠於主的託負,為人誠懇真摰,並且常活在神的面光中,我們又如何呢?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