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 12:1至31
1弟兄們,論到屬靈的恩賜,我不願意你們不明白。
2你們作外邦人的時候,隨事被牽引、受迷惑,去服事那啞巴偶像,這是你們知道的。
3所以我告訴你們:被神的靈感動的,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
4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
5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
6功用也有分別,神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
7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
8這人蒙聖靈賜他智慧的言語,那人也蒙這位聖靈賜他知識的言語,
9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還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醫病的恩賜,
10又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
11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
12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
13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
14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
15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
16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也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
17若全身是眼,從哪裡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裡聞味呢?
18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19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裡呢?
20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
21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
22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
23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它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
24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
25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
26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27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
28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
29豈都是使徒嗎?豈都是先知嗎?豈都是教師嗎?豈都是行異能的嗎?
30豈都是得恩賜醫病的嗎?豈都是說方言的嗎?豈都是翻方言的嗎?
31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 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何謂職事(林前12:5)?
2 「智慧的言語」與「知識的言語」有甚麼分別(林前12:8)?
3 「恩賜」與「設立」有何差異(林前12:4,28)?
4 甚麼是最妙的道(林前12:31)?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一的真理
1 一位的聖靈
4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 (林前12:4)
一)聖靈的位格
不同恩賜
保羅在此說,恩賜各有不同,卻是源自同一位的聖靈。
同一聖靈
「聖靈卻是一位」,在英王欽定本是翻作「同樣的靈」。 “the same Spirit”「一位」,在原文可解作「同樣」。使徒把恩賜與聖靈放在一起來看,表明恩賜雖然各有差異,但卻是源自同一位的聖靈。雖然同一位的聖靈住在每一位信徒的心中,但各人卻從神的靈得著不同的恩賜。
二)聖靈的工作
使人稱基督為主
3所以我告訴你們:被神的靈感動的,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林前12:3)
聖靈進入人的心中,叫人知道基督是主。如果不是出自聖靈的感動,沒有人會稱基督為主。
把各類恩賜賜下(林前12:7至11)
7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
8這人蒙聖靈賜他智慧的言語,那人也蒙這位聖靈賜他知識的言語,
9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還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醫病的恩賜,
10又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
11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 (林前12:7至11)
信徒於聚會中應有規有矩,井井有條,因為聖靈決不會叫人失控,使聚會產生混亂。聖靈的彰顯,乃是叫信徒得著益處,不是叫人受虧損(參考林前14:32,40)。
把信徒浸為一體
13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林前12:13)
這裡論到的浸禮,乃是聖靈的浸,這並不是物質的浸,乃是聖靈奇妙的工作。聖靈的浸乃是人在信主時發生的,決不是信徒追求聖靈充滿的表現。聖靈的浸乃是一個歷史事實,於信徒歸向耶穌基督那一刻發生的。不論是猶太人、希臘人、為奴的、自主的基督徒,皆已接受了這個浸禮,叫人與基督聯合在一起,成為教會的一分子,永遠不會與基督分開。
三)聖靈的意志
11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
聖靈按照自己的意願,把恩賜賞賜給基督徒。
四)聖靈的恩賜
最終目的
7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林前12:7)
聖靈的出現,把恩賜加給信徒,藉著所得的恩賜,信徒便成為施恩的器皿,叫別人得著益處。
各類恩賜
8這人蒙聖靈賜他智慧的言語,那人也蒙這位聖靈賜他知識的言語,
9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還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醫病的恩賜,
10又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林前12: 8至10)
智慧的言語
「言語」,可參考下面的註解。何謂「智慧」?在新約及初期教會的文獻裡,這個詞彙是在四類的情況下使用的:
人世間天然的智慧。
神把智慧賜給那些與祂有親密關係的人。
神及基督的智慧。
把智慧人格化。有聖經學者認為這恩賜是有關領悟聖經的能力、並且把所真理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參考太11:19;13:54;可6:2)。
知識的言語
「知識」可解作:
熟習,屬乎知識的(路1:77)。
知識,知曉的內涵(羅2:20;林前8:1)。
隱秘、宗教或哲理的知識(提前6:20)。
明白,領悟力,理解(路11:52)。神把祂奧秘的事情啟示出來,並且祂把「知識的言語」之恩賜賜給信徒,好叫他們能先明白,然後把信息向別人宣講或教導。
信心
關乎「信心」的意思,可參考以下的註釋。聖靈自由運行在信徒的心中,按照祂的意願把信心賜給基督徒。
醫病的恩賜
「醫病」是指醫治的能力或醫治而言的(林前12:9,28,30)。
能行異能
由兩個詞彙拼合在一起,一個是「能行」,另一個是「異能」。意即施行大能。
先知
「能作先知」是能說預言的意思。
辨別諸靈
「辨別」是擁有能力來決定或區別的意思。撒但經常說謊,並且偽造事實及扭曲神的真理。得著這種恩賜的信徒,便可辨別真偽,判別甚麼是聖靈的工作,甚麼邪靈的作為了。
能說方言
「方言」,可以指舌頭(雅3:5),一種人家懂得的語言(徒2:4),或言語等(徒2:26)。
能翻方言
「能翻」,乃是解釋、翻譯的意思。
2 一位的神
6功用也有分別,神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林前12:6)
一)不同的功用
「功用」,含有行為、工作、活動的意思。在新約及早期基督教文獻中,這個詞彙則用來描述活動或經驗。
二)同一位的神
恩賜雖有不同,但在信徒之中,神只有一位,祂在信徒之中卻有不同的工作。
3 一位的主
5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林前12:5)
一)主的職事
「職事」,可解作「事奉」,尤其是指先知及使徒的職位而言(提前1:12)。有原文學者指出,神所賜的職事或事奉皆有所不同,但全都是為主而作的。
二)同一的主
保羅清楚表明,聖靈只有一位,但信徒卻可從祂得著不同的恩賜。照樣,在信徒的中間神只有一位。不單如此,基督徒亦只有一位的主。通過同一位的聖靈、一位的神、一位的主,說明合而為一的真理。
4 一個的身體
20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
27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林前12:20,27)
基督的身體只有一個,乃由不同的肢體連在一起。在宇宙中只有一個教會,由所有基督徒與基督聯合起來。保羅清楚表明哥林多信徒為教會的一部分,乃是教會的一分子。
神的心意
18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保羅以身體及肢體為比喻,把各信徒視為基督身體上不同的肢體。這個的決定,乃是源自神的旨意。
被邪靈迷惑
2你們作外邦人的時候,隨事被牽引、受迷惑,去服事那啞巴偶像,這是你們知道的。
3所以我告訴你們:被神的靈感動的,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林前12:2至3)
走錯了路
「隨事被牽引、受迷惑」,原文只是一個詞彙,含有迷惑,使人離開正直的意思。
服事假神
有原文學者認為第二節很難把它翻譯,但卻可以譯作:「你們怎樣被誘惑,一次又一次的被牽引到啞巴偶像去。」哥林多信徒在未歸向主前,他們「隨事被牽引、受迷惑」,叫他們「去服事」啞巴偶像。外邦人視狂喜為宗教經驗最高的境界,藉著瘋狂催眠的咒語及儀式,叫人與神明有超自然的接觸。這些行徑常與醉酒(弗5:18)及淫亂的宴會有關,如此叫參與者落在可怕的罪中。可是,有聖經學者認為雖然哥林多信徒已歸信了基督,但仍然有人仿效外邦神秘宗教的奇異行為。
教會的職事
28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
29豈都是使徒嗎?豈都是先知嗎?豈都是教師嗎?豈都是行異能的嗎?
30豈都是得恩賜醫病的嗎?豈都是說方言的嗎?豈都是翻方言的嗎? (林前12:28至30)
1 何謂「設立」?
參考譯本
「設立」,新英王欽定本及新美國標準譯本皆是譯作「任命」。
「設立」
18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設立」與第十八節的「安排」在原文聖經是同屬一個詞彙。有原文學者認為,十八及二十八節的經文是說明神怎樣按照自己的意思來作出任命,叫基督身體各個不同的肢體出現在教會內。
2 各類職事
一)使徒
簡單來說,使徒乃是被差派前往執行任命的人。在新約聖經內,使徒多是指那十二位使徒,這包括取代猶大的馬提亞在內(徒1:26)。對保羅來說,他是分別出來作外邦人使徒的(加1:15至17;林前15:7至9;林後11:5),而他乃是符合使徒資格最末後的一位(羅1:1)。那麼,按照以上的原則來看,這世代已再沒有使徒這個獨特的職分了。
二)先知
先知是替神宣講說話的人。
先知的工作
先知從神那裡得著啟示,並且把它宣講出來(徒11:21至28)。有些時間先知與教師扯上了關係,因為他們把已揭示出來的啟示再作詳細的解釋(徒13:1)。多少時間先知為神說話,但不一定發表一些神的啟示。
使徒與先知
他們有三個主要的工作,分別是:
為教會奠定根基(弗2:20)。
他們從神那裡領受啟示,並且把它宣講出來(徒11:28;21:10至11;弗3:5)。
他們藉著施行神蹟奇事來證實其宣告(林後12:12;比較徒8:6至7;來2:3至4)。
比使徒次要
先知與使徒有別,因為使徒所宣講的真理,多是普及性及教義性的;而先知的信息,多是注重個人及其實用性的。換言之,在屬靈的地位上,使徒比先知更為重要。
三)教師
「教師」是老師或導師的意思,乃是神所賜恩賜中的一種,他們的職事是教導。
信徒的恩賜
28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林前12:28)
行異能的異能可解作神蹟。神把施行神蹟的恩賜賜下,藉此印證福音的真確性。
1 恩賜醫病的
神把醫病的恩賜賜下,通過信徒替人治病。
2 幫助人的
乃是指擁有幫助別人的能力。
3 治理事的
「治理事的」是指導,管理,如同駕駛船隻一般。
4 說方言的
能說方言是恩賜之一,乃是按照聖靈的意思賜給信徒的。
肢體的真理
1 只有一個身體
12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林前12:12)
基督也是這樣。地方教會有許多,遍滿全球,曾經分別先後的存留在教會歷史裡的時空中,但她們皆同屬一個身體,與耶穌基督連合在一起。
2 同屬一個身體
一)以各類的信徒為例
13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浸,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林前12:13)
猶太人是有律法的人,希臘人是沒有律法的人,為奴是沒有自由的人,自主是擁有自由的人;以上的四類是世上所有信徒的代表。或許在文化、背景、膚色、言語等各有差異,但共同的地方,就是他們均稱基督為救主,並且得著從聖靈而來的浸禮。各人也是飲於同一樣的聖靈,意即連於同一位聖靈,接駁在同樣的屬靈源頭上。
二)以受同一的浸為例
所有基督徒皆受了靈浸,各人站在同樣的地位上,不分彼此。聖靈把所有信徒與基督聯合在一起,成為一個身體,說明何謂合而為一的真理。
三)以身體各部分為例
彼此相屬
14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
15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
16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也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 (林前12:14至16)
使徒保羅以一個圖象化的例子來說明信徒合而為一的真理,信徒與信徒是彼此相屬,不分彼此。
功用不同
17若全身是眼,從哪裡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裡聞味呢?
18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19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裡呢?
20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
21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 (林前12:17至21)
眼睛有它的功用,耳朵也是如此;照樣,頭與手亦是這樣。身體上各個的肢體,皆有不同的功用,各肢體是為著別的部分而存在,沒有一個部分是多餘的。
不可輕視
22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
23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它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
24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
25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 (林前12:22至25)
保羅藉著這個例子,提醒信徒切勿以為擁有超然的恩賜而自視過高,因為神會額外恩待一些被人輕視的信徒。
彼此相顧
信徒在教會內絕不是個別不同的孤島,因為藉著聖靈的浸,信徒已在基督裡合而為一。各位應發揮肢體的功用,彼此相顧,這才可叫主的歡心,叫主得著榮耀。
同甘共苦
26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27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 (林前12:26至27)
信徒與信徒之間,不可分割,也不應分彼此;因此,別人的憂患或喜樂,自然地便如感同身受。用俗語說,基督徒應與其他肢體同甘共苦,實踐教會合一的真理。
最妙的道
31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 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 (林前12:31)
「最妙」,含有超乎平常,越越一切,不可測度等意思。
「道」,有道路、路徑、道、路線等意思。哥林多信徒雖擁有不同的恩賜(林前1:7),對真理也有一定的認識(林前11:2);可悲的是,教會卻缺乏愛的操練。沒有愛,信徒與信徒彼此爭拗,為此個人的喜好及利益,禍害教會,叫主的名受損。保羅並不是說恩賜不大要緊,更要緊的,乃是要把愛注入信徒個人及教會的生活內。
亮光
1 教會的掌舵員
28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林前12:28)
神在教會設立「治理事的」,目的叫教會有專人可作管理。教會沒有掌舵員,信徒便會迷失方向;可見事務、行政等事宜是必須有人處理的,否則教會一定會出亂子。
2 那更大的恩賜
31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林前12:31)
接著十三章保羅便論到愛的真理,或許叫人誤以為「那更大的恩賜」就是愛。在參考及對比譯本之下,新英王欽定本用了「可是」為連接詞,並且在句子的前面加上句號,表明之前的說話已告一段落,意即愛就是最妙的道。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合一的真理
信徒與信徒之間,不應分彼此,各人已聯於元首基督,成為教會的一分子。假若信徒只高舉其宗派,因自視過高而輕視別的教會時,這樣已違反了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內的教訓。
恩賜的性質
1 與話語有關的恩賜
如說預言,智慧的言語,知識的言語,教導及勸勉等。
2 與服事有關的恩賜
如醫病,幫助人,治理事等。擁有與話語有關的恩賜之信徒,比較擁有服事性恩賜的信徒更為顯眼,但兩者皆不可缺少。兩類恩賜的存在均是為著建立教會及叫別人得益而設的。
恩賜的類別
環顧初期教會的歷史,看見使徒能醫病及施行眾多的神蹟;此外,先知也從神那裡得著啟示,把神的心意宣告出來。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我們看見不少的恩賜,再沒有在現今的教會裡出現。雖然,有教會如五旬節、神召會及一些俗稱「靈恩派」的教會,仍堅持現今信徒仍可繼續得著智慧及知識的言語,並且仍可說方言、翻方言及說預言,又有人可擁有醫病的大能等。可是,根據某些反對如此講法的牧者及神學家,表明恩賜有兩大類:一是短暫的,二是永久性的。意即新約聖經已集合成書後,神便不再把某些恩賜賜下。祂直接以聖經來向世人說話,把福音的真理向世人宣告。
使徒與先知
神把使徒及先知的職分與恩賜賜給教會,為著奠定教會的根基。當教會已從神得著完整的啟示,意即新約聖經已成型之際,便不再把這些職事及恩賜賜給教會。通過新約聖經的教訓,人家便可認識基督,並且也成為信徒於信仰上的根據及藍本。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