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愛心禮物〈一〉(哥林多後書8:1至9)

哥林多後書 81–9 

1弟兄們,我把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

2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

3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地捐助,

4再三地求我們,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

5並且他們所做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

6因此我勸提多,既然在你們中間開辦這慈惠的事,就當辦成了。

7你們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識、熱心和待我們的愛心上,都格外顯出滿足來,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

8我說這話,不是吩咐你們,乃是藉著別人的熱心試驗你們愛心的實在。

9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英文聖經論到馬其頓教會是眾數的,究竟是指那些教會呢(林後8:1)?

2 馬其頓有甚麼患難及試煉呢(林後8:2)?

3 為甚麼耶路撒冷教會有那麼多貧困者呢(參林後8:2至4)?

4 甚麼是「捐助」(林後8:3)?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神的旨意(林後85

在幫助聖徒的事情上,馬其頓教會是按照神的旨意來行的。馬其頓在支援聖徒的愛心禮物上,其心態是先獻給神,而不單是如世上一般的捐助。

基督之恩(林後89

本是富足

「富足」,在原文聖經裡,第一個是形容詞,第二個卻是動詞。前者(原文編號4145)及後者﹙原文編號4147)皆含有富裕或富足之意。

成為貧窮

「貧窮」,在這節經文裡,第一個是動詞(原文編號4433),而第二個是女性的名詞(原文編號4432)。在希臘人的世界裡,以上兩組的字眼均可用來描繪赤貧或行乞。藉著詭詐的講法,表明基督本是極其富足的,但為著信徒的緣故竟變成赤貧。

主的恩典(林後89

從何見得耶穌基督是滿有恩惠的呢?這位源自天上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竟甘心樂意紓尊降貴。神的兒子竟取了人的肉身,住在世上三十三年多,過著赤貧的生活,最後更為全人類的罪被釘死在十架上,成為世人的贖罪祭。此外,世人接受祂的救恩便可白白的稱義,成為神的兒女。罪人本不配蒙恩,現今卻可無條件的得著這份從神而來的禮物。藉著主耶穌的降生、受死及復活,我們看見祂對人的恩情。

保羅發動救援的行動

據學者的研究,保羅在主後52至57年花了不少時間及精力,在外邦教會中發動救濟耶路撒冷基督徒的行動(羅15:26)。

至於猶太基督徒為何會落在貧困裡,聖經學者提供了以下幾個的原因:

一)由於猶太人歸信基督後,在社交及經濟方面被同胞所排斥。

二)初期教會凡物公用的制度受到濫用(徒2:44,45;4:32,34,35),但這未必是構成他們變成貧困的原因。

三)在羅馬君王革老丟統治期間,於主後46年巴勒斯坦有饑荒的發生。由於耶路撒冷人口眾多,情況變得更為嚴重(徒11:27至30)。

四)耶路撒冷教會為眾教會的母會,負責供應大量教師的生活費及接待到訪聖城的基督徒,意即其開支是十分龐大的。

五)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要繳付雙重的稅項,意即他們要分別把稅項交給猶太人及羅馬人,這叫他們百上加斤。

保羅對信徒的勸勉

使徒引述馬其頓教會的見證,藉此提醒及激勵哥林多教會應盡力來記念落在患難的信徒(林後8:1)。

馬其頓教會的見證

蒙恩的馬其頓教會(林後812

使徒保羅為馬其頓教會在哥林多信徒面前作見證,他們雖沒有世上安舒的生活,也談不上富足,但在主裡面卻是蒙恩的。馬其頓信徒不單在逆境裡沒有跌倒及自怨自艾;反之,更能在受苦的道路上顯出愛主愛人的心,熱心活出聖經的教訓及神的旨意(林後8:5),這才是蒙恩教會最佳的寫照。

馬其頓教會的地點

馬其頓位於羅馬帝國版圖的北面,即希臘的一個省分。保羅提及的馬其頓眾教會是位於腓立比(徒16:12至40)、帖撒羅尼迦(徒17:1至9)及庇哩亞的教會(徒17:10至15),乃是由保羅親手所建立的。

馬其頓教會的情況

由於飽經戰亂,加上羅馬帝國的擄掠及暴政,使馬其頓省變得分外的貧窮。為了信仰,馬其頓教會吃了不少苦頭(腓1:29至30;帖前1:6),但他們卻仍能站穩陣腳(腓1:5;帖前1:7);此外,這群信徒還在經濟方面支持保羅的需要(腓4:15)。

一)面對患難

「患難」,在英王欽定本內,這個詞彙分別翻作災難、痛苦、煩惱、苦悶、逼迫等。雖然使徒沒有說明這是甚麼的患難,但深信馬其頓教會所遭遇的難處是絕不等閒的。

二)面對試煉

「試煉」,在此可解作測試。

三)面對貧窮

「極窮」由兩個字眼組合而成。「極」,乃是極其或在比例上之極點之意。「窮」,即貧困或缺乏之意。使徒保羅對馬其頓教會有如此的形容,為要說明他們是落在物質的缺乏中。雖然處於赤貧的狀態中,但仍然是樂善好施,把金錢送給落在困境中的信徒。

馬其頓教會的捐助

一)慷慨捐助

「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意即是慷慨的捐助。落在赤貧中的教會,沒有因自己不足的緣故便忽略了主內的肢體;反之,卻伸出援手,大大的在經濟上協助有需要的耶路撒冷教會。

二)甘心樂意

「甘心樂意地」,乃是樂意的、自願的、甘願的,並且意味著自發的行動。

三)捨己精神

馬其頓的基督徒不單是按照自己的能力來奉獻金錢,而且是超過自己應有的力量,藉此來記念耶路撒冷的信徒。一方面是顯出他們樂於助人的心,另一方面是流露出他們捨己為人的精神(林後8:3)。

四)主裡團契

「恩情上有分」,其原意可解作團契,在此則含有參與及分享之意。故此,新美國標準譯本把它翻作「參與支持聖徒」。通過以上原文字義及英文譯本的翻譯,讓我們看見馬其頓教會是看重主裡互為肢體的真理,盼望藉著愛心的禮物可參與支援貧困信徒的工作。

五)按照期望

馬其頓教會依照使徒的期望獻上金錢,支持救助耶路撒冷教會內貧困的人(林後8:5)。

六)先獻給主

馬其頓教會的回應非常特別,他們不單依照使徒的期望來成就事情,並且是依照神的心意來辦事。神期望信徒能在生命中定準優先次序,意即將自己奉獻給神。有了個人的委身,接著才會對人有慷慨無私的捐助(林後8:5)。

七)按著神旨

馬其頓曉得何謂信徒的優先次序,並且明白神所定規的旨意。屬神的人應按照神的意思來過活,在奉獻的事情上也應如此。神所看重的不是金錢或物質,更為要緊是信徒的本身。神期望可得著人的心,過於得人所獻上的金錢。馬其頓信徒明白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然後才把金錢擺上,記念在主裡貧窮的肢體。救助有需要的信徒不應高据在信徒心中的首位,以神為首才是合宜的抉擇(林後8:5)。

對哥林多信徒的期望

委託提多辦理(林後86

提多為信差,把那封「嚴峻的信件」送往哥林多教會;此外,也受託於保羅,把耶路撒冷的需要再次陳明在他們的面前(參考林前16:1至4)。

自己個人願望(林後87

保羅表示哥林多教會既然擁有信心、口才、知識及熱心,現今再次以熾熱的愛心來對他,並且還期望他們能以此態度來對待耶路撒冷的信徒,證明他們本身是富足的。

對信徒的測試(林後88

保羅把馬其頓眾教會愛心的見證告知哥林多教會,而這些教會絕不是由大富大貴的信徒所組成的,他們本身在物質上皆十分缺乏,但竟大力的支持救援聖城裡的貧困者。使徒引述他們的見證,一方面想激勵哥林多教會,另一方面想看看這群滿有恩賜及主恩的信徒,會不會有實際的回應,意即試驗他們有沒有真實的愛心。

應效法主耶穌(林後89

在這段說話完結時,保羅提醒哥林多信徒應效法主耶穌(林後8:9)。耶穌基督本是富足的,但為了罪人的緣故,竟變成貧窮。在相對之下,哥林多教會是比馬其頓教會富裕的,既然馬其頓教會對較自己貧困的信徒也作出犧牲,那麼哥林多教會真的要有所表示了。況且,耶穌基督是眾教會之主,祂也作出犧牲,何況跟隨祂的信徒呢?

亮光

神的恩典與苦難

普遍人落在苦難或赤貧的生活中,不單不會感到快樂,更難流露出喜樂來。奇怪的是,馬其頓教會活在患難及極其貧窮的生活中,但仍有滿足的快樂。如果沒有神的恩典,他們斷不會如此。不少教外的人及信徒,他們怎樣看神的恩典呢?他們視一帆風順、無風無浪、豐衣足食、身體健康為神的恩典。當然,遇到神如此的厚待,我們不能說這不是恩典;但保羅卻有更深入及超然的見解。落在苦難及貧窮裡,仍然能快樂及照顧別人的需要,保羅確信這是神恩待馬其頓教會之故(林後8:1)。

被人遺忘的使徒

大有可能當保羅寫哥林多後書之際,哥林多教會還未曾支持使徒於經濟方面的需要(林後11:8至9;12:13;林前9:11至12)。由此可見,哥林多信徒是虧待了其屬靈父親的。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視線的轉移

按人的一般見識來看,馬其頓教會不單沒有富足,也沒有經濟的能力來幫助別人。可是,這群擁有美好靈性的信徒,他們卻懂得把其視線轉移到別人的身上。假若人單單看自己的需要或苦況,便會忽略一些更有需要的人。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不會滯留在自憐的光景裡,多去關心一些比我們更可憐的人(林後8:1)。

主裡的情誼

雖然落在赤貧的生活裡,馬其頓教會不單盡了力量,並且是超過他們的力量來幫助耶路撒冷的信徒。此外,馬其頓教會乃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求保羅,好讓他們在這慈惠的善事上有分。由此可見馬其頓教會顯在主裡的情誼。也許馬其頓信徒與耶路撒冷信徒是素未謀面的,但竟如此樂意的關心他們,顯出在主裡是手足情深的(林後8:3,4)。世上有許多教會、機構、差會於經濟上是有缺欠的,也許我們與他們是素未謀面,但可否在主裡關心他們的需用呢?

學效主耶穌

主耶穌基督本是富足的,但為了世人的好處竟成了貧窮,我們屬主的人應學效祂所樹立的榜樣。不少歐美宣教士為著福音的緣故,願意放棄自己在當地安舒的生活,並且捨棄其美好的前途也在所不辭,這是效法基督最美麗的寫照。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