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千禧年有甚麼認識呢?
試從舊約聖經內找出有關千禧年的經文。
1) 千禧年的意義
歷史背景
舊約的應許
以賽亞預告神的得勝,也論到子民蒙救贖後向神發出的頌讚(賽25:1至27:13),先知用了三章的篇幅來清楚描繪千禧年的景況。
基督的應許
當為基督鋪排道路的施浸約翰完結其任命後(太4:12),在正式開始其事奉前,主耶穌隨即起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4:17)。在差派十二位使徒外出傳道時,祂吩咐他們如此說:「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太10:7)。又當差遣七十位信徒出外傳道之際,再次囑咐他們說:「『神的國臨近你們了。『就是你們城裡的塵土粘在我們的腳上,我們也當著你們擦去。雖然如此,你們該知道神的國臨近了。』」(路10:9,11)。
選民的拒絕
馬太福音可分為三大段落
君王的介紹及證明(太1:1至11:1)。
君王被人反對(太11:2至16:12)。
君王最終被人拒絕(太16:13至28:20)。馬太福音的寫作對象是猶太人,作者首先向讀者交待耶穌基督為以色列人期待已久的彌賽亞,隨即便介紹選民怎樣的反對祂,最終是完全的拒絕,不肯接受祂為彌賽王。
耶穌基督承諾把國度賜給以色列人,但基於百姓的硬心,因拒絕承認基督為王而錯失國度的應許;故此,國度的應許因百姓的不信,暫時被中止過來,把神國降臨的日期押後(太21:42至43;徒28:23至29)。
再次承諾
雖然以色列人不肯接受基督為王,也叫他們錯失國度這寶貴的機會,但神沒有放棄他們。主再次將國度的應許放在百姓的跟前,讓他們可作決定,把握機會接受這個禮物。主耶穌清楚表示,為著選民的緣故,在大災難期間他們可再次得聞天國的福音(太24:14;啟7章;11章)。
應驗盟約
亞伯拉罕之約
神應許亞伯拉罕其子孫必成為大國(創12:1至3;13:16;15:5;17:7;22:17;22:18),也可擁有自己的地方,這些應許將會在千禧年的國度完全應驗。
大衛之約
在千禧年國度裡,我們可以看見大衛王能再次擁有國位,並且坐在這寶座上的君王,祂的國位是直到永遠的(代下13:5;撒下7:12至16;23:5)。
巴勒斯坦之約
神曾應許以色列人地土,至今還沒有應驗,但在千禧年國度裡這應許必定會完全實現(賽11:11至12;65:9;結16:60至63;36:282至9;39:28;何1:10至2:1;彌2:12;亞10:6)。
新約
神在新約內應許人新心、赦罪及聖靈的充滿,將來必會應驗在千禧年的國度裡(耶31:31至34;11:18至20;結16:60至63;37:26;羅11:26至29)。神必照著應許的內容,大大的賜福以色列人。
2) 千禧年的情況
享有和平
眾多先知曾預言,在彌賽亞的統治下,世人才可享有和平,這樣人與人之間才會停止彼此之間的爭鬥(賽2:4;9:4至7;11:6至9;32:17至18;33:5至6;54:13;55:12;60:18;65:25;66:12;結28:26;34:25;何2:18;彌4:2至3;亞9:10)。
享有喜樂
千禧年國度有一特色,這就是喜樂了(賽9:3至4;12:3至6;14:7至8;25:8至9;30:29;42:1;42:10至12;52:9;60:15;61:7,10;65:18至19;66:10至14;耶30:18至19;31:13至14;番3:14至17;亞8:18至19;10:6至7)。
享有聖潔
在千禧年國度裡,地土、城市、聖殿及子民也是歸神為聖的(賽1:26至27;4:3至4;29:18至23;31:6至7;35:8至9;52:1;60:21;61:10;耶31:23;結36:24至31;37:23至24;43:7至12;45:1;珥3:21;亞8:3;13:1至2;14:20至21)。
享有榮耀
神的榮耀在這國度裡彰顯出來,讓國民親眼目睹祂的榮光(賽24:23;4:2;35:2;40:5;60:1至9)。
享有安慰
彌賽亞王必親自俯就卑微的人,成為國民的安慰(賽12:1至2;29:22至23;30:26;40:1至2:49:13;51:3;61:3至7;66:13至14;耶31:23至25;番3:18至20;亞9:11至12;啟21:4)。
享有公義
在現今世上還未能完全看見神公義的彰顯,卻在將來的國度裡顯明出來(賽9:7;11:5;32:16;42:1至4;65:21至23;耶23:5;31:23;31:29至30)。
享有知識
在千禧年裡,聖靈的工作是十分活躍的;此外,在這期間人民也可享有完備的知識(賽11:1至2;11:9;41:19至20;54:13;哈2:14)。
享有教訓
舊約聖經曾多次向世人預告,教訓必會源自這位大君王,使國民得著教導(賽2:2至3;12:3至6;25:9;29:17至24;30:20至21;32:3至4;49:10;52:8;耶3:14至15;23:1至4;彌4:2)。
除去咒詛
自始祖犯罪後,世人便伏在罪的咒詛裡,使人叫苦連天,但在千禧年國裡主竟把咒詛除掉(賽11:6至9;35:9;65:25)。
除去疾病
在千禧年國裡,彌賽亞以大能醫治其百姓,使人得著痊癒(賽33:24;耶30:17;結34:16)。
殘疾得治
殘疾者必得著醫治,這為千年國度的另一樣特徵(賽29:17至19;35:3至6:61:1至2;耶31:8;彌4:6至7;番3:19)。
得著保護
在這期間人民必得著主超自然的保護,免招損傷(賽41:8至14;62:8至9;耶32:27;23:6;結34:27;珥3:16至17;摩9:15;亞8:14至15;14:10至11)。
享有自由
在那時再沒有欺壓人民的事件發生,因而百姓可享有自由(賽14:3至6;42:6至7;49:8至9;亞14:10至11)。
享有長壽
享有百歲而死的人,也視為嬰孩(賽65:20),長壽是那期間的特徵。
生育能力
帶著肉身進入千禧年國度的聖徒仍有生育的能力,意即在這階段裡亦將會有嬰兒的出生。可是這些孩童仍有罪性,也需要得著救贖(耶30:20;31:29;結47:22;亞10:8)。
仍要工作
沒有人在千禧年國度應是閒懶不結果子,因為那時人也是努力作工,才可得著收成的(賽62:8至9;65:21至23;耶31:5;結48:18至19)。
經濟發達
在難奮工作的環境下,人民不單可獲取物質的豐富,也直接叫經濟發達起來(賽4:1;35:1至2;35:7;30:23至25;62:8至9;65:21至23;耶31:5;31:12;結34:26;彌4:1,4;亞8:11至12;9:16至17;結36:29至30;珥2:21至27;摩9:13至14)。
亮光加增
世上的光輝必大大的增加,或許這是豐收的其中一個因素(賽4:5;30:26;60:19至20;亞2:5)。
言語統一
有學者認為在這期間人的言語可統一,把人與人在言語上的阻隔除掉(番3:9)。
合一敬拜
人會齊集在一起,同心合意地敬拜神及神所膏立的彌賽亞(賽45:23;52:1;52:1至7;66:17至23;亞13:2;14:16;8:23;9:7;番3:9;瑪1:11;啟5:9至14)。
神的同在
百姓可享有主的同在,與祂有緊密相交的機會(結37:27至28;亞2:2;2:10至13;啟21:3)。
神的能力
順從至高者的百姓可經歷到神的大能(賽32:13至15;41:1;44:3;59:19,21;61:1;結36:26至27;37:14;39:29;珥2:28至29;結11:19至20)。
永恆不變
千禧年國度裡的特徵不只是過眼雲煙的現象,乃是直至永遠的(珥3:20;摩9:15;結37:26至28;賽51:6至8;55:3;55:13;56:5;60:19至20;61:8;耶32:40;結16:60;43:7至9;但9:24;何2:19至23)。
3) 千禧年的政府
政權特色
神權的統治
耶穌基督為千禧年國度的彌賽亞王,祂必以鐵杖管轄百姓,描繪何謂神權的統治(啟20:15)。
統治的特色
照著神的意思,基督成為千禧年國的君王,以權能統管全地(賽2:2至4;9:3至7;11:1至10;16:5;24:21至23;31:4至32:2;42:1至7,13;49:1至7;51:4至5;60:12;但2:44;7:15至28;俄17至21;彌4:1至8;5:2至5,15;番3:9至10,18至19;亞9:10至15;14:16至17)。
政要人物
基督為君王
耶穌基督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祂是千禧年國裡的君王(啟20:16)。
大衛為副手
大衛王被封為基督的助理,協助主作治理的工作(耶30:9;結34:23;37:24;何3:5)。
大衛的副手
協助大衛執政的人,分別有教會(林前6:3)、使徒(太19:28)、貴族(耶30:21—參考英文譯本)、王子(賽32:1;結45:8,9)及審判官(亞3:7;賽1:26)。
國之臣民
在千禧年內,基督必治理以色列民(賽9:6至7;33:17,22;44:6;耶23:5;但4:3;7:14,22,27)及外邦人(賽42:1;49:6;60:3至5;俄21;亞8:22至23)。
地點所在
耶路撒冷是千禧年國的中心(賽2:2至4;耶31:6;彌4:1;亞2:10至11),也是管治萬民的中央(耶3:17;30:16至17;31:6,23;結43:5至6;珥3:17;彌4:7;亞8:2至3)。
4) 千禧年的聖殿
在歷史裡的聖殿
摩西的會幕(出40章)
主前1500至1000年。
所羅門的聖殿(王上8章)
主前1000至586年。
所羅巴伯的聖殿,日後再由希律王所重建(拉6章;約2章)
主前516至主後70年。
耶穌基督的身體為聖殿(約2:21)
主前4至主後30年。
教會為屬靈的聖殿(徒2章;帖前4章)
由聖靈降臨至教會被提。
普世教會為神的聖殿(弗2:21)。
各地的地方教會為神的聖殿(林前3:16至17)。
個別信徒為神的聖殿(林前6:19)。
大災難裡的聖殿(啟11章)
教會被提後至哈米吉多頓大戰結束為止。
千禧年國度裡的聖殿(賽2:3;60:13;結40至48章;但9:24;珥3:18;該2:7,9)。
設立聖殿之目的
彰顯神的聖潔
以色列人多次犯罪悖逆神,叫神的心傷痛。神藉著設立千禧年的聖殿彰顯祂的聖潔,與犯罪敗落的人作比較(結43:6至8)。
彰顯神的榮耀
聖殿成為神榮耀的所在地,藉此彰顯祂的榮耀(結43:7)。
記念神的祭祀
在千禧年聖殿所擺上的祭物完全與贖罪無關,只有記念的用途(參結43:18至27)。
彰顯神的管治
聖殿為神「寶座之地」(結43:7),這就是神管治萬民的中心。
宣告得勝咒詛
聖殿表徵著神是得勝者,藉著祂的作為,人可得著勝過咒詛的力量(結47:1至12)。始罪的罪行叫世人伏在罪惡的權勢下,使人飽受痛苦及煎熬,這是眾人皆知的咒詛。藉著神賜下的救恩,人得著拯救,並且能脫離罪的咒詛。聖殿就如同現今的紀念碑一樣,藉此宣告及記念神的拯救。
5) 千禧年的獻祭
反駁的人士
有學者認為基督的救贖已廢掉或取代了一切舊約祭祀的儀式,便斷定以字面解經的學者實在有犯駁之嫌,因為千禧年國度的事件絕不可完全依據字面的意義來解釋,因為不贊同在這期間仍有獻祭的儀式。他們相信假若再有獻祭的話,這就等於開倒車一般,把人帶返舊約時代,叫人再次奉行祭祀的儀式,豈不是把基督榮耀的福音貶低了。持如此見解的人,實在誤會了在千禧年獻祭的目的。
獻祭的意義
不是贖罪
在千禧年國度裡所獻上的祭物與贖罪無關,因為希伯來書10章4節明說:「因為公牛和山羊的血斷不能除罪。」此外,希伯來書的作者也如此說:24因為基督並不是進了人手所造的聖所(這不過是真聖所的影像),乃是進了天堂,如今為我們顯在神面前;25也不是多次將自己獻上,像那大祭司每年帶著牛羊的血進入聖所(註:“牛羊的血”原文作“不是自己的血”)。26如果這樣,他從創世以來,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這末世顯現一次,把自己獻為祭,好除掉罪。27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28像這樣,基督既然一次被獻,擔當了多人的罪,將來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顯現,並與罪無關,乃是為拯救他們。(來10:24至28)
新生意義
藉著獻祭的儀式,讓人知道沒有基督的犧牲,信徒就沒法可享有新生。
實物教材
這是一個實物的教材,提醒人救恩的寶貴。
罪的可怕
通過祭祀的儀式,叫人想起罪惡乃是極其可怕的。
神的聖潔
藉著獻祭來說明神是聖潔的。
記念主恩
格蘭“F.W. Grant”表示獻上祭物是為著記念主而設的,並不是換取救恩的方法。更有學者把它與「主餐」同作比較,兩者皆含有記念主恩情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