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緒論

古代傳說

據古代希臘傳說,薛西弗王Sisyphus這位哥林多的君王由於得罪了諸神明,因而招致永遠的刑罰。王被刑罰把石頭推到山上,每當他成功地把石頭推到山頂時,那石頭便會立刻滾回山腳下,叫他不止息地被勞役。

地理環境

地理

哥林多城位於希臘半島南北部的樽頸地帶,由於它處於伯羅奔尼沙Peloponnesus及大陸間的地峽,而西面是利嘉林灣Gulf of Lechaeum,東面是愛琴海AegeanSea,所以不少船主寧願取道哥林多泊岸,將貨物轉運至西部的利嘉林,以至意大利亞德里亞的海港Adriatic Sea,也不取道伯羅奔尼沙南端的馬利亞角Cape Malea,因為那裡航行十分危險。哥林多擁有西部的利嘉林及東部的堅革哩Cenchrea兩個海港,所以能獨佔那地區的貿易,很快變得富庶起來。

地勢

哥林多處於海灣兩英哩之外,而身處於平原之上,可遙望著哥林多的地峽Isthmus。由於在山上設有衛城,故在古代裡,這乃是一個極具有軍事價值的地點。

歷史背景

人口

有人估計,昔日哥林多的人口約有六十萬,其中只有二十萬是自由人,其餘則是奴隸。自由人多是羅馬人、希臘人及猶太人。也有學者指出,那時人口約有七十萬人,而佔了三分二是奴隸。

歷史

哥林多為古希臘國的一個城市,在早於主前1000年多里安人Dorians已征服這城市,並於他們的管理下繁盛起來。由於其獨特位置有便通商,它約在主前650年已成希臘最主要的商業中心。哥林多於主前146年被羅馬人所毀滅,在主前44年再由凱撒大帝所重建,後來更成為亞該亞省的首府。

著名都會

文化之都

城內有哲學及修辭學的學校,並且哥林人自誇說:「每過街道必遇聖賢。」可見這是一個文化之大都會。

娛樂之都

昔日哥林多是娛樂之都會,那時有兩個運動的節日,分別是奧林匹克及伊斯米安運動會Isthmian Games,而伊斯米安運動會乃是在哥林多的地峽舉行的。

商業之都

成為羅馬人的殖民地後,哥林多很快便成為羅馬人聚居的城市,後來更成為亞該亞省的首府。由於其特殊的位置,它便演變成一個國際性的商業中心,成為不少希臘人、羅馬官員、中東人及猶太人的棲身之所。

罪惡之都

哥林多為一罪惡之城,甚至連古典希臘文也以「表現像哥林多人」“corinthiazesthai”(“to behave like a Corinthian”)來形容淫亂、醉酒等放蕩不羈的行為。

假神之都

在哥林多設有專為亞福羅底德神廟The Temple of Aphrodite,是愛的女神goddess of love的廟宇。那裡可以容納一千名女祭司在其中賣淫,為外國的旅客及本土人提供性的服務。換言之,這是一個披上宗教名號的妓寨。

現今情況

現今哥林多只是一個細小的商業中心,有鐵路及公路連結尼毗安Návplion、柏雷Pátrai及雅典Athens這三個城市。它擁有一個小港口,自運河於1893年完工後便開始被人使用。主要的產品有葡萄乾、玉米、蜜糖、絲綢及橄欖油。現代的哥林多經大地震後,於主後1858年才再次被重建起來。幾十年之後,再於1928年受到地震的蹂躪,損失慘重。初部估計,在主後1981年人口有22,495人。

寫作背景

大概在主後51年的春天,保羅在第二次佈道的行程裡路經哥林多城。在此保羅認識亞居拉及百基拉,這對夫婦乃是被革老丟下令逐出猶太人時,在主後49年離開羅馬的(徒18:1至18)。在哥林多事奉一年半後,保羅在前往耶路撒冷的途中,路經以弗所。亞居拉及百基拉卻留在以弗所,專心教導亞波羅明白真道,隨後打發他前往哥林多事奉(徒18:18至28)。

正當亞波羅在哥林多宣講真理之際(徒19:1),那時正是主後53年的秋天,保羅卻從第三次佈道的行程返回以弗所,在那裡服事有兩年半的時間(徒19)。相信在這次佈道行程的初期,保羅在以弗所寫了一封書信給哥林多教會,而哥林多信徒卻誤解使徒所寫的信息(林前5:10至11),並且這封信也隨後被人失掉了(林前5:9)。

從革來氏的家人中,保羅得知哥林多教會的問題(林前1:11),後來更有來自哥林多教會的代表團,司提反、福徒都那及亞該古親自把教會內部的問題帶到使徒的面前(林前16:17),讓保羅作回應。大概保羅是在主後54或55年寫哥林多前書。

雖然保羅把解決的辦法告知教會,但情況卻沒有改善。大有可能提摩太把情況轉述給使徒知道(林前4:17;16:10)。由於哥林多教會沒有悔改,故保羅便計劃重返那裡(林後1:15;2:1;12:14;13:1,2)。

重返哥林多後,保羅在以弗所寫了另外一封信,或許內容涉及紀律懲治(林後2:8至9),叫使徒在寫信時心感憂傷(林後2:4),差派提多把信送到教會的手中(林後2:1至11;7:8)。

經過以弗所暴亂之後(徒19),保羅前往特羅亞與提多相會。由於保羅沒有遇見同伴,亦擔憂同工的安全,便趕往馬其頓去(林後2:12至13;7:5)。在那裡能與提多相遇,從同工的口中得知大多數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有好轉,但其中卻仍有反對保羅的人。

在馬其頓保羅寫了哥林多後書,並且隨後作第三次的探望,那時是主後56、57年的冬天(徒20:1至4)。

寫作目的

哥林多的基督徒深被哥林多的文化及習俗所影響,以致教會出現了結黨分爭、淫亂敗行、彼此訴訟、自私自利、輕慢主餐、誤用恩賜及否定復活的現象。面對哥林多化的教會,使徒試圖把這世俗化的教會改變過來。

書卷內容

1 使徒的開場白

向讀者問安及禱告感謝神(1:1至9)。

基督徒的智慧及教會合一的真理(110421

一)問題的嚴重性(11016

由於哥林多信徒視教會不同領袖為他們跟隨的對象;故此,叫教會處於分裂的危機中。

二)世俗智與福音的對比(11725

神視世俗的智慧為愚眛;此外,哥林多基督徒不是基於自己的智慧才蒙神揀選的。再者,使徒保羅不傳講智慧,卻宣講基督及其十架,藉此彰顯聖靈及其權能。

三)何謂真智慧(2613

從神而來真的智慧只賜給那些蒙受聖靈工作的人;因此,他們才可明白神的計劃(2:9)及恩賜(2:12)。

四)哥林多信徒靈性的光景(21434

由於信徒攔阻了聖靈的工作,故神的靈無法有效地在教會裡作工。

五)使徒與教會(3545

提醒信徒應敬重使徒,並且要在使徒所奠定的信仰根基上生根建造。

六)結論(4621

信徒應察覺自己還未在神國裡掌權,而現今最適切學習的功課卻是謙卑。

3 哥林多教會於生活上的問題511440

一)有信徒娶了其母親,教會卻視而不見,還以此誇口,稱之為基督徒自由的表現(5:1至13)。

二)信徒與信徒之間的過節竟要由外邦人來定奪(6:1至11)。

三)信徒竟有嫖妓的問題(6:12至20)。

四)問題解答

基督徒應否守獨身呢(7:1至40)?

保羅不單把原則告之信徒(7:1至7;7:17至24),也教導他們怎樣運用在現實的生活裡(7:8至16;7:25至40)。

獻過給偶像的祭肉怎樣處理(8:1至11:1)?

使徒提及有關的原則(8:1至13),順帶論及有關基督徒的自由(9:1至27);此外,用以色列人的歷史為例證來說明(10:1至13),最後以某些的原則為結論(10:14至11:1)。

信徒在教會裡應如此生活呢(11:2至14:40)?

保羅在此提及有關婚姻的權威(11:2至26)。

吃愛筵及守主餐的原則(11:17至34)。

運用聖靈恩賜的原則

恩賜不會叫人違背福音的真理(12:1至3),讓信徒認識到恩賜各有不同的功用(12:4至30),最重要的是以愛來使用它(12:31至13:13),成為教會的益處(14:1至25)。最後,使徒以一些原則為結束(14:26至40)。

基本問題(15158

耶穌基督的復活為福音真理的基礎(15:1至11)。

告訴信徒必然從死裡復活,戰勝死亡的權勢(15:12至34)。

現世與永世的關係(153550

有各類的身體(15:35至41),復活後的身體與現今的身軀有很大的差距(15:42至50)。

論到有關末世論的題目(155158

復活與被提的關連。

信徒奉獻及最後對信徒的叮囑(16:1至24)。

書卷大綱

書卷引言(1:1至9)  
 問安及介紹(1:1至3) 
 感謝神的話(1:4至9) 
教會分裂(1:10至4:21)  
 分裂的事實(1:10至17) 
 分裂的原因(1:18至4:5) 
  誤解真理(1:18至3:4)
  誤解職事(3:5至4:5)
 解決之法(4:6至21) 
混亂情況(5至6章)  
 忽略懲治犯姦淫者的過失(5章) 
 忽略處理個人紏紛的過失(6:1至11) 
 忽略實踐個人貞潔的過失(6:12至20) 
面對疑難(7:1至16:12)  
 信徒婚姻的輔導(7章) 
  結婚與獨身(7:1至9)
  結婚與離婚(7:10至24)
  結婚與職事(7:25至38)
  再婚與居寡(7:39至40)
信徒自由的輔導(8至14章)  
 祭祀儀式的輔導(8:1至11:1) 
  運用肢體相愛的原則(8章)
  運用信徒特權的原則(9:1至10:13)
  禁戒敬拜偶像的原則(10:14至11:1)
 敬拜真神的輔導(11:2至14:40) 
  婦人的敬拜(11:2至16)
  主餐的真理(11:17至34)
  恩賜的真理(12至14章)
信徒復活的輔導(15章)  
 身體復活的事實(15:1至34) 
 歷史上的論據(15:1至11) 
 邏輯上的論據(15:12至19) 
 神學上的論據(15:20至28) 
 經歷上的論據(15:29至34) 
 其它專題的解答(15:35至58) 
  死人復活的解答(15:35至49)
  信徒被提的解答(15:50至58)
賙濟窮人的輔導(16:1至4)  
將要前來的預告(16:5至12)  
書卷結論(16:13至24)  
 信徒行為上的提點(16:13至18) 
 問安、代求及祝福(16:19至24)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