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闡釋救恩道(羅3:21至5:21)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何謂神的義呢(羅3:21至31)?

為甚麼保羅要引述舊約聖經人物稱義的事例呢(羅4:1至25)?

基督徒是怎樣稱義呢(羅5:1至11)?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神義的揭示(羅18章)

*福音的真義(羅1:1至17)

*外邦人的罪(羅1:18至32)

*猶太人的罪(羅2:1至3:8)

*世人被定罪(羅3:9至20)

*闡釋救恩道(羅3:21至5:21)

1) 神義的顯明(羅32131

究竟神的義在何處可看見呢?保羅向讀者交待,神的義在律法以外已顯明出來,罪人可靠救恩而被稱為義人,表明神的作為是正直的。

在律法以外顯明出來(羅32123

在此有四組非常特別的字眼:「神的義」(羅3:21,22,25);「祂的義」(羅3:26);「稱義」(羅3:24,28);「成義」(羅3:26,30)。

有律法和先知書同證(321):律法書及先知書是顯明「神是義者」的好證據,在此探討一下與這節經文有關的詞彙:

「神的義」(原文編號1343)

公正或正直的性情或本質。

神的屬性之一,參考羅3:5,是指神的信實。

神的作為是對的、正確的。神恨惡罪惡,罪人被定死罪,但祂愛世人,不願罪人永遠沉淪,於是定規基督被差遣到世上,為世人受苦,成就救恩,這是顯明「神是義者」的美好證據。

「顯明」(原文編號5319

含有三方面的主要意思:

顯現的意思(約2:11;21:1)。

顯明或讓人知道(約7:4;17:6;羅1:19;林後2:14)。

公之於世的意思(林前4:5;西4:4)。

「同證」

英王欽定本譯作「證實」 “being witnessed” ,新國際譯本譯作「作證」  “testify” ,當中有同作見證的意思。意即有律法書及先知書一同見證此事。

藉基督顯明出來(羅32223

22就是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

23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羅3:22至23)

世人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

究竟甚麼是神的榮耀呢?

神的榮耀

神的作為是榮耀的,特別是藉基督彰顯出來的作為(約17:4,1:14;2:11;來1:3)。

神自己的本質是榮耀的;換句話說,神自己是榮耀的。

神引導信徒進入將來的美麗境界,這境界是榮耀的(羅8:18,21;腓3:21)。

人的虧欠

「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作成,是我所造作的。(賽43:7)

神造人的目的,本是叫世人來榮耀祂;可是,人不單沒有榮耀祂,並且因犯罪而虧缺了神的榮耀。

藉信主耶穌被神稱義(322上)

新國際譯本的翻譯是「藉著在耶穌基督的信得著從神而來的義」 “this righteousness from God comes through faithin Jesus Christ” 。基督徒被神稱義,是基於信靠耶穌基督。

相信者就可被神稱義(羅322

猶太人與外邦人都是靠信主而被稱義,稱義的方法是沒有分別的。

人可以被稱義的法則(羅32431

24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

25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

26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

27既是這樣,哪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了!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用信主之法。

28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

29難道神只作猶太人的神嗎?不也是作外邦人的神嗎?是的,也作外邦人的神。

30神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稱那受割禮的為義,也要因信稱那未受割禮的為義。

31這樣,我們因信廢了律法麼?斷乎不是!更是堅固律法。 (羅3:24至31)

藉著父神(羅3242529

父神滿有恩典(羅3:24),祂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並且設立主耶穌為挽回祭,使罪人可因信稱義,這顯明祂是義者。

藉著基督(羅32426

在這幾節經文裡論及人可稱義的原因或主要的因素,分別是「救贖」「挽回祭」「耶穌的血」

「救贖」(原文編號629)

在聖經裡「救贖」有四種主要的用法:

「釋放」(來11:35),含有脫離酷刑的意思。

主耶穌再來時神的子民身體得贖(路21:28)。

乃是贖罪、脫離罪惡的結果(羅3:24)。

指主耶穌基督再來時,信徒身體得贖(羅8:23;弗1:14;4:30)。

「挽回祭」(原文編號2435)

這是一個形容詞,在新約出現了兩次(羅3:25;來9:5),在希伯來書9:5譯作「施恩座」,原文是指約櫃的蓋,這蓋由純金製成。在舊約聖經裡,大祭司一年一次帶著祭牲的血,把血灑在施恩座上(來9:出25:17,22;29:42;30:36;利16:2,14,15),並且神應許在施恩座與人會面。

保羅在此指出主耶穌才是真正的施恩座,並且可以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座前,得到憐恤及隨時的幫助(來4:15至16)。

施恩座

「耶穌的血」(羅3:25)

施恩座

希伯來書的作者說:「赦免了」。在舊約時代,神要求祂的子民獻上祭牲,其中有一主要用途,是作為贖罪之用,表明人有罪,需要尋求神的赦免,但祭牲沒有永遠除罪的功效,唯有基督成為祭牲,才有永遠替人除罪的能力(參考來9:11至28)。

最後結論(32731

世人無法誇口(羅327上)

基於人不是靠行為稱義,乃是單靠信主才稱義,那麼世人就無法靠自己誇口了!

因信才可稱義(羅327下至28

英王欽定本,在此可譯作「是以行為得救的定律嗎?不是!乃是藉信的定律。」人得稱為義,不是靠行為,只在乎信(3:28)。

彰顯出神的義(羅32930

藉因信稱義之法,表明神是猶太人的神,也是外邦人的神(羅3:29),保羅以實際的例子說明,神稱那些因信基督,但卻受了割禮的人為義,同樣也稱那些沒有受割禮,但真心信主的人為義(羅3:30),表明神是絕對公正的。

沒有廢掉律法(羅331

保羅在此鄭重聲明,因信稱義之道沒有廢掉神的律法,因為律法不是教導人靠行為得救的,反之律法的精義是因信稱義;再者,舊約所有的聖徒也是因信稱義的(羅4),並且早在舊約裡已預告神為人預備了基督的救恩,說明在舊約已有因信稱義之法了!

2) 稱義的例證(羅4125

保羅為要加強他的論據是合乎舊約的律法,便以舊約的聖徒作為見證人,表明神一直以因信稱義之法叫人得救。

亞伯拉罕被稱為義(羅415

1如此說來,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憑著肉體得了甚麼呢?

2倘若亞伯拉罕是因行為稱義,就有可誇的;只是在神面前並無可誇。

3經上說甚麼呢?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 

4做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乃是該得的;

5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就算為義。 (羅4:1至5)

啟發性問題(羅41

保羅讓讀者思想,究竟亞伯拉罕在肉體方面有甚麼得著呢?

保羅的假設(羅42

保羅的假設是,即使亞伯拉罕真的是靠行為稱義,在神面前也是沒有可誇之處的!

稱義的根據(羅43

舊約聖經證明亞伯拉罕是因信稱義的(創15:6)。

「算」(原文編號3049

原文有歸在賬上;意即這義不是屬於我們的。這字在羅馬書出現了十九次。

行為稱義與因信稱義(羅445

保羅以作工得工價是合理的推論,藉此要表明因信稱義之道是出自神的恩典。

大衛被稱為義(羅468

這是大衛個人蒙恩的見證。保羅引述大衛在詩篇32:1至2的見證,表示一個不靠行為,卻蒙神稱義的人是有福的。

亞伯拉罕的後嗣(羅4925

使徒保羅的問題(羅4910

9如此看來,這福是單加給那受割禮的人嗎?不也是加給那未受割禮的人嗎?因我們所說,亞伯拉罕的信,就算為他的義。

10是怎麼算的呢?是在他受割禮的時候呢?是在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呢?不是在受割禮的時候,乃是在未受割禮的時候。 (羅4:9至10)

保羅一口氣問了好幾個問題,但這些其實不是問題,乃是通過問題帶出他個人的見解及答案。這種寫作形式稱之為「設問」(修辭性疑問句) “rhetorical question” ,意即發問者早有定見,但卻故意發問,藉此啟發讀者。

亞伯拉罕的稱義(羅410

究竟亞伯拉罕在何時被神稱為義呢?根據新舊約的亮光,信心之父是在受割禮前被神稱為義的(創15:5至6;17:9至10;羅4:10)。

割禮與稱義無關(羅411

11並且他受了割禮的記號,作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因信稱義的印證,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禮而信之人的父,使他們也算為義; (羅4:11)

“He received the sign of circumcision as a seal of the righteousness that he had by faith while he was still uncircumcised. The purpose was to make him the father of all who believe without being circumcised, so that righteousness would be counted to them as well,” (ESV) 

神在亞伯拉罕未受割禮前稱他為義,是要表明割禮與稱義無關,割禮是絕對與得救無關的。

未受割禮者之父(羅41112

12又作受割禮之人的父,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禮,並且按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未受割禮而信之蹤跡去行的人。(羅4:12)

凡以信為本的,就可被稱為亞伯拉罕的後嗣。

至高真神的應許(羅41316

13因為神應許亞伯拉罕和他後裔必得承受世界,不是因律法,乃是因信而得的義。

14若是屬乎律法的人才得為後嗣,信就歸於虛空,應許也就廢棄了。

15因為律法是惹動忿怒的,哪裡沒有律法,那裡就沒有過犯。

16所以人得為後嗣是本乎信,因此就屬乎恩,叫應許定然歸給一切後裔,不但歸給那屬乎律法的,也歸給那效法亞伯拉罕之信的。 (羅4:13至16)

蒙應許的群體(羅413上;參考41112

亞伯拉罕的名,是「多人之父」的意思,原名為「亞伯蘭」,意即「崇高之父」(創11:26)。

猶太人及凡以信為本的人,都可稱為亞伯拉罕的子孫,成為他屬靈的後嗣。

蒙應許的條件(羅413下;416

得著神的應許,要素是以信為本,凡以信心接受耶穌基督救恩者,便可得著神的應許。

蒙應許的內容

這應許的內容,包括了承受世界(羅4:13;創12:1至3;13:14至17;7,18至21;17:4至8)。在此應是指承受地土。根據十四及十六節的經文,這處是指可成為後嗣。

亞伯拉罕的信心(羅41722

17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神,他在主面前作我們世人的父。如經上所記:我已經立你作多國的父。” 

18他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作多國的父,正如先前所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 

19他將近百歲的時候,雖然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經斷絕,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

20並且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裡得堅固,將榮耀歸給神。

21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作成。

22所以這就算為他的義。 (羅4:17至22)

在這段聖經內,我們不難發現保羅在描繪列祖亞伯拉罕信心的內涵。

信靠神(羅417

亞伯拉罕信靠這位神是「那叫死人復活」的,他相信主是賜生命的神,信心之父相信神是「使無變為有的」,亞伯拉罕相信祂是創造萬物的主宰。在此看見亞伯拉罕擁有清晰信心的對象。

有指望的信(羅418

英王欽定本譯作 “believed in hope” ,說明亞伯拉罕的信是有盼望的信。

超越理性的信(羅419

神應許賜給亞伯拉罕兒子,他當時已近百歲(創17章),接常理說,生下兒子的機會是近乎沒有可能的,但他仍接受神的話,看見他的信心是超越理性的。

仰望神應許的信(羅420

信心好像沒有理性可言,但其實信心是有依據的,信心是建基在神的應許上的。

堅固的信心(420

英王欽定本譯作 “strong in faith” 。擁有堅固的信心,才可將榮耀歸給神。

不疑惑的信(羅420

怎樣才是一個有真正有信心的聖徒呢?亞伯拉罕不疑惑神的應許,完完全全接受神話語的定規,因為他絕對不會對神的話產生疑惑的。

以神的信實為中心的信(羅421下)

亞伯拉罕完全接受神是信實的,他的信心是建造在「神是信實」的真理上。

信心的果效

由於亞伯拉罕信神,接受神至高的旨意,以致他可成為多國之父(4:17),與此同時也被神算為義(羅4:22)。

信徒照樣被稱義(羅42325

23算為他義的這句話,不是單為他寫的,

24也是為我們將來得算為義之人寫的,就是我們這信神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人。

25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 (羅4:23至25)

新舊兩約是一致的,聖徒都是以信為本,並且根據新約的亮光,當人接受主耶穌基督為世人受苦,被釘十架,三日後從死裡復活,罪人就可被拯救,被神算為義。

信徒稱義的經歷(羅5111

1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2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

3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4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5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6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

7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

8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9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

10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11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 (羅5:1至11)

因信稱義的真理,不是純綷一些虛無飄渺的道理,乃是基督徒可體驗及經歷的真理,一個重生得救的信徒,必然會體驗到當中主觀的經歷。保羅解釋這真理時,闡釋到三而一的真神,聖父、聖子、聖靈一同參與稱罪人為義的這件工作。

三一神的工作

父神

賜下獨生子(羅425

在稱罪人為義的過程中,父神樂意將祂的獨生子賜下。若不是主耶穌被交給人的話,若不是祂為罪人掛在殘酷的十架上,為罪人贖罪,人是斷不能稱義的。

使基督復活(羅424

父神以大能叫主耶穌從死裡復活,叫相信者有永遠的生命,這是人被稱為義的必然要素。

賜下聖靈(羅55;約1416261526

聖靈是真理的靈,使人明白真理,叫人接受因信稱義的真道。

基督

為世人的過犯被交給人(羅425

主耶穌是因為世人的過犯,才要受苦受害;為要成就這因信稱義的救恩。

復活叫信徒稱義(羅425

主耶穌的復活帶給人類真正的盼望,因為祂不是死了的主,乃是復活的主。祂的復活才能帶給罪人出路,使信而接受者可被神算為義。

使神與人相和(羅511112

由於世人都犯了罪,神和人都處於對立的狀態,現今因主救贖的功勞,使神與人和好。

得進入現今所站的恩中(羅52

主耶穌使基督徒可享用神的恩典。

為罪人死(羅56

若人要被算為義,在神的計劃中,耶穌基督必定要犧牲。

顯明神愛世人(羅58

在甚麼事情上我們知道神是愛我們呢?基督為世人死,就完全表彰神是愛世人了!

靠祂的血稱義(羅59

基督的寶血是赦罪的要素,若不是主流血捨身,救恩就不能成就了。

免去神的忿怒(羅59

人犯罪是惹神發怒的,但基督的代贖,平息了神的忿怒。

藉祂的生命使人得救(羅510

英王欽定本譯作: “we shall be saved by His life” 。耶穌基督的死,帶給罪人無限的歡欣,並且祂的死叫信徒得著永生。

藉祂信徒能以神為樂(羅511

基於信徒接受耶穌基督寶貴的救恩,聖徒可以神成為他們歡樂的源頭。

聖靈(羅55

聖靈把神的愛澆灌在我們的內心,使我們明白神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信徒成長的經歷

基督徒不單在稱義的事上有所經歷,並且還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到信仰的寶貴及真確。

與神和好的經歷(羅51

當人犯罪,與神交惡後,人便失去平安、喜樂,但當人決志歸回神時,人便立時經歷到與神和好甘甜的感覺。

信徒蒙恩的經歷(羅52

在基督徒成長過程中,一定會經歷到神的恩典,藉著主耶穌,蒙恩的人可進到神的恩中,並可享用祂一切的豐盛。

信徒快樂的經歷(羅52

基督徒之所以快樂,是因為現今可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罪人因犯罪而失去與神同在的榮耀,與此同時,也虧缺了神的榮耀,意即人不能活出或彰顯神的榮耀來;但現今快樂的事情是,人不單可復得失落了的榮耀,並且盼望可永永遠遠進到神不變榮耀的國度裡。

在患難中的經歷(羅535

在聖徒成長的過程中,面對苦難是難免的,但寶貴的是,信徒在逆境中仍能成長。

在患難中的心境

真正擁有永恆生命的基督徒,面對患難是有不同體會的,在他們心靈中,仍是滿有快樂的(羅5:3)。

在患難中的得著(羅534

在患難中信徒不單歡喜快樂,並且可在苦難中長進,有所得著。

患難生忍耐

在惡劣的環境中,屬神的兒女被熬煉,可生發忍耐。

忍耐生老練

甚麼是老練呢?英王欽定本把它譯作「經歷」 “experience” ,新國際譯本則譯作「品格」 “character” 。原文(原文編號1382)含有真確的證明 “proof of genuineness” (參考林後2:9)。在此給了我們不少的亮光及啟迪,在苦難中,信徒可生出忍耐來,在忍耐苦難的過程裡,證實信徒擁有無偽之信。

老練生盼望

經歷到神的真確,人才會有盼望;有美好品格的聖徒才會有盼望;再者,擁有真確信心者才會有盼望。

盼望不至於羞恥

新國際譯本譯作“and hope does not disappoint us”,讓我們知道一個非常重要的真理,就是由於基督徒內心充滿盼望,這盼望是不叫我們失望的,印證我們以上所有的經歷都是真確的。

能渡過患難的原因(羅55

神的愛就是動力,神的愛是支持基督徒渡過及勝過苦難最主要的因素。

4) 定罪與稱義的對比(羅51221

12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13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14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

15只是過犯不如恩賜。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何況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地臨到眾人嗎?

16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賜;原來審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賜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

17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

18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

19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

20律法本是外添的,叫過犯顯多;只是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

21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樣,恩典也藉著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 (羅5:12至21)

在亞當裡被定罪(羅51214上)

罪與死(羅512

罪藉亞當進入世界

由於始祖亞當犯罪,全人類都伏在權勢下,世人與生俱來犯罪的傾向,令各人也要為自己所犯的罪負責。

死是犯罪的結果

人犯罪的結果,即時是屬靈的死亡。人類立刻與神斷絕相交,這是靈性的死亡,並且由於犯罪帶來的惡果,沒有人可逃避肉身的死亡。

死亡臨及眾人

死亡臨及世人,這是一個事實,是人犯罪後必然的結果。

眾人要承擔犯罪的惡果

死亡是人類犯罪後所要面對及承擔的惡果。

罪與律法(羅513

律法的功用(羅參考320

律法有兩方面主要的功用:一,是叫人知罪;二,是要顯出人的不是。

罪的定義

罪可有兩方面的含意:未達到律法的要求為之罪;違背律法為之罪。

罪的權勢(羅514

叫沒有律法的人死

「從亞當到摩西」:亞當所身處的,是沒有律法的世代,在此表明鐵一般的事實,就是犯罪的惡果,叫在沒有律法時代裡的人死亡。在摩西的時代,以色列人才得到神的律法。在這世代裡,沒有人能逃避死亡。自亞當到摩西的世代,人都伏在罪的權勢下。

叫擁有律法的人死

換句話說,所有世上的人都伏在死的權勢下。

罪人都伏在死權下

「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羅5:14),世人所犯的罪與亞當不同,但他們的命運與始祖卻是一樣的。

在基督裡被稱義(羅514下至21

亞當與基督的對比

亞當是基督的預表

「預像」:原文編號是5179,原文出現了十五次(約20:25;徒7:7:44;23:25;羅5:14;6:17;林前10:6;腓3:17;帖1:7;帖後3:9;提前4:12;多2:7;來8:5)。

英王欽定本譯作 “figure” ,現今神學常用名詞是 “type” 。

這字含有「像」「模型」的意思。

聖經使用這詞彙,原意有「喻言」「將來實現的模樣或樣式」

在新約聖經內,也有論及預表的實體 “antitype” (來9:24;彼前3:21)。

有學者把亞當與基督類同或相似的地方分為七方面:

亞當預表基督為完全人(來4:15下)。

亞當是全人類的代表,基督則是教會的元首(羅5:12;弗5:23;西1:18)。

亞當有管治全地的權柄(創1:28),基督則擁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太28:18至20)。

亞當是以神的形像造的(創1:26),耶穌基督則是神的真像(來1:3)。

從亞當的肉身生出夏娃(創2:21至23),主耶穌基督乃是教會的源頭(弗5:30至32)。

亞當為神的兒子(路3:38),基督則是神的兒子(太3:17)。

亞當與夏娃二人成為一體(創2:23至24),教會與基督也合而為一(弗5:30至32)。

亞當不及基督

雖然有些地方,亞當與基督非常類同,但他們也有非常不同的地方,基督是遠超乎源於地的亞當的。

亞當不是完全人(參路1:35)。他曾犯罪得罪神。

亞當不是屬靈人(林前15:46)。他只不過是世上第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亞當不是生命之源(羅5:14,19)。他雖是世上所有人類的先祖,但他不是生命的創始者。

亞當不是恩典之源(羅5:15)。亞當是第一個犯罪的人,人類的罪性從他而來,神就是恩典的源頭。

亞當不能叫人得生命(羅5:16,19)。他不能使人有生命,因為他只是受造之物。

亞當不是屬天的(林前15:47)。亞當是神在創造宇宙萬物時偉大的傑作,但他不是源自天上的。

亞當只是有靈的活人(創2:7)。基督才是叫人活的靈(林前15:45)。

過犯與恩典的對比

保羅以過犯與恩典作一個對比,提及兩者所帶來的後果:

過犯所帶來的後果

過犯所帶來的後遺症,主要有死亡(羅5:15)及被定罪(羅5:16,18)。

恩典所帶來的後果

神的恩典對比過犯,就即時顯出神「恩及世人」了!由於主耶穌的獻上,神的恩典加倍臨到眾人(羅5:15),罪人可被稱義(羅5:16,18),並且蒙恩的人可得著永生(羅5:18,21)。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