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何謂神的福音

你認為在基督教圈子內有那些傳福音的方法是值得商榷的呢?

真心悔改信主的人應有何表現?

1) 錯誤的傳講福音

貶低除罪的必要

在傳福音的過程中,有些人強調福音可使人得著平安和喜樂。不錯,福音可使人得著從天而來的平安和喜樂,但最重要的是,耶穌基督為世人的救贖主,把信靠者的罪完全除掉。

如果太過標榜福音能叫人得平安和喜樂的話,無形中便把罪人得著赦免的需要貶低,這是不恰當的。難怪有神學家說,不是缺乏平安或喜樂攔阻人進天堂,乃是罪阻擋人進神的國。

乃是因人而異的

福音只有一個,不論甚麼年齡、背景、職業、文化或膚色,普世各族各方的人,他們的屬靈需要是一致的:乃是蒙神的赦免,得著永生的需要。

某些基督徒神學家或牧者,太過強化人個別的需要,因而貶低人類普世的需要。福音不是因人而異的,其本質及內容也一直沒有變更。

貶低聖經的地位

某些信徒太高舉自己信主的經歷,甚至凌駕於聖經之上,間接貶低或否定神話語的權威。在靈恩派圈子裡,有些人強調施行異能或說方言是得救的表徵,無形中以經歷取代了聖經的教訓。

有些學者高抬學術的權威,不知不覺地把科學、考古學、文學、地理、歷史等,變成解釋福音的喉舌,把福音的地位貶低了。

以聰明來說服人

人的聰明算不得甚麼,沒有人可單靠聰明來說服罪人信主。福音所宣講的十字架,對猶太人來說是絆腳石,於外邦人中為愚拙(林前1:23)。

唯有聖靈感化人,人才會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16:8),意即聖靈才會叫人知罪。沒有口才、技巧、智慧的信徒,不一定不會帶領人歸向救主,最要緊是有倚靠主的心,並且不折不扣的把福音傳講。

以外表來吸引人

有些教會以聚會的形式或內容來吸引人參加聚會,比如唱甚麼的詩歌、講道的方式、敬拜的方式、特別的樂器等。我們不可不承認,實在沒有一個絕對的路向來傳福音,但假若人是故意或過分標榜外表形態的話,這就偏離了聖經的真理,沒有高舉耶穌基督,而高抬人的方法了(約12:32)。

高舉方法來傳道

善用方法可有助福音的廣傳,但太過依賴,就無形中低估了福音的能力。福音滿有神的大能,叫罪人悔改歸信救主。佈道的方法不單幫助聽道者能更清楚明白福音的信息,也讓信徒知道怎樣可把福音向人講解。如果只強調人的方法而忽略聖靈的工作,這已偏離了福音的正軌。

2) 扭曲福音的內容

加上水禮

錯誤的見解

有人根據馬可福音第十六章十六節,認為人必須接受浸禮(水禮)才可得救。

贊成浸禮叫人重生“baptismal regenerationists”的人,以使徒行傳第二章三十八節為他們的根據地。

某些人引用使徒行傳第二十二章十六節,斷定浸禮(水禮)可以洗去人的罪。

反對的原因

古卷的問題

有些學者認為馬可福音十六章第九節至二十節,於可靠的古卷內是沒有這段經文的;故此,把教義建基在這節經文上,藉此宣告浸禮叫人得救的道理,乃是有商榷的餘地。

雖然以上這種講法是不少現代聖經學者的看法,連不少福音派神學家或學者也持這種理論,但如此的講法也有商榷的餘地。有解經家亞倫高爾博士“R. A. Cole”在其馬可福音的註釋書內,認為假若沒有馬可福音第十六章九至二十節的經文,其完結就變得十分突然,不單在文筆方面有欠完整,並且在神學思路方面也欠缺完備。他認為有些抄寫聖經的人故意把這段經文省略,不把它留在其抄本內。篤信聖經學者約翰貝根“John Burgon”,花了不少精力研究以上的問題,在其著作「聖馬可福音最後的十二節經文」“The last twelve verses of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內,引述多方面的資料,指出最可靠的古卷內是有這十二節經文的。

經文的原意

施浸約翰的浸禮是「悔改的浸禮」,而基督徒卻繼續承接這種禮儀,但卻把其意義的範圍擴大。在使徒行傳內,多次論到悔改的問題。悔改不單是頭腦態度上的改變,乃是實際行為上的改變,堅決地遠離惡行(徒3:19;8:22;17:30;20:21;26:20)。此外,悔改是源自神的恩典,意即不是神憐憫世人,罪人根本沒法悔改(徒5:31;11:18;提後2:25)。

「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浸」(徒2:38),在昔日商業的用語來說,這是指「歸在耶穌基督的帳目上」“to the account of Jesus Christ’s”,或在猶太的慣常用語,乃是「參照耶穌基督」“with reference to Jesus Christ”的意思。如此說法,讓人知道「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浸」,表明信徒願意效忠基督,以祂為主(羅10:9;林前12:3)。此外,基督徒的浸禮有另一層的意義,藉著浸禮說明信徒得著聖靈的浸,成為神家裡的一分兒(太3:11;約1:33;林前12:13)。

接受浸禮絕對不能叫罪惡得赦,也不會叫人重生或得救。在初期教會,浸禮與悔改結合在一起,讓人知道一件事,就是真心悔改信主的人,必定會接受浸禮,藉此宣告他是甘心樂意離開罪惡,歸向救主耶穌基督的(徒2:38;22:16)。

誤解悔改

人可以有悔改,但仍沒法得著救恩。不少人為到自己的不是難過而悔改,但若沒有歸向耶穌基督的話,這人的結局仍是沉淪。換句話說,認罪悔改是要有正確的對象,如果只為其過錯而改正,卻不是為救主而作,一切都是徒然的。新約聖經所論到的悔改是與信靠耶穌基督結合在一起的(徒2:38;20:21),如果罪人只有悔改,卻沒有接納耶穌基督為救主,這人仍未得著救贖。

字面的意思

在希伯來文聖經內,「悔改」主要含有「喘息」“pant”、「嘆息」”sigh”、「呻吟」“groan”等,意即是為到自己所作的事情悲嘆或難過。

在希臘文聖經內,其中一個與悔改有關的字眼是含有「改變其思想」的意思。可見悔改是與人的思想有關,如果罪人的思想沒有改變,不覺得自己所作的是罪大惡極的話,人沒法可悔改信主。

聖經的用法

在新舊約的用語中,我們發現悔改不是單單難過而已,真正的悔改是與思想有關,意即人為到自己的惡行而難過,並且這種思想於人心中會產生動力,使人全心全意的轉離惡行(耶8:6;18:8;結24:14;珥2:13至14;拿3:9至10;太12:41)。

悔改的表現

真心悔改的人會為到自己的惡行顯出極度的難過,並且怨恨或厭惡自己(路18:13至14;何14:1至2)。

立志悔改的人會在神面前認罪及求憐恤(太12:41;結18:30;14:6;賽55:7)。

一個誠心悔改信主的人會離開其惡行,即決意轉離自己的過犯、偶像、可憎之事及惡念(徒26:20;撒上7:3;太3:8)。

悔改含有兩個不同的層面:第一,轉向神,信靠及事奉衪(帖前1:9)。第二,結出悔改的果子(路3:10至14)。

真心悔改信主的人,願意聽從聖經的吩咐,公開以浸禮來表明自己乃是誠心實意悔改的(可1:4;徒2:38;13:24)。

3) 耶穌基督的「福音」

福音原文的字義

起初是指「好消息的報酬」(原文編號2098),後來這字的意思演變作「好消息」。

聖經一貫的意思

神國和耶穌基督救恩的好消息(太4﹕23;9﹕35;24﹕14;26﹕13;可1﹕14;8﹕35;10﹕29;13﹕10;14﹕9;16﹕15;徒15﹕7,20,24;彼前4﹕17。)

在保羅書信裡常論及基督的死、埋葬及復活(林前15﹕1至3)。

或是指對福音的解釋(羅2﹕16;加1﹕7,11;2﹕2)。

何謂真神的福音(羅124

「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1:2)

「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1:3)

「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1:4)

福音裡的應許(12

「應許」的字義(原文編號4279

有之前已經承諾或應允的意思。

藉此看見神是信實的,沒有背棄祂的承諾。

表明福音是神完備無缺的計劃。

神親自承諾

藉著舊約聖經

在舊約裡,神已應許了人救恩(基督或彌賽亞)﹕

基督的降生(賽9﹕6;彌5﹕2;路2﹕10至11)。

基督的被害(民21﹕9;約3﹕14;賽53章)。

基督的復活(詩16﹕10;徒2﹕31;13﹕33;詩110﹕1;徒2﹕34至35)。

藉著神的先知(來11

神通過祂的僕人,把神的救贖計劃,清楚向人表明。

自有永有者藉著祂的話及僕人,預告祂已為世人預備了耶穌基督。

福音裡的基督(134

在福音裡,我們看見福音是介紹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中心,就是基督,換句話說,福音就是基督。簡單而言,福音就是耶穌基督為罪人的救主,這是關乎世人大喜的信息。

基督是神的兒子(13;約2031

「兒子」(原文編號5207

原文的字義

希腊文是“huios”。兩種主要含意﹕

是指著神兒子與人的關係而論(路1﹕32,35;徒13﹕33)。

按本質而言,主耶穌基督擁有神兒子的本質(太14﹕33;16﹕16;約1﹕49;太27﹕54)。

新約的註解

主耶穌基督自稱為神的兒子(約5﹕25;9﹕35;11﹕4),並且直接了當的表明自己有神的特性(約14﹕9)。

使徒約翰對主的稱呼(約3﹕16至18;20﹕31;啟2﹕18)。希伯來書作者對主耶穌為神的兒子有清楚的描繪(來1﹕2;4﹕14;6:6…)。並且表明主就是神。

通過聖經的介紹,神的兒子,即是神自己。

基督的神人二性(135

「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1:3)

「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1:4)

「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1:5)

基督的人性

「後裔」的字義「後裔」是“sperma”(原文編號4690),意即「種子」或「後裔」等意思。

表明與大衛肉身上的關係(參9﹕3,5;11﹕14)。

舊約裡的預表

大衛的兒子是所羅門(撒下7﹕12至16)。

所羅門是預表主耶穌基督為平安的王(參太9﹕27;約7﹕42;亞3﹕8;路2﹕11)。

耶穌基督的神性

保羅藉著兩方面的資料,來說明主為神的兒子﹕

父神的證明(徒2﹕32)

神以復活的大能,顯明主為神的兒子。

聖靈的證明(約15﹕26)

聖靈為主作見證,表明祂是神的兒子。「聖善」(原文編號42」的靈,可譯作「聖潔的靈」或「使人成聖的靈」(請參考彼得前書1﹕2)。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