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论
基督徒极应知道真正与时下流行假冒基督教信仰的分别。某人说:「在现今我们所身处的时代里,形像比品格有高的评价,而风采比真正的成就更有价值。外貌叫我们有深刻的印象,而我们容易忽视导致卓越而不起眼的纪律。生命只流于表面化,有待作出更有深度的探索。」
在对比之下,登山宝训是在耶稣声名大噪时所发表的人生哲学。在开首称为八福的经节里,它简洁地把在天国与世上邦国成功之法作对比。不久之前,某人以世俗的观点写了另外一篇的「八福」:
自创及自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单靠自己来成就一切。
假装冷静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避免陷入尘世的争吵中。
要求权利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如果他们不要求的话,也有别人如此作。
全为兴趣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你只能四处走动一次。
不施予怜悯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任何人如此愚笨的遇上这人,乃是该受罚的。
改变规例的人是有福的,因为毕竟所有人也是如此作的。
恐吓人的是有福的,因为如果你不这样作,人家便把你的筹码夺去。
鄙视好人的是有福的,因为所有人知道好人必定会失败的。
现代社会是以适者生存来生活的。在汽车的保险杆上写着说:「在死时拥有最多玩具的是赢家。」
在多年前,当米高佐敦首次退休时,芝加哥公牛的老板说:「他活出了美国梦。美国梦是当你的生命达到某一阶段时,你不用作你不想作的东西,而可作任何你喜欢作的东西。」或许这是某些人的美国梦,但绝不是耶稣在八福里的梦想,它看来是基督徒在生活上不可思议的反论: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 神。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 神的儿子。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
我的回应
八福怎样与现今社会的价值观相违背呢?你最难拒绝世俗的准则是什么呢?你可以怎样开始改变你的生活方式来活出神的准则呢?
马太福音5:1至12
1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
2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
3“虚心的人有福了, 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4哀恸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5温柔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6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7怜恤人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8清心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10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11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
12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马太福音5:1至12)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请在疑难之处,划上疑问号。
2 在难明的词汇旁划上问号。
3 把耶稣基督的言行举止圈起来,并且在旁边顺序的写上数目字。
4 在「福」的字眼以下划线,并且在旁边顺序的写上数目字。
5 把信徒蒙福的原因用荧光笔强化,并且在旁边顺序的写上数目字。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福」,乃是蒙福、快乐、幸福之意,大多数用在蒙神恩惠的人身上。这个词汇可用来描写人內里的满足,而它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更宝贵的是,这种福气乃是神愿意其儿女可享受的。基督论到的福有异于常人的见解;换句话说,祂倡导的理论是一种崭新、超然的价值观。如此的价值观是属血气、灵性幼嫩的基督徒是无法可理解的。
1 为何耶稣基督要坐下来讲道呢(太5:1)?
2 这里与路加福音第六章的记载是否同一样的事件呢?
3 为什么耶稣基督要宣讲这篇信息呢?
4 为何拥有如此表现的人可承受以上的福气呢(太5:3,4,5,6,7,8,9,10,11)?
讲论的比较
1 传统的见解
自古教父奥古斯丁至今,不少学者认为路加6:20至49及马太五至七章是两篇独立的讲论。
2 一篇的讲章
第一,不同的对象而已;第二,使用不同的用语而已;第三,两人皆以不同的手法来处理,意即马太是以专题的手法来写作,而路加却以事件的先后次序来记载其福音书。
讲论的目的
1 目的一
基督让其跟随者知道何谓真义,这是完全有别于文士及法利赛人所倡导的义。
2 目的二
基督描述其国度的律法,乃是以属灵的原则来管理人的生命。
3 目的三
基督的信息涉及旧约律法、文士及法利赛人的传统,借此逐一的作比较。
讲论的重要
1 新生的需要
登山宝训的标准远超过摩西律法的要求,显示人没有新生的话,根本就无法活出这些标准来。
2 就近主耶稣
聆听这讲论的目的,为要叫人就近基督,因为唯有祂才可符合神的标准。
3 快乐及成功
唯有依据这讲论的方向来生活,信徒才可经历真正的快乐及成功。
4 生命的见证
依据登山宝训的路向来生活,乃是为基督作见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5 讨神的喜悦
如此的生活方式,不单惠及别人及自己,最为重要的,乃是能讨神的喜悦。
讲论的地点
在加利利海的北面,有一座山从地面逐渐的倾斜,这传闻是登山宝训的地点,但没有人可证实其真确性。根据路加福音的记载,这处可能是靠近迦百农的一块平地(路6:17)。
讲论的姿态
拉比坐下来教导会众,假若站立或走动,便会被视为非正式及非官方。马太特意记叙主耶稣开口讲道的姿态,因为其对象主要是犹太人。主耶稣坐下来讲道,表明其教训是具权威及官方性的。
虚心的人﹙太5:3﹚
「虚」(原文编号4434),在希腊的世界里,这是用来形容穷困或行乞的人。这里可解作谦卑或灵里贫穷之意。「心」(原文编号4151),含有灵或心灵的意思。路加福音二十一章的穷寡妇,还有一点的经济能力作出奉献;但这里所使用的「虚」字,乃是赤贫之意。它可用来形容一个抖缩在街角,用手遮脸,恐怕人家认到他的乞丐。主耶稣以生动的手法来描述,表明一个心灵处于赤贫状况的人,必能承受神的国。何解?理由非常简单,唯有这样的人,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且知道自己的真正需要,那么一定会前来寻求神的满足,说明他们是拥有天国位分的人。
哀恸的人﹙太5:4﹚
「哀恸」(原文编号3996),意即忧愁、忧伤、哀悼。「必得安慰」(原文编号3870),可解释作必得着鼓励、支持、或激励之意。存着敬畏神的哀恸,这人必定能蒙神的安慰及加力,因为神就是安慰之源。
温柔的人﹙太5:5﹚
「温柔」(原文编号4239)含有温柔的、温顺的、温和的意思。有时它用来描述微风或抚慰人心的药物,也可用来形容被驯服后的动物。耶稣基督以极其温柔的姿态出现在群众的面前,祂是柔和及温柔的君王(太21:5)。有学者指出「虚心」与「温柔」的分别,前者是聚焦在人的罪性上,而后者则强调神的圣洁。拥有谦卑态度的人,虚心及温柔乃是其美德的基础。虚心的人对自己有所认识,了解自己的属灵光景是何等可怜,这样他才会跑到神那里去,在祂跟前难过及哀恸。如此的过程,叫人被驯服过来,并且成为温柔的人,得享拥有地土(进入神国)的资格。
饥渴慕义的人﹙太5:6﹚
「义」(原文编号1343),即廉正、正直、公正之意。饥饿及口渴乃是普遍人的正常及自然反应,若人感到饥饿或口渴的话,便会寻求各样方法来满足自己在这方面的需要。假若人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是不义的,并且有需要得着这方面的满足,这就成为他的动力或动机,用尽一切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论到饥渴慕义的人,主耶稣肯定这样的人必能在义里得着饱足(太5:6)。
怜恤人的人﹙太5:7﹚
「怜恤」(原文编号1655),含有慈悲的意思,意即这等人会对卑微的人生发出慈悲或同情心来。犹太人的宗教领袖难以活出怜恤来,因为他们大多是骄傲、自义及充满论断的心的。犹太人拉比迦马列说:「什么时候你有怜恤,神便有怜恤临到你,但如果你没有怜恤,神也不会怜恤你。」如此绝对不是世人惯用的原则,意即怜恤人家的人,不一定蒙对方或别人的怜恤。
清心的人﹙太5:8﹚
「清」(原文编号2513),意即纯洁。「心」(原文编号2588),即內里的人、动机及态度的所在地、个性的中心。犹太人的信仰参杂了他们历世历代的遗传及解释,把旧约的真理扭曲及蒙蔽了。换句话说,若能把心里的杂念除净,存着清洁及单纯心思的人,必能遇见神(太5:8)。
使人和睦的人﹙太5:9﹚
「使人和睦的人」(原文编号1518),可解作调解者(和事佬)或调停者。真正的平安源自神自己,因为祂就是赐人平安的神(利26:6;王上2:33;诗29:11;赛9:6;结34:25;罗15:33;林后14:33;帖后3:16)。自人类犯罪后,人不但失去平安,并且无法可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取平安。心里的平安是从神而来的,乃是祂厚赐人类的礼物。耶稣基督降世,并且为罪人成就救恩,目的是要人享有平安。重生得救后的信徒拥有神生命的特质,使人和睦便变成他们的天职,这乃是生命的流露而已。由于他们拥有新生命的特质,表明他们已得享神儿子的尊贵名分(太5:9)。
为义受逼迫的人(太5:10至12)
信靠耶稣基督、拥有神新的生命、享有天国国籍的人,必然愿意为义受迫害,流露出新生命的痕迹。为义受逼迫绝不是新事,因为过往的人就是如此地对待神的先知。为主受逼迫,乃应欢喜快乐,因为他们的赏赐是大的。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1 神创造始祖亚当夏娃,让他们可承受地土及管治地土的权柄;可是,他们却听从了魔鬼的引诱,不肯顺服神的安排,结果丧失了地土。现今主耶稣指出温柔的人可承受地土。罪人如野马一般,未被驯服过来。他朝一天,当罪人发现其问题,并且愿意接受神的驯服时,这人便可承受地土(太5:5)。
2 背诵太5:5。
5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太5:5)。
3 灵里贫穷的学习:这不仅是我们的态度,也应承认自己于这方面的需要。
4 流露哀恸的学习:我们对罪恶的态度,为自己的罪行流露出真正的伤痛。
5 流露温柔的学习:这是我们对别人的态度。我们应有受教的心,并且不为到自己的过错来作辩护。
6 饥渴慕义的学习:这是我们对神应有的态度。因为我们向神求告,以致借着信心来承受祂的义。
7 流露怜恤人的学习:我们拥有赦免及爱护人家的心。
8 流露清心的学习:我们保持自己能拥有纯洁的生命,因为圣洁对我们是重要的,并且决不以别的来取代。
9 使人和睦的学习:基督徒应使神和人和好,也应使彼此对敌的人和好。我们乃是分享平安福音的人。
10 忍受逼迫的学习:所有敬虔渡日者皆会受到逼迫。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查经法
在研经后,尝试把真理应用在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及教会生活里,并且求神让你可经历神话语的真实及神的大能。在家庭祭坛、小组聚会及社交场合里,把握机会向未信主及信徒分享自己的经历;向未信主的朋友见证福音的大能,也借此建立信徒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