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子的職事

主耶穌基督於天上有甚麼工作呢?

主耶穌於將來作甚麼呢?

耶穌基督戰勝死亡,從死裡復活,於地上多次向門徒顯現後(徒1:3;林前15:5至7),便駕著雲彩被接到榮耀去(徒1:9),完成了地上的任務;但主的工作不是在此便告終結,神的兒子於現今及將來仍施行祂的工作。

1) 過去的職事

應許保惠師

主未上十架前,多次向門徒應許聖靈的降臨,而祂的離世乃是叫聖靈降臨的必然條件(約14:16至18;14:26;15:26;16:7)。

聖靈的降臨

彼得於五旬節聖靈降臨的日子裡,重申聖靈的降臨完全是源自耶穌基督的差派,基督的復活及升天乃是其先決的條件(徒2:32至34)。

2) 現今的職事

教會的元首

耶穌基督戰勝死亡及撒但的權勢,復活及升天後,坐在父神寶座的右邊,在天上作為教會的元首(太26:64;弗1:20至23)。

建造身體

耶穌基督差派聖靈到世上,作為信徒的保惠師(約14:16至20;14:25至26;15:26;16:7)。聖靈把信徒連於元首基督,歸入神兒子的名下,受浸成為一個身體(徒1:5;2:33;林前12:13),讓信徒有新生的樣式(羅6:4至5)。

關顧身體

以弗所書的5:26,「要用水藉著道」,「水」乃是「道」的同義詞,意即基督用祂的說話來潔淨教會,使她成為聖潔。於人認罪悔改歸向基督之際,人便被基督的寶血潔淨,被稱義成聖了(羅5:9)。

耶穌基督保養顧惜其身體,為要使教會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5:29;4:14)。

賜下恩賜

保羅引述詩篇的話,描述基督如同得勝仇敵時,把擄來的犯人一同帶來,把掠物與百姓分享,正是凱旋歸來的樣子(詩68:18;弗4:8)。耶穌基督勝過死亡後,藉著聖靈把恩賜分給信徒(林前12:5至11;弗4:7至13)。

賜下能力

藉著枝子與葡萄樹的比方,讓信徒明白基督與他們的關係乃是結連在一起,我們從基督的身上支取能力,藉此多結果子(約15:8)。

信徒的祭司

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來218

主耶穌成為基督徒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祂不但能體恤我們的憂患,並且能成為我們隨時的幫助(來4:14至16)。

成為先鋒的大祭司(來61920

「先鋒」用來描述探子的偵察,或用來形容使者預告君王的出現。耶穌基督乃是信徒的先鋒,不但先嘗死味,並且得勝死亡而復活,祂也成為最先到達天堂的先驅。主已於天家成為為信徒的大祭司,這是我們也可前往與祂一起的保證。

於天上為信徒代求(來725

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約壹2:1至2),神的兒子成為信徒的大祭司,於天上永遠活著的為我們獻上禱告(來7:25)。

天上的住處

在臨別贈言時,主明確交待祂所往之處,並且表明將會與他們一同共聚於彼邦(約14:1至3)。「父的家」即天家,乃是信徒真正的居所。

3) 將來的職事

死人復活

歷世歷代的人均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而復活,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5:28),這是聖經明說的真理。

主耶穌叫死人復活,在聖經中也分為好幾個類別:

信徒被提之際,在主裡睡了的人必先復活(帖前4:13至18)。

或許舊約的信徒在主再來之際才復活(但12:2)。

那些不信基督的人於千禧年完結時才復活(啟20:5)。

審判世人

基督為審判官

父神把審判的權柄及職責交給其兒子,耶穌基督將審判世上歷世歷代的人(約5:28)。

白色大寶座

在千禧年完結之際,耶穌基督便會起來審判世上一切的非基督徒,以他們所作的報應他們,這些人永永遠遠與神隔開,接受不止息及極痛苦的刑罰(啟20:11至15)。

賞賜信徒

將來信徒必從主裡得著稱讚(林前4:5),各人都要站在基督的臺前論功行賞,按我們的行事為人得著賞賜(林前3:11至15;林後5:10)。

管理萬有

當主耶穌再來時,祂便成為世上唯一的統治者,萬有均會伏在祂的權柄下,以祂為宇宙萬物的管理者,施行祂公正嚴明的管治,顯出世人期待已久真正的公義(啟19:15;腓2:9至11)。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