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6:11–7:1
11哥林多人哪,我們向你們,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
12你們狹窄,原不在乎我們,是在乎自己的心腸狹窄。
13你們也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報答我。我這話正像對自己的孩子說的。
14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
15基督和彼列有甚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甚麼相干呢?
16神的殿和偶像有甚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 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 在他們中間來往; 我要作他們的神, 他們要作我的子民。”
17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 與他們分別, 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
18我要作你們的父, 你們要作我的兒女。 ”這是全能的主說的。
1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神,得以成聖。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有何含意(林後6:11)?
2 保羅指哥林多信徒「狹窄」,背後有甚麼意思(林後6:12)?
3 信與不信不能共負一軛,對基督徒來說,其範圍究竟有多大(林後6:14)?
4 「彼列」是誰(林後6:15)?
5 「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林後6:16)源自何處?
6 「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林後6:17)是否出現在舊約聖經裡呢?
7 「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林後6:18)主曾在何處說這句話呢?
8 身體的污穢與靈魂的污穢有何分別(林後7:1)?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基督為主(林後6:15)
保羅把耶穌基督與撒但同列在一起,為要帶出鮮明的對比。耶穌基督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祂的國度是直到永永遠遠的(啟19:16);而彼列(撒但)則是世上的王,其國度必會終結(啟20:10;林後4:4)。再者,基督的國度是光明及榮耀的,而撒但的國是幽暗及邪惡的(弗6:12)。使徒保羅如此說話,為要強調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是沒有瓜葛的,藉此強化信徒務必活出分別為聖的生活。
真神的殿(林後6:16)
會幕及聖殿是代表神與人同在的表記(出40:34至38;王上8:10),而偶像的廟宇則是擺設外邦神像的地方。興建聖殿的目的是為了敬拜真神,而偶像廟是為了敬拜假神;兩者截然不同,絕對不可混為一談,這正是保羅的意思。
信徒的父(林後6:18)
這乃是神向人所作出的應許,說明人可與神擁有父子或父女的親密關係(參考撒下7:14;7:27)。
全能的主(林後6:18)
保羅認識的主是全能的,祂乃是那位「全能者」。
使徒的見證
1 使徒的口(林後6:11)
保羅向哥林多教會坦然的作見證說,他的「口」是「張開」的。究竟保羅的意思是甚麼呢?新英王欽定本是翻作「我們對你們說話是開放的」,新美國標準譯本是譯作「我們的口對你們所說是釋放的」。
2 使徒的心(林後6:11)
一)特選詞彙
「心」,即內裡的我,這包括意志、思想、慾望等。「寬宏」,字面的意思是搌大其心,意即顯露出情感。
二)寬宏的心
簡單來說,使徒對哥林多教會是真心的;故此,所說的都是肺腑之言。
使徒的懇求
1 以真情相待
一)信徒的實況
「狹窄」,意即把對人家的情感有所轄制,或保留其同情心。「心腸」,在希臘人的用語裡,這個名詞可解作人體的內臟。人以心來比喻作情緒的座位,或用來形容感情本身。在此,保羅論到哥林多信徒是「心腸狹窄」的,這是與他無關(林後6:12),完全是他們自己的取向。他們不願意以真情來對待使徒,便故意轄制其感情了。
二)保羅的期望(林後6:13)
使徒自己以真情來對待哥林多教會,並且盼望信徒也能以這樣的態度來對待他。
三)保羅的懇求
保羅視哥林多教會為自己的孩子,因為他們多是由使徒親手帶領信主的。現今保羅以屬靈父親的位分來勸他們,好叫信徒能向他流露真情,活出在主裡應有的情義。
2 聖潔的生活
一)分別為聖的真理
「原不相配」,其原意是不相等的一同上軛,藉此帶出錯誤的配合,這正是英王欽定本及不少其它譯本的翻譯。保羅的對頭人要爭取哥林多教會的擁護及效忠,現今使徒便起來為自己伸辯。究竟保羅的對頭人是誰,解經家持兩種不同的見解:
第一種講法
有些解經者認為保羅的對頭人是異教徒(參考林前10:14)。有學者認為保羅以農業社會有關的比喻,通過不可用牛驢一同耕地(申22:10),說明信徒與非信徒不可擁有密切的交往。
第二種講法
指這些敵對者是假師傅。在參照哥林多後書十一章二至四節,這種講法比較合理。
二)分別為聖的反問
保羅在此先後發問了五個問題(林後6:14至16),而他假設每一個答案都是「不」的。這幾個問題,背後的用意是說明基督徒與假師傅是彼此不相容的。
正義與不義
「義」,含有正義、甚麼是對的及公正之意。
「不義」,可解釋作違法、邪惡、非法的事情。
「相交」,即同夥、某些共通之處、分享。
保羅之意
在此使徒反問信徒,究竟正義與邪惡有甚麼共通之處呢?兩者根本風馬牛不相及,彼此決不可同夥。
光明與黑暗
保羅說:「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相通」,可解作團契、彼此親密的聯繫。光暗及黑暗兩者是明顯分開的,彼此難以相容,因為光所到之處,便把黑暗驅走。通過光暗的反問,保羅讓信徒知道自己乃是光明之子,決不可與罪惡為伍。
基督與彼列
「彼列」,乃是魔鬼的別名。
「相和」,含有同意或和諧之意。
保羅之意
保羅反問信徒,基督與撒但能夠達成協議嗎?他們彼此勢不兩立,乃是水火不容的。
信主與不信
「相干」,即部分、共有、或共通之意。
保羅之意
信主與未信主的人,不論在處人處事、人生取向上,皆有不少的分歧。換句話說,兩類的人沒有甚麼共通的地方,這正是保羅於反問中所帶出的答案。
神殿與偶像
「相同」,可解作共同的協議。
保羅之意
藉著保羅所特選的詞彙,讓我們可聯想到神的殿與偶像廟根本沒有任何共同協議的。通過以上五個的反問,讓哥林多教會好好思想甚麼是分別為聖的生活。接著第十七至十八節,使徒便繼續講解分別為聖的真理。
三)分別為聖的根據
第一處的經文
「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利26:11上;26:12上:出6:7;利26:12下;耶32:38;結37:27下)。保羅表明基督徒即是神的子民,那麼便應為主過著分別為聖的生活了。
第二處的經文
「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賽52:11)保羅提醒信徒,切勿被世俗的污穢所沾污。不錯,異教的風俗可沾污基督,但假若保羅心中的意念是論到假師傅的話,那麼他就是借用舊約的經文來提醒信徒要慎防假師傅的錯謬了。
第三處的經文
「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撒下7:14上)基督徒不單成為神的子民,更可享有神兒女的名分。這個特殊的關係,一方面表明是極其親密的,另一方面也說明父神對其子女的期望或要求(參考來12:9至11)。父神要求其子女要聖潔,切勿沾污自己,要為祂過分別為聖的生活。
亮光
1 特選詞彙
保羅特別選用了五個字眼:「相交」,「相通」,「相和」,「相干」,「相同」。這幾個詞彙,在意思雖有差距,但卻也有一點點共通之處,藉此說明假師傅(或異教徒)與基督徒是不可聯合在一起的(林後6:14至16)。
2 父的兒女
蒙神拯救的人不單成為神的子民,也享有神兒女的名分(賽43:6)。在舊約裡,神要求其兒女要聽命,並且在新約教會時代也是如此(林後6:18)。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信與不信
14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
不少人認為這節經文是指到基督徒不可與異教徒通婚或合夥經商,雖然這裡沒有明說這是指甚麼,但可把它應用在我們信徒的生活上,要小心怎樣與世俗人交往。
分別為聖
父神的心意是期望祂的兒女可分別為聖的生活,避免沾上世俗的污穢。這是每一個基督徒的使命及責任。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