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 14:1至40
1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
2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神說,因為沒有人聽出來。然而他在心靈裡,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秘。
3但作先知講道的,是對人說,要造就、安慰、勸勉人。
4說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講道的,乃是造就教會。
5我願意你們都說方言,更願意你們作先知講道,因為說方言的,若不翻出來,使教會被造就,那作先知講道的,就比他強了。
6弟兄們,我到你們那裡去,若只說方言,不用啟示、或知識、或預言、或教訓,給你們講解,我與你們有甚麼益處呢?
7就是那有聲無氣的物,或簫、或琴,若發出來的聲音沒有分別,怎能知道所吹、所彈的是甚麼呢?
8若吹無定的號聲,誰能預備打仗呢?
9你們也是如此,舌頭若不說容易明白的話,怎能知道所說的是甚麼呢?這就是向空說話了。
10世上的聲音或者甚多,卻沒有一樣是無意思的。
11我若不明白那聲音的意思,這說話的人必以我為化外之人,我也以他為化外之人。
12你們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
13所以那說方言的,就當求著能翻出來。
14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但我的悟性沒有果效。
15這卻怎麼樣呢?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
16不然,你用靈祝謝,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話,怎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說“阿們”呢?
17你感謝的固然是好,無奈不能造就別人。
18我感謝神,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
19但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
20弟兄們,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惡事上要作嬰孩,在心志上總要作大人。
21律法上記著 “主說:‘我要用外邦人的舌頭 和外邦人的嘴唇,向這百姓說話 雖然如此 他們還是不聽從我。’ ”
22這樣看來,說方言不是為信的人作證據,乃是為不信的人;作先知講道不是為不信的人作證據,乃是為信的人。
23所以全教會聚在一處的時候,若都說方言,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進來,豈不說你們癲狂了嗎?
24若都作先知講道,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進來,就被眾人勸醒,被眾人審明,
25他心裡的隱情顯露出來,就必將臉伏地,敬拜神,說:“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
26弟兄們,這卻怎麼樣呢?你們聚會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來的話,凡事都當造就人。
27若有說方言的,只好兩個人,至多三個人,且要輪流著說,也要一個人翻出來。
28若沒有人翻,就當在會中閉口,只對自己和神說就是了。
29至於作先知講道的,只好兩個人,或是三個人,其餘的就當慎思明辨。
30若旁邊坐著的得了啟示,那先說話的就當閉口不言。
31因為你們都可以一個一個地作先知講道,叫眾人學道理,叫眾人得勸勉。
32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
33因為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
34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像在聖徒的眾教會一樣,因為不准她們說話。她們總要順服,正如律法所說的。
35她們若要學甚麼,可以在家裡問自己的丈夫,因為婦女在會中說話原是可恥的。
36神的道理豈是從你們出來嗎?豈是單臨到你們嗎?
37若有人以為自己是先知,或是屬靈的,就該知道我所寫給你們的是主的命令。
38若有不知道的,就由他不知道吧!
39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要切慕作先知講道,也不要禁止說方言。
40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究竟為何神要把操方言的恩賜賜給教會呢(林前14:2)﹖
2 為甚麼使徒以先知講道與方言的恩賜作比較呢(林前14:2至6)﹖
3 保羅引述以賽亞先知的話,何解(林前14:21)?
4 為甚麼方言是非信徒的證據,而先知講道卻是信徒的證據呢(林前14:22)﹖
5 為何保羅禁止婦女在聚會中說話呢(林前14:34至35)﹖
6 參照哥林多前書十一章五節,保羅似乎沒有禁止婦女禱告及講道,附帶條件就是蒙頭便可,為何在此出爾反爾呢(林前14:34至35)?
祝謝
16不然,你用靈祝謝,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話,怎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說“阿們”呢? (林前14:16)
「祝謝」,這個詞彙可解作頌揚或祝謝;亦有祝福之意,乃是祈求神把恩惠的能力賜下。也有聖經學者根據上文下理,斷言信徒乃是以狂喜的態度來稱頌神。難怪保羅如此說話,提醒信徒切勿在沒有規律下放肆說方言,否則不懂方言的人就不能有回應或共鳴,失卻敬拜神的原意。
阿們
1 希伯來文
這個希伯來字眼最先把它音譯成希臘文,使用在新約聖經內,然後再音譯成拉丁文及英文,最終成為一個為世人共通及最熟識的字眼。
2 三種意義
一)在敬拜神時的回應,表示贊同(啟5:14)。
二)在完結禱告及讚美神的回應,顯出禱告及讚美在信徒心中乃是擁有優先次序的,藉此說明其重要性(加1:5;弗3:21;提前1:17)。
三)在約翰福音內,主耶穌把阿們重疊來使用,藉此確認其言論的可信及真確性(約14:21),意即祂所說的話是實實在在,並沒有虛假的。
感謝
17你感謝的固然是好,無奈不能造就別人。 (林前14:17)
使徒並沒有否定信徒對神存著「感謝」的心態,但卻表示如果別人不通方言,根本無法可作回應,這對別人是沒有甚麼益處。哥林多信徒胡亂使用方言來感謝神,簡單而言,這種感謝是完全沒有造就性的。
感謝神
18我感謝神,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 (林前14:18)
保羅坦然承認自己能說的方言比哥林多信徒還多,但他沒有自鳴得意,卻將感謝歸給神。
主說
21律法上記著 “主說:‘我要用外邦人的舌頭 和外邦人的嘴唇,向這百姓說話 雖然如此 他們還是不聽從我。’ ”
保羅引述以賽亞先知指控以色列人的預言(賽28:11至12)。由於百姓不肯聽從神藉先知所宣告的信息;因此,以賽亞便預言將有別的信息臨到選民的中間,而這些別國方言對他們來說,雖然是難以理解,但絕對不是含糊的(參王下17:23)。神使用外國方言來對百姓說話,說明神的棄絕(參申28:49;賽33:19),亦代表著神對悖逆子民所施與的懲治(參王下17:14:;徒7:51)。外邦人竟成為神臨時使用的僕人(參賽5:26;哈1:6;太21:43;羅10:19至21),而外國方言乃是表徵著刑罰以色列的兆頭。
敬拜神
24若都作先知講道,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進來,就被眾人勸醒,被眾人審明,
25他心裡的隱情顯露出來,就必將臉伏地,敬拜神,說:“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 (林前14:24至25)
藉此信徒宣講預言,把非信徒心裡之隱情揭露出來,讓他可知罪及認識神是至高者,如此他才會五體投地、心悅誠服的降服在主的跟前。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使徒的見證
18我感謝神,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 (林前14:18)
保羅存著感謝神的心向信徒作見證,表示他說的方言比眾人還多。如此說話不是誇口,乃是說明方言的恩賜只屬個人化的恩賜,對個人有益,對整體來說,卻沒有多大的裨益(參林前14:6,19)。
使徒的教導
1 愛的追求(林前14:1)
「追求」,含有兩層主要的意思:
驅使
以致作出行動(路17:23;腓3:12);逼迫或驅逐,尤其與宗教迫害有關(太10:23;23:34;約5:16;徒7:52)。
熱切的追隨
緊貼某人;追隨或促成某些目標。在此,保羅提醒哥林多教會內的信徒,要熱切的追隨愛,因為愛比一切更為重要,並且這乃是基督徒應有的表記。
2 切慕恩賜(林前14:1)
「切慕」,含有正面及反面的意思。正面可解奮鬥、願望、盡力;而負面來說,則可解作嫉妒或妒忌。正如新美國標準譯本的翻譯,保羅提醒信徒應熱切地願望可得著屬靈的恩賜。使徒提醒他們愛是頂要緊的,沒有愛的話,擁有一切的恩賜也算不得甚麼,但卻沒有否定屬靈恩賜的重要性,囑吩他們要愛慕屬靈的恩賜。
3 比較恩賜
一)個人化的恩賜
2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神說,因為沒有人聽出來。然而他在心靈裡,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秘。
方言屬於個人化的恩賜,因為說方言的人不是對人說話,乃是對主說話。
二)全體性的恩賜
3但作先知講道的,是對人說,要造就、安慰、勸勉人。 (林前14:3)
神把先知講道的恩賜賜下,為要叫人得著益處,藉此叫人得著造就、安慰及勸勉。
4 恩賜用途
一)以樂器為例
7就是那有聲無氣的物,或簫、或琴,若發出來的聲音沒有分別,怎能知道所吹、所彈的是甚麼呢?
8若吹無定的號聲,誰能預備打仗呢? (林前14:7至8)
二)以言語為例
9你們也是如此,舌頭若不說容易明白的話,怎能知道所說的是甚麼呢?這就是向空說話了。
10世上的聲音或者甚多,卻沒有一樣是無意思的。 (林前14:9至10)
總意來說,世上各國語文皆是有意思,並且能叫其國民藉此互相溝通的。使徒以言語為例,不通曉別國語文的人,不單人家視你為「野蠻人」或「外國人」,你也持這樣態度來對待他。藉著樂器及言語為例,使徒說明各樣恩賜也有不同的功用,清楚明白恩賜的目的才可叫信徒正確地使用它。
5 追求長進
20弟兄們,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惡事上要作嬰孩,在心志上總要作大人。 (林前14:20)
保羅以嬰孩及成人作比較,參照上文下理的意思,乃要說明方言不是最有益的恩賜,反之提醒信徒要追求長進,得著叫全體受惠的恩賜;然而,要存著嬰孩單純的心思來處理惡事,但在追求上卻應有成長信徒的心志。
6 聚會原則
一)為要造就別人
17你感謝的固然是好,無奈不能造就別人。 (林前14:17)
信徒參與聚會應留意的地方之一,就是不要單單叫自己得著益處,也應顧及別人的需要,盼望人家也可得著造就。
二)切勿忽略悟性
個人方面的理解
14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但我的悟性沒有果效。
15這卻怎麼樣呢?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 (林前14:14至15)
保羅提醒信徒切勿忘記悟性的重要性,若用靈禱告及歌唱,這仍有不足之處。
眾人方面的理解
16不然,你用靈祝謝,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話,怎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說“阿們”呢?
17你感謝的固然是好,無奈不能造就別人。
18我感謝神,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
19但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 (林前14:16至19)
首先,個人應知道自己在聚會中作些甚麼;此外,也要顧及別人的理解。如果人家一竅不通,不能掌握你在作甚麼的話,人家怎能一同說阿們?怎能與你同心一意的敬拜神?這樣有何益處呢?
7 說方言的原則
27若有說方言的,只好兩個人,至多三個人,且要輪流著說,也要一個人翻出來。
28若沒有人翻,就當在會中閉口,只對自己和神說就是了。 (林前14:27至28)
一)人數的限制
在說方言人數方面,保羅建議以不超過三個信徒為上限。相信這樣是免除亂子的方法之一。
二)次序的限制
此外,在次序方面,信徒要輪流說方言,並且應有人作翻譯,這乃是極其基本的原則及操守。
三)翻譯的限制
說方言應有人作翻譯,否則便不可公開說方言,這是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忠告。
8 說預言的原則
一)人數的限制
29至於作先知講道的,只好兩個人,或是三個人,其餘的就當慎思明辨。 (林前14:29)
與方言一樣,向會眾公開發表啟示時要留心,人數不應超過三人為上限,否則一定會出亂子。
二)應慎思明辨
「當慎思明辨」,保羅的意思是說,當兩三個信徒得著從神而來的信息,他們起來開口宣告之際,其餘各人則應小心翼翼地作判別,看看所宣講的預言是否屬實。
三)次序的限制
31因為你們都可以一個一個地作先知講道,叫眾人學道理,叫眾人得勸勉。 (林前14:31)
為神作出口的人應留意,要有禮讓的心,切勿爭先恐後。
四)不可能失控
32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 (林前14:32)
先知的靈是順服先知的,絕對沒有人因說預言而失去自制,因為神是叫人安靜的主。
9 婦女應有角色
一)不同的詞彙
究竟這裡的婦女是指所有的婦人或是另有所指呢?如果要正確解釋這處的經文,我們首先要來看看一些與婦女有相關的詞彙:
「婦女」
這個詞彙在中文聖經和合本內分別譯作「妻子」、「婦女」、「妻」、「女子」、「婦人」等,哥林多前書十四章三十四及三十五節「婦女」乃是這個詞彙。原文這個詞彙可分別解作成年的婦人或妻子的意思。
「女」
乃是女性或屬於女人的意思。
「老年婦人」
這個字眼只在新約聖經內出現了一次,其意思就是老婦或年長的婦人。
二)不同的見解
不許所有婦女講道
有一派的學者認為這是明確的指示,任何女信徒皆不應在講道上有分。如此的講法,不能合理的回應保羅在十一章的講論,因為使徒沒有禁止蒙頭的婦女禱告及講道。
不許婦人作出提問
根據猶太人的習慣,嚴禁婦人在聚會內作教導及作出提問。在參照這原則下,有新約原文學者試圖作進一步的推考,認為如果在蒙頭的情況下,婦人在會中禱告及講道是沒有問題的。但使徒不准婦人說話,乃是婦人存著質疑、挑戰及爭論的心來發問,這是與弟兄爭權的表現;故此才如此說話,嚴禁婦人不可作提問。或許這個講法也能解答十一章及這裡背後的原因;可是,經文內卻沒有這樣交待過,乃全屬人的推測。
懷疑抄本的可信性
有學者在其哥林多前書註釋本內,提供了一些學者的見解,斷言這是基於聖經抄本的問題,比方有古抄本故意把這處轉換了次序,意即這裡的經文不應屬於這處的;也有另外的一種見解,就是這處本屬於抄本的註解,但後人卻把它放在正文內。這些學者在這些假設上大做文章,但卻沒有明確的證明。這樣的見解就是視聖經為有錯誤的經典,可導致人落入新神學的陷阱裡,叫人無可自拔。
不許已婚女士講道
雖然有「婦女」可以解作未婚或已婚的婦人,但根據上文下理有兩個有力的論據可證明這是指已婚女子而言的:
「順服」,通常用在已婚婦人的身上,說明婦人應怎樣順自己的夫婿(弗5:22;西3:18;多2:5;彼前3:1,5)。
如果遇到信仰上的疑難,保羅囑咐婦人可以在家裡向自己信主的丈夫發出提問,而對單身女子(林前7:34)或其丈夫是未信主的女子(林前7:13)來說,根本是求助無門的。那麼,我們大有可能相信保羅只嚴禁已婚婦人在聚會中說話。保羅要求婦人在聚會中保持安靜,因為她們的丈夫也在其中,故她們應保持安靜,藉此說明她們是順服其配偶的。此外,在十一章內保羅沒有禁止婦人在聚會中禱告及講道,只要蒙頭便可以了。如果在此禁止所有婦人講道,那麼就犯了前言不對後語的毛病。再者,在提摩太前書內使徒也不許婦人講道,參照上文下理的十五節,亦顯示那裡是指已婚婦人而言的。可見,保羅不是禁止所有婦女講道,乃是提醒已婚的姊妹要在聚會中安靜,以此為她們順服丈夫的記號。如果已婚的姊妹,在聚會中爭先恐後的說話,這是不尊重其丈夫的表現,這屬羞恥的行為。據個人的意見,這是最合理的解釋。
10 全會眾的態度
一)不應自視過高
36神的道理豈是從你們出來嗎?豈是單臨到你們嗎?
37若有人以為自己是先知,或是屬靈的,就該知道我所寫給你們的是主的命令。
38若有不知道的,就由他不知道吧! (林前14:36至38)
對擁有知識及恩賜的哥林多教會,使徒提醒他們切勿自視過高,因為真理不是從他們而來的;此外,神的真理也不獨叫他們享有的。
二)羡慕可說預言
39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要切慕作先知講道,也不要禁止說方言。 (林前14:39)
信徒應羡慕能起來替神宣講真理,叫全會眾得著造就。這不是為個人的益處,乃是叫全體受惠。
三)切勿禁止方言
使徒保羅沒有禁止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說方言,但卻把一些基本的原則告訴他們。
四)凡事有規有矩
40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 (林前14:40)
教會的聚會應有規有矩的,凡事應按紀律來運作。
亮光
1 已婚與未婚的分別
神造男造女,雖然兩人皆在神的眼中是平等的,但兩者的角色有不同之處。如果保羅是要求已婚婦人在聚會中保持安靜,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那麼作妻子的應尊重其夫婿,在聚會中保持安靜,切勿強出頭,以此顯明他們是順服的女子。
2 婦女閉口不言之意
34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像在聖徒的眾教會一樣,因為不准她們說話。她們總要順服,正如律法所說的。(林前14:34)
「要閉口不言」,其原意是不說任何東西或保持安靜,亦可解作停止說話或變得安靜;此外,這也意味著為了保持隱秘或隱藏的事情,故此人便保持安靜了。有夫之婦為何要在聚會中保持安靜?當新約聖經還未彙合成書前,神還藉著擁有先知恩賜的信徒把未解明的奧秘向會眾宣講,但到新約聖經寫成後,便把這恩賜收回。保羅提醒有夫之婦不應好為首,把自己置身在女先知的行列中,反過來卻要讓自己的丈夫出頭為神宣講真理,而自己則要保持鍼默,如同把真理隱藏起來一樣。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注重悟性
現代不少基督徒只貪求在聚會裡可有感受,這乃有不足之處。只有情緒上的滿足,而沒有理性的根據,乃是有危險的。
不可混亂
聚會應有規有矩,切勿跑出亂子來。帶領聚會的負責人應預先作好準備,為著叫聚會可順利地進行。
不強出頭
若人人要強出頭,爭先恐後的起來說話,這叫初期教會受著虧損。在現今教會聚會裡,負責聚會者應自行省察,求主幫助自己,免得存著強出頭的心態來服事主。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