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1:18至25;路1:5至2:20
1) 預言約翰的出生(路1:5至25)
當時的背景(路1:5)
路加以歷史學家的態度及眼光寫這福音書,作者多次談及希律;在聖經內所論及的希律,不單是個人的名字,也是一個家族的名字。主耶穌時代的希律,別名大希律,希律得到羅馬皇帝的賜封,管理巴勒斯坦,他的封號為「猶太人的王」。希律是猶太人世仇以東人的後裔。
介紹撒迦利亞及以利沙伯(路1:5至25)
他們的簡介(路1:5至7)
以利沙伯是亞倫的後人(路1:5),她及撒迦利亞皆是義人。路加對義人有以下的註解:義人在神面前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也是無可指摘的。他們沒有孩子,因為以利沙伯不能生育,兩人年紀也老邁了。
蒙神的啟示(路1:8至13)
得啟示的時間(路1:8至10)
正當撒迦利亞在聖殿內事奉神時,他得著從神而來的啟示。
得啟示的地點(路1:11)
為何神的使者站在壇的右邊向他顯現呢?根據猶太人的傳統,壇的右邊是留給神的,左邊卻是為天使加百列而設的。從這節經文來看,天使並不按照人的傳統作工。這讓我們看見,作為神的工人,不要死守傳統,乃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察驗神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得啟示的原因(路1:13)
為何天使加百列特意向撒迦利亞顯現呢?神要藉天使向祂的子民宣告一件事,乃是撒迦利亞和妻子求兒子的禱告已蒙應允。相信夫妻二人已在主面前懇求多時了,為何神那麼遲才應允兩人的禱告呢?聖經沒有交待其原因,但我們從中明白到神有應允禱告的主權,也看見神所定的時間與人所渴慕的極其不同。
得啟示的內容(路1:14至17)
這對老紀老邁的夫婦可獲孩子,是一個喜訊;對別人來說,也使許多人歡喜快樂(1:14)。天使預告孩子日後長成的情況:他是在主面前為大、被神分別為聖(「淡酒濃酒都不喝」,好像昔日在民數記第六章所論及為神分別聖的拿細耳人)、被聖靈充滿、擁有先知以利亞的心志及能力,他的服事可使人回轉歸向神(1:15至17)。
2) 預言基督的出生(路1:26至38)
天使報喜訊(1:26,36)
報訊的時間
「到了第六個月」“In the sixth month”(NIV)究竟第六個月是指甚麼時間呢?若參考1:36,我們便知道這是指馬利亞的親屬以利沙伯已懷孕有六個月了,天使蒙神差派,前往馬利亞處,宣告她必從聖靈感孕生子的喜訊(1:35)。為何路加要記下記下這特別的時間性?或許馬利亞的信心不足,不最相信她可從聖靈感孕的可能性,故此天使便藉以利沙伯年老懷孕的事實來向她宣告,在神並沒有難成的事(1:37),藉此堅固她的信心。
報訊的地點
當時馬利亞居住在加利利的一座城,名叫拿撒勒(1:26)。有學者認為拿撒勒是外邦人聚居的城市。在歷史中,拿撒勒沒有出過甚麼傑出的人物。
報訊的對象
馬利亞是一個童女,已許配大衛的後人約瑟(1:27)。
報訊的天使
報訊的天使是加百列,也是向撒迦利亞報喜訊的那一位。
喜訊的內容
天使宣告馬利亞已成蒙恩的人(1:30),聖靈必使她懷孕,她的孩子是至高者的兒子(1:31),神必將大衛的王位賞賜給祂,成為雅各家的王,掌權直到永永遠遠(1:32,33)。
馬利亞與以利沙伯(路1:39至56)
為何馬利亞急忙往山地去探望以利沙伯呢?
馬利亞為要求證(1:39至40)
馬利亞那麼衝忙前往以利沙伯處,極有可能與1:36有關,因為她想證實以利沙伯是否懷了身孕。
以利沙伯的祝頌(1:41至45)
當以利沙伯聽見馬利亞的問安時,連身上的胎兒也在跳動,隨即被聖靈充滿,歌頌馬利亞是極其蒙恩的人,因為馬利亞是蒙神選上,所懷的胎也是蒙福的。
馬利亞受感歌頌(1:46至55)
由於以利沙伯被神的靈充滿,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打動了馬利亞的心,以致她向神發出頌讚。馬利亞的頌讚中有幾方面藉得注意的地方:
源自親身的經歷
她不是故意在此大造文章,乃是有感而發的。正如述說見證一般,是親身的體驗。
發自內心的體會
這裡提及到「心」(原文編號5590),「靈」(原文編號4151)。馬利亞的內心受了感動,內裡的人便向神謳歌。
頌讚真神的內容
馬利亞在此稱讚神顧念人(1:48),使人蒙福(1:48),為人成就了大事(1:49),祂的聖名(1:49下),憐憫敬畏祂的人直到世世代代(1:50),至高者的主權(1:51至53)及祂的信實(1:54至53)。
3) 施浸約翰的出生(路1:57至80)
親友同來歡樂(1:58)
「鄰里」“neighbours”是距離相近的人;「親族」“relatives”是關係上相近的人。這兩組人都因撒迦利亞及以利沙伯蒙神的憐憫,喜獲麟兒而歡樂。
起名與行割禮(1:59至64)
神聖及歡樂的時刻
行割禮是神聖及歡樂的時刻,表徵兒子進入神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裡,讓孩子活在律法的權威下。
大祭司的身份
撒迦利亞以大祭司的身份,把兒子獻上,實在對他來說,有極大的意義。
約翰
眾人的意見,要替孩子起名「撒迦利亞」,意即「神的記念」;但卻遭受撒迦利亞及以利沙伯的反對,堅持要替孩子起名「約翰」,是「神的禮物」。
「寫字的板」
昔日的人在木板上塗上薄薄的臘,可在上面寫字。
4) 約瑟打算休妻(太1:18至25)
昔日的婚娶
男家作主動
古時沒有自由戀愛這回事,婚事皆由男家作主動,向女方家長提出。雙方家長一同商討禮金“mohar”的多少;它的用意是由於女家失去女兒,故此不能再服務女家,但卻使男家得益,這禮金是作為女家的補償的。
兩個階段
娶妻要經過兩個主要的階段:第一,訂婚;第二,婚禮。在猶太人的傳統中,訂婚比結婚更為重要。訂婚好比今日的地產交易,不同之處,乃是有許多赴會的親友。訂婚來說,是私人的盟約(Agreement),而不是宗教或公民的合約(Civil Contract),在合適的時間才會舉行宗教的儀式。訂婚後會有筵席,之後準新郎及其雙親回家等候,新郎不會再見準新娘的面,直至正式結為夫婦的那一天。訂婚與結婚相距的日子,乃根據個別情況而定的。訂婚後雙方便要忠於承諾,很難再反悔。
約瑟的反應(太1:19)
約瑟獲知未婚妻懷孕的消息後,由於他是個義人,便不想明明的羞辱未婚妻,而打算暗中把她休了。但天使在夢中向約瑟顯現,攔阻他休妻。天使提醒約瑟不用怕,只管把馬利亞迎娶過來,因為她的身孕是從聖靈而來的,並且要替孩子取名為耶穌,祂是與罪人同住的拯救者,應驗舊約聖經的預言(1:20至23)。結果約瑟順服神的旨意,把馬利亞娶過來,並遵照使者的吩咐,替孩子取名耶穌。
5) 基督的降生(路2:1至7)
降生的時間
凱撒曆法
公元前46年(即羅馬建國的第708年),猶流凱撒設立「凱撒曆法」,規定一年自現今的一月一日開始。時至主後六世紀,羅馬僧侶小狄約尼西(Dionysius)開創以耶穌基督降生作為定年代的曆法,獲得普遍人的採納。由於日後有更多準確的歷史資料作為參考及研究,才發現曆法計算方面極不準確。路加福音2:2所提及的居里扭(Quirinius)曾先後兩次擔任敘利亞的總督或巡撫,第一次是在主前4年至主後1年;第二次則在主後6年。基督是降生於大希律還健在的時間;但若依據這種曆法,希律是死於主前4年,這是沒有可能的事。故此,現今普遍學者皆認為主耶穌是在主前6至4年期間降生的。
AUC
ab urbe condita;意即「自建城後」的意思。根據傳統,羅馬城是在公元前753年建成的。
降生的靈訓(太2:4)
主耶穌降生在伯利恆,這是大衛王的出生地(撒上16:1)。
按肉體而論,主耶穌是君王的後裔。祂正是猶太人的王(參考太27:29,37)。
基督降生在伯利恆,正好應驗了舊約彌迦書的話(5;2)。
伯利恆,意即「盛餅的房子」“House of bread”。主在世上自稱為「生命的餅」(約6:35),把兩者連在一起時,非常有意思。或許是至高者特意的安排。
綜合來說,主耶穌是神所立、合祂心意的王;基督也是生命的餅,供應世人心靈真正的需要。
6) 牧人聞喜訊(路2:8至20)
降生的日子
十二月二十五日
現今普遍人以為十二月二十五日是基督降生的日子,其實這是羅馬天主教所定的傳統。根據某些學者的見解,巴勒斯坦的雨季是十月中至三月中,加上牧羊人絕不會在深冬裡看守野地的羊群;故此,基督一定不是在嚴寒降生的。
異教的節日
根據學者的研究,十二月二十五日異教的色彩十分濃厚,例如巴比倫人在這日慶祝天后兒子的誕生;也是羅馬古代的農神節,羅馬人民以淫蕩的方式慶祝,由男子中選立一美男子,提供給十位美女淫玩三十天後,便把那俊男獻給農神。
降生的地點(2:7)
馬槽
基督生在馬槽裡,「馬槽」(原文編號5336),可解作「馬槽」或「嬰兒床」。為何主耶穌要生在馬槽裡呢?聖經的解釋是客店沒有地方。「客店」在原文含有「小旅館」、「住宿的地方」或「飯廳」的意思(原文編號2646)。學者認為,巴勒斯坦地的客店與敘利亞的旅館十分類同。敘利亞的旅館(khan or caravanserai),是十分細小的建築物,由粗糙的石塊砌成,大多數只有一層高,有一拱起的休息的地方(leewan),離地面約有一、兩呎,作為旅客休息的地方;此外,還有地方可讓牲畜拴起。在加利利海岸一帶(Khan Minyeh)的古蹟中,發現較大型的旅館,擁有一系列住宿的地方,由於沒有外牆,住客皆沒有甚麼的私隱,連最簡單的傢具也沒有,甚至要攜帶自己的地毯。客店沒有任何服務,顧客要自備食物、取水及看顧自己的牲畜。若租客珊珊來遲的話,連最簡陋的設施也失掉,只好在動物悽身之處休息,忍受惡臭及擠迫的環境。
報名上冊
由於羅馬君王下令,要所有羅馬帝國裡的人民報名上冊,因此許多城市都佈滿了回鄉辦理有關手續的人;故此約瑟及馬利亞來不及租用客店,又或許是基於太貧窮,不夠金錢租用地方來暫住。
兩個主要的原因
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該撒亞古士督(Augustus)下令要人民報名上冊有兩個主要的原因:第一,以羅馬帝國的法制,人民必須繳付在別處物業的地稅;若擁有業權者,必須前往祖居或所擁有的居所,向政府證明自己的業權,並經羅馬政府評估後,繳納有關的稅項。那麼報名上冊是與徵收稅項有關的了。第二,該撒亞古士督使用不同的方法來管治自己的百姓,由於看見帝國的人口減少,便禁止人民墮胎,並以稅務上的優惠,鼓勵老百姓多生育兒女。他要求百姓報名上冊,藉此人口統計的方法,看看自己所推行的方針成功與否。
報訊的對象(2:8)
有學者認為,伯利恆野地看守的羊群是屬於聖殿的,是專為獻祭而牧放的。無獨有偶,主耶穌是被殺獻為祭的羔羊。
喜訊的內容(2:9至13)
這好消息的內容,就是在大衛城裡,主基督已經降生,祂是萬民的救主。
天使的歌頌(2:14)
天使將神該得的榮耀歸給祂,並且在此宣告,「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
牧人的回應(2:15至18,20)
當牧人聽了好消息後,便急忙去找基督的出生之處(2:16);目睹這事實後,他們把這喜訊傳開(2:17),並且讚美及將榮耀歸給神(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