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书 9:15至10:13
15但这权柄我全没有用过。我写这话,并非要你们这样待我,因为我宁可死,也不叫人使我所夸的落了空!
16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
17我若甘心做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
18既是这样,我的赏赐是什么呢?就是我传福音的时候,叫人不花钱得福音,免得用尽我传福音的权柄。
19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
20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21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神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
22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
23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
24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
25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
26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
27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1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
2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
3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
4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
5但他们中间多半是神不喜欢的人,所以在旷野倒毙。
6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叫我们不要贪恋恶事,像他们那样贪恋的;
7也不要拜偶像,像他们有人拜的。如经上所记:“百姓坐下吃喝,起来玩耍。”
8我们也不要行奸淫,像他们有人行的,一天就倒毙了二万三千人。
9也不要试探主,像他们有人试探的,就被蛇所灭;
10你们也不要发怨言,像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
11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
12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13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保罗如此说话,是不是太过嚣张呢(林前9:15)?
2 基督徒不传福音真的有祸吗(林前9:17)?
3 为何保罗突然转到论及以色列人的历史呢(林前10:1至13),这与哥林多教会何干呢?
4 以色列人果真在云里海里受浸归向摩西吗(林前10:2)?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在神面前」(林前9:21)
在原文圣经里,于「在神面前」及「在基督面前」的字句里,并没有「面前」的词汇;故此,有英译本把原意直译出来。和合本把「面前」加上,为要让读圣经的人更明白保罗的意思。
「在基督面前」(林前9:21)
21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神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林前9:21)
保罗在此告诉哥林多教会,在信徒的中间,并不是没有神的律法的,信徒乃是伏在基督的律法之下。使徒要让哥林多信徒知道一件事,他并不是胡作妄为,向什么人就作什么人,完全没有属灵的原则来依从;却郑重表明他乃是伏在基督的律法之下,在不违反真理原则的情况下,便会迁就别人的软弱,为要叫人得着福音的好处。
「灵磐石」(林前10:4)
4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4)
犹太人有一个传说,当百姓飘流在旷野的年间,有一块大石一直追随着以色列人,每逢百姓要水喝时,摩西击打这磐石,选民便可得着水喝。保罗所使用的词汇,不是一块等常的石块,乃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圣灵向使徒启示,这磐石就是耶稣基督未成为肉身前,以此「灵磐石」的形态向选民显现,保守及供应百姓的需要。
传道人的精神
1 宁死不屈
15但这权柄我全没有用过。我写这话,并非要你们这样待我,因为我宁可死,也不叫人使我所夸的落了空!(林前9:15)
保罗向哥林多教会说出心中的肺腑之言:为着福音的缘故,没有完全行使神仆人应有的权柄,免得福音的广传受着妨碍。为着主和其大好信息,使徒宁死不屈(林前9:15)。
2 绝不夸口
16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保罗深知得蒙神的差派,可以成为福音的使者,这并没有什么可夸之处(林前9:16)。
3 传道心志
一)传道责任
「是不得已的」,在新美国标准译本是翻作「因我是被迫的」,原文含有强迫性的责任(林前9:16)。
二)甘心乐意
19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林前9:16)
「无人辖管」是不甘心的意思;故此,有英译本把它翻作「但若违反我的意旨」。「甘心」,第一个主要的意思,带出自动地、企图的意味;第二个主要的意思,乃是有关自愿的,并非被迫的。保罗如此说话,为要带出一个重要的信息,也是神仆心中肺腑之言,见证他是甘心乐意作仆人的,并没有丝毫被迫的味道(林前9:19)。
三)为主被囚
19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林前9:19)
保罗所身处的世代,乃是一个奴隶制度十分普及的世界。他贵为自由人,并且深受高深教育的薰陶,但竟甘愿沦为别人的奴隶。他愿意为主失去自由,叫多人得着福音的好处(林前9:19)。
四)要多得人
19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林前9:19)
保罗甘心成为众人的仆人,以众仆之仆自居,不单说明他是一位极其谦和的工人,也说明他为着福音的缘故,放下自己的自由,为要得着更多人,叫他们同得福音的好处。
4 传道动力
一)甘心的动力
17我若甘心做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林前9:17)
甘心是保罗事奉的动力之一,这一直推动他勇往直前的传福音。
二)责任的动力
使徒不单甘心乐意的事奉主,并且认定传福音乃是他个人的责任,这成为他周游列国、四出巡回布道的动力。
三)报偿的动力
18既是这样,我的赏赐是什么呢?就是我传福音的时候,叫人不花钱得福音,免得用尽我传福音的权柄。(林前9:18)
保罗表示甘心地传福音便有赏赐。什么是他的赏赐呢?「赏赐」,可解作工资或报酬等意思。使徒表明报酬不是在天上的,乃是在地上的。人家不用花钱便可得着福音,这就是保罗的酬劳了,这也不止息地推动他把福音传开。
四)奖赏的动力
24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25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林前9:24至25)
「奖赏」,意即「奖赏」或「奖品」。使徒借用运动场竞技的比喻来说明他传福音的心态。在罗马帝国各大城市皆流行希腊式的竞技,在亚该亚省也有「伊斯米安运动会」 “Isthmian Games”,每隔两年就举行一次,是哥林多城的体坛盛事。在运动会中,胜利者可获取以松叶编织成的冠冕,并且可站在群众中接受欢呼。保罗如此说话,为要表明这种荣誉是短暂的,并不可与忠心事主所得的赏赐相比。
5 纪律生活
27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
「攻克己身」,意即击打眼睛之下的地方或把眼皮打黑。这乃是源自职业拳赛的术语,借此带出纪律及自制的生活。
一)常作准备
「叫身服我」,含有作好准备作服事的意思。事奉主乃是使徒保罗于人生的理想及目标,他不止息地朝着这方向而行。为了事主,他可轻看世上的名利,专心一意的事主事人。
二)严格要求
「反被弃绝」,含有不能经得起测试,意即不合资格;也含有没有价值等意思。保罗为一非常严谨的人,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为着事奉主,他过着刻己的生活,免得他失去事主的资格。
以神选民为鉴戒(林前10:1至13)
1 以色列为神的选民
2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
3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
4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2至4)
1 摩西为以色列的元首
2 引述旧约事件的用意
大有可能哥林多教会的成员多是由外邦人所组成的。毕竟犹太人的历史对非犹太人来说,一定比较陌生,也较难在他们的中间产生共鸣,但为何保罗要引述以色列人的历史呢?使徒如此作,为要让哥林多教会前车可鉴,切勿重蹈以色列人的历史。
3 受浸归入摩西的用意
「洗」,含有浸入、沉入或浸透的意思。这里不是争论洗礼或浸礼模式的地方,使徒在此要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昔日所有以色列人皆是受浸归入摩西的,与这位宗教领袖联合;意即神人摩西乃是他们所信靠的人(出14:31;参考约5:45)。
4 基督为基督徒的元首
使徒保罗把昔日以色列人的历史列举出来,为要让他们知道一件事,那时选民是以摩西为首,正如哥林多信徒与基督一样,因为他们也有类似的经历。信徒借着浸礼归入基督(林前12:13),基督是教会的元首(弗1:22),乃是信徒信靠的对象(太12:21;弗1:12)。
5 以色列所蒙的恩典
一)得着超自然的保守
以色列人得蒙神超自然的看顾及保守,有云柱及火柱带领他们走路(出13:21)。借着犹太人耳熟能详的旧约历史,叫哥林多教会也能有共鸣,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曾蒙神的保守,这是所有重生得救信徒有的经历。
二)得着超自然的拯救
昔日神把红海分开,能叫百姓走在干地上,安全脱离埃及人的追杀,这是昔日神向选民所施与奇妙的拯救(出14:21至28)。同样地,哥林多教会蒙基督的救赎,得着超自然的拯救。
三)摩西为选民的元首
昔日摩西为神选民的元首,正如基督是哥林多教会的元首一般。
四)得着超自然的食物
在飘泊四处的生涯中,以色列人蒙神的看顾,得着从天而降的吗哪(出16:4,15),满足他们的饥饿。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内表明,祂就是从天而降的吗哪,叫信徒的心灵得着满足(约6:31至34)。
五)得着超自然的食水
以色列在旷野地飘流的期间,从磐石里得着水喝(出17:1至7)。保罗得着圣灵的启示,表明基督乃是这些水源的源头。主耶稣表示祂就是活水的源头,使人喝了永远不渴(约14:14)。
6 以色列得罪神之处
一)念恋恶事
以色列民离开埃及地后,在旷野不下数次的发怨言,因为贪恋昔日在埃及地的生活(出16:1至3),爱为奴之地的肉锅过于神所赐的吗哪(民11:4至34)。神的选民经常发怨言是因为他们不断的回头望,贪恋物欲世界之故。哥林多教会虽蒙恩得救,但却不断的重返旧日的生活,叫他们陷在罪中。
二)敬拜偶像
以色列人住在埃及地多年,深受埃及地邪恶的风俗及习惯所沾染。虽然蒙神的拯救,但以色列百姓很快便重返旧日的习惯,在旷野地铸造金牛犊,向它下拜(出32:1至14)。保罗借着昔日的历史,提醒哥林多教会应小心,免得重返昔日未信主前的恶俗去,沾染自己的灵命。
三)犯奸淫罪
「百姓坐下吃喝,起来玩耍。」(林前10:7;出32:6)有学者认为玩耍是指跳舞,也有学者推断这是行淫委婉的说法。行淫的说法是合理的,因为保罗在此补充说:8我们也不要行奸淫,像他们有人行的,一天就倒毙了二万三千人。(林前10:8)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不久,便重返拜偶像的生活(出32章),经过淫乱的宴乐后,当天约有三千人被处死(出32:28)。哥林多前书十章八节的事件是源自民数记二十五章的,那时以色列人已离开埃及地有四十年之久,于约但河东的什亭百姓不单参与摩押人邪淫的宗教仪式,甚至与摩押女子行淫,故招致神的刑罚,那时死了二万四千人(25:9)。为何保罗说是二万三千人,而民数记是二万四千人呢?圣经学者在此有不同的见解:
第一种解释
保罗所说的二万三千人,乃是在一天之内死亡的人数,而这次的瘟疫却共有二万四千人遭灭命的刑罚。事件有一千人的分别,乃是基于两个可能性:
这一千人已先被以色列的审判官在事件爆发后即时处死(民25:5)。
其余一千人是遭随后的瘟疫所杀。
第二种解释
保罗引用别的犹太人传统,故有一千人的差距。
第三种解释
有圣经学者说,实际的数字是二万三千五百人,民数记把它调整为二万四千的数目,而保罗却把它调低为二万三千。
第四种解释
在民数记二十六章六十二节里的数点人口中,利未人共有二万三千人。有学者如此的推断,保罗引述民数记二十五章的事件时,错误地把二万三千的数目放在其书信内,故有这差距。虽然这种讲法在表面上颇为合理,但却直指圣经是有错谬的。如此的讲解,只可作为参考,不应视之为合理的解释。无论如何,保罗引述旧约的典故,为要告诉哥林多教会,切勿滥用自由,绝不可放纵自由,免得招惹神的刑罚。
四)试探主神
9也不要试探主,像他们有人试探的,就被蛇所灭。(林前10:9)
基督为那「灵磐石」,不单供应百姓肉身的需要,也提供他们不间断的保护。在民数记二十一章一至九节告诉我们,百姓怎样向主发怨言,这乃是试探主的行为。
五)常发怨言
10你们也不要发怨言,像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林前10:10)
神借灭命的使者杀埃及地的首生(出12:23),也在大卫的时间施行刑罚(撒下24:15至16),亦灭绝亚述的大军(代下32:21)。神选民因发怨言,便招惹神的怒气,因而被灭命使者所灭绝。借着过去历史的点滴,保罗嘱咐信徒切勿大发怨言,叫他们自吃发怨言的恶果。
基督徒应学习之处
1 须要谨慎
11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
12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林前10:9)
「末世」乃是弥赛亚的时代,意即在教会末后的日子里,基督施与救赎的时期(来9:26;约壹2:18)。身处在教会时代的信徒,应以旧约历史为鉴,免得重蹈覆辙,犯罪得罪神。
2 忍受试探
13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林前10:13)
「试探」,在此可解释作「试探」或「试炼」,这名词在新约圣经一共出现了二十一次(太6:13;26:41;可14:38;路4:13;8:13;11:4;雅1:2,12等)。保罗丝毫没有隐瞒信徒,直言在世是有试探的,并且清楚向信徒作出保证,神既是信实的,一定能保守他们忍受试探。
亮光
1 引用当时的风俗
保罗在这段经文内,不下数次的引用当时的风俗,如「伊斯米安运动会」 “Isthmian Games”就是了。这个运动会为哥林多人所熟悉,使徒便借此盛会来讲解真理。
2 引用共通的例子
赛跑、斗拳人所共知,容易发出共鸣;保罗便借用这些例子来作对话或沟道的桥梁。
3 熟读旧约的例子
在这段经文内,使徒引述以色列过去失败的历史,借此警戒哥林多教会,提醒他们切勿重返选民错谬的道路。那时人没有自己的圣经,多是凭记忆来背诵经文,看见保罗可随意引述圣经,实在是一位熟读圣经的人。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传道人的骨气(林前9:15)
使徒保罗不行使他使徒的特权,宁可自食其力,也不单靠福音养生,免得人要花钱才可得着福音的好处,显出神工人应有的骨气。
常常作好准备(林前9:27)
保罗见证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意即「我叫我的身体受着控制,并且使身准备作服事。” “I keep my body under control and make it ready for service” 让我们常作好准备,摆上自己来服事主。
神选民的历史
在旧约以色列人的历史中,有不少失败的例子。自以色列人蒙神的拯救,得以脱离为奴之地后,虽然经历神许多的恩典,但很快便重返犯罪的旧路,叫神伤痛。基督徒信主后,应洗心革面,过着荣神益人的生活;可悲的是,在现今的世代里,并非如此,不少信徒仍过着被罪所辖管的生活,不单不能荣耀神,也叫许多人跌倒。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查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