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6:1–10
1我們與神同工的也勸你們,不可徒受他的恩典。
2因為他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3我們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免得這職分被人毀謗;
4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許多的忍耐、患難、窮乏、困苦、
5鞭打、監禁、擾亂、勤勞、警醒、不食、
6廉潔、知識、恆忍、恩慈、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
7真實的道理、神的大能;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
8榮耀、羞辱、惡名、美名;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
9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的;
10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源自何處(林後6:2)?
2 為何保羅引述哥林多後書六章二節的舊約經文?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神的恩典(林後6:1)
「恩典」,在此可解作神向信徒所懷的好意。
神的拯救(林後6:2)
「拯救」,分別用來形容救助(徒7:25)或拯救。它可解作蒙拯救的狀態,或拯救的過程。
神用人的勸告(林後6:1至2)
1 勸告之字義
「勸」,在原文有兩個相關的字眼,於日常用語裡有以下四種不同的意思:
一)呼喚。分別可用來形容呼喚人家前來救助、邀請、或召集。
二)懇求。用來形容人怎樣向神明禱告,或指上級向下級的懇求、或建議等。
三)勸戒或鼓勵。
四)安慰之意,即在憂傷的時間施與勸戒或鼓勵;可是,這並不是最慣常的用法。
2 勸告的目的(林後6:1至2)
一)不可徒受神的恩典
使徒單刀直入的勸告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切勿徒受神的恩典。使徒如此的說話,也許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向信徒表明,要活出其信仰,基督徒的行事為人應與所蒙的恩相稱(林後7:1;12:20:21)。
二是因信徒已受到假師傅所迷惑,漸漸離棄真道而開始擁抱著別的福音(林後11:4)。
二)現今是拯救的日子
使徒保羅引述以賽亞書四十九章八節的話,表明這就是「福音的時代」,即「拯救的日子」,說明神向人懷著美好的意念;那麼,人就不應輕忽神的恩典了!
神工人的本質(林後6:1)
「同工」,意即與別人一同參與在某活動上,帶出一同工作、一同活躍的參與;藉此說明他是與神同事的夥伴。
神用人的立志(林後6:3)
1 不妨礙別人
「妨礙」,意即障礙物或絆腳之物。
2 不被人毀謗
「毀謗」,有英文譯本翻作「不信任」,或有譯作「責備」。前者其語氣太輕,而後者更能接近原文的字義,因其原意可解作批評、尋找過失、指責等。為著傳揚福音,使徒保羅堅決不在別人腳前放下絆腳石,免得招致人家的指責。
神用人與苦難(林後6:4至5)
1 一般世上的苦楚
有解經家把這處的苦楚分為三大類(林後6:4至5),第一類可算是世上一般的苦楚,第二類則是世上加給使徒的,而第三類卻是保羅自己甘心樂意所揀選的。
一)忍耐之苦楚
「忍耐」,可解作忍耐、毅力、耐性。忍耐絕不是易事,對某些人來說,忍耐實屬苦事。在中國字裡,「忍耐」由「刃」及「心」組成,意即小心插在心中,不痛才怪。在四處傳揚福音,於各地建立基督的教會,保羅深深體會到其難處是何等的大,如果沒有忍耐,根本無法可作成主的工作。
二)患難之苦楚
「患難」,在世俗希臘文裡,這個詞彙可解作壓力。甚麼是患難?一個人經常受著各方各面的壓力,這就是患難了。保羅在事奉的生涯裡,飽受四方八面的壓力,這就成為他眾多苦楚之一。
三)窮乏之苦楚
「窮乏」,在此應解作煩惱、苦惱、艱難。有些英譯本是譯作「苦惱」,英王欽定本譯作「需要」,這與中文和合本的翻譯相近。作為使徒,其事奉一定有難處。面對眾多教會內外的問題,處理信徒之間的困難,怎能不苦惱呢?
四)困苦之苦楚
「困苦」,如同圖畫一樣,用來描繪地方的狹小,即苦惱、艱難、困難之意。何謂「困苦」呢?試想保羅被人施與壓力,對頭人總不放過他,如同逼使他奔往盡頭的街道去,使他透不過氣一般。作為基督的使徒,真是困苦!
2 世人施與的苦楚
一)被鞭打之苦楚
「鞭打」,分別可解作被人擊打、鞭打作為刑罰之意。為了傳揚基督赦罪的福音,使徒忍受了多次皮肉之苦。
二)被監禁之苦楚
世人視自由為寶貴的;可是,保羅卻為了傳播救主的福音而被人「監禁」。他為信仰甘願失去寶貴的自由,為福音竟成為階下囚。
三)被擾亂之苦楚
「擾亂」,乃是暴動或充滿暴力的混亂之意。使徒保羅在傳福音的時候,不單導致人家的反對,也叫該處的人作亂,他們以暴力對付這位忠心的使徒(徒14:19;19:23)。
3 自我約束的苦楚
一)勤勞之苦楚
「勤勞」,即勞動、辛勞、工作等意思。保羅甘心樂意長途跋涉,飄洋過海前往各處的事奉,為要叫人得著福音的好處。
二)警醒之苦難
「警醒」,意即不眠或不能入睡。換言之,保羅為著事主事人,竟不眠不休,長期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這對一般人來說皆算為苦事。
三)不食之苦楚
「不食」,乃是禁食或禁戒食物的意思。有學者指出,這個詞彙,多是指甘願的不吃食物而言。雖然使徒沒有明說,但在聖經裡,禁食多與禱告聯在一起;大有可能保羅是經常以禁食禱告來事奉主,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
神用人的兵器(林後6:6至7)
1 內在的兵器
一)以廉潔為兵器(林後6:6)
「廉潔」,可解釋作純潔或指道德方面沒有瑕疵。保羅心中存著清潔的意念,立志在道德方面要保持無瑕無疵,這就成為他勝過惡勢力的兵器。
二)以知識為兵器(林後6:6)
「知識」,可有四類不同的含義:
通曉知識之意。
知識的內容。
穩秘的知識、宗教或哲學的知識。
了解、領悟力、理解之意。有聖經學者指出,這種的「知識」,不僅是牧者的洞察力,也是對基督徒信仰的通曉,並且對神旨意甚為敏感之意。
三)以恆忍為兵器(林後6:6)
「恆忍」,含有忍耐、自制、平穩之意。有原文學者說,這個詞彙有時是用來形容基督徒的恆久忍耐的。忍耐是聖靈的果子,背後乃是源自愛的(加5:22)。愛本身是有自制的(林前13:4);從此可見,愛與忍耐是彼此相連的。面對別人的悔辱及傷害,保羅沒有顯出忿怒或還以顏色。
四)以恩慈為兵器(林後6:6)
「恩慈」,這裡的解釋應是仁慈,意即顯出仁慈的行動。保羅絕不是以惡報惡,乃以恩慈來對待仇視他的人。世上的兵器滿有殺傷力;可是,從神僕而來的兵器卻完全不同。源自使徒內心世界的,不單沒有拆毀性,並且是滿有恩慈的。通過保羅的行動,顯出神對人的接納及寬恕。
2 外在的兵器
一)以聖靈為兵器(林後6:6)
「聖靈的感化」,在原文裡是沒有「感化」這個詞彙的。由於在保羅眾多美好品德中,只有提及聖靈,但卻沒有絲毫解釋這是甚麼的意思;故此,有學者把這裡翻譯作「藉著聖靈的恩賜」,以此強調聖靈為屬靈恩賜的源頭。可是,這皆是學者的臆測。在參照上文下理之際,不難發現這是論到保羅遭遇到眾多危難時,他以甚麼態度及行動來面對。聖靈為保惠師,祂是信徒地上最好的安慰及教師,在祂的帶領及教導下,屬主的人才有能力來勝過外在不利或危難的環境。
二)以愛心為兵器(林後6:6)
「無偽的愛心」,意即誠懇、真誠、沒有偽善的愛心,這乃是真實基督徒的表記。
三)以道理為兵器(林後6:7)
「真實」,不僅是歷史的真理,也可用來形容永恆不變的真理。「道理」,意即話語。在此,不少英譯本把它翻作「真確的話語」或「真誠的說話」。世人以諂媚及詭詐的言詞來得著別人的心,但保羅卻不是如此。他以忠誠來對待別人,決不以花巧的說話來取悅別人。
四)以神能為兵器(林後6:7)
在使徒眾多軍備之中,他以神的「大能」為兵器。面對敵人的威嚇及危機重重,如果沒有神能力的護衛,使徒一定不能站立得穩。
五)以軍裝為兵器(林後6:7)
「兵器」,可翻譯作兵器或盔甲等意思。「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新美國標準譯本把它譯作「在右手及左手的正義兵器」。此外,有聖經學者則把它形容為攻擊及防守的正義兵器。
神用人的答辯(林後6:8至10)
面對中傷保羅之人的指控,使徒以東方人的誇張法或修辭學的風格來作出答辯。世人眼中的保羅,與神眼中的使徒,乃是截然不同的。換句說話,屬世的人與屬主的人,對使徒保羅皆有很大差距的評價。簡單來說,人家對保羅的為人可有以下兩種不同的反應:
1 似乎是
一)極其羞恥
「羞辱」,人家視保羅為不名譽、恥辱及羞恥的。使徒默默及勤勞的事奉,可是卻不能換取某些人的尊重。
二)臭名遠播
「惡名」,有英文譯本翻作「壞的報導」,其原意是中傷、誹謗、侮辱、壞或邪惡的報導。保羅一生的對頭人不少,以言語中傷他的人實在太多了!
三)虛假使徒
「誘惑人的」,乃是別人對保羅的指控,說他不是真正的使徒,即假冒為使徒的意思。
四)無人認同
「不為人所知」,大有可能是指使徒自己及其事奉不被人所認同或承認。
五)幾乎要死
「要死」,說明保羅因事奉的緣故,幾乎多次喪命(林後1:8至9;4:10至11;11:23)。
六)慘被責罰
「受責罰」,意即被人懲治或責罰等意思。人家視保羅如同犯了罪一般,接受刑罰乃是合理的懲治。
七)憂憂愁愁
人家視保羅為「憂愁」的人,因他不能享有安舒的生活,更談不上擁有世上物質的好處。
八)貧貧窮窮
為了人家得著福音的好處,保羅竟變得「貧窮」,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九)一無所有
保羅不單是貧窮,更是「一無所有」。用現今的術語來說,使徒為當代的赤貧者。
2 其實是
一)滿有光彩
一般人不單視保羅的工作是沒有「榮耀」的,並且認為其事奉是極其卑賤的。可是,在神的眼中,如此的事奉乃是極其光彩及榮耀的。
二)享有美名
「美名」,即稱讚或美好的報導之意。昔日人家以各樣的方法來對付保羅,其中一個就是故意扭曲事實,把邪惡的名號加在他身上;可是,在蒙恩得救的信徒中,使徒被多人所尊崇,擁有美好的名聲。
三)真實使徒
「誠實的」與「誘惑人的」作比較,藉此帶出保羅為真確的使徒。
四)享有盛名
保羅是「人所共知的」。時至今日,有誰沒有聽過使徒保羅的事跡呢?
五)仍然活著
多人想謀害保羅,甚至想致他於死地,但保羅卻見證說,他仍是「活著」。
六)不至喪命
「受責罰」與「不至喪命」連在一起,說明保羅雖然被人刑罰,但卻不致失去生命。
七)滿有快樂
以保羅生活的質素及環境來看,人家斷定他是沒有快樂的;但保羅卻歡然說自己是「常常快樂的」。
八)叫人富足
雖然使徒沒有地上的豐富,但他卻擁有天上的豐富。藉著傳揚福音,他能「叫許多人富足」,得著從上頭而來的恩典及豐盛。
九)一無所缺
人家視保羅如同赤貧者,但保羅卻認為自己是「樣樣都有的」。
亮光
1 三類的苦楚
保羅在此論到三類人世間的苦楚,一是「一般世上的苦楚」,二是「世人施與的苦楚」,三是「自我約束的苦楚」(林後6:4至5)。活在世上總有苦難,「一般世上的苦楚」是沒有人可括免的。作為甘心樂意背十架跟隨主的基督徒,一定會嘗過因信仰而遭「世人施與的苦楚」。為著更有效的事奉主,保羅決志進行自我約束。「自我約束的苦楚」不是強迫的,乃是自發及自願的,背後的動機是為了傳揚基督及其福音。
2 內外的裝備
使徒擁有內外的兵器,使他能有效的傳揚福音(林後6:4至7),這乃為使徒事奉主的心得。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與神同工
基督徒雖然已蒙主的赦免及拯救,但畢竟仍是十分微小及污穢;但神卻不介意我們的瑕疵,把事奉的職分賜給我們,叫我們能與祂同工,這是何等大的殊榮及福分(林後6:2)。為這緣故,我們屬主的人應十分珍惜為主工作。
事奉心志
弟兄姊妹,保羅在此論到他自己多方面事奉主的心志,讓我們好好的嘴嚼及消化,以致能成為我們一生的幫助。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