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君王的憲章〈五〉(太6:19至34)

19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

20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

21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

22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

23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24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25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

26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27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28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裡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

29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

30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

31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

32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

33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34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太6:19至34)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為甚麼主耶穌稱眼睛為身上的燈呢(太6:22)?

2何謂「瑪門」呢(太6:24)?

3「一刻」有多少時間(太6:27)?

4「一肘」有多長呢(太6:27)?

2)「小心解釋 “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天父的全知

天父知道其兒女的需用,證明神是無所在不知的(太6:32)。

天父的供應

天父不單知道其子民的需要,並且也會按照祂的旨意來供應我們的需用(太6:33)。

天父的國度

不少時候,神的國與彌賽亞國度是扯在一起的(太6:33)。

天父的公義

義乃神的屬性之一,即神是正直的、公正的(太6:33)。

財寶的真理(太61924

蟲子的比喻

財寶之意

「財寶」(原文編號2344),分別有兩種用途(太6:19,20):第一,存放的是甚麼呢?或是儲存、珍愛之意。第二,儲藏的地方、貨倉、寶物庫或箱。這段經文的重點是天上與地上珍寶的比較,主強調天上財寶的重要性,但這卻與功德無關。

積財於天

「積攢」,即含有堆疊或平放之意,如同人把銀幣堆積起來一般。在這裡的圖畫,意味著人只顧著貯存或囤積財富,而這些金錢卻沒有即時的用途(太6:19,20)。以上的描寫,正好是一個守財奴的寫照。存放在倉庫裡的穀物只能儲存一段時間,一方面它可以變壞,另一方面它可成為蟲子的食物。主耶穌以這比喻來提醒門徒,積財於天比積財於地更上算。

壞的比喻

壞」,其字面意思是「吃」。除了這處經文外,別的經文皆是與吃、食物有關的;故此,這裡最合理的解釋是,食物被老鼠、蟲子及昆蟲吃掉了。

盜賊的比喻

20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

有英文聖經把這節經文翻作「入屋偷竊」,但其實這裡的意思是「挖通」,意味著小偷挖通泥造的牆壁,或把地土翻開,把人家的財物偷走。

心靈的財寶

心乃是人格之中心,包含思想、情緒及意志在內。當人視為最珍貴的東西佔據人心時,它就會暗暗的,但卻毫無差錯的控制其方向及價值觀(太6:21)。

眼睛的比喻

眼睛的意思

某學者認為眼睛乃是心的同義詞,意即這三節經文是彼此相關的(太6:21)。

比喻的特點

主耶穌視眼睛為身體上的燈,乃是接收光源的地方。奇怪的是,好的眼睛能接收到光,但為何壞的眼睛也能接收到光呢(太6:23)?其實主耶穌是使用譏諷的口吻,指出那些擁有壞眼睛的人(其心靈有問題的人),竟誤以為能看得清楚,其實卻是心眼弄瞎的人(參考約9:41)。

瞭亮的眼睛

「瞭亮」,可解作單一的。有聖經學者認為單一的眼睛是代表專心一意的委身,也有學者認為這是指專一的忠誠,或慷慨的意思。

昏花的眼睛

「昏花」,其字面的意思可解作壞或邪惡。在猶太人的用語裡,「邪惡眼睛」是用來描繪人的吝嗇及自私(參考箴28:22)。關乎這裡的解釋,學者提供了以下的兩種見解:

分心的問題

由於聚焦不清晰,以致視力不清,叫這人無法在神與財富方面作出取捨。

心靈的瞎子

由於人的吝嗇及自私,叫他失去方向,表明他是一個在道德及心靈方面瞎眼的人。

主人的比喻

主人的意思

當思想有關「主」(原文編號2962)的意思時,我們切勿忽略了這個詞彙於歷史上的意義,因為主權的概念把能力及權柄結合起來。這裡的「主」字,可解作統治者、主人、主的意思。

瑪門的意思

「瑪門」(原文編號3126),乃是源自亞蘭文的詞彙,含有世上的財富、財產之意。

獨一的主宰

究竟神是門徒的主,或是財富是他們的主呢?他們只能從兩者之中選出一位,不可兩者兼得(太6:24)。換句話說,假若我們要積存天上財富的話,便要專一以神為主,並且這應是信徒於屬靈生命方面的優先次序。

憂慮的真理(太62534

比較

日用品與生命作比較

沒有飲食,人不可生存。衣服不單用來遮蓋人的羞恥,也有保暖的功用(創3:7至11)。換句話說,食物、水份、衣服是人類日常的必需品。主耶穌在此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祂問道說:「生命不勝於飲食嗎?」接著祂再問道:「身體不勝於衣裳嗎?」(太6:25)藉著反問的形式,主耶穌已把答案告訴門徒了。吃喝能維持人的生命,但人若只為吃喝而活,就變成行屍走肉,完全失卻了神造人的目的。如此人便為吃喝而活,而不是為主而活了。再者,身體是主人,衣服乃是客人,意即人不應受到衣服來支配。主耶穌提醒門徒,切勿陷在自我中心的圈套中,常常為到日用的需要來掛心及受著它們的支配。

飛鳥與神兒女作比較

26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這是何等生動的描寫!飛鳥沒有耕種的能力,也沒有儲蓄的習慣,但牠們卻能存留在世上。門徒為天父的兒女,比飛鳥貴重得多,表明祂必定會看顧屬祂的人(太6:26)

以憂慮與增高作比較

27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一刻的時間

「一刻」,即十五分鐘,而新國際譯本是翻作一小時。

古卷的差異

英王欽定本的翻譯與以上的譯本不同,它是譯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一肘的長度

「一肘」(原文編號4083),乃是量度長短的尺寸,由手肘的關節至中指尖的距離,約十八英吋,但實際的長度卻仍在爭論中。

學者的解釋

「壽數」,即「生命」之意,也可翻作「身量」(參考路19:3),而「一刻」則含有「一肘」「歲數」(來11:11)。簡單而言,憂慮不能改變人的歲數或生命的長短,因為人沒有能力控制這方面的事情。

衣裳與百合花作比較

野花的供應

百合花乃是各類野花的統稱,它們散佈在加利利的田野間及山頭上。這些野花在巴勒斯坦地是極其普及,絕對不是珍貴的品種。它不勞苦及紡線,說明它不用自食其力,只需憑大自然的供應便可繁殖下去,表明父神的供應是普及和充裕的,藉此提醒門徒切勿為生活的需用而憂慮(太6:28)。

遠勝所羅門

在以色列人歷史裡,所羅門王可算是最顯赫的君王;但主耶穌卻指出這位享有智慧、能力、名聲、地位及財富的君王,也勝不過一朵野地的小花。既然神的恩典是普及和充裕的,那麼跟隨主耶穌的人就絕對可安心,因為天父必供應及照顧我們的需要(太6:29)。

野草與神兒女作比較

這裡的爐是烤爐。這些以泥製成的烤爐,主要是用來烤麵包的。家庭主婦為要減短烤麵包的時間,便在爐的內外生火。人從野外執拾乾草及花卉,使它成為爐內的燃料。乾草是沒有多大的價值,但門徒就不同了,因為他們是神的兒女,乃是被神視為珍寶的。主耶穌表明人信靠父神的心十分小,因此才會為明天憂慮。神既然看顧野草,那麼祂必然會看顧其兒女的(太6:30)!

外人與神兒女作比較

「外邦人」,直譯作人們或群眾。在此應是指非猶太人、外族人、非信徒、或異教徒等意思。不認識真神的異教徒,經常為到吃、喝及衣服來操心,而屬神的子民決不可對神沒有信心,因為祂必供應我們日常的需用(太6:32)。

勸勉

33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34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先求神國

「先」(原文編號4412),分別可用在三個不同的層面上:

首先之意

在時間或位置方面,乃是首先的。

首要之意

在地位方面是首要的。

最先

乃是位於第一位的。主耶穌不是禁止其跟隨者來得著世上的物質,乃是鄭重表明信徒的行事為人應與異教徒有別。不認識父神的人,多是看重地上短暫的福分,過於天上的福氣。神國的子民應有渴想進神國的態度,並且積極的投身參與廣傳神救贖的好消息,藉此積存天上的財寶。

義的本質

這處絕不是論到「因信稱義」的真理,乃是表明一個完全順服神旨意的人,在其生活上是甘心樂意的追求公義的。有學者表示說,只有兩種的敬虔,一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另一種是以神為中心的。在主耶穌的時代,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已變到極其自我中心,他們追求的義乃是自義而已。主耶穌叮囑門徒,要追求從神而來的義,那麼他們必定可享有天上的賞賜。

不要憂慮

參照直譯本的翻譯,其意思大概是「明天必然會為到自己來擔憂。每一天的麻煩已夠了。」意即任憑明天作主吧,因為它不是在我們的管轄範圍之內。

兩種眼睛

主耶穌論到好的眼睛,也提到壞的眼睛,從原意及猶太人的背景裡,我們更能體會到主的教訓(太6:22至23)。

少管閒事

從直譯本的翻譯,我們看見明天不是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也許主耶穌在提醒我們要少管閒事,即管盡自己的本份便可以了(太6:34)。

3)「盡心行道 “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憑信過活

我們有沒有慣性地憂慮?也許這是表明我們不懂得怎樣學習交託及信靠神呢!

切勿憂慮

主耶穌藉著大自然及歷史上的偉人向我們解釋不用憂慮的秘訣,我們有沒有得著啟迪呢?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