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儿十分雀跃地问:「爸,星期六我们是否真的去远足旅行?」永滔正在把货物从车上卸下:「我想妈妈已告诉了你们,对吗?我们会去阿尔贡金公园的美丝湖小径,你收拾好必需品,准备去探险吧!」爸说着说。「收到!我会跟雪儿商量带些什么,我们一定会准备一顿美膳给你和妈的,等着瞧吧!」敏儿蹦蹦跳跳的走上楼梯,飞奔向雪儿的房间。
晚饭时雪儿问:「爸,美丝湖小径有什么好?」「那是一个观看野生动物的好去处,它贯通九个湖及无数小池塘。那里还有一个『海龟弯』,专用来作自然生态研究,有上百作了记号的海龟住在那里。」永滔不绝的说。「咥!真是等不及星期六了,雪儿,快些一起做一张清单,想想可带及做些什么?」敏儿兴奋地跳着去找纸和笔。「滔,我们需要多久去走完全程,是否要很早起程?」美芳对时间有点挂虑。「不要紧张,我们可于六小时内走完全程,何况入黑前更容易看到不同的动物。你放心吧,我会负责一切!」永滔肯定地说。
「景色实在太美了,令人叹为观止,看,那里有一只海狸。」敏儿喊着说。「你们快来看,那里有一只海龟,背上涂有粉红色的号码,十分可爱。」雪儿抿着嘴笑。「女孩们,不要花太多时间在这里,开始入黑了,我们还有好一段路要走。」美芳一面督促着女儿一面转身问丈夫:「滔,你肯定是这条路吗?似乎我们已偏离正路,是否应该先越过那边的云杉树?」「你知道吗?我们可走过那片青苔沼泽。我十分肯定这是一条捷径,我们一定可以在入黑前完成整段路。」永滔开始跳离行人桥的小径。「等一等,」美芳喊着说:「为何你那么肯定?这里有指示叫我们不要随便偏离正路,我们应该听从告示。」永滔有点不耐烦,「我是家庭的领导,我现在作带领,你只需要听从及跟着走。你知我用了多少时间去找这条路吗?我十分相信我们必能准时到达及这是唯一的捷径!你不要多说,只管跟从吧!」永滔走在布满青苔的泥地上,一面向女儿们招手,「快些来吧,来跟从爸爸……啊!」美芳警觉地说:「滔,什么事?不妙,你正陷入污泥中,孩子们,站在行人桥上,不要走近这些青苔,退后!」美芳一面指引女儿们一面寻找拯救丈夫的方法。
刚有巡逻员经过,他们合力把永滔救离沼泽。永滔尴尬地说:「对不起,我太自视过高了,我该听从你们母亲的意见而服从指示。我没有这样作因为我认为自己可控制一切。我错了,请原谅我。」他们一家拥作一团,美芳说:“不要紧,我们皆犯错。就让我们开怀大笑吧!”我的回应
你曾否因为自视过高或自义而犯错?后果如何呢?
箴言3:1至12
1我儿,不要忘记我的法则, 你心要谨守我的诫命。
2因为他必将长久的日子、 生命的年数与平安加给你。
3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 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
4这样,你必在神和世人眼前 蒙恩宠,有聪明。
5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 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
6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 他必指引你的路。
7不要自以为有智慧, 要敬畏耶和华,远离恶事。
8这便医治你的肚脐, 滋润你的百骨。
9你要以财物 和一切初熟的土产尊荣耶和华。
10这样,你的仓房必充满有余, 你的酒醡有新酒盈溢。
11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 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
12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 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 (箴言3:1至12)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请在疑难之处,划上疑问号。
2 把「不要忘记」、「心」及「谨守」下面划线﹙箴3:1﹚。
3 把「颈项」及「心版」圈起来﹙箴3:3﹚。
4 用方格围上儿子﹙即智者的门生﹚应有的心态及行动。
5 把儿子蒙福之处用三角形围起来。
6 用箭号连起「管教」、「爱」、「喜爱」及「责备」﹙箴3:12﹚。
2) 「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不少世人拣选走上一些不应走的路,不但叫他们自己蒙受亏损,也祸及别人。神爱世人,祂深愿贵为万物之灵的人能蒙恩,因而把承受恩典及福气的原则告诉我们。你愿意蒙福吗?
1 为何笔者以父亲自居呢﹙箴3:1﹚?
2 何谓「法则」﹙箴3:1﹚?
3 何谓「诫命」﹙箴3:1﹚?
4 为什么遵行笔者的「法则」及「诫命」可得长寿及平安呢﹙箴3:2﹚?
5 遵行笔者的「法则」及「诫命」与敬畏神有何关连呢﹙箴3:2至12﹚?
箴言书不但谈及正直或智慧的抉择,也谈论邪恶或愚昧的选择。与神建立正确关系及适切的回应神,乃是正直或智慧路向的起步点。
儿子是应听从父母教导的﹙1:8至9;4:1至9,20;5:11至12;6:20至22;13:1;15:5,32;19:27;23:22﹚。对父母来说,管教儿女是不易实践的,但却叫孩子得益。在箴言三章内所提及的老师,他视其门生为孩儿,因此把蒙恩的原则及实践的路向告知他所亲爱的。
箴3:1
由于老师的教导是源自神的心意及教训,那么遵行其指引便是等同遵守神了。「法则」,其字面的意思是教导或教训“doctrine”;它是代表叫人得益的教训之整体。「诫命」,含有命令或训导之意。这个词汇正是十诫所采用的字眼﹙出24:12﹚。在此,这是用来形容贵为智者的老师对其学生的教诲。「心」,乃是人整体感情的所在。在第一节内,有三个要点是极其重要的,分别是记念、情感及遵行。蒙福之途的三步曲是:一,要紧记老师的教训。换言之,要把神的「法则」存记在心内。二,人必须对神的法则有感情,意即存尊重及爱慕的心,否则他们是断不会遵守的。三,遵行是实践,乃是发自内心的行动。
箴3:2
「长久的日子」,即延长了的生命,而「生命的年数」则可解作有价值的人生。「平安」,含有和平及兴隆之意。其意义十分广,它也可解作完全、健康及和谐。意即是说,蒙福的人在身体、经济及人际方面是健全的。
箴3:3
「慈爱诚实」,可翻作「慈爱和诚实」。某学者认为这是修辞学所使用的重言法或重名法﹙用和连接两名词以代替某名词及某形容词的修辞法﹚;它可解释作「忠诚的爱及忠实」。由于喉咙是位于「颈项」内,因此希伯来人视「颈项」为人生命的所在。「心版」,乃是人内在的部分。把「慈爱诚实」系在「颈项」上,乃是把这些优点当作装饰之意。系在「颈项」上的「慈爱诚实」,好比外在的行为,而刻在心版上的「慈爱诚实」,乃是这人的内在的品格。换言之,「慈爱诚实」是源自内心的。
箴3:4
这节可如此翻译:「这样,你在 神和世人眼前,必蒙恩宠,取得美好的谅解。」当门生愿意听从老师的话时,他们便会流露出「慈爱诚实」来。为这缘故,这智者的资格及才智必定会被神和人承认。
箴3:5
第五节的前半节与下半节是一个鲜明的比较。心乃是人的情绪、理智及意志之处;老师提醒学生要全「心」的倚靠主。反之,智慧的门生决不可完全倚赖个人的悟性、理解或才智。
箴3:6
老师提醒学生要在一切的计划及行动上,注视神的同在,并且要与祂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果这样作的话,神便会除去这门生于路上的障碍物。简言之,神必引导这人的人生。
箴3:7
「敬畏」,含有存着崇敬的心来服从、源于虔诚的畏惧及存着尊敬的心来顺从之意。学生应心存谦卑,并且存着敬畏的心来避开邪恶的事物。
箴3:8
由于婴孩在母腹内,「肚脐」是连于脐带的;故此,「肚脐」被视为供应营养的器官,可算为主要力量的中心。「骨头枯干」是缺乏精力的描写﹙诗篇 32:3﹚,而「滋润你的百骨“则可解释作骨头得着骨髓的滋润,即精力充沛的意思。「肚脐」及「百骨」是代表整个人之词汇﹙以局部代表全部和以全部喻指部分的修辞格,即提喻法或举隅法“Synecdoche”。﹚两者皆可视为肉体的力量。简言之,基于敬畏神之故,听从祂指引的人必可得着肉身的医治或健全的身体。
箴3:9
希伯来人视「初熟的土产」是属于神的,因此他们每年皆会献上这些物品。「尊荣耶和华」,意即大为敬佩神,视祂为伟大及值得称赞的。借着献上赞颂的礼物来给神,以此来宣告祂是拥有权柄的。
箴3:10
「酒醡」乃是酿酒的大桶。第十节是神对其子民的应许。踊跃把财物奉献给神的人,不但蒙神记念,并且更会蒙神大大加增他们的收获。在此,老师以一幅丰收的图画来说明神的供应是丰盛的。
箴3:11至12
第十一至十二节与第十节乃是极强烈的对比。老师提醒学生要紧记的是,神可以赐福给其子民,也可在他们身上施行管教。他朝一日,当门生遇到神的管教时,他要知道这是出自祂的爱,因为神如同父亲一般,必定会管教儿子的。
结语
第五至十二节乃是一系列的命令,提醒学生应作之事。真正的敬虔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表现:一,在理智方面,这学生是应心存谦卑的﹙箴3:5至8﹚;二,让神管治其物质的财富﹙箴3:9至10﹚;三,耐心接受从神而来的管教﹙箴3:11至12﹚。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1 不少人单靠己力来发奋图强,但全心全意倚靠神是极不容易的功课﹙箴3:5﹚。
2 不少信徒误解神管教我们的用心,他们视神如一位冷面无情的大法官。其实神管教的动力是源自祂的爱,目的是要叫人得着最大的益处﹙箴3:11至12﹚。
3 背诵箴言3:5至6。
5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 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 6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 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5至6)
4 立志学习作个谦卑的人﹙箴3:5至8﹚。
5 立志倚靠神,学习作个不自吹自擂的人﹙箴3:5至8﹚。
6 立志学习让神管治我的财富﹙箴3:9至10﹚。
7 立志学习耐心接受从神而来的管教﹙箴3:11至12﹚。
8 慷慨奉献的信徒必蒙神的恩待﹙箴3:9至10﹚。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Proclaim”。
iEXP 查经法
在研经后,尝试把真理应用在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及教会生活里,并且求神让你可经历神话语的真实及神的大能。在家庭祭坛、小组聚会及社交场合里,把握机会向未信主及信徒分享自己的经历;向未信主的朋友见证福音的大能,也借此建立信徒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