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书 11:2至16
2我称赞你们,因你们凡事记念我,又坚守我所传给你们的。
3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
4凡男人祷告或是讲道,若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
5凡女人祷告或是讲道,若不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因为这就如同剃了头发一样。
6女人若不蒙着头,就该剪了头发;女人若以剪发剃发为羞愧,就该蒙着头。
7男人本不该蒙着头,因为他是神的形像和荣耀,但女人是男人的荣耀。
8起初,男人不是由女人而出,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
9并且男人不是为女人造的,女人乃是为男人造的。
10因此,女人为天使的缘故,应当在头上有服权柄的记号。
11然而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无男,男也不是无女。
12因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万有都是出乎神。
13你们自己审察,女人祷告神,不蒙着头是合宜的吗?
14你们的本性不也指示你们,男人若有长头发,便是他的羞辱吗?
15但女人有长头发,乃是她的荣耀,因为这头发是给她作盖头的。
16若有人想要辩驳,我们却没有这样的规矩,神的众教会也是没有的。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什么是蒙头(林前11:4)?
2 为何保罗要求哥林多教会的妇女在聚会中必须蒙头呢(林前11:5至15)?
3 为何使徒那么尊横,不容许人家与他辩驳呢(林前11:16)?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基督
3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林前11:3)
「头」,耶稣基督为教会的头,意即元首之意(弗4:15;1:22至23);父神则是耶稣基督的头,但这并不是说基督比父神较为次等。
基督的头
3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林前11:3)
保罗特特使用「头」来带出两件事情:「属下」“subordination”及「源头」 “origination”。基督是属于神的信息,满布哥林多前书之内(3:23;15:28),而基督又是源自父神的(参考林前11:8)。神是三而一的,父神、基督、圣灵彼此相属,并无分彼此。意即说,父神不是较圣子高级,神子亦不是比圣灵更高级。在救赎的历史里,父神差派耶稣基督到世上来,为罪人成为赎罪祭(约3:16至18);从这角度来看,耶稣基督是父神的下属,并且在救赎的源头来看,救赎是源自父神的。那么,称父神为耶稣基督的头乃是合理的。
神的形像
7男人本不该蒙着头,因为他是神的形像和荣耀,但女人是男人的荣耀。(林前11:7)
「形象」,与别的东西相像,与别的东西有相同形状的意思(参考林前15:49)。
神的荣耀
神的所是及所行就是荣耀的。这个词汇可解作「光辉」或「荣耀」等意思。为何男人不应蒙头?因为他们是神的反映,把神的形像及荣耀反射出来。
主的安排
11然而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无男,男也不是无女。 (林前11:7)
参照新国际译本的翻译,让我们看见男女是必须共存的。他们无法自存,乃是彼此相属的。
万有之源
12因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万有都是出乎神。 (林前11:11至12)
根据创世记的记述,女人是由男人而出(创2:18至25)。为何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原因极其简单,自始祖亚当、夏娃出现之后,神便让夏娃在世上生养众多,成为人类的母亲。
使徒的称赞
1记念使徒
「记念」
这个词汇正好与遗忘作对比,含有记住,放在心思里的意思。有原文学者认为,这里的记念不只是一种忆述保罗过去在哥林多的日子,也大有可能是暗示信徒在祷告里经常记挂着保罗。
2 坚守教训
「坚守」,可解作继续相信,引伸这是合宜的行动。
「教训」,含有「传统」或「教训」的意思。英文钦定本译作「法令」,但有圣经学者认为「传统」更合乎保罗的原意。为到哥林多信徒能持守保罗所传授的教训,换来使徒的称赞。
聚会的原则
1 男子聚会的模式
「讲道」是讲预言的意思。保罗强调弟兄在聚会中说预言之际,切勿蒙着头,在属灵层面来说,这是羞辱基督为头的行径。
2 妇女聚会的模式
5凡女人祷告或是讲道,若不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因为这就如同剃了头发一样。
6女人若不蒙着头,就该剪了头发;女人若以剪发剃发为羞愧,就该蒙着头。(林前11:5至6)
似乎保罗没有禁止妇女在聚会中讲预言,但她们务必遵守一个原则,就是要蒙上头巾,表明他们的身分及位分。
新约的背景
在特土良的时代,犹太妇女在北非的街道上行走时已有蒙头的习惯,使她们极之显眼。这种习俗似乎是源自中东一带,正如亚述人要求已婚或寡居的妇人蒙头,而妓女或奴隶则毋须如此作。保罗的祖家是大扫,由于它靠近东方,故比希腊及小亚细亚较为严格。使徒保罗参照这种独突的习俗,把它应用在教会崇拜之内。
初期的教会
在早期教会的历史里,于地下墓穴的图画上看见妇女祷告时头是部分蒙着的,而马利亚及其他神圣的妇人则没有蒙头。那时要求修女必须蒙头,有些时候也要求在教会内事奉的妇女蒙头。在不少罗马天主教会内,同样要求妇女在聚会中蒙头,但却不是全球妇女务必遵守的惯例。
近代的教会
一)称蒙头为绝对真理的教会
著名圣经学者维尔 “William Edwy Vine”认为妇女在聚会蒙头不是风俗,乃是绝对的真理。现今如「弟兄会」及「教会聚会所」(俗称「小群」)也是这个学说的倡导者。
二)视蒙头为风俗习惯的教会
严厉的说话
使徒保罗在这段经文内用了许多颇为严厉责备的话。假若哥林多教会向来没有妇女蒙头的话,保罗便不会要求妇人如此严格地遵行这崭新的教训。由此可见,哥林多妇女是早已有这风俗习惯了;不然的话,保罗便真是蛮不讲理了。
蒙头的模式
保罗完全没有告知哥林多妇女蒙头应有的模式,可见她们早已知道怎样作了,显示这是一个惯常沿用的习惯。
蒙头与剃头
按当时的风俗,人家会把行淫妇人的头发剃光。哥林多人熟识那时的风俗,妇女没有蒙头及秃头,乃是羞耻的表记,可见这是众人皆知的常理,不用多花唇舌来解释。
已有的观念
13你们自己审察,女人祷告神,不蒙着头是合宜的吗?
14你们的本性不也指示你们,男人若有长头发,便是他的羞辱吗? (林前11:13至14)
男人若有长头发,便是他的羞辱吗?
使徒要求信徒自行作审察,按照他们已有的是非观念,判定妇人应否蒙头。参照上文下理,似乎哥林多信徒是熟识妇女蒙头的风俗,知道蒙头是否合理,可见这是他们早已知晓的社会习惯。
其它的书信
如果妇女蒙头是女信徒务必遵守的真理,为何使徒保罗没有在其它书信内强调这个教训呢?保罗没有如此作,或许其它教会并没有这个问题,又或这只是哥林多城一带的风俗习惯而已。
会堂的风俗
「蒙着头」,意即「有东西从头上垂下来」(林前11:4)。这是指着犹太人在会堂参与聚会时所穿戴的头巾,称之为「他勒夫」 “the tallith”。当犹太教徒进入会堂前,便要在门外蒙上头巾。如犹太人一样,罗马人在祷告时也要蒙上头巾。
希腊的风俗
希腊人与犹太及罗马人的习惯很不同,他们在祷告或献祭时,不会穿戴任何的头巾,在户外生活也是如此。昔日的希腊妇女很少在公众场所中露面,却过着严格隔离的生活。未婚的女子,很少离开其住所,除非是在节日之外,但仍以观众或参与者的姿态出现。即使是结了婚,妇人仍居住在「妇女的房间」 “gynaeconitis or women‘s rooms”里。希腊妇人的头巾多是发网、发袋、头巾,有时更是把整个头部遮盖着。女子蒙头乃是妇人的记号,说明他们是与男人有别的。如果废除蒙头的话,就如同表示在基督面前男女是没有分别的。难怪保罗如此气愤,严厉地指出妇女必须在聚会中蒙头了。
蒙头的用意
1 不蒙头为羞耻
5凡女人祷告或是讲道,若不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因为这就如同剃了头发一样。
6女人若不蒙着头,就该剪了头发;女人若以剪发剃发为羞愧,就该蒙着头。(林前11:5至6)
犹太人把行淫的妇人剃光头发,明明的叫她羞辱(赛7:20),而外邦人也有如此作。
2 女为男的荣耀
7男人本不该蒙着头,因为他是神的形像和荣耀,但女人是男人的荣耀。 (林前11:7)
为何妇女在会中要蒙头?保罗把其原因交待出来,男人是神形像及荣耀的反照,因为男人是直接从神而出;此外,女人也是男人的荣耀,而夏娃则是直接从亚当的身体而出。
3 神创造的目的
8起初,男人不是由女人而出,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
9并且男人不是为女人造的,女人乃是为男人造的。 (林前11:8至9)
神创造夏娃的目的,乃是叫她成为亚当的助手,说明女人是为男人造的。
4 为天使的缘故
10因此,女人为天使的缘故,应当在头上有服权柄的记号。(林前11:10)
姐妹在聚会中守着本位,借着蒙头来见证神创造的目的及次序,不单说明男女信徒皆有差异,并且在灵界中,天使也在观察教会的所作所为,他们为教会的旁观者(林前4:9;弗5:21;提前5:21;比较诗103:20至21)。其它不最合理的解释,可参照下面的注解。
5 女人源自男人
11然而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无男,男也不是无女。
12因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万有都是出乎神。 (林前11:11至12)
夏娃是源自亚当的,借着妇女蒙头便可见证神创造的次序,表明女人是源自男人的真理。
6 祷告应有模式
13你们自己审察,女人祷告神,不蒙着头是合宜的吗? (林前11:13)
女人在聚会中祷告,必须把头蒙上,否则这就算为不合宜了。
7 男女外貌之别
14你们的本性不也指示你们,男人若有长头发,便是他的羞辱吗?
15但女人有长头发,乃是她的荣耀,因为这头发是给她作盖头的。 (林前11:14至15)
男女的外貌及打扮应有分别,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总不相宜。男的蓄一把长发,保罗视之为羞辱,而女子就不然,因为拥有长发是她们荣耀的表记。
8 没有争辩之处
16若有人想要辩驳,我们却没有这样的规矩,神的众教会也是没有的。(林前11:16)
在完结这段信息时,保罗强调没有争辩的余地,妇女在聚会中蒙头乃是当时极其合宜的作为。
亮光
1 风俗与真理
单单参照经文,或许会叫我们产生错觉,让我们觉得妇女在聚会中蒙头是绝对的真理。经参照圣经的背景后,让我们知道妇女蒙头乃是希腊妇人的风俗,这并不是犹太及罗马人的风俗习惯。此外,新美国标准译本把十一章二节「又坚守我所传给你们的」,翻作「又坚守传统,正如我把它传给你们。」
2 属灵的意义
妇女在聚会蒙头有其属灵的意义,如果保罗只强调外表的形式,因而忽略了其中的教训,这是全无意思的。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男女有别
男女有别,这并不是不平等。神造男造女,在生理及心理上已有分别;此外,通过妇女蒙头的教训,保罗让哥林多信徒明白男女信徒在教会聚会里皆有不同的角色及职分,两者应学习怎样持守着自己的本分。
属灵次序
神是基督的头,这并不是说,耶稣基督比父神低微;男人是女人的头,也不是指男人比女人高超。保罗不是在宣扬「大男人主义」,乃是说明男女应有的属灵次序。现今有些妇女大搅女权运动,争取平等,为女人争取权益,这是值得我们支持及鼓励的。可悲的是,有些妇女矫枉过正,认为男人可以作的,他们也要如此作,因为女人不亚于男人。男子的体格与女士有别,如果妇人强迫自己如男人一样,这是不合理的。现今在世上,不论在社会或家庭里,不少问题及冲突是基于对神创造男女的属灵次序有所偏差。男女有不同的角色及职分,绝不可混淆及误解,否则乱子便会不断频生了。
属灵教训
通过保罗论到妇女在聚会中应蒙着头,借此带出属灵的教训。让我们把这个原则引伸到现今的生活中,在此反复思考,盼望借此得着启迪。现今不少信徒,甚至有些教会领袖是持这个观念: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内心(撒上16:7);他们把这句说话应用在主日崇拜的服饰上,意即主日崇拜所穿的衣服是什么不最重要,随随便便也都可以,以便服参与崇拜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最要紧是聚会者的心态。如此的讲法,在某程度是合理的;但问题却是,如果昔日哥林多妇女也持这样的论调,她们大可以说:蒙头是形式,不须那么拘泥。正如俗语说:「有于内必形于外。」如果心里是存着尊敬神及聚会的心,相信这人必定会穿得整整齐齐、端端正正的出席崇拜。
入乡随俗
蒙头乃是希腊妇女在聚会中应有的装扮,说明自己是与男人有别。每一国家、地区、城市皆有其独特的文化及风俗,如果不是违反圣经的教导,基督徒应尽量依从。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查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