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 8:1至13
1論到祭偶像之物,我們曉得我們都有知識。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
2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甚麼,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
3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
4論到吃祭偶像之物,我們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甚麼,也知道神只有一位,再沒有別的神。
5雖有稱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許多的神,許多的主;
6然而我們只有一位神,就是父,萬物都本於他,我們也歸於他;並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藉著他有的,我們也是藉著他有的。
7但人不都有這等知識。有人到如今因拜慣了偶像,就以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他們的良心既然軟弱,也就污穢了。
8其實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們,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吃也無益。
9只是你們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
10若有人見你這有知識的在偶像的廟裡坐席,這人的良心若是軟弱,豈不放膽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嗎?
11因此,基督為他死的那軟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識沉淪了。
12你們這樣得罪弟兄們,傷了他們軟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
13所以,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保羅說:「論到祭偶像之物,我們曉得我們都有知識。」「我們」是指誰呢(林前8:1)?
2 為何知識叫信徒自高自大呢?又為何愛心能造就人呢(林前8:1)?
3 「然而我們只有一位神,就是父,萬物都本於他,我們也歸於他;並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藉著他有的,我們也是藉著他有的。」何謂「本於祂」,甚麼是「歸於祂」?「我們也是藉著他有的」,又有甚麼意思呢(林前8:6)?
4 為何保羅用「沉淪」那麼重的語氣呢(林前8:11)?
5 究竟基督徒可否吃祭過偶像之物呢(林前8:1至13)?
6 這段經文是否論及吃素或吃肉之爭呢(林前8:13)?
7 是不是保羅在倡導吃素的教訓呢(林前8:13)?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獨一的真神
1 與偶像作對比
4論到吃祭偶像之物,我們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甚麼,也知道神只有一位,再沒有別的神。
5雖有稱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許多的神,許多的主;
6然而我們只有一位神,就是父,萬物都本於他,我們也歸於他;並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藉著他有的,我們也是藉著他有的。(林前8:4至6)
古希臘及羅馬人信奉眾多的神明,也相信宇宙中有許多的邪靈及鬼魔。他們相信邪靈會附上食物,藉著吃下食物時入侵人的身體,但卻可通過獻祭給神明把邪靈除掉。獻祭對他們來說,不單是換取神明喜悅的做法,也是叫食物得潔淨之舉。那時人把所謂得著潔淨的肉獻給神明,將沒有燒在祭壇的用在異教的節日裡,剩餘的則留在市場上售賣。保羅把真神與偶像作對比,藉此說明吃祭過假神的祭肉本來沒有甚麼大問題,因為邪靈根本不會附在食物上,也絕不會通過飲食而入侵信徒;但卻提醒信徒要顧及信心弱小的弟兄姊妹,免得叫他們跌倒。
2 獨一神的特質
獨一的主
6然而我們只有一位神,就是父,萬物都本於他,我們也歸於他;並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藉著他有的,我們也是藉著他有的。(林前8:6)
「一位」,說明神的本質及位格,表明神只有一位,祂才是宇宙萬物獨一的主(林前8:6)。
萬有的主(林前8:6)
一)宇宙的主
在此,保羅清楚表明基督徒所信奉的神才是真神,並且除祂以外,再沒有別的主宰。
二)信徒的主
「我們也歸於他」,新美國標準譯本是翻作「我們是為祂而存在的」;這並不是說,神沒有基督徒不行,因為祂完全不用別的人或物來存在,因為祂是自足的主。由於神藉著耶穌基督救贖了信徒,使人歸入祂的名下,帶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表明信徒乃是「為」神存留在世上的,也藉此印證我們是「歸向」祂的人。
主耶穌基督(林前8:6)
1 基督的神性
保羅論到神只有一位,祂就是天上的父神;此外,又論到一位的主,祂就是耶穌基督。使徒把神與主同列,為要說明耶穌基督不單是萬有的主,亦藉此說明祂的神性。
2 信徒的主宰
新美國標準譯本不單帶出基督是萬有的主,也說明信徒是藉著祂而存在的。通過基督在十架上所施行的救贖,叫相信的人歸入祂的名下,說明基督徒是怎樣通過主得以存留在世上的真理。
信徒的愛心(林前8:1,3)
1 能造就別人(林前8:1)
「愛心」,這個詞彙可以用來指人世間的愛(林前8:1),或神對人的愛(羅5:8),或父神與基督之間的愛(約15:20),或愛筵等(猶22)。
「造就」,可解作建造房子的意思(太7:24,26);也可用作比喻,使人更能夠、啟發、加強的意思(徒9:31;20:32;林前8:1,10;10:23;14:4,17;帖5:11)。保羅清楚表明信徒愛心的重要性,實踐愛心的行動遠勝過光有滿腦子的屬靈知識,因為只有愛心才可建立人與人的關係,而知識卻不然。
2 神是知道的(林前8:3)
3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林前8:3)
究竟是吃祭肉或是不吃?甚麼才是愛神的表現?吃與不吃不是其關鍵的地方,意即背面的行為不最要緊,更為重要的是信徒的心態。信徒可以因愛主而不吃祭祀過偶像之物,也可以基於愛主而吃這些祭物。神是無所不知的,祂才能完全洞悉信徒的內心世界。
信徒的知識(林前8:1)
1 成熟的信徒
1論到祭偶像之物,我們曉得我們都有知識。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林前8:1)
「我們」是指那些在信仰上成熟的基督徒,他們「曉得」吃祭過偶像的食物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因為他們深知邪靈不會藉著附上食物來攻擊信徒的身體,並且確信所信奉的真神一定會保守他們。
2 知識與愛心
誤用知識
「知識」,可解作已知的內容(羅2:20;林前8:1)。「叫人自高自大」,可解作使人腫脹、充氣,意即使人驕傲的意思。空有知識而沒愛心的信徒,可變得自高自大,並且叫別人受著傷害。
愛的功用
保羅不是否定知識的重要性,卻藉著知識與愛心作個對比,帶出誤用知識的後遺症。沒有愛心,只有頭腦上的知識,不能造就人;並且滿腦子的知識可叫人自高自大。在基督徒的中間,要經常行使愛的原則,因為愛是我們的標記,也證明我們是認識神的一群(約壹4:19至5:1)。
信徒的良知(林前8:7)
7但人不都有這等知識。有人到如今因拜慣了偶像,就以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他們的良心既然軟弱,也就污穢了。(林前8:7)
「良心」,乃是判別是非的心靈本能,即道德方面的觸覺(羅2:15;約8:9;林前8:7)。初信主信徒的良心告訴他們,吃祭祀過偶像的食物是敗壞及污穢的行為,故他們堅決不吃這些食物。這些信徒的良心是軟弱的,對偶像有不最正確的認識,誤以為它們是真實的、邪惡的,不但叫他們懼怕吃下這些食物,也叫他們在吃祭偶像之物的事情上產生羞恥及罪疚感。
信徒的自由(林前8:8至11)
9只是你們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林前8:9)
「自由」,在此乃含有判別的權利,或自由作出行動的意思。在吃喝祭過假神的食物上,保羅表示信徒絕對有他們的自由,但卻要留意吃的人會絆倒別的信徒。
信徒的食物
1 不會叫神看中(林前8:8)
8其實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們,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吃也無益。(林前8:8)
使徒在吃祭偶像之物的見解是,吃與不吃也不會叫神看中。有兩本英譯本是翻作「稱讚」或「讚揚」,即吃與不吃也絕不會換取神的稱讚或讚揚。
2 運用真的知識
9只是你們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
10若有人見你這有知識的在偶像的廟裡坐席,這人的良心若是軟弱,豈不放膽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嗎?(林前8:9至10)
成熟的基督徒覺得在廟宇內坐席,參加家庭或社區的慶典沒有問題,雖然他們不接受異教的信仰及參加其儀式,但卻可叫信心及良心軟弱的信徒跌倒。如果信徒明白偶像算不得甚麼,在信心弱小的弟兄姊妹面前隨便吃祭過假神的食物,他們並沒有正確地運用知識,因為這樣可叫人絆倒。在飲食的事情上,保羅提醒信徒要運用真的知識。
3 不可叫人沉淪(林前8:11)
11因此,基督為他死的那軟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識沉淪了。(林前8:11)
「沉淪」,用在不同的上文下理中,分別可解作:
一)破壞、毀滅等意思(路5:37)。
二)失去生命的意思(太10:39;16:25;可8:35;路9:24;17:33;約12:25)。
三)死亡之意(路15:17)。
四)指屬靈層面的喪失(林前1:18;太18:11)。這裡的「沉淪」,更理想的翻譯是「毀壞」,含有「來犯罪」 “come to sin”的意味。
五)不傷人的良心(林前8:12):「污穢」,乃是弄髒或使它不純潔的意思(林前8:7;14:4;徒5:38)。
不可得罪弟兄(林前8:12)
12你們這樣得罪弟兄們,傷了他們軟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林前8:12)
「得罪」,在八章十二節出現了兩次。自以為有屬靈知識,覺得吃祭偶像之物沒有任何問題的信徒,在吃喝的事情上傷了軟弱的肢體,如此便得罪了他們。
1 不可得罪基督(林前8:12)
成熟的基督徒在飲食的事情上,不單傷害了軟弱的信徒,也就如同得罪基督。
2 不可絆倒弟兄
「跌倒」,在英王欽定本是翻作「冒犯」,也有英譯本是翻作「絆倒」或「失足」。
保羅的決心(林前8:13)
13所以,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林前8:13)
使徒保羅不是在倡導吃素的教導,在此他立定心志,決不因吃喝的事情叫別人跌倒。這是值得我們學效的榜樣。
亮光
1 知識的功用
只有滿腦子的屬靈知識,卻沒有把它化為愛心的行動,這是絲毫沒有用處的。屬靈的知識加上愛心,這才完備(林前8:1)。
2 行為與心態
我們是否愛神?或許人以一些外表的行為或表現來評估,但唯有神才最清楚那人是否真心愛祂(林前8:3)!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知識與愛
基督徒應追求屬靈的知識,但空有頭腦上的認知,卻沒有實際顧及別人的需要或感受,這乃是美中不足之處。知識要把它與愛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以愛為本
自以為信仰成熟的哥林多信徒高舉知識,把它凌駕在一切之上,卻忽略了肢體的感受及見解,有意無意的絆倒了別人。基督徒是一群以愛為本的人,當領受了主的愛後,便以愛為準繩,互相以愛心包容及接納。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