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
35因為我來是叫 ‘人與父親生疏, 女兒與母親生疏, 媳婦與婆婆生疏。
36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
37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38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
39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
40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
41人因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賞賜;人因為義人的名接待義人,必得義人所得的賞賜。
42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 (太10:34至42)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耶穌基督豈不是「和平之子」嗎?為何反叫世人失去和平呢(太10:34)?
2主耶穌的要求合理嗎(太10:37至38)?
2)「小心解釋 」“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基督的來臨
原文詞彙
「來」(原文編號2064),在新約聖經裡,乃是來或去之意。可是,在不同的上文下理,它均有好幾種不同的意思。當用在耶穌基督為彌賽亞時,帶出祂來是要宣告神的國度(可1:38)、呼召罪人悔改(可2:17)、制定嶄新的生活模式(太5:17)、燃點火頭(路12:49)及引發分離(太10:34)。
來的後果
失去太平
太平之意
神願意把平安賜給祂的百姓,條件就是以色列國民願意以神為他們的主,並且謹守遵行祂所頒佈的律法。「太平」(原文編號1515),含有和平、和睦、寧靜之意。「太平」,即希伯來文的「沙龍」(士6:24)。在猶太人的觀念裡,「沙龍」乃是象徵安寧及健康的標誌。
舊約背景
在主耶穌的時代,猶太人期待彌賽亞能救他們脫離於政治方面的枷鎖,並且祂能在地上設立公義、和平及永遠的國度。舊約聖經論到彌賽是一位和平之君,祂以完全的公正及和平來施行管治,並且全球可從中得著平安及豐盛。
早已預告
在彌迦書內,早已預告彌賽亞出現時家裡會有紛爭(彌7:6),這正是主耶穌所引述的經文(太7:35至36)。
背後原因
為何主耶穌到世上來,把和平的福音傳給世人,但竟叫地上失去太平呢?
個人經歷
主耶穌出來傳道時,也得不到其家人的諒解、接納及支持,甚至他們冷嘲熱諷(可3:21;約7:5)。主耶穌如此說話,大有可能是源自其個人經驗的。
邪惡世界
不錯,和平的福音能使聖潔的神與人和好,並且人與人之間也可得著和平。可是,世界是充滿罪惡的,並且人性是敗壞的。神把平安賜下,但其信息卻惹人反感,並且遭罪人的拒絕。如此的反對及拒絕,更是延伸至家裡,使信主的家人與不信的成員發生沖突。
引發動亂
「刀兵」(原文編號3162),其字面的意思是刀劍。它可以是用來獻祭、烹飪、園藝的小刀,也可以是小刀,即軍刀或匕首。如此的比喻,為要帶出跟隨基督的人當有心理準備,在家裡必會遭到家人的反對。再者,它可有兩種不同的喻意:一,不和及爭吵的狀態;二,沖突之意。路加福音的記載是「分爭」,乃是「刀兵」的解釋。
家庭糾紛
原文詞彙
「生疏」(原文編號1369),可直譯作「分離」,也可解作一分為二之意。
中東背景
在東方的習俗,兒子會帶同妻子住在其父親的家裡。還未結婚的女兒乃是與家人同住的,但婚後則與其夫婿的家人同住在一所房子裡。
家庭糾紛
在路加福音裡,作者清楚列出家庭成員的人數是五人(路12:52)。基督把刀劍帶來世上,叫信徒與家人失去和平。換言之,叫人起來反抗其親人,構成分離對立的狀態,把親密的家庭關係瓦解了。
基督的要求(太10:37至38)
以祂為首的要求
不單主耶穌要求其跟隨者要愛祂,並且他們愛祂的心要勝過他們愛自己的父母及兒女。簡言之,基督要求信徒以祂為首。
背起十架的要求
原文詞彙
「配」(原文編號514),乃是與相等的重量或價值有關。
配的意思
「配」作主耶穌的門徒,乃是如同把信徒與祂一同的放在秤上,使它平衡。我們對主的愛,決不可換來道德方面的價值。相反的是,當我們寧可為祂捨棄所有親人時,我們便藉此宣告祂比各人更重要。換言之,我們需要祂遠超我們各人自己的所需。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的虛空及祂的豐盛時,這就是平衡了,並且證明我們是「配」的(配作門徒)。
與親人的關係(太10:35至36)
猶太文獻
其實在猶太人的文獻裡,也有提及彌賽亞降臨時,人家裡必然會有分爭的出現(太10:36)。可悲的是,大多數猶太人是起來反對自己家裡相信耶穌基督為彌賽的成員,自己卻仍站在救恩門外。
疏離的關係
屬神的人遭未信主的家人排斥及反對,乃是歷世歷代聖徒的經歷。如此疏離的現象,乃是基於未信主家人堅拒福音所導致的。
敵對的狀況
「仇敵」(原文編號2190),其字面的意思是懷敵意的人,意即彼此存著敵意。未信主的家人不單反對福音,甚至成為其信主的家人之對頭人,實是可悲,但卻是在所難免的。
與基督的關係(太10:38至39)
使徒的愛心
基督徒的愛是有次序的,而愛主乃是最為首要。
使徒的十架
古代的死刑
極度殘忍
羅馬人以釘十架來刑罰死囚的習慣,乃是源自波斯人、腓尼基人、迦太基人。釘犯人在十架的刑罰,乃是為要慢慢的折磨犯人至死,而羅馬人卻把它發揚光大。有些死囚則被留在十架上,容讓飛鳥及野獸來吞吃其屍體。大部分的死囚在十架上經過數天的時間,直至筋疲力盡、缺水、發高燒、窒息為止。
處死過程
通常羅馬人不會把羅馬公民釘十架,只會把奴隸、鄉下人、最卑劣的人掛在木頭上。據教會的傳統講法,使徒彼得是被人釘十架的,而使徒保羅卻是被斬首而死的,這與昔日的習慣極其吻合。當犯人被判罪之後,據傳統的習慣犯人會被皮鞭擊打,使犯人皮開肉爛,叫他極其痛苦。一般來說,犯人要自己背負十架的橫樑到城外的刑場。在死囚的前面有一位使者,為犯人背負寫下的罪狀。死囚抵達刑場後,便被人脫去衣服,迫使他臥在木架的橫樑上,然後把他用鐵釘釘在十架上。那時羅馬人不是用釘釘穿犯人的雙手,乃是這人的雙臂(參考路24:39及約20:20,25,27的原文),最後才被掛在十架的椿柱上。有些時候,在椿柱上有一口的釘,可讓死囚坐在其中,慢慢叫他死亡。如果要加速死囚的死亡,便會把犯人的雙腳打斷。
痛苦的象徵
十字架乃是古代的一種刑具,也是痛苦或試煉的象徵。認真跟隨基督的信徒,必定會遇到逼迫及難處的。
使徒的損失
「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乃是一種強烈的反語。不論是生或死,真心跟隨主的人,也許會失去地上的好處或生命,但卻蒙主應許得著永恆的生命。
使徒的得著
不錯,愛惜自己生命的信徒,似乎可保存其生命,但總有一天他是要離開這個塵世。凡為基督犧牲的人,將來必能復得著其生命,因為生命是永永遠遠的。藉著這種反語,主耶穌把得著生命的應許賜下,叫一切真心跟隨祂的人必可承受永生(太10:39)。
接受使徒的人
接待使徒的果效
接待使徒的人,就等同接待基督,也表明這人是接待父神的(太10:40;約16:5)。
得著賞賜的應許
一杯涼水所需無幾。可是,在炎熱的天氣下,把一杯涼水遞給使徒喝,乃是親切接待使徒的證明(太10:42)。如此的招呼,不單是接納使徒,其背後也說明這人是接納基督的。接受神所差來的先知、義人及使徒的人,必蒙主的賞賜。賞賜些甚麼?參照上文下理,它應是指生命而言的(太10:41至42,39)。
猶太文獻
其實在猶太人的文獻裡,也有提及彌賽亞降臨時,人家裡必然會有分爭的出現(太10:36)。可悲的是,大多數猶太人是起來反對自己家裡相信耶穌基督為彌賽的成員,自己卻仍站在救恩門外。
一杯涼水
一杯涼水所需無幾。可是,在炎熱的天氣下,把一杯涼水遞給使徒喝,乃是親切接待使徒的證明(太10:42)。如此的招呼,不單是接納使徒,其背後也說明這人是接納基督的。
3)「盡心行道 」“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被家人疏離
如果完全是基於信仰的緣故,而不是因為處人處事不當而被未信主的家人疏離的話,這是在所難免的(太10:35)。
最愛的是誰
誰是我們信徒心中的最愛呢(太10:37)?是父母、丈夫、妻子、兒女、自己或是神呢?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