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問題
1 投資是甚麼呢?投機又是甚麼呢?
2 「當看看自己支票的存根時,便可知道我們生活的理想了。」“We can tell our values by looking at our checkbook stubs.”~Gloria Steinem你有沒有共鳴呢?
3 「我花不起浪費時間來賺錢。」“I cannot afford to waste my time making money.”~Louis Agassiz為何這人這樣說話?
4 普遍人認為甚麼是最重要呢?你又如何?
路加福音12:13至34
12因為正在那時候,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
13眾人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夫子,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
14耶穌說:“你這個人!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
15於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
16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
17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
18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
19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吧!’
20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
21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
22耶穌又對門徒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
23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
24你想,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神尚且養活牠。你們比飛鳥是何等地貴重呢!
25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26這最小的事,你們尚且不能做,為甚麼還憂慮其餘的事呢?
27你想,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
28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
29你們不要求吃甚麼,喝甚麼,也不要掛心;
30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必須用這些東西,你們的父是知道的。
31你們只要求他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
32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
33你們要變賣所有的賙濟人,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
34因為,你們的財寶在哪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 (路加福音12:13至34)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為何這人要求耶穌基督吩咐兄長與他分開家業呢﹙路12:13﹚?
2 這個比喻的重點是甚麼呢﹙路12:16至20﹚?
3 貪心與憂慮有沒有關連呢?
4 「凡為自己積財、在 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何解﹙路12:21﹚?
5 主耶穌怎樣教導信徒不要憂慮呢﹙路12:22至27﹚?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1 為何這人要求耶穌基督吩咐兄長與他分開家業呢﹙路12:13﹚?
2 這個比喻的重點是甚麼呢﹙路12:16至20﹚?
3 貪心與憂慮有沒有關連呢?
4 「凡為自己積財、在 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何解﹙路12:21﹚?
5 主耶穌怎樣教導信徒不要憂慮呢﹙路12:22至27﹚?
為何人總是被貪念所纏繞呢?為甚麼世人為到大小的事情而憂慮呢?路加福音12:13至34對以上的兩個現象有所回應。
一)財主的比喻﹙路12:13至21﹚
1 財主的困局﹙路12:13至17﹚
比喻的背景﹙路12:13至14﹚
在主耶穌的時代裡,以色列人是會邀請拉比來替他們處理法律訴訟的。一般來說,長子是會繼承雙倍遺產的﹙申21:7﹚。這裡的「家業」,乃是父親死後所留下的產業。或許這人的兄長要保存先人所留下來的物產,因而拒絕把父親的遺產分給他弟弟。作為弟弟的,卻要與兄長分家,使他可以自立;故此,這人便前來要求耶穌基督吩咐兄長如此作了。在此,「你這個人」,乃是具責備意味的用語。面對這人要求他處理與兄長於錢財上的瓜葛,主耶穌感到極其不滿。
比喻的目的﹙路12:15至17﹚
切勿貪心
主耶穌向群眾提出警告,提醒他們切勿「貪心」。這裡的警告,不單提醒人切勿貪戀更多的金錢,也是針對人核心的問題,意即人要獲取更多物質之強烈意慾。
人生真諦
「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可翻作「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他所擁有充裕的財產。」主耶穌提醒群眾,人應小心,切勿被貪念所勝,因為人生真諦決不是擁有大量的物質。故此,基督便藉著一個簡單但卻發人深省的比喻帶出人應有的正確價值觀。
2 財主的決定﹙路12:16至18﹚
當目睹自己豐盛的農作物時,這位擁有巨富的人深信已沒有足夠地方可容納了。他自言自語地打算把舊有的穀倉拆下,使自己可蓋更大的建築物,如此便可拓展其業務了。
3 財主的謬見﹙路12:19﹚
在短短幾節經文裡,「我」這個代名詞已出現了五次﹙路12:17至19﹚。簡言之,這人是十分自我中心的。再者,這位擁有巨富的人所持的價值觀也是極有問題的,以下是他幾方面的謬見:
他誤以為物質可滿足自己的心靈。
他假設自己是可擁有長壽的。
他誤以為單靠自己的力量便可鞏固其江山了。
他所持的是「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的態度。
4 財主的滅亡﹙路12:20﹚
主耶穌稱這位財主為無知的人,因為他視財富為他的一切。可是,當死亡突然臨到他身上時,一生的勞苦及富足便化為烏有了。這人生前所擁有的物業及財富,沒有一樣可以帶走。由財主所持的人生觀及價值觀便證明他是無知的人了!
4 基督的註解﹙路12:21﹚
主耶穌認為只為自己積財的人,在神眼中決不是富足的,亦有譯本指這等人是貧窮的。「在 神面前卻不富足的」,有聖經學者推斷這種人是無法可享有「天上財寶」的﹙參考路12:33;18:22﹚。
二)真正的財富﹙路12:22至34﹚
1 兩種通病﹙路12:22至23﹚
為飲食擔憂﹙路12:22至23﹚
主耶穌提醒跟隨祂的信徒,切勿為飲食憂心,「因為生命比飲食重要。」﹙環球聖經新譯本﹚或是說,「因為生命大過飲食。」食物只是維持人生命的東西,而生命才是人真正所需的。那麼,人決不應被次要的食物來支配自己的生活。
為衣著擔憂﹙路12:22至23﹚
同樣的是,基督勉勵信徒不要為衣著擔心,因為「身體比衣服重要。」由於人的肉身大過衣服,意即身體才是衣服的主人,因此信徒不應本末倒置,為到服飾而掛心。當然,主耶穌沒有否定人基本的需要,食物及衣服皆是人生存的要素;故此,祂接著便向信徒解釋不用為生活所需而擔憂的原因﹙路12:24至34﹚。
2 神的看顧﹙路12:24至31﹚
神看顧雀鳥﹙路12:24至26﹚
根據舊約的律法﹙利11:15;申14:14﹚,猶太人視烏鴉為不潔的飛鳥,意即最卑賤的。雖然最卑微的烏鴉沒有甚麼求生的計劃,但牠們也蒙神的眷顧,因而得以存活。通過如此簡單的例子,主耶穌教導信徒切勿憂慮。在此,有兩點是提醒我們不用為生活掛心的:一,神視世人比飛鳥更加貴重,那麼祂必看顧我們。換言之,神是看顧人的主。二,「一刻」,可翻作「一肘」,分別用來描述一刻的時間或一肘的高度﹙約有十八英吋﹚。憂慮是沒有絲毫用處的,不能增加人的壽數或高度;可是,在神眼中,這竟是極小的事情。總言之,神是無所不能的,但人卻是有限的。
神看顧花草﹙路12:27至28﹚
所羅門王是以色列最顯赫的君王﹙王上10:4至7﹚,但他的風采仍然不及遍佈在巴勒斯坦地的百合花。人家用爐來烤餅,以柴及乾草為燃料。野草是粗生的,也沒有甚麼價值。沒有人特意照顧這些野花及野草,但牠們仍舊可茁壯的生長。神既是如此照顧卑賤的花草,那麼必然會照顧祂看為寶貴的世人了。
信徒的功課﹙路12:29至34﹚
關乎信徒應學習的功課,首先,他們必須對憂慮有正確的認識。
憂慮之謎﹙路12:29﹚
一,憂慮的破壞力 “Worry is destructive”。如同在船隻於暴風中,憂慮是能對人構成傷害的。二,憂慮能迷惑人“Worry is deceptive”。憂慮叫人誤解人生及神自己。三,憂慮能扭曲人 “Worry is deformative”。憂慮能把人信靠神的心扭曲,使人如同非信徒一般的生活,並為到每天的需用及飲食而操心。
尋求神國﹙路12:31﹚
根據路12:22及12:33的上文下理,這裡應是指信徒要服從神的管治。當信徒專心順服神的管治時,祂必按人的需用賜給他們。主耶穌稱門徒為「小群」,表明他們是真正神的子民。再者,神應許把國賜下,讓信徒可得享神國的席位。
慷慨解囊﹙路12:33﹚
凡物公用及變賣一切來幫助別的信徒,乃是初期教會的習慣,但決不是一個務必遵守的命令﹙參考2:44,45;4:32至37﹚。願意變賣一切來賙濟窮人的,乃是脫離塵世、不受物質轄制及慷慨解囊的表現。
積財於天﹙路12:33至34﹚
地上的財寶可以被賊偷去,財物亦可被蟲蛀壞。反之,主耶穌提醒信徒要積財於天上,因為那裡的賞賜才是永恆的。再者,我們財寶的所在地,亦是表明我們心思的所在之處。
結語
由於世人不認識真神,因此他們單憑己力來面對生活的挑戰及滿足日常的需用,這叫大部分的人陷在痛苦之中。不少人為到未來及現今的需用而憂慮。為了生存及更好的生活,人的貪念便浮現出來。貪財是萬惡之根,因而叫人犯下不少傷人利己的罪行。
活在這個充滿貪財及憂慮的塵世裡,本來是沒有意義及痛苦的;但感謝神,祂差派其獨生子耶穌基督到世上來,在十架上成就了救恩,不但叫相信祂為救主的人罪得赦免,並且叫人得著正確的價值觀及嶄新的動力來面對明天。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領組錦囊
鼓勵組員把今天心裡憂慮的事件記下,並且學習把這重擔在禱告裡交託神。在下次查經或見面時,彼此再一起分享這次經歷。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
在研經後,基督徒應嘗試把真理應用在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及教會生活裡,並且求神讓你經歷祂話語的真實及神的大能。在家庭祭壇、小組聚會及社交場合裡,把握機會向未信主及信徒分享自己的經歷及見證福音的大能,也藉此建立信徒的生命。
在查考經文後,慕道的朋友可以存一個開放的心向神禱告,為要嘗試經歷這些真理的可信性。無論遇到甚麼難題或經歷,慕道者可嘗試禱告,並在下一次查經時與各人分享。
我進深認識聖經?
我進深認識真神?
我進深認識世人?
我進深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