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生活
你認為基督教是一個人的信仰或是群體的信仰?
信徒可否獨處而沒有群體生活呢?
如何能與屬靈知心友同心同行呢?

同一個家裡的兒女,他們只有一位父親;
同一學校裡的門徒,他們只有一位老師;
同一羊群裡的羊羔,他們只有一位牧人;
同一個身體裡不同的肢體,他們只有一個頭顱;
同一建築物不同的石塊,他們只有一個地基。

我會認同我的同工的呼召及恩賜是從神而來的;
我會保衛我們的合一;
我會委身替弟兄姊妹說好話,並且公開讚賞他們;
我會熱切為到同工禱告;
我會肯定別人的工作是有價值的;
我會肩負自己的工作,並且關心到整體的需要;
我明白在同工的過程裡,必會產生誤解、爭端及冒犯。
我會即時及正確地處理爭執。
我會聆聽別人的說話,因而叫我能明白人家的見解。
我會避免論斷同工的動機,因為我無法能看透弟兄姊妹的心。
我會無條件及毫不猶疑來饒恕同工的過犯,因為深知我也會冒犯人,並且需要別人的寬恕。
我會委身來進深認識我的同工。
以弗所書4:1至10
1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的恩相稱。
2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3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4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
5一主,一信,一洗,
6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7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
8所以經上說: “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 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
9(既說升上,豈不是先降在地下嗎?
10那降下的,就是遠升諸天之上要充滿萬有的。) (以弗所書4:1至10)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請在疑難之處,劃上疑問號。
2 把與基督徒的德行有關的字眼圈起來,並且在旁邊順序的寫上數目字。
3 把「聖靈」的字眼圈起來,並且在旁邊順序的寫上數目字。
4 在所有「一」字劃上直線,並且在旁邊順序的寫上數目字。
5 請參考其它譯本,試從其中找出新亮光。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俗語說:「團結就是力量!」可是,對普遍人來說,同心同行談何容易呢!使徒保羅提醒以弗所教會的信徒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究竟信徒怎樣才可合一呢?
1 甚麼是「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呢(弗4:1)?
2 何謂「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3)?
3 基督徒的德行與教會合一有何關係呢(弗4:2至3)?
4 為何保羅要引用舊約的經文呢(弗4:8)?
為著信仰之故,使徒保羅成為階下囚,為主失去寶貴的自由。可是,他卻沒有忘記以弗所教會的需要。在第四章內,使徒把教會合一的真理向信徒講解﹙弗4:1至11﹚,它可分為三個不同的要點:
1 合一的勸勉﹙弗4:1至3﹚
2 合一的因由﹙弗4:4至6﹚
3 合一的媒介﹙弗4:7至11﹚
弗4:1至3
與救恩相稱的生命﹙弗4:1﹚
「相稱」,暗示一種標準或準繩。「呼召」,即神使人得著救恩的呼籲。換言之,保羅期望以弗所信徒能遵照這個呼召的標準來生活。「行事為人」,兩個英文意譯本皆把它翻作「生活的方式」。總言之,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應與蒙召的救恩相稱。
基督徒生命的本質﹙弗4:2﹚
「謙虛」﹙弗4:2﹚
「謙虛」,乃是叫人知道所有人在神眼中皆是平等的態度。持如此心態的基督徒才不會高抬自己,並且以一個合宜的態度來看自己。基督徒應於言行舉止裡流露「謙虛」,因為這是我們生命的本質。
「溫柔」﹙弗4:2﹚
信徒應是「溫柔」的。它可以翻作:「以柔和的方式來對待別人」或「切勿使人難堪」。
「忍耐」﹙弗4:2﹚
「忍耐」乃是基督徒重要的德行之一;它可翻作「願意等候」。
「愛心」﹙弗4:2﹚
「用愛心互相寬容」,意即用愛彼此忍耐;或是說,你是何等的彼此相愛,以致你不嘗試使人家變得像你。
弗4:4至6
一個身體﹙弗4:4﹚
使徒保羅清楚指出教會合一的基礎,乃是基於以下幾個不同的因素。首先,耶穌基督的教會只有一個,並且所有基督徒是靠祂而繫在一起的。
一個聖靈﹙弗4:4﹚
三位一體的神是合一的;再者,神的靈只有一個,並且祂的聖靈把所有基督徒聯繫在一起。
一個指望﹙弗4:4﹚
基督徒因神的呼召,因而得著從救恩而來的盼望。換句話說不論是猶太基督徒,或是非猶太基督徒,他們皆擁有共同的盼望﹙參考以弗所書第二章﹚。
一主﹙弗4:5﹚
耶穌基督是教會唯一的主,並且祂是全人類的救主。
一信﹙弗4:5﹚
「一信」,說明不論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相信耶穌基督為救主是得著救贖唯一的方法。
一浸﹙弗4:5﹚
浸禮是人公開表明自己歸信耶穌基督的決心。保羅把信心與浸禮聯繫在一起,如此暗示浸禮與信主是有關連的。簡言之,這裡的浸禮是信徒的浸禮,意即人歸信耶穌基督為救主後才接受這個禮儀的。這裡的一,不是用來強調水禮的形式只有一種,或是信徒只可接受一次的水禮。「一浸」,更恰當的翻譯是「我們是奉一個人的名字受浸的」;意即是說,這是為跟隨基督者的浸禮。
一神﹙弗4:6﹚
6一 神、、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在此,保羅把有關神的真理告知以弗所教會:一,「就是眾人的父」,說明父神是全人類的神;二,「超乎眾人之上」,指出父神是超越及擁有主權掌管萬有的主;三,「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說明父神不但不是遠離其受造之物,並且是與人同在的。多處新約經文指出神是與信徒同在的,並且住在他們的心裡。簡言之,基督徒是決不會接受無神論、泛神論或多神論的學說,因為聖經明說神是只有一位的。
弗4:7至11
保羅引述詩篇﹙弗4:8﹚
這詩的背景
保羅自由地引述詩篇68:18的經文,這是一首凱旋或得勝的詩篇。極有可能,以下是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一,記述大衛攻打耶路撒冷的情景﹙撒下5:6至8﹚;二,大衛把約櫃搬返錫安山﹙撒下6﹚;三,大衛戰勝後回來的巡遊;四,概括的論及大衛的勝利。
保羅的用意
按照聖靈的引導,保羅自由地引用詩篇68:18的話。故此,兩者皆有兩個重要及五個次要的分別。使徒保羅把詩篇68的精緒總結起來,指出戰勝者可有權把禮物賞賜給那些與他同伴的人。耶穌基督是得勝者,祂以救恩來征服罪人,並且把蒙恩的人賞賜給教會。參照別處的經文,基督徒是擁有屬靈恩賜的人﹙參考羅12;林前12﹚。
基督賜下恩賜﹙弗4:7至11﹚
基督降到地下﹙弗4:9﹚
究竟何謂基督降到地下呢?學者分別有以下有三個不同的見解:一,指基督道成肉身的事實。二,在死亡至復活之間,耶穌基督曾降下陰間。三,這裡是主耶穌死後被埋葬的片段。第三個講法是最能符合上文下理的,因為藉著基督的死亡,祂不但得勝罪惡,並且把蒙救贖的人賞賜給教會。
基督升至天上﹙弗4:10﹚
耶穌基督在十架上勝過罪惡,並且三日之後從死裡復活。再者,主復活升天後,在天上把恩賜賜給基督徒,表明祂是掌管萬有的主宰。
主所賜的恩賜﹙弗4:11﹚
耶穌基督按照祂的心意,把恩賜賜給基督徒。保羅特意提及以下一些的恩賜:
1 「使徒」
「使徒」是直接從耶穌基督那裡得著任命及超然能力的﹙太10:5,8﹚,他們以神蹟異能來印證他們的信息。再者,他們也是一群見證人,因為他們曾親眼目睹過復活恩主的風采﹙徒1:22﹚。使徒及新約時代的先知,同樣是奠定教會根基的工人﹙弗2:20﹚。嚴格來說,在這個世代已再沒有使徒的職分了,因為沒有信徒可親眼目睹復活的基督。
2 「先知」
「先知」是神的代言人,藉著預告、告誡、鼓勵、警告及解釋,把從神而來的信息向人宣告。由於他們的工作是奠定新約教會的基礎,當教會成形及加上新約聖經成書後,在世上已再沒有先知的恩賜了。
3 「傳福音的」
「傳福音的」人,乃是把福音或救恩的好消息傳開的工人。某些聖經學者認為他們是一群巡迴傳教士,前往那些沒有福音工作的地方開展福音的基地。再者,擁有傳福音恩賜的人能清楚了解未信者的情況,他們不但能善於解答於信仰上的疑難,並且亦能有效帶領人家歸主。神把傳福音的恩賜賞賜教會,使得救的人可不斷的增加。
4 「牧師和教師」
「牧師和教師」,只是一種的恩賜,但具備這種恩賜的人不但能牧養,也能有效的教導;故此,有學者把它翻作「教導的牧人」。擁有「牧師和教師」這種恩賜的信徒,他們不但有效引導主的群,並且能有效地把真理向信徒及非信徒講解。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1 基督徒務要竭力保守教會的合一﹙弗4:3﹚。
2 背誦弗4:1至3。
1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2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3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1至3)
3 立志靠主的恩典來操練自己的屬靈生命,因而可流露基督徒應有的品格﹙弗4:1至3﹚。
4 要小心自己的言語、態度及行為,免得與別的信徒產生嫌隙,因而影響教會的同心及合一。
5 為普世的教會獻上禱告,求主賜福及保守散居在不同地方的教會。
6 要胸懷普世,學習欣賞其它宗派的傳統及信念;如有機會的話,應學習與他們一同事奉主。
7 要嘗試與別人合作,戒除獨斷獨行的陋習。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
在研經後,嘗試把真理應用在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及教會生活裡,並且求神讓你可經歷神話語的真實及神的大能。在家庭祭壇、小組聚會及社交場合裡,把握機會向未信主及信徒分享自己的經歷;向未信主的朋友見證福音的大能,也藉此建立信徒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