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问题
1 按你个人的见解,何谓孤单呢﹖
2 什么是构成孤单的原因呢﹖
3 不少人误以为交友、恋爱及婚姻是解决孤单的方法;可是,即使拥有这些关系,他们心中仍感到孤单。何解﹖
4 亨利大卫索罗 “Henry David Thoreau”是美国作家、哲学家及生物学家,他认为大城市乃是众人一起孤单的地方。如此的孤单感,并非缺乏人的陪伴,乃是缺少真摰及关怀的关系。你同意这种讲法吗﹖
5 古圣徒奥古斯丁﹙主后354至430年﹚说:「你﹙神﹚为自己创造我们,但我们的心灵却坐卧不宁,直至我们在你里面找到安息。”这句说话有意思吗﹖在神里面的安息与人的孤单感有关吗﹖
提摩太后书4:9至22
9你要赶紧地到我这里来。
10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挞马太去,
11独有路加在我这里。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
12我已经打发推基古往以弗所去。
13我在特罗亚留于加布的那件外衣,你来的时候可以带来,那些书也要带来,更要紧的是那些皮卷。
14铜匠亚历山大多多地害我,主必照他所行的报应他。
15你也要防备他,因为他极力敌挡了我们的话。
16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
17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
18主必救我脱离诸般的凶恶,也必救我进他的天国。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19问百基拉、亚居拉和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安。
20以拉都在哥林多住下了。特罗非摩病了,我就留他在米利都。
21你要赶紧在冬天以前到我这里来。有友布罗、布田、利奴、革老底亚和众弟兄都问你安。
22愿主与你的灵同在。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提摩太后书4:9至22)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使徒保罗正身处什么地方呢﹖
2 使徒在人生什么阶段写信给提摩太呢﹖
3 保罗所提及的人物是谁呢﹖
4 为何保罗要求提摩太在冬天前赶来呢﹖
5 为什么使徒要求这些物品呢﹖
6 牢狱生涯是没有自由、凄惨及孤单的;当这位神仆落在这光景时,保罗怎样计划面对如此的生活呢﹖
7 究竟使徒曾落在什么险境呢﹖
8 这些祝福语有何特别之处﹖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1 使徒保罗正身处什么地方呢﹖
保罗先后两次在罗马坐牢,第一次是软禁﹙徒28:30至31﹚,换言之,他是拥有相当自由的。可是,当使徒在主后65至67年期间第二次坐牢时,那时他已完全失去自由,并且快将为基督的信仰殉道。
2 使徒在人生什么阶段写信给提摩太呢﹖
步入晚年
根据某圣经学者的推断,当保罗在狱中写信给提摩太时,他已接近六十岁了。为了见证耶稣基督为弥赛亚救主,保罗不但忍受不少皮肉之苦,更加饱受无尽心灵的煎熬,如此忠心的工作,超过三十年之久。
物资短缺
在物质方面,保罗这位传道人是十分短缺的。他不但要求提摩太把外衣送来,也希望他们可把书籍一并送到他那里去。
健康欠佳
不少学者相信,保罗一生深受眼疾困扰。再者,经过二、三十年传道的生涯后,保罗曾被人多次的鞭打、被棍打及石头打﹙林后1:25至26﹚,如此众多的伤患,在其晚年时一定带来许多的后遗症。
孤身寡人
使徒保罗身处异乡,只有路加医生照料他。换句话说,保罗孤身寡人飘泊于举目无亲的地方。甚至有解经家揣测保罗写信时,只剩余数天活在世上的日子。「赶紧在冬天以前”﹙提后4:21﹚,乃是暗示他无法可看见另外一个春天了。在离世前,保罗很想亲眼看见马可及提摩太,前者是于他工作有益的同工,后者则为他属灵的儿子。
快将离世
根据教会的传统,罗马君王尼禄下令把保罗斩首示众。在字里行间内,保罗深知自己的死期已临近。
3 保罗所提及的人物是谁呢﹖
一)属灵儿子
在临终前,使徒保罗很希望能见到提摩太﹙提后4:9﹚。保罗视提摩太为属灵或在信仰上的儿子﹙提前1:2﹚,亦是他在传道上得力的助手,曾与他一同上路工作超过十五年之久。
二)属灵逃兵
底马是底米丢的缩写﹙提后4:10﹚,但我们无法可确定他就是新约圣经所提及的底米丢﹙徒19:24;约叁12﹚。此外,他的家乡可能是帖撒罗尼迦。或许为着安全、自由或安舒的缘故,底马便离开保罗,不再与这位传道人同工了。
三)主内同工
革勒士﹙提后4:10﹚
虽然在上文下理没有明说,但在字里行间的措辞方面,保罗是赞同革勒士及提多前往这些目的地的。革勒士为保罗的同工;他的名字只出现在这处的新约圣经内。革勒士前往加拉太,即昔日位于小亚细亚中部的古国。
提多﹙提后4:10﹚
保罗把提多留在革哩底岛上工作﹙多1:5﹚,现今他则被差派前往挞马太去。挞马太是位于以利哩古省分的城市﹙罗15:19﹚,即现今的南斯拉夫。
路加﹙提后4:11﹚
路加医生是路加福音及使徒行传的作者。当使徒保罗落在孤单里,他是使徒唯一的同伴。
马可﹙提后4:11﹚
由于昔日在旁非利亚,马可曾舍弃保罗及巴拿巴而去,因而叫保罗对他有不良的印象(徒15:38)。为此,保罗曾视马可为不可靠的同工。可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后,马可已洗去昔日不光彩的历史,叫保罗重新接纳他为得力的同工。
推基古﹙提后4:12﹚
推基古为保罗一同上路的同伴﹙徒20:24﹚,也曾担当他私人的信差﹙弗6:21至22;西4:7至9﹚。
加布﹙提后4:13﹚
加布只出现在这处的新约圣经,至于为何保罗把他的外衣留在这人的家里,或关乎这人的背景,我们则无法知晓。
百基拉,亚居拉及阿尼色弗一家的人﹙提后4:19﹚
百基拉及亚居拉为夫妇,他们是保罗的摰友。为着好友的缘故,他们夫妇二人甚至愿意把生命置之度外﹙罗16:3至4﹚。当保罗在以弗所坐牢时,阿尼色弗这位基督徒曾前来照顾他,并且使徒被押往罗马时,他亦特地远道而来,寻找神仆的下落﹙提后1:16至18﹚。
以拉都及特罗非摩﹙提后4:20﹚
以拉都及特罗非摩为保罗的老同工,他们皆为提摩太所认识的﹙徒19:22;20:4,21:29﹚。
友布罗,布田,利奴及革老底亚﹙提后4:21﹚
友布罗,布田,利奴及革老底亚是罗马基督徒,他们均是提摩太的朋友,并可能是教会领袖。
四)福音仇敌
这位铜匠亚力山大﹙提后4:14﹚可能就是使徒行传19:33至34提及的那一位亚力山大,更有可能是曾对付使徒的那一位恶人﹙提前1:20﹚。这位亚力山大是福音信息的仇敌,曾对保罗构成很大的伤害。
4 为何保罗要求提摩太在冬天前赶来呢﹖
保罗期望提摩太可赶在冬天前抵达罗马,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离世的遗愿
由于审理这案件需时,保罗期望能在世时,可尽早见到属灵儿子的最后一面。
安全的问题
由于冬天航行是较困难的,保罗担心提摩太路上的平安;故此,趁冬天还未到前,保罗期望提摩太已启程前往罗马。
5 为什么使徒要求这些物品呢﹖
外衣
这种外衣如同毛毯一般,有一洞让头颅穿过,乃是旅客喜爱穿着的衣服,适用于寒冷及下雨的天气。在冬天将要迫近前,保罗期望可从提摩太得到自己的外衣,于潮湿及寒冷的牢狱中御寒。
书
可解作书卷 “scroll”。或许这是旧约的书卷。
皮卷
皮卷,即羊皮纸。它是用牛犊或羊羔的皮革制成的上等皮纸。这可能是一些信件或未使用过的羊皮纸。
6 牢狱生涯是没有自由、凄惨及孤单的;当这位神仆落在这光景时,保罗怎样计划面对如此的生活呢﹖
保罗的需要
在这暗淡的环境里,保罗仍不忘几个不同的需要,分别是朋友的需要、物质的需要﹙外衣﹚及智力活动的需要﹙书及皮卷﹚。
保罗的心境
当落在如此孤单无助的情况下,保罗以正面的思想来抗衡外面负面的环境。首先,他试图避免被灰心的事情所胜。第二,他不被过去的恩恩怨怨所困;不但重新接纳马可,并且称他在传道的事上于自己有益。由此可见,使徒的心胸是极其豁达的。第三,亚力山大曾加害保罗,但他却不愿以恶报恶,他深信神必会施行公理的。最后,保罗的心灵里有不少的摰友。他不但记挂他们的恩情,也为到他们的安全着想。
7 究竟使徒曾落在什么险境呢﹖
「我初次申诉」﹙提后4:16﹚,这并非是记载在使徒行传28:16至31的审讯,因为那时信徒并没有离弃他。这里的审讯,乃是在保罗第二次下监时发生的。在二次下监时,保罗再次接受审讯。由于涉及叛国罪,所以认识保罗的人皆离弃他。这次聆讯无法证明保罗有罪,因此需要继续审理这案件。在这次聆讯里,保罗把握机会为耶稣基督作见证,证明祂就是全人类的救赎主。如此险象环生的经历,如同「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一般。在几乎丧命的经历中,保罗亲身体验到主的同在,并且确信即使离世,也必可进入神国去,即基督徒永远的家乡﹙提后4:16至18﹚。
8 这些祝福语有何特别之处﹖
提摩太是以弗所教会的牧者,在那里牧养信徒。在结束这书信时,保罗为提摩太及信徒祝福。可见陷入绝境或垂死边缘的保罗仍记挂其属灵儿子及其他信徒。
结语
当陷在困境里,人感到孤单及无助是可以理解的。使徒保罗与常人一样,他需要从朋友身上得着慰借,他亦需要物质及智力方面的满足。与别人不同之处,就是落在如此可怕的光景里,保罗仍可亲自体验主的同在。自成为基督徒后,保罗便认识耶稣基督为他最好的朋友。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领组锦囊
对组长来说,他们可提醒组员学习怎样祷告。比方说,求神把人带到他们身旁,并且最终成为他们一生的好友。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查经法
在研经后,基督徒应尝试把真理应用在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及教会生活里,并且求神让你经历祂话语的真实及神的大能。在家庭祭坛、小组聚会及社交场合里,把握机会向未信主及信徒分享自己的经历及见证福音的大能,也借此建立信徒的生命。
在查考经文后,慕道的朋友可以存一个开放的心向神祷告,为要尝试经历这些真理的可信性。无论遇到什么难题或经历,慕道者可尝试祷告,并在下一次查经时与各人分享。
我进深认识圣经?
我进深认识真神?
我进深认识世人?
我进深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