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君王的童年[1]


[1] 太2:1至23;路2:21至52

1) 施行割禮(路221

主耶穌肉身的雙親嚴格遵行舊約律法的咐吩,當他們的孩子生下來第八天,便完全依據舊約的慣例(創17:12;利12:3)替兒子行割禮;正如加拉太書的記述,主耶穌生在律法之下,成為「律法之子」(4:4)。通過割禮,男孩子以自己的血見證昔日先祖亞伯拉罕與耶和華所立的約,並表示甘心樂意接受立約附帶的條件、義務及權利。猶太人普遍從家族中取名替兒女起名;但約瑟及馬利亞是遵照天使的吩咐稱孩子為耶穌(路1:31;太1:21)。在這事上,看見他們兩人是遵照律法的話,意即先祖的傳統來作為行事為人的準則;並且不是完全死守人的遺傳,也依照神藉天使的吩咐來辦事,這是活潑新鮮的領受。

2) 被獻為祭(路22238;利1218

出埃及記十三章第二節,清楚吩咐以色列人應把頭生的孩子分別為聖的獻給神。根據利未記的記載,婦人生產男孩後,要視為不潔,並在家中居住三十三天,然後要帶同祭物奉獻給神。依據這段聖經的記載,路加福音2:21與2:22,可能相隔有三十三天之久。

按律法行(路2222324

這幾節經文顯示,約瑟及馬利亞遵守主的話,他們乃是聽道行道的人。「上耶路撒冷」(2:22),從這組字句中,看見他們兩人為信仰,實在是付上了代價。由孩子出生到這節經文為止,相距應有四十天,或許他們已返回故鄉拿撒勒(路2:4);從拿撒勒前往耶路撒冷,約有六十二英哩的路程;因遵行律法的要求要往返兩地,顯出兩人為信仰的擺上。即使兩人仍留守在伯利恆,耶路撒冷與主的降生地,也有一段的距離。

獻上禮物(路224

約瑟及馬利亞的獻上,是根據律法上最低的要求。參照利未記12章,奉獻者應獻上一歲的羊羔為燔祭,一隻雛鴿或班鳩為贖罪祭;若是能力不足的話,可以獻兩隻班鳩或兩隻雛鴿,一隻為燔祭,一隻為贖罪祭。兩人按照最低的要求奉獻,表明他們是十分貧困;與此同時,也可證明博士還未到來朝見聖嬰,否則可變賣禮物來獻祭。

遇見西面(路22535

西面的為人

他是公義、虔誠及有聖靈的人;用現今的術語來說,他是個屬靈人。西面得了聖靈的啟示,意即被神的靈感動後,便作出適切的行動,以致可遇見剛生下來不久的基督;在此看見,神作事是依據祂的話及靈的,兩者是彼此配合的。約瑟及馬利亞依照舊約律法的要求,配合西面在聖靈感動下作的行動,以致西面可在離世前親眼目睹神所立的基督。

西面的稱頌(22832

西面稱頌神,因為基督及是以色列及外邦人的拯救,現今在有生之年能目睹彌賽亞,已心滿意足。

西面的祝福(23435

屬神的人為約瑟及馬利亞祝福,求神賜下祂的恩典。

西面的預言(23435

西面得了啟示,預告孩子長大後,使許多人興起或跌倒,意即當人家接受基督為神所立的彌賽亞時,便與主一同被高舉,若堅拒的話,便落在罪的咒詛中,主耶穌必顯露人心中的隱情,由於人極力反對基督,捏造惡事來毀謗祂,以致為母的,也極其傷痛,心好像被刀刺透一般。

「跌倒」(原文編號4431):垮台或跌倒。

「興起」(原文編號386):含有從座位起來或從死裡復活的意思。

遇見亞拿(路23639

“And there was one Anna, a prophetess, the daughter of Phanuel, of the tribe of Aser: she was of a great age, and had lived with an husband seven years from her virginity; And she was a widow of about fourscore and four years, which departed not from the temple,   but served God with fastings and prayers night and day.” (Luke2: 36-37 KJV)

亞拿是屬亞設支派的後人,根據可靠的古卷顯示(Textus Receptus),這段聖經與和合本的譯法有點差距,古卷是說她婚後七年便寡居,過了八十四年寡居的生活,一直留在聖殿裡,以禁食、祈求晝夜的事奉神。當亞拿獲知喜訊時,便稱頌神及把好消息廣傳。

3) 幼年時候

根據傳統,博士與牧羊人朝拜聖嬰是在同一時間發生;但若仔細研究下,兩件事件之間有一段距離,以下再作詳盡探討。

在伯利恆(太2112

東方博士朝拜基督

當時背景

當時大希律執掌巴勒斯坦地。在字根方面,「希律」含有「英雄」的意思。這家族的歷史中,充滿詭詐、爭鬥、猜忌及可怕的淫行。家族成員中,不乏有才華及天份者,但卻誤用他們的天賦,反叫別人受損害。

博士名義

和合本稱這幾位朝聖者為「博士」,其它譯本則分別譯作「智者」“wise men”或“magi”。這字眼有幾種不的意思:博士,意即巴比倫或波斯的聰明人及祭司,精於占星學、解夢及其它神秘的技能(但2:2,10)。第二,魔法師(參考徒13:6,8)。根據某學者的見解,認為博士是研究科學的學者,特別是天文、宗教、哲學及醫學的研究者。「東方」,可指波斯、阿拉伯或巴比倫的地方。當時有僧侶散居在東方,而許多猶太人也住在其中;因此可從猶太人中獲知以色列的盼望,因為巴蘭先知曾預言君王源自以色列的預言(民24:17)。

朝拜基督

在馬太福音第二章內記載對基督的出生,有幾類不同的反應:

消極的反應

博士前來,為要知道基督的出生處,以致可朝拜這猶太人的王(2:2)。希律因這問題,顯得極之不安,因為怕失去猶太地的管治權。於是便召集祭司長及文士到來,盼望從這些宗教人士口中找出基督的所在(2:4);並且也召了博士來,更詳盡了解他們前來尋找猶太君王的來龍去脈,便打發他們先往伯利恆,若找到基督的話,就回來報信,好讓他也前往朝拜這新生王;其實希律是在說謊,他尋索彌賽亞的目的,乃是要除滅祂。可憐的是,祭司及文士很準確的引用舊約先知彌迦書,指出猶太人君王出生的地點(5:2),但他們卻沒有任何適切的回應。這是知而不行,是神極其厭惡的。

正面的反應

最具諷刺的是,朝拜基督乃是一群外邦人,竟沒有猶太人在其中。至於博士的人數有多少,實在無法斷定,傳統是以所獻上的三份禮物,便說是三位博士,這是有商榷的餘地。博士蒙星的引導,使他們朝見基督。「小孩子」:新英王欽定本同樣是譯作「小孩子」“young child”,加上希律把兩歲以內的男孩殺掉,顯示當時的主耶穌已不再是嬰孩了(2:16)。此外,博士所獻上的禮物分別是:黃金、乳香及沒葯。黃金是昔日尊貴人士才可擁有的。乳香,在舊約裡是與敬拜有關的物品(利2:1至16;6:15;出30:34至38;民5:15;尼13:5,9)。沒葯加上醋,是有止痛作用的(可15:23)。

在埃及地(太21318

約瑟及家人前往埃及,因為天使在夢裡警告他,希律要滅絕國中的小孩子,這應驗了基督住在埃及地的預言(何11:1)。此外,希律把孩子殺盡的事件,也早記在耶利米書31:15裡。

在拿撒勒(太21923;路239

起程回以色列地

大希律死後,約瑟再次蒙天使的啟示,叫他們離開埃及地(太2:19)。約瑟及家人起程回以色列地,風聞亞基老接續父親作猶太王,便十分懼怕,他蒙主的指示,便住在加利利的拿撒勒。根據歷史,希律的兒子亞基老十分兇殘,大希律給兒子稱號「王」,管轄猶太、以東及撒瑪利亞。繼位不久,便在逾越節的期間,於聖殿殺了三千猶太人。

拿撒勒人

舊約沒有明說基督是拿撒勒人,為何馬太福音說這是應驗了先知的話呢(2:23)?學者有以下幾種不同的看法:

舊約所應許的「苗裔」

拿撒勒Nazareth的字根neser,是希伯來文「苗裔」或「枝子」(賽11:1;耶23:5;33:15;亞6:12);意即主乃是舊約所應許的「苗裔」或「枝子」。

主的卑微

拿撒勒人是指主的卑微,正如以賽亞書所預言的(53:2)。

被人厭棄

指主被人厭棄,像拿撒勒人一般。猶太人藐視加利利人,因為聖殿的所在地是在猶太地,那是以色列人信仰的中心;加上他們認為加利利人舉止粗魯,並且口音及服飾也是被猶太人取笑的地方。

4) 童年時候

基督的成長(路240

主耶穌童年的成長有三方面藉得我們留意的:「強健起來」,「充滿智慧」,「有神的恩在祂身上」。這也是作家長們教養及為孩子祈禱的目標及重點。

上耶路撒冷(路24150

為何在路加福音內記載了主耶穌十二歲的事蹟呢?

律法之子

在主耶穌的時代,猶太人的孩子五歲便在會堂的學校學習律法,以色列人期望孩子在十二歲時已能守律法,而在十三歲便可成為「律法之子」。

以父神的事為念

在獨特的事件中,看出約瑟及馬利亞十分敬虔,遵照律法的要求過節(2:42;參考出埃及記23:14至17)。此外,看出主在年幼時對雙親的順服(2:51)。雖然聖經沒有交待主耶穌留在耶路撒冷的原因,或雙親為何忘記帶領祂離去。但在這件事上,約瑟及馬利亞怪責兒子(2:48),要求孩子離開時,主順從父母的決定。最後,在這件事上,已看見主清楚知道祂的使命(2:49),乃要以父神的事為念。雖在肉身為人的兒子,在祂的心思中,已清楚了解自己乃是神的兒子。

經文的總結

路加在這章經文的總結是,「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