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問題
1 有一首流行曲的歌詞是這樣說:「狂呼我空虛!空虛!」究竟何謂空虛呢﹖
2 為何人會空虛呢﹖
3 空虛是否只是一種感覺而已呢?
4 人試圖用甚麼方法來解決空虛呢﹖
約翰福音4:1至26
1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
2(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
3他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
4必須經過撒馬利亞,
5於是到了撒馬利亞的一座城,名叫敘加,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
6在那裡有雅各井。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
7有一個撒馬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
8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
9撒馬利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沒有來往。
10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
11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哪裡得活水呢?
12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裡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
13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
14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15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
16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裡來。”
17婦人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
18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
19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20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21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22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
23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
24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25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
26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約翰福音4:1至26)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為何主耶穌一定要路經撒瑪利亞呢﹙約4:5﹚﹖
2 午正豈不是陽光最猛烈的時間嗎﹙約4:6至7﹚﹖為甚麼婦人要在這個時間打水呢?
3 難道猶太人不能向撒瑪利亞人有所請求嗎﹙約4:9﹚﹖究竟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有甚麼嫌隙呢﹖
4 何謂「神的恩賜」及「活水」﹙約4:10﹚﹖
5 究竟耶穌基督是誰﹙約4:10﹚﹖
6 為甚麼主耶穌這樣說話呢﹙約4:10,13至14﹚﹖
7 為何撒瑪利亞婦人說自己沒有丈夫,但耶穌基督卻指出她曾經五次結婚呢﹙約4:10,17至18﹚﹖
8 撒瑪利亞婦人對主耶穌有甚麼新發現呢﹖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1 為何主耶穌一定要路經撒瑪利亞呢﹙約4:5﹚﹖
往返猶太及加利利兩地,撒瑪利亞可以成為必經之地,但不少猶太人因與撒瑪利亞人是世仇,不願意與他們有任何瓜葛,因此便繞道而行。可是,主耶穌與持一般見識的猶太人不同,祂絕不以歧視的態度來對待撒瑪利亞人。在這段經文裡,我們清楚知道主耶穌是全知的﹙約4:10,17至18﹚。主耶穌知道那裡有一位心靈飢渴的婦人,為著這人的好處,祂便路經那裡,為要向她顯明祂就是彌賽亞。
2 午正豈不是陽光最猛烈的時間嗎﹙約4:6至7﹚﹖為甚麼婦人要在這個時間打水呢?
「午正」,原文是「第六點鐘」。假若約翰福音的作者是根據猶太計時法的話,婦人乃是約在中午時分打水的,但根據羅馬人計時法,這是黃昏六時。
根據當時的風俗習慣,在靠近黃昏時,婦人們不但齊集於井旁打水,也在那裡聊天及收集村內的新聞。
由於這位婦人多次結婚,並且現與另一位男士同居,乃是被當時世代所厭棄的。雖然聖經沒有明說,但憑她前來打水的時間來推斷,相信這婦人是要避免與其他婦人見面的。
3 難道猶太人不能向撒瑪利亞人有所請求嗎﹙約4:9﹚﹖究竟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有甚麼嫌隙呢﹖
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為世仇,彼此互不相容,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分別如下:一,撒瑪利亞人是猶太人與外族通婚的後裔;基於血統不純正的緣故,遭猶太人的厭棄。二,撒瑪利亞人的信仰是十分混雜的;對猶太人來說,他們的信仰不但不純正,甚至視之為異端。
對普遍猶太人來說,主耶穌向這位撒瑪利亞婦人有如此的要求,乃是極不尋常的。一般來說,猶太人的老師不輕易與女士於公開的場合交談,更何況她是撒瑪利亞人呢!男人向婦人要求喝水,可以被視為賣弄風情的舉動。此外,猶太人更加視撒瑪利亞人所使用過的物品為不潔。換言之,他們是沒有甚麼交往的。
主耶穌要求這婦人打水給祂喝,實在是對那時的風俗及文化作出一個很大的突破。基督不但不怕被這婦人沾污,也不介意遭傳統猶太人的白眼,這顯出祂關心世人的情懷。
4 何謂「神的恩賜」及「活水」﹙約4:10﹚﹖
「神的恩賜」
對猶太忠心的信徒來說,這恩賜或禮物可以是暗指神應許實現的盼望,亦有可能是指神的聖靈。
「活水」
「活水」是新鮮或流動的水;在這處象徵性的句語裡,是暗指聖靈而言,因為祂能賜下真正的生命。在字裡行間,我們看見婦人對主耶穌所說的話,產生很大的誤解。婦人所注視的,乃是從井裡打上來物質的水,但主耶穌所說的,乃是屬靈的水。聖靈如同活水一般,賜下永遠的生命﹙約7:37至38﹚。
5 究竟耶穌基督是誰﹙約4:10﹚﹖
在此,我們知道主耶穌不是常人,因為祂有權柄把活水賜下,意即從祂身上,我們可得著賜永生的聖靈。
6 為甚麼主耶穌這樣說話呢﹙約4:10,13至14﹚﹖
人皆依賴水而活,因為它是生活的必須品。主耶穌指出任何人喝這井水的,還要再喝,但祂卻可賜下永遠不渴的水。通過活水為題目,主耶穌以象徵性的說話,引導婦人思想到心靈的需要,並且指出唯有聖靈才可滿足人心裡的飢渴。
7 為何撒瑪利亞婦人說自己沒有丈夫,但耶穌基督卻指出她曾經五次結婚呢﹙約4:10,17至18﹚﹖
從活水的話題,主耶穌突然轉過來談及婦人的私生活。祂要求婦人把丈夫帶來,但婦人卻指自己是沒有丈夫的。隨後主耶穌更大膽的揭示這婦人的私生活,表示祂曾結婚五次,但現今的卻是同居的男友。為此,這婦人感到很驚訝,便斷定主耶穌是先知,因而使她的視線轉到自己的信仰去。
主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所身處的山,乃是瑪利亞人視為神聖的基利心山。婦人重視崇拜的地點,但主耶穌卻指出真正的敬拜是不應受制於環境的。這裡的「心靈和誠實」,可以翻作「聖靈和真理」。在約翰福音裡,福音書的作者清楚指出聖靈是叫人得真正生命或永遠生命的媒介﹙約3:6﹚,並且耶穌基督自己就是真理﹙約14:6﹚。換句話說,一個懂得真正敬拜父神的人,必須是認識真理﹙即耶穌基督為神兒子及救主﹚及已蒙重生的人。
這位婦人多次失婚,從現今她與男人同居的決定來看,也許她已對婚姻失去信心。再者,雖然聖經沒有明說,但相信婦人在過去的婚姻裡,無法叫她得著滿足。由肉身的饑渴,主耶穌叫婦人轉去看自己心靈的饑渴,而心靈可享有真正滿足的人,乃是認識真理及得享重生的人。
8 撒馬利亞婦人對主耶穌有甚麼新發現呢﹖
由於耶穌基督把婦人婚姻的狀況揭示出來;故此,她稱祂為先知。在交談的過程中,主不但指出祂可賜下永生,並且可叫人得著真正的滿足。最後,婦人便把主耶穌的全知與彌賽亞扯在一起。隨後主耶穌便直接了當的向婦人宣告,祂就是猶太及撒瑪利亞人所等待的彌賽亞﹙約4:25至26﹚。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領組錦囊
組長可與組員分享自己過往未信主的經歷,比方如心靈虛空的事例,並且主耶穌怎樣成為自己人生的轉捩點,叫他們的心靈得著滿足。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
在研經後,基督徒應嘗試把真理應用在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及教會生活裡,並且求神讓你經歷祂話語的真實及神的大能。在家庭祭壇、小組聚會及社交場合裡,把握機會向未信主及信徒分享自己的經歷及見證福音的大能,也藉此建立信徒的生命。
在查考經文後,慕道的朋友可以存一個開放的心向神禱告,為要嘗試經歷這些真理的可信性。無論遇到甚麼難題或經歷,慕道者可嘗試禱告,並在下一次查經時與各人分享。
我進深認識聖經?
我進深認識真神?
我進深認識世人?
我進深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