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12:14–21
14如今,我打算第三次到你們那裡去,也必不累著你們,因我所求的是你們,不是你們的財物。兒女不該為父母積財,父母該為兒女積財。
15我也甘心樂意為你們的靈魂費財費力。難道我越發愛你們,就越發少得你們的愛嗎?
16罷了!我自己並沒有累著你們,你們卻有人說我是詭詐,用心計牢籠你們。
17我所差到你們那裡去的人,我藉著他們一個人佔過你們的便宜嗎?
18我勸了提多到你們那裡去,又差那位兄弟與他同去,提多佔過你們的便宜嗎?我們行事不同是一個心靈嗎?不同是一個腳蹤嗎?
19你們到如今,還想我們是向你們分訴;我們本是在基督裡當神面前說話。親愛的弟兄啊,一切的事都是為造就你們。
20我怕我再來的時候,見你們不合我所想望的,你們見我也不合你們所想望的;又怕有紛爭、嫉妒、惱怒、結黨、毀謗、讒言、狂傲、混亂的事;
21且怕我來的時候,我的神叫我在你們面前慚愧;又因許多人從前犯罪,行污穢、姦淫、邪蕩的事,不肯悔改,我就憂愁。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保羅預告他將會第三次到訪哥林多教會,聖經有沒有記載先前兩次的訪問呢(林後12:14)?
2 這句說話是否出自舊約呢(林後12:14)?
3 「兒女不該為父母積財,父母該為兒女積財。」為甚麼保羅會如此說話呢(林後12:14)?
4 基督徒是否不用供養父母呢(林後12:14)?
5 「我也甘心樂意為你們的靈魂費財費力。難道我越發愛你們,就越發少得你們的愛嗎?」使徒如此說話,背後有何用意呢(林後12:15)?
6 人家以甚麼來指控保羅是詭詐的呢(林後12:16)?
7 論到保羅的代辦,據第八章所提供的資料,那裡有提多及兩位的弟兄(林後8:23)。為何這裡只論到提多及另外的一位呢(林後12:18)?
8 為何保羅擔心再次到訪哥林多時,他與信徒彼此之間的期望皆有不同呢(林後12:20)?
9 為甚麼使徒掛心神會使他在信徒面前慚愧呢(林後12:21)?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主為見證人(林後12:19)
「我們本是在基督裡當神面前說話」,意即「我們在基督裡於神面前說話」。在此,我們看見保羅是活在神面光之中的,並且鄭重他是在基督裡的人,說明與救主的關係。保羅如此說話,為要表明神與基督可替他作見證,他所講的說話及辯證是千真萬確的。
第三次到訪
1 兩次到訪
使徒保羅第一次到訪哥林多城是記載在使徒行傳十八章內,而第二次的到訪卻沒有記在使徒行傳內,我們從後書可知道這次的訪問卻帶給使徒沉痛的回憶。
2 到訪目的(林後12:14)
使徒清楚表明第三次訪問哥林多城之目的與先前兩次一樣,也是與金錢無關的。保羅不想把經濟的擔子擱在信徒的肩頭上,現今再次前往訪問,乃是為要得著信徒的心(林後12:14)。
3 引用常理
一)屬靈的子女
使徒如此說話,為要鄭重宣告他與信徒之間的關係。保羅是親手建立哥林多教會的,正是信徒的屬靈父親,意即他們本身就擁有父親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乃是極其親密的(林後12:14)。
二)與孝道無關
不用為父母積財,絕對沒有不用供養雙親的意思。保羅引述一般的常理來說,當子女還是年幼時,他們是不用為父母積財的,因為養育年幼的孩童本是他們的天職(林後12:14)。
三)幼弱的教會
也許保羅視哥林多教會的靈性還是幼嫩,如同屬靈嬰孩一般;故此,不想把經濟的擔力放在他們的身上。
四)愛信徒的心
為何使徒保羅不想累著信徒呢(林後12:14)?參照上文下理,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出自使徒愛教會的心(林後12:15);故此,不強把經濟的擔子擱在信徒的身上。
保羅的心聲(林後12:15)
1 深愛信徒
使徒保羅願意自食其力,靠自己的雙手來養活自己,為著不想拖累信徒,使徒出錢出力叫哥林多教會得以建立起來。如此傾盡全力的表現,不但換取不到信徒的稱許,反成為假使徒攻擊他的話柄。使徒是深愛哥林多教會的,卻得不著信徒的愛護。這些不分好歹的信徒,竟站在假使徒的一邊,叫保羅痛心不已。
2 反問信徒
不少英譯本把下半節以問號來結束。使徒保羅向哥林多教會盡訴心中情,讓信徒知道自己是何等深愛他們的。保羅以反問的方式說話,難道我越發愛你們,越發得不到你們的愛護嗎?
保羅的自辯(林後12:16)
1 替自己辯護
一)人家的指控(林後12:16)
「詭詐」,可以解作惡棍或狡猾的人。「用心計牢籠」,其原意是叛逆、欺騙、狡猾、欺詐,乃是一個母性的名詞。假使徒在哥林多信徒面前,以惡毒的言詞來誣告保羅,指控他是一個惡棍,以欺詐的手法來欺騙信徒(林後12:16)。
二)保羅的回應(林後12:16)
在此,保羅斬釘截鐵地否認如此的指控,表明從來在金錢方面,他是清清潔潔的;再者,他一直沒有受過哥林多教會於經濟上的支援,意即在金錢方面,從來他是與信徒沒有任何瓜葛的,那裡可有歛財的機會呢?接著,保羅繼續為其代辦辯護,藉此證明兩位同工及自己,在金錢的事情上是清白的(林後12:17至18)。
2 替同工辯謢
反問的方式
在此,保羅一口氣發出三個問題,藉此反問對那些指控保羅的信徒:
保羅的代辦
「我所差到你們那裡去的人,我藉著他們一個人佔過你們的便宜嗎?」(林後12:17)「佔過…便宜」(原文編號4122),含有碌削、利用、智勝之意。假使徒指控保羅假借收取捐款為名,差派其代辦到哥林多教會裡,實際是想中飽私囊,把信徒部分的善款據為己有。如此的指控十分惡毒,不單把小偷的罪名擱在保羅的頭上,也直接把兩位代辦陷在不義中。
忠誠的代辦
「我勸了提多到你們那裡去,又差那位兄弟與他同去,提多佔過你們的便宜嗎?」(林後12:18)
事件的時間性
至於這裡的時間性,至今聖經學者還不能確定。意思是說,究竟這裡是否論到提多首次前往哥林多教會,為耶路撒冷教會收集捐款,或是第二次把保羅「嚴峻的信件」交給教會,我們很難確定。究竟提多是第一次或是第二次前往哥林多教會,不是保羅在這裡的焦點。使徒引述這事故,為要表明提多及其同工是廉潔的,絕對沒有中飽私囊之嫌。
只有一位弟兄
為何這裡只提及一位弟兄,沒有論到另外的一位(林後8:23)?著名路德宗聖經學者蘭斯基說:「『那弟兄』所傳達唯一的事實—他不是保羅經常的助手。至於是否保羅現今第二次差遣出去的人選,即兩位其中的一位,我們卻不曉得。」
同心同路人
「我們行事不同是一個心靈嗎?不同是一個腳蹤嗎?」(林後12:18)蘭斯基認為英王欽定本,把這裡翻作「一個心靈」,乃是非常準確的。因為聖經從來沒有告訴我們,聖靈是被世人使用的一種手段或基準。「一個心靈」表徵著「內裡的動機」,而「一個腳蹤」則代表「外在的軌跡」。在此,引用這位聖經學者的解釋,保羅這裡雙重的問題是:「我們豈不是內外一致(表裡一致)嗎?」通過以上的三條問題,保羅為要表明自己不但是誠實無偽的;他的同工也是如此,因為他們是與使徒一同作工的同心同路人。
3 主為見證人(林後12:19)
「分訴」,有譯本翻作「借口」,也有譯作「辯護」。其原意含有親自辯護、為自己的利益來辯護。保羅大膽表示說,現今他不是為自己個人的利益來辯護,而神是可以為他作見證,證實他在管理金錢上是清潔的。
4 神僕的心意
「造就」,可解作建造或堅固之意。為著叫哥林多教會不再接受保羅為使徒,假使徒以惡毒的手法,務要破壞他的名譽。他們指控保羅是具殺傷性的人物,可以叫教會在金錢方面受著虧損。因此,保羅不得不把自己心靈深處的說話告知教會,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怎樣為教會在凡事上著想,使他們在靈性方面得以建立起來(林後12:19)。
保羅的恐懼(林後12:20至21)
1 懼怕仍未被接納
由於保羅強調信徒應嚴格執行教會內部的懲治(林前4:21;5:3至5),加上內部有假使徒的教唆,叫信徒懷疑保羅是否真的使徒。保羅已發出「嚴峻的信件」,不單嚴責信徒的不是,也再次鄭重其使徒的權柄。假若保羅抵達當地後,才發現教會仍存著不同的見解及期望或願望的話,兩者皆會感到失望及尷尬。
2 懼怕罪惡的漫延
假使徒已入侵教會,把錯誤的思想灌輸,叫信徒誤以為放縱情慾是無傷大雅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使徒保羅為哥林多信徒極其憂傷,恐怕罪惡不斷在教會中漫延下去。在此,使徒保羅便列舉了以下的一些罪行:
「紛爭」(原文編號2054)
可以解作爭吵、糾紛、沖突,並且意味著在眾多紛紜的意見中,當中是充滿敵對或敵意的。
「嫉妒」(原文編號2205)
含有正反的意思。用在負面時,帶出妒忌的意味。
「惱怒」(原文編號2372)
可以用來形容空氣、水、大地及走獸的暴烈活動。在此,含有激怒之意。
「結黨」(原文編號2052)
這個詞彙與卑劣的自我主義有關。這種自私自利的野心,含有對抗的意味。
「毀謗」(原文編號2636)
乃是誹謗、中傷、邪惡的言語。
「讒言」(原文編號5587)
在不良意識的用語,含有耳語、秘密的閒話、搬弄是非等。在此,可解作用低沉的聲調來說閒話或耳語。
「狂傲」(原文編號5450)
即吹噓、驕傲、自負之意。
「混亂」(原文編號181)
可以解作謀反、沒有條理的叛亂之意。
3 懼怕仍有人犯罪
再者,使徒保羅懼怕第三度前來時,如仍有信徒繼續犯罪、不思悔改的話,便會極其悲傷(視之為被神羞辱)。他便把以下的一些罪行列舉出來:
「污穢」(原文編號167)
意即道德敗落,或可解作於性生活方面不潔淨。
「姦淫」(原文編號4202)
乃是通奸,或指於性方面的不道德,或是指性慾方面的罪行。
「邪蕩」(原文編號766)
在道德態度及行為方面不受限制,說明人是肉慾、酒色、放肆、淫蕩的支配。
亮光
1 同心同路人
「我們行事不同是一個心靈嗎?不同是一個腳蹤嗎?」(林後12:18)保羅選上的同工皆是與他同心的。更寶貴的是能有如此的配搭與他同走天路。
2 信徒的讒言
人皆喜歡搬弄是非,連基督徒也不例外。從「讒言」的原意來看,是充滿隱秘性及殺傷性的(林後12:20)。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同工的挑選
提多及那位弟兄,乃是保羅的同心同路人(林後12:18)。讓我們在教會挑選同工時,也沿用這個極其基本的條件,要彼此同心。
神是見證人
保羅看準神是最大、最好的審判官,唯有祂才可作出最恰當的判決(林後12:19)。於世上遭人評頭品足是難免的,但假若我們行事光明正大、問心無虧的話,並且認定神才是至高至大的審判者,便不用介懷別人的批評了。
罪惡的漫延
罪惡是可怕的。使徒保羅把一些罪行清楚列舉出來,讓我們看見哥林多教會的腐化(林後12:20)。弟兄姊妹,當小心自己的言行,也儆醒不沾染別人的污穢。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