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問題
一)是甚麼令夫妻不和呢?
二)為何某些人不肯接納自己或別人呢?
三)何謂接納?
路加福音19:1至10
1耶穌進了耶利哥,正經過的時候,
2有一個人名叫撒該,作稅吏長,是個財主。
3他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見,
4就跑到前頭,爬上桑樹,要看耶穌,因為耶穌必從那裡經過。
5耶穌到了那裡,抬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
6他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地接待耶穌。
7眾人看見,都私下議論說:“他竟到罪人家裡去住宿。”
8撒該站著對主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
9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10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路加福音19:1至10)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耶利哥是甚麼地方呢﹙路19:1﹚?
2 稅吏長是屬於甚麼職位﹙路19:2﹚?
3 路加福音的作者為何要特意描述撒該是財主,但卻是個子矮小的人呢﹙路19:2至3﹚?
4 為何這位財主要爬上桑樹來看基督呢﹙路19:4﹚?
5 主耶穌主動要求前往撒該家,如此的要求是否唐突呢﹙路19:5﹚?
6 為何人家視稅吏長為罪人呢﹙路19:7﹚?
7 為甚麼主耶穌住在撒該的家改變了他呢﹙路19:8﹚?
8 撒該的決定有何意義呢﹙路19:8﹚?
9 何謂救恩﹙路19:9﹚?
10 「人子」是何許人﹙路19:10﹚?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1 耶利哥是甚麼地方呢﹙路19:1﹚?
耶利哥是富庶及重要的邊境城市,位於巴勒斯坦最豐富的平地上,為這緣故,那裡設有海關,方便向百姓徵稅。
2 稅吏長是屬於甚麼職位﹙路19:2﹚?
在新約時代裡,羅馬人向百姓徵收多種的稅款。舉例說,假若農民要離開耕地,把農產品出售給別人,當路經稅關時,他們亦要繳交稅款。再者,在某些市場上,他們的農產品也要交稅。
羅馬官員不但自己向居民收稅,也委派非羅馬人及猶太人這樣作。不誠實的猶太稅吏額外的多收稅款,因而遭同胞恨惡。對於猶太人來說,稅吏是國民的叛徒。雖然稅吏要把稅款交還給羅馬政府,但卻可自決向百姓徵收其它的稅項。如此致富的機會,叫稅吏變得貪婪及腐敗。加上稅吏常要與外邦人接觸,因而被猶太同胞視為不潔,那麼稅吏與罪人便成為同義詞了。在稅吏長管轄的範圍,他僱用其他人來向百姓徵收銷售稅及關稅。
3 路加福音的作者為何要特意描述撒該是財主,但卻是個子矮小的人呢﹙路19:2至3﹚?
按地中海一帶的標準,矮小的男子會不夠五英呎高。這位身材矮小的財主,雖然擁有巨富,但卻是被同胞排斥及厭惡的。基於矮小的身量,他是無法可目睹主耶穌的風采的。
4 為何這位財主要爬上桑樹來看基督呢﹙路19:4﹚?
這裡的桑樹應是某種的無花果樹 “Ficus sycomorus”,於約旦流域一帶生長。桑樹可生長到五十英呎高,並且它與櫟樹相似,擁有短小的樹幹及橫向寬大的葉子,乃是方便讓人家爬上的。
主耶穌與群眾一同前往耶路撒冷守逾越節﹙參考約17:11﹚,路經耶利哥城。至於為何撒該要爬上桑樹來見基督的風采,以下有幾種的揣測:一,相信撒該曾聽見主耶穌叫伯大尼的拉撒路復活的事故﹙約11﹚,因為伯大尼與耶利哥兩地只有十五英哩的距離。二,或許是出自好奇心的驅使;三,他可能曾聽見基督是稅吏的朋友之故,叫他前來看過究竟。四,撒該單純的心思,如同孩童一般,為要親眼目睹享有盛名的基督。在路加的伏筆下,指出唯有心思如同孩童的人才可進天國﹙參考路18:17﹚。
5 主耶穌主動要求前往撒該家,如此的要求是否唐突呢﹙路19:5﹚?
通常來說,猶太人是決不會自薦到別人的家裡住宿的。再者,敬虔的猶太教徒是會厭惡進入稅吏家的,因為他們視稅吏為罪人的。
主耶穌不是請求撒該,卻是命令。如此要求前往人的家中,在福音書乃是唯一的一次。「今天」及「必」是路加醫生的慣常用語,顯示主耶穌要與撒該交往是必然及即時發生的事情。換言之,對一個不被同胞接納及被人排斥的稅吏是蠻有意思的。
或許主耶穌的要求來得十分冒昧,但對撒該來說,乃是意義重大的。身為稅吏長的撒該,常常遭同胞的白眼,但現今卻被德高望重的宗教老師接納。再者,兩人應是素未謀面的,但主耶穌竟懂得這位稅吏長的名字,深信如此的經歷叫撒該又驚又喜。撒該急不及待的從樹上爬下來,並且歡歡喜喜的接待主耶穌到他家中。如此的反應,顯出撒該蒙主的接納是喜出望外的經歷。
6 為何人家視稅吏長為罪人呢﹙路19:7﹚?
羅馬政府以價高者得的方法,把收稅的職位賣給猶太人。稅吏是沒有工資的,他是按己意來向同胞徵稅的。簡言之,稅吏是以欺壓的方式來向人民取利,難怪猶太人那麼討厭他們,並且替他們冠上罪人的名銜。
7 為甚麼主耶穌住在撒該的家改變了他呢﹙路19:8﹚?
對猶太人來說,物質與屬靈的事物是沒有明顯的分別,意即是說,兩者是彼此相連的。他們視生活一切的細節皆伏在神的管治下,那麼食物不單單是人肉身的需要,也是與神緊緊聯繫在一起的。猶太人視食物是聖潔的,因為它是屬神的。換言之,他們尊重進餐。再者,邀請陌生人吃飯是一種款待,也表示特殊友好的態度。
撒該甘心樂意的與主耶穌一同吃飯及住宿,顯示他是存開放的心靈來接待這位宗教老師的。
對主耶穌來說,如此主動的前往撒該家,不但說明祂是樂意與這位稅吏長相交,也顯示祂是願意赦免這人的罪。主耶穌無條件的接納換取了撒該知罪及悔改的行動。
8 撒該的決定有何意義呢﹙路19:8﹚?
在舊約的時代裡,偷牛羊者是要作出賠償的。不論是宰了或賣了,偷牛的人要以五牛賠一牛,四羊賠一羊。如果他所偷的牲畜還活的話,便要加倍償還﹙出22:1至4﹚。如果是以欺詐的方法來盗取人家的財富,作惡的人要如數歸還及加上五分之一﹙利6:5;民5:6,7﹚。
撒該把一半的財富給窮人,把四倍還給他曾訛詐的人,乃是遠遠超過律法的要求。撒該通過公開的行動,說明自己的改變是真確的,並且這是源自主耶穌的功勞。以上的事例,說明人不是靠行為得救,而得救是有信心的果子的。
9 何謂救恩﹙路19:9﹚?
在舊約的歷史裡,以色列人曾多次經歷過神的拯救。對神的選民來說,他們視肉身的拯救為神的救恩﹙出15:2;詩116:6﹚。對基督徒而言,救恩使他們脫離神的忿怒、罪及死亡的權勢﹙羅1:18;3:9;5:21;帖前5:9﹚。
神曾應許賜福亞伯拉罕的後裔,而蒙福之法是藉著信心。換言之,神的救恩可以臨到撒該,決不是基於撒該的行為。在短短的幾節經文裡,我們看見撒該是知罪的。不但如此,他為到他過去的錯失作出補償,意即悔改的表現。最重要的是,撒該憑信接待耶穌基督到他家裡,因而叫他享有與基督的相交及赦免。
10 「人子」是何許人﹙路19:10﹚?
「人子」是耶穌基督與世人認同的稱號,亦是描述在世上工作的名字。耶穌基督是神為世人預備的救主,叫迷途及被罪捆綁的人得著拯救。
結語
有些人為到自己的樣貌及個子而悶悶不樂,也有些人不肯接受自己的教育程度、家境及身世。再者,亦有些人不肯饒恕自己以往的過犯,如此傷痛的經歷在他們的腦海裡常常浮現出來,這些無聲的控訴弄得他們苦不堪言;最難受的是,他們得不到受害者的原諒及接納。沒有被自己及別人接納的人,乃是沒有平安及快樂的。
耶穌基督前來尋找傷痛的人,並且識透我們過去及現今的軟弱。假若人有知罪及悔改的心,並且願意憑信接受耶穌基督十架的救恩,我們必蒙主的接納及赦罪。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領組錦囊
不少人不肯接納自己的體重、高度及身材,也有不少人被自己的背景或身世所困擾,不肯接納自己的實況便成為他們每天的惡夢。在人與人的關係方面,有兒女不肯原諒父母,父母不能接納他們親生的骨肉,也有不少夫婦及同事不和的事例。作為組長,於這應用真理的部分內,要強調耶穌基督的饒恕及接納,叫相信祂為救主的人,不但可接納自己,也可接納曾與他們結怨的人。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
在研經後,基督徒應嘗試把真理應用在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及教會生活裡,並且求神讓你經歷祂話語的真實及神的大能。在家庭祭壇、小組聚會及社交場合裡,把握機會向未信主及信徒分享自己的經歷及見證福音的大能,也藉此建立信徒的生命。
在查考經文後,慕道的朋友可以存一個開放的心向神禱告,為要嘗試經歷這些真理的可信性。無論遇到甚麼難題或經歷,慕道者可嘗試禱告,並在下一次查經時與各人分享。
我進深認識聖經?
我進深認識真神?
我進深認識世人?
我進深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