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书 11:17至34
17我现今吩咐你们的话,不是称赞你们,因为你们聚会不是受益,乃是招损。
18第一,我听说你们聚会的时候,彼此分门别类,我也稍微地信这话。
19在你们中间不免有分门结党的事,好叫那些有经验的人显明出来。
20你们聚会的时候,算不得吃主的晚餐;
21因为吃的时候,各人先吃自己的饭,甚至这个饥饿,那个酒醉。
22你们要吃喝,难道没有家吗?还是藐视神的教会,叫那没有的羞愧呢?我向你们可怎么说呢?可因此称赞你们吗?我不称赞!
23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
24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25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26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
27所以,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28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
29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30因此,在你们中间有好些软弱的与患病的,死的也不少。
31我们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于受审。
32我们受审的时候,乃是被主惩治,免得我们和世人一同定罪。
33所以我弟兄们,你们聚会吃的时候,要彼此等待。
34若有人饥饿,可以在家里先吃,免得你们聚会,自己取罪。其余的事,我来的时候再安排。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第一,我听说你们聚会的时候,彼此分门别类,我也稍微地信这话。」(林前11:18)使徒论到哥林多教会的问题,为何只有第一,却没有第二、第三呢?是否只有一个问题,而没有别的呢?
2 何谓在主餐里分门别类呢(林前11:18)?
3 为什么有信徒在主餐聚会里饥饿?又有人醉酒呢(林前11:21)?
4 保罗论到有些哥林多信徒软弱,有些患病,又有些死亡,何解(林前11:30)?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主的晚餐」(林前11:20)
「晚餐」,其原意可解作晚上主要的饭餐。
「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林前11:22)
主耶稣被犹大出卖的那一夜,与门徒一同守逾越节的筵席,在这晚餐上祂把逾越节加添了新的意义,借着逾越节的饼及杯来预告祂的牺牲,表明祂就是逾越节除罪的羔羊(太26:26至30;可14:22至26;路22:14至20)。
「主的死」(林前11:26)
某学者说:「圣餐是演出的讲章—演出那次死亡的宣告,以作记念。」此外,主餐含有「末世论」的味道,因为这里与主再次的显现或再来有关。
「主的饼」(林前11:27)
主耶稣自称为「门」,也自称为「世界的光」(约10:9;8:12);此外,在设立主餐时,基督亦表示自己是「饼」,可见这是主惯常说话的方式,借此用来比喻祂的牺牲。
「主的杯」(林前11:27)
参照第二十五节:25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林前11:25)
主耶稣没有说杯中的葡萄汁已变为祂的血,却反过来加以注解,表示祂的流血舍身乃是奠定新约的基础。
「主的身」(林前11:27)
乃是用来象征主餐所使用的饼而言的。
「主的血」(林前11:27)
主餐不是历史重演,每次把主耶稣重钉在十架上,使祂再次为世人流血舍身。希伯来书的作者清楚指出,主耶稣只将自己一次过的献上,为罪人承担罪孽(来9:26至28)。主耶稣设立主餐,这不是叫人再次把祂钉在十架上,使祂成为赎罪祭,乃是借此叫信徒记念祂的恩情。
保罗的警告
1 失却聚会应有的目的
17我现今吩咐你们的话,不是称赞你们,因为你们聚会不是受益,乃是招损。
18第一,我听说你们聚会的时候,彼此分门别类,我也稍微地信这话。(林前1:17至18)
保罗对哥林多信徒毫不客气,直斥其非,指出他们的聚会真不像样。聚会应叫人得着属灵的益处,但哥林多信徒却混乱了主餐,使他们招惹神的怒气及刑罚,换取很大的亏损。
2 哥林多基督徒的问题
一)「分门别类」
18第一,我听说你们聚会的时候,彼此分门别类,我也稍微地信这话。(林前1:18)
哥林多信徒彼此分门别类,在主餐聚会里表露无遗,这正是保罗在书信的开首所提及的问题(林前1:10)。
二)「分门结党的事」
19在你们中间不免有分门结党的事,好叫那些有经验的人显明出来。(林前1:19)
这里是区分,小派系,或分离的组别之意(林前11:19;加5:20)。在别的经文,这个词汇可解作错误的教训或异端(彼后2:1)。英文「异端」“heresy”这个的字眼,乃是源自希腊文这个词汇。
三)「算不得吃主的晚餐」
在哥林多教会内的主餐里,信徒本末倒置,把「爱筵」变为放纵情欲,只顾吃喝的聚会。信徒应在「爱筵」所附设的主餐里,好好省察自己,与众信徒一同记念主的拯救;可悲的是,哥林多信徒却把其原意变更了,失却原先应有的意味。难怪使徒说:「你们聚会的时候,算不得吃主的晚餐。」(林前11:20)
四)「藐视神的教会」
21因为吃的时候,各人先吃自己的饭,甚至这个饥饿,那个酒醉。
22你们要吃喝,难道没有家吗?还是藐视神的教会,叫那没有的羞愧呢?我向你们可怎么说呢?可因此称赞你们吗?我不称赞!(林前1:21至22)
保罗说话十分直接,毫不婉转地指出哥林多信徒这样作,乃是藐视教会之举。
五)「叫那没有的羞愧」
在哥林多教会内,分别有不同的人等,有些信徒在物质上比较欠缺,没有能力带上什么美物与其他信徒分享。某些却为自己带来大鱼大肉,不顾其他人的需要,实在是自私自利的行径;他们如此作,叫贫困的人感觉羞愧。富有的人,如果要如此作,倒不如留在家中吃喝,不应在公开场所中夸耀自己,叫贫困者难堪自卑。
保罗的教导
1 重述主餐的根源
一)新约教会的习俗
在使徒的时代,信徒每天聚集在一起共进「爱筵」 “an agape or love-feast”,而这个简单的饭餐是与主餐联合在一起的。在此,基督徒与他们合一的救主相交,把名誉、地位及文化放下,认定各人皆属于神的大家庭。可是,如此的习惯,在主后二、三世纪的时间便在历史的进程里消声匿迹了。
二)耶稣基督的明训
记念的行动
「记念」,在这处是回想或记念的意思。这里的记念,有圣经学者指出这是不住的行动;此外,这里的记念意味着将来基督的肉身是不会在主餐中出现的。故此,天主教所倡导的讲法是不合乎真理的,因为在主餐里的饼及葡萄汁绝对不会变成基督的身体及血。
记念的对象
主耶稣在十架上为世人流血舍身,并且其身体为罪人擘开,成为人与神和好的赎罪祭。借着守主餐,信徒可记念主的牺牲。
表明
「表明」,这不单只是讲述或象征的意思,乃含有宣布的意思。借此主餐的设立,把耶稣基督的死传讲出来。
2 阐释主餐的真理
一)表明主的死
26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 (林前11:26)
主餐默默的宣告及见证一个历史的事实,就是神的儿子基督耶稣降世为人,为罪人钉死在十架上,成就了神的救法。通过基督徒在主餐记念救主基督,便可重新把这事实及真理宣告出来。
二)按理来吃喝
27所以,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林前11:27)
「不按理」,有英文圣经是翻作「不相称地」 “unworthily”,也有译本译作「不足取的样子」。简单来说,信徒与所蒙的恩惠不符合,这亦与不去分辨主的身体有关;说明信徒轻视主餐的意思,视之为等闲。
三)应自行省察
28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 (林前11:28)
「省察」是检查、试验、测试的意思。信徒每次领主餐前,应自行察验,绝对不可胡乱领受主的饼及杯。
四)应自行分辨
29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30因此,在你们中间有好些软弱的与患病的,死的也不少。
31我们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于受审。
32我们受审的时候,乃是被主惩治,免得我们和世人一同定罪。(林前11:29至32)
「分辨」,这个字眼分别出现在二十九及三十一节内。美国新标准译本如此翻译第三十一节的经文:「但如果我们正确地审理自己,我们就不会被审理。」保罗提醒哥林多信徒,切勿轻忽主餐的聚会,因为这是记念救主耶稣基督的时间,乃是顶严肃及庄严的时刻。
五)避免被审判
保罗强调一件事,如果信徒在聚会中自行省察,看重主餐的聚会,那么就不至于「受审」。
六)避免被惩治
「惩治」是刑罚或惩罚的意思。哥林多教会内因有信徒轻视主餐,结果招惹神的刑罚,有些生病,更有人丧生。由此可见,主餐是极其神圣的聚会,参与者切勿轻忽。
七)避免被定罪
「定罪」,意即被判刑。神惩治信徒的目的,在此已作交待,原因非常简单,祂所爱的人必被管教,并且祂这样作,皆因我们与世人不同。世人已被神判定有罪,但主却不会叫信徒永远沉沦,祂借着刑罚叫他们回转。
八)要彼此等待
33所以我弟兄们,你们聚会吃的时候,要彼此等待。 (林前11:33)
「等待」,除了含有等待之意,也有学者指出这是彼此接待的意思。在此用来带出对比,贫困者乃为人所轻视的。但这种讲法不是根据新约惯常的用法。
九)防混乱之法
保罗在此提供了一个妙法,就是吩咐那些饥饿的人,先在家中用膳,免得在聚会中取罪(林前11:34)。
十)稍后作安排
34若有人饥饿,可以在家里先吃,免得你们聚会,自己取罪。其余的事,我来的时候再安排。(林前11:34)
保罗在此完结了其教训,便对信徒表示有关主餐的事宜,当他重返哥林多城后便会作出妥善的安排。
亮光
1 「有经验的人」
19在你们中间不免有分门结党的事,好叫那些有经验的人显明出来。(林前11:19)
原意是受过试验的人。这个词汇多用在金属经火的测试,借此试验其真伪。新美国标准译本把它译作「被认可的人」。哥林多教会内有分门结党的事情,这故然不是好事;但其中也将一些没有这个问题的信徒显露出来。
2 讲常理的人
34若有人饥饿,可以在家里先吃,免得你们聚会,自己取罪。其余的事,我来的时候再安排。(林前11:34)
有些信徒在「爱筵」里失仪,只顾自己的肚腹,因而忽略了别人。为此,保罗提供了一个常理,嘱咐饥饿者可先在家中用饭后才前往赴会。可见,保罗不单满脑子是充溢了神学知识,也是一个讲常理的人。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主餐的教训
主餐是那么神圣,信徒绝对要看重这个聚会,借此一同记念主。
要运用常理
教会有些问题是可以运用常理来解决的(林前11:34)。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查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