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改變初衷〈二〉(哥林多後書1:23至2:13)

哥林多後書 123–213

23我呼籲神給我的心作見證,我沒有往哥林多去是為要寬容你們。

24我們並不是轄管你們的信心,乃是幫助你們的快樂,因為你們憑信才站立得住。

1我自己定了主意,再到你們那裡去,必須大家沒有憂愁。

2倘若我叫你們憂愁,除了我叫那憂愁的人以外,誰能叫我快樂呢?

3我曾把這事寫給你們,恐怕我到的時候,應該叫我快樂的那些人,反倒叫我憂愁。我也深信,你們眾人都以我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

4我先前心裡難過痛苦,多多地流淚,寫信給你們,不是叫你們憂愁,乃是叫你們知道我格外地疼愛你們。

5若有叫人憂愁的,他不但叫我憂愁,也是叫你們眾人有幾分憂愁。我說幾分,恐怕說得太重。

6這樣的人,受了眾人的責罰也就夠了;

7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憂愁太過,甚至沉淪了。

8所以我勸你們,要向他顯出堅定不移的愛心來。

9為此我先前也寫信給你們,要試驗你們,看你們凡事順從不順從。

10你們赦免誰,我也赦免誰。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為你們赦免的,

11免得撒但趁著機會勝過我們,因我們並非不曉得他的詭計。

12我從前為基督的福音到了特羅亞,主也給我開了門。

13那時因為沒有遇見兄弟提多,我心裡不安,便辭別那裡的人往馬其頓去了。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為甚麼保羅沒有前往哥林多是為要寬容信徒呢(林後1:23)?

2 保羅在二章四節論到的書信,是不是就是哥林多前書呢(林後2:4,9)?

3 使徒在這處談到受了眾人責罰的人,究竟是誰呢(林後2:6)?

4 保羅說:「免得撒但趁著機會勝過我們,因我們並非不曉得他的詭計。」何解(林後2:11)?

5 何處是特羅亞(林後2:12)?

6 馬其頓是甚麼地方呢(林後2:13)?

7 為何保羅不能與同工提多會合(林後2:13)?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神為見證人(林後123

兩個詞彙

「呼籲」

在宗教層面上,乃是向神呼求的意思。

二)「心

分別可解作內裡的我、思想、生命、靈魂等,也是人真我的所在(徒2:41;羅2:9)。

神的見證

「心」是人真我或生命的所在地,也是人心靈的深處。沒有人可知曉人心中真正的思想是甚麼,唯有神才可完全的知道。神是全知的主,祂可完全的明白及知道人的心態及暗中的思念。使徒保羅在此求告主,好叫主給他的心作見證。

在基督面前(林後21011

「在基督面前」,這也是新美國標準譯本及新英王欽定本的翻譯,新國際譯本翻作「在基督的目光下」。藉著這組字眼,使徒保羅要帶出何謂真心的饒恕。

基督的福音(林後212

特羅亞

特羅亞是這個以弗所北面的海港,位於小亞細亞西面的每西亞省內(參考徒16:7)。以弗所的暴亂或許叫保羅離開該地,使他前往特羅亞那裡去,但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見提多的面,為要了解哥林多教會怎樣回應他所寫的那封「嚴峻的信件」。

主開路

抵達特羅亞後,神親自為保羅開福音的大門,讓他可以在那裡建立教會(徒20:5至12)。通過主的開路,基督的福音才可臨到該地。

保羅

使徒的禱告(林後123

保羅在這裡向神發出呼籲,求主親自替他作見證,表明使徒沒有如期前往探訪信徒,絕不是出自私心,乃是為著信徒的益處。使徒把其行程擱延,是出自他寬容信徒的心,好讓他們有機會反覆思想之前所寫的那封「嚴峻的書信」,好讓有關人等悔改。

行程的變更

由於保羅所寫的那封「嚴峻的書信」已遺失了,我們無法從那信件中得著任何資料來解釋其行程的變更。雖然如此,使徒卻把其行程的變更最關鍵性的原因列舉出來。從字裡行間,讓我們知道保羅把行程改變,是出自體恤及憐愛信徒的心(林後2:1至4)。

對信徒的心

一)寬容信徒

「寬容」,可解作避免傷害的意思(林後1:23)。故此,新世紀譯本把它意譯作「阻止你被刑罰或傷害」。由此可見,保羅把其行程擱延,全出自他慈憐的心;可是,反對及敵擋保羅的人卻以此來攻擊使徒,藉此刺傷神的僕人。

二)絕不轄管

這裡的信心(林後1:24),可解作信仰。意即保羅不轄制信徒的信仰,讓他們擁有高度的自主權。

三)信任信徒

使徒確信哥林多教會能憑信站立得穩,顯出他是極其尊重及信任哥林多教會的(林後1:24)。

四)使人快樂(林後12422

「幫助」(林後1:24),可解作同道的工人或同工。保羅清楚表示,他乃是與信徒一同作工的,如同助手一般,為要叫他們得著喜樂。使徒保羅不以使徒自居,反視自己為信徒得快樂的助手,顯出保羅為牧者的心腸。

五)疼愛信徒(林後235

哥林多教會乃是由保羅親手建立的,本來信徒應叫他快樂才是。可是,本應叫人喜樂的人,反叫使徒倍感憂傷。據學者的研究,在保羅書寫前書及後書之間,於教會內竟有假師傅的冒起,在信徒中間挑撥離間,使教會起來質疑及反對保羅使徒的職分。甚至使徒趕緊前往哥林多,在這第二次的訪問中,試圖了解真相之際,竟有人起來公開的挑戰,但是卻沒有甚麼人願意站出來,顯出對保羅的效忠。這叫保羅極其難過!為何保羅會為信徒難過?為何他會為信徒流下熱淚?這完全是出自他疼愛教會的心(林後2:4)。如果不是格外的疼愛哥林多教會,保羅可一笑置之,並且立刻拂袖而去。

4 先前的信件

一)先前兩次的訪問

哥林多後書論到保羅曾到訪哥林多教會有兩次之多(12:14;13:1,2),但使徒行傳只記載了最早的一次及第三次(徒18:1至11;徒20:1至3;參考林後:12:14;13:1,2)。此外,保羅在後書論到兩次訪問該城的經歷中,其中一次是痛苦的(2:1;12:21)。雖然第一次擠身於該城時,使徒作工遇到一定程度的困難,但卻不可以此斷定這就為保羅那次慘痛的經歷。

二)兩次訪問的時間

保羅在寫哥林多前書前已去信給哥林多教會(林前5:9),究竟保羅是在書寫前書之前或之後再度前往哥林多教會呢?為此,不少學者仍在爭論中。可是,從前書的上文下理中,雖然知道保羅打算有第二次的訪問(林前4:18,19,21;11:34;16:2,3,5至7),但卻聽不見使徒提及已再次到訪該城。並且這經歷是叫他極其難堪的,如果在前書隻字沒有提及其慘痛的感受,為何後書又會再次重述不如意的回憶呢?那麼藉著推測,我們可以假設保羅是在前書及那封「嚴峻的信件」之間再次訪問哥林多教會的。因為保羅是倚賴提多所供給的資料而完成後書的,他個人並沒有在發出「嚴峻的信件」後再次去訪問哥林多教會。

三)已經遺失的書件

未寫前書之先,保羅已致信給哥林多教會,但這封信件已告遺失。此外,保羅在寫後書前,再度發信給哥林多教會,現今這封信也不知所蹤。不少學者認為這封是屬於極其個人、簡短,並且是針對一個棘手的處境。保羅差派提多帶信件給哥林多教會,並且很想知道信徒有甚麼的回應(林後7:5至16)。換句說話,保羅至少先後有四次去信給哥林多教會(林前5:9;林後2:4;7:5至16)。

5 使徒的赦免(林後2511

在這小段經文內,保羅論到犯罪者帶給教會的傷痛,不單指教他們應饒恕這人,還提供應怎樣饒恕及接納這人的一些非常基本的原則:

一)叫眾人憂愁(林後25

保羅在此說,這犯罪的肢體不單叫保羅憂傷,也或多或少叫眾人憂愁起來。

二)顯出憂傷來(林後27

為何哥林多教會應饒恕這惡人?原因非常簡單,這人已生發出懊悔來,顯示他有知錯及悔改的心;那麼,教會便應饒恕及再次接納這曾一度落在軟弱的信徒(林後2:7)。

三)責罰已夠了(林後267

這犯罪的肢體已飽受各人的對付,保羅表示刑罰已經夠了,免得他受不了。

四)以愛來收納(林後28

這人既有悔改的心,教會便應以堅定不移的愛心來收納他。

五)應順從使徒(林後29

保羅先前已去信給哥林多教會,看看他們是否願意接受其建議,藉此試驗信徒是否有聽從神僕的心。

六)真心的赦免(林後210

使徒這樣的說話,為要表明自己雖然身受其害,但亦願意饒恕這曾得罪自己的人;那麼,全教會也理當寬恕及接納這人(林後2:10)。

七)應提防仇敵(林後211

保羅是一個具屬靈慧眼的人,知道如果在處理教會懲治的事件上不留神的話,魔鬼便有機可乘,趁著機會攻擊教會。

福音的工作

保羅深深體會到傳福音的機會全是神賜予的,意即傳道人根本沒有任何自誇的地方(林後2:12)。

與提多會合

馬其頓是愛琴海西北面海岸的一帶,位於亞該亞的北面。為著聽聞哥林多教會的消息,保羅便離開特羅亞,前往馬其頓與提多會合(林後2:13)。

憂傷的信徒

就是那行淫的人

有學者認為這人乃是哥林多前書五章與繼母行淫的那一位,使徒保羅現正勸導信徒,要求再次接納這人與他們相交。可是,這樣的解釋卻有以下四個難以解釋的疑點:

第一,哥林多後書二章四及九節論到「流淚的書信」,主要是與犯罪的人應受到懲治有關,而哥林多前書五章卻不是如此。

第二,為何保羅要以個人的身份來赦免一個犯了亂淪罪的人(林後2:10)?

第三,如果把哥林多前書五章與後書二章內容視為同樣的事故時,明明保羅是要求把這人交給撒但,現今又竟然把這人重新收納過來,對犯亂淪罪者一下子那麼寬鬆,這豈不是出爾反爾,怎可能是合理的判決呢?

第四,參照哥林多前書的內容,似乎保羅完全沒有提及其慘痛訪問的經歷,(林前4:18,19;11:34;16:2;3,16:5至7;對比林後13:1至2);反而哥林多後書卻論到其悲慘的遭遇(1:23;2:1,3)。

敵擋保羅的人等

保羅寫完哥林多前書後,大有可能差派提摩太把信件送到哥林多教會的手上。提摩太到達哥林多教會後(林前4:17;16:10,11),也許把教會的問題更詳盡的告知保羅,更叫使徒擔心的,就是有假師傅混進教會內(林後11:13至14)。他們為要高抬自己的地位及權威,叫信徒接受他們所傳揚鬼魔的道理,便起來大肆攻擊保羅使徒的職分。為著羊群的益處,保羅便暫時離開以弗所,立刻訪問哥林多教會,這就是那次叫保羅「傷痛的旅程」了。大有可能有人從假師傅裡得著資料,以此公開的羞辱保羅;可是,信徒卻沒有站出來維護神的僕人。由於信徒沒有顯出對使徒的效忠,保羅只好返回以弗所,繼續在那裡事奉,盼望時間能證明一切,讓蒙在鼓裡的人能醒悟過來。在以弗所,保羅便執筆寫了那封「嚴峻的書信」(林後2:4),並且差派提多把信件帶給哥林多的信徒(林後7:5至16)。

亮光

保羅的求告

使徒保羅在解釋其行程時,不是光靠人的言語,乃是求主親自作見證。不少時候,教會領袖被信徒誤解時,身為領袖的便用了許多說話試圖來為自己澄清。最好不過的方法,不是靠人的說話,乃求主親自替人作見證。

福音的機會

信徒應盡量把握傳道的機會;可是,若沒有主賜予機會及開路的話,人的一切努力也是徒然的。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愛信徒的心

保羅為著哥林多教會難過及流淚,如此愛弟兄姊妹的心,乃是值得我們效法的(林後2:4)。

真心的饒恕

保羅論到饒恕犯罪肢體的罪時,特意選用了「在基督面前」這組字眼,為要強化何謂真心的饒恕。真心的饒恕及接納,不單作在人的目光前,在基督的面前也應是如此。

念同工的心

一方面,保羅很想知道哥林多教會的近況;另一方面,亦顯出保羅是極其掛念提多的(林後2:13)。教會領袖不單愛護四周圍的羊群,也應愛護其身邊的同工。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