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5:9–21
9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
10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
11我們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勸人。但我們在神面前是顯明的,盼望在你們的良心裡也是顯明的。
12我們不是向你們再舉薦自己,乃是叫你們因我們有可誇之處,好對那憑外貌不憑內心誇口的人,有言可答。
13我們若果顛狂,是為神;若果謹守,是為你們。
14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
15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
16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外貌認人了。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他了。
17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18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
19這就是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
20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
21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何謂「基督臺前」(林後5:10)?
2 如果基督徒不再被神定罪,為何仍會受到主的審判呢(林後5:10)?
3 基督徒果真應為主癲狂嗎(林後5:13)?
4 「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這人是誰呢(林後5:14)?
5 為甚麼「眾人就都死了」(林後5:14)?
6 甚麼是「新造的人」(林後5:17)?
7 何謂「和好的道理」(林後5:19)?
8 為何無罪的基督竟成為「罪」(林後5:21)?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主的喜悅(林後5:9)
這裡是論到使徒保羅的立志,他決意不論在任何的境遇下都要討主的喜歡(林後5:9)。
基督臺前(林後5:10)
「臺」,即審判的座位、法庭、法庭內的長椅子等。在七年大災難出現在地上之前,教會將會被提或接去。接著,基督徒在天上站在基督的臺前,按著自己於世上的行為,接受主的賞賜或責備。這裡的審判與信徒的得救完全無關。蒙主悅納的人,便可得著賞賜,而新約聖經卻多以冠冕為賞賜的單位(帖前2:19;提後4:8)。
在神面前(林後5:11)
1 特選的詞彙
保羅清楚表明自己在神面前是顯明的(林後5:11)。「顯明」,其原意是讓人知曉、揭示、顯示。
2 譯本的啟迪
「但我們在神面前是顯明的」,新英王欽定本把它如此的翻譯:「但我們是為神所熟識的。」使徒保羅如此說話,用現今慣用的術語來形容,其透明度在神的面前是極高的。此外,從新美國標準譯本的譯法裡,一方面看見保羅在神面前是顯明的,另一方面亦期望信徒能在良知裡得以曉得其為人;換句話說,使徒清楚表明他是為神所熟識的,也期望哥林多信徒能有這樣的認識。
3 使徒的心意
使徒不是勸哥林多信徒接受救恩,乃是盼望他們能接受他是誠實無偽的。使徒保羅如此說話為要提醒哥林多的信徒,假若他們離開了其教訓而接受了假師傅的妄論,便在賞賜上受著很大的虧損(參考林後5:10)。
基督的愛(林後5:14)
「愛」,這個詞彙可分別用來形容人世間的愛或神的愛(林後5:14)。在此,這詞彙卻與耶穌基督聯合在一起,藉此說明基督愛的特質。
愛的本質
「激勵」,在希臘人慣常的用語裡,這個詞彙可有三個不同的意思:
一)可用來形容支撐國家的法律。
二)可解作圍繞或禁閉。
三)另外一個意思,可解作壓迫、擊敗、掌管等。保羅表示基督的愛控制或支配了他,因此他不再為自己而活,卻只為主而活了。基督的愛決不是奪取了人的自由意志;故此,有聖經學者認為這裡可這樣翻譯:「基督愛我們的事實使我們如此作。」
復活的主(林後5:15)
這裡論到耶穌基督為戰勝死亡,從死裡復活的主。
保羅的舉薦(林後5:12)
1 讓信徒可作回應
保羅再次向哥林多教會舉薦自己,表明自己確實是神所命定的使徒,好讓信徒能有足夠的資料來回應那些攻擊保羅不是使徒的人(林後5:12)。
2 不依靠表面數據
也許假師傅強調他們與耶穌基督於歷史上的關係(林後5:16),亦會強調他們是擁有源自巴勒斯坦地的純正信仰(林後11:22),又會強調所擁有眾多的異象及啟示(林後12:1至7)。可是,保羅並沒有把更多自己的個人資料告訴信徒,而只強調他與信徒於過去的交往。哥林多信徒對保羅的見證是十分熟識的,在他們的良心中可印證其使徒資格的真確性(林後5:11)。
事奉的動力
1 討主喜悅的動力(林後5:9)
英文譯本
「立了志向」,新英王欽定本是翻作「成為我們的目標」,而新美國標準譯本則譯作「當作我們的志氣」或「當作我們的野心」。
原文字義
「立了志向」,可解作人的野心或視之為尊貴的意思,也含有立志要達致某目標之意。這樣的立志,叫保羅向著討主喜悅的目標而邁進,成為他一生有效事奉主的動力。
2 向主交賬的動力
保羅從主那裡得著啟示,深知各信徒皆要站在主的臺前交賬。如此的看見,一直推動使徒勇往直前的事奉(林後5:10)。
3 敬畏上主的動力
使徒保羅認識到神是大而可畏的,沒有人可以隱瞞祂(林後5:11),並且各聖徒皆要為到自己所作的負責(林後5:10)。敬畏主的心叫他凡事小心,為要避免得罪主。持著如此的態度來事奉主,成為保羅一生的祝福。
4 為神癲狂的動力(林後5:13)
「癲狂」,即瘋癲或失去理智。故此,有譯本把它翻作「發狂」。按人看來,保羅為著福音的緣故,甘心樂意的赴湯蹈火,他好像失去理性似的。當然他絕對不是精神出現了毛病!如此說話,乃是一種寫作的手法,為要與為人謹守作比較。由於在書信內沒有清楚交待使徒背後說話的因由;故此,確實很難去詮釋這上半節的經文。在此,聖經學者提供了最少五種的解釋:
一)保羅被批評他的人指責為瘋子,或許人家聲稱其教訓是極其隱秘的(徒26:24),又或是與他擁有特殊超自然的經歷有關,亦可能由於這人不屈不撓、永不言倦的工作。
二)由於使徒保羅能操多國的方言及享有異象的經歷;為這緣故,人家視他為瘋癲。
三)哥林多信徒認為保羅於情緒方面太過激動,因此視為失常的表現。
四)保羅的自薦引來批評,人家斷定這全屬精神失常的表現。
五)在猶太人眼中,保羅於信仰上的改變實屬瘋狂的決定。
5 為人謹守的動力(林後5:13)
「謹守」,意即神智健全或頭腦清醒。保羅為著耶穌基督,被人視他為瘋子,因為他所作的,與常人不同,好樣沒有理性一般。為著別人可得著福音的好處,有時保羅寧可作一般人所作的,免得人家視他為宗教狂熱者,藉此有話柄來拒絕接受主的福音。
6 被愛激勵的動力(林後5:14)
較早之前,保羅交待到耶穌基督為審判官(林後5:10),沒有基督徒可逃避祂的審問。在此,使徒論到基督為救主。耶穌基督為罪人犧牲,顯明祂的大愛。保羅深深感受過基督的恩情,並且主的愛在他心中產生了極其奇妙的變化,催逼他為基督而死、為基督而活。使徒的一生與基督的愛扯上關係,叫他奮不顧身的事奉,這乃屬愛主的表現。
7 為主而死的動力(林後5:14,15)
參照新英王欽定本的十三及十四節之上文下理,這「一人」是指耶穌基督而言的。「眾人就都死了」,保羅把它與基督的死及愛連在一起來談論。他的意思是說,由於基督豐盛的慈愛,深深的打動了他,祂的愛便充滿了其心田,叫他甘願為主而死;而他亦已作出如此的決定,意即保羅視自己為死人一般。保羅視死如歸,看自己為死人,因為現今活著的不再是他自己,乃是基督在他裡面活著(加2:20)。
8 為主而活的動力(林後5:15)
向認識耶穌基督為救主的人,深知救主為我們受苦及犧牲,信靠祂的人應有適切的回應。這正好是保羅的意思,他提醒哥林多信徒,主的心意不僅只為他們死,並且期望他們能有正面的回應,好叫屬主的人能為主而活。為主而活的心志,也成為保羅於事奉道路上很大的助力。
9 受託於主的動力(林後5:19至21)
一)和好的職分(林後5:18)
神藉著耶穌基督的救贖,叫神與人和好。再者,神也將這和好的職分賜給保羅。
二)和好的道理(林後5:19)
「道理」,原意可解作話語。保羅不但從神那裡得著和好的職分,並且神也將和好的道理賜給他,讓他有話可傳。保羅決不是傳揚自己,乃是傳揚基督叫人和好的信息。
三)和好的使者(林後5:20至21)
「使者」,可解作大使、使者等。用簡單的言詞來說,保羅貴為和平的大使,使神與人和好。在此,保羅再次向哥林多教會說明福音的真義,就是無罪的基督竟成為罪人,並且替代有罪的世人死在十架上,叫他們可享有在基督裡的義。這乃是因信稱義的簡介。
四)受託的動力
保羅深深體會到自己是受託人,神期望他把福音傳開,使神與人能和好如初。由於持有如此的觀念,便大大的推動著保羅,使他成為多人得著福音的器皿。
保羅的職事(林後5:18,19,20)
1 與神和好的職事
假師傅起來反對保羅,指控他不是使徒。為這緣故,保羅便再次向哥林多教會重申其職事,即擁有使徒的職分。這原是蒙神委派到各處叫罪人能與神和好的。再者,更讓他們清楚明白,這和好的職事及信息皆不是從人而來的,乃是從神而來的(林後5:18)。這正好回應人家無理的指控,確實表明自己果真是使徒。
2 與神和好的信息
假師傅起來傳講謬論,指人必須靠律法,說人務必倚靠行為來得救,這實屬異端的教導。在此,保羅再次濃縮及扼要地把與神和好的信息告知信徒,讓他們知道人不是靠行為得救,乃是因信基督為救主才可被神稱為義的(林後5:21)。保羅說:「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為何無罪的基督竟成為「罪」呢?聖經學者有以下幾種的建議:
一)基督被人像罪人般的對待,祂成為神忿怒的焦點;為此,祂承擔罪惡及刑罰。那麼,基督就替代了罪人應有的位置,成為人類的代贖了。
二)基督成為肉身,便成為「罪身的形狀」(羅8:3);如此,神使基督成為「罪」。這個觀念與參與有關,即基督行走在世上,介入罪惡的世界中。
三)基督為罪成為祭物,變相把祂定了罪,這乃是舊約的概念。不論你接受以上那一個的解釋,但最重要的是,基督是無罪的,這乃是保羅在此所強調的(林後5:21);此外,新約聖經也有多處表明基督是無瑕無疵的(彼前2:22;約壹3:5;來4:15;7:26)。簡單來說,無罪的基督為罪人死,叫一切相信的人可在基督裡成為義人。
亮光
1 和好的話語(林後5:19)
「和好的道理」,有英譯本翻作「和好的話語」。從此可見,「和好的職事」與「和好的話語」是聯合在一起的。使徒從神那裡得著「和好的職事」,受託把「和好的話語」傳開,叫世人因聽聞福音的信息而得救。
2 世俗的觀念
「不憑著外貌」,新國際譯本把它意譯作「世俗的觀念」。哥林多教會眾多問題之中,其中一個錯誤就是以肉體的條件來作判斷,他們把使徒保羅與其他教師放在一起,以肉體的方法,卻不以屬靈的方法來作出判斷。他們忘記了基督徒擁有新生命,以致享有新的價值觀及動機。保羅藉此來提醒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切勿高舉肉體的條件,應以基督徒新生命所賦予的眼光來評估事情。
3 屬靈的野心
新美國標準譯本的翻譯十分特別,把「立了志向」翻作「當作我們的野心」。雖然野心叫人聯想到驕傲及自私的慾念,但原文卻完全沒有這樣的意味。在原文裡,它應解作「愛慕值得尊敬的」。保羅滿有鴻圖大志,不是為著個人的喜好及益處,乃是全為基督的。用現今基督教的術語來說,使徒是滿有「屬靈的野心」。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討主的喜悅
基督徒應緊記一件事,有些事情是主不喜悅的,我們應禁戒自己不去作(林後5:9)。
立志的動力
保羅立志要得主的喜悅,這成為他一生事主的動力(林後5:9)。
經歷主的愛
使徒深深感受到基督的愛,這愛催逼他為主而死、為主而活(林後5:9)。弟兄姊妹,讓我們多去經歷主的大愛,使我們一生滿有動力的來事奉祂。
和好的職事
基督徒不單享有基督特使的職分,神更讓和好的道理賜給我們;故此,我們應履行我們的職務,把和好的信息傳揚開去,叫更多未聞福音的人能與神和好(林後5:18至21)。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