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督生平

主耶穌的死有何意義呢?

為何主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的教義那麼重要呢?試從聖經內找出基督戰勝死亡的證據。

基督於地上的生活是研究祂生平的焦點,藉此證明拿撒勒人耶穌為神所預備的彌賽亞。福音書的作者試圖證明耶穌基督乃是應驗了神於舊約裡對人的應許;故此,經常引用舊約的經文。單單在馬太福音書內就有129處引自舊約的地方,好像:「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太1:22;2:5;2:15;2:17;2:23)或類似的話就經常出現在經卷內。雖然四本福音書的特色各有不同,但其重點也是為要向人證明耶穌基督乃是世人的救贖主。

1) 基督的話語

馬太福音的重點

對比其它福音書,馬太福音五分之三的內容是耶穌基督的言論,可見這本福音書非常重視主的話語,其中也包括一些極其要緊的言論,如「登山寶訓」中(5至7章)「我告訴你們」等字句(5:20,26,34,39;6:5…),也滿佈這幾章經文內,為要顯出基督言論的權威。

耶穌基督的全知

在「撒種的比喻」內,看見耶穌基督的全知,祂深知各類人對福音道種不同的反應(太13)。此外,於橄欖山上主亦清楚預告末後的事件,證明祂是全知的主(太24,25章)。並且主於臨別贈言的講論裡,清晰地宣告及講解有關聖靈的工作,說明祂擁有預知的能力(約14至16章)。

耶穌基督的權威

話語的權柄

在主的言論裡,不但多次表明祂是彌賽亞,也明說其教訓的權柄是源自父神(約12:49),並且直接表示祂是從父所差來(約17:8)。

話語的內涵

主所說的話就是生命(約6:63,68),其話語也顯出神的智慧來(太13:54),甚至使不信者驚訝(可6:2;路4:22)。

2) 基督的工作

應驗舊約

在以賽亞先知的預言裡,清清楚楚表明彌賽亞是一位醫治者,祂可使瞎眼的看見,耳聾者得聽見,啞巴能說話,瘸子能行走(賽29:18;32:3;35:5至6;參考番3:19)。主耶穌於世上施行眾多的神蹟,使多人得著醫治,說明祂是醫治者,應驗舊約的預言。

千禧國度

主耶穌所施行的神蹟,不單應驗舊約的預言,並且把一幅圖畫放在我們的面前,讓我們可預先目睹千禧年國度內的景像,藉此了解主在其中的管治及所施與的大能。

身份證明

約翰福音內的七個特選神蹟,分別指出主是彌賽亞,亦同時證明祂就是神的兒子(約20:30至31)。

3) 基督的被拒

雖然耶穌基督明說祂是彌賽亞,但卻遭多人的拒絕。主耶穌在世上,以言語及行動來證明祂的身份,卻換來群眾的反感及棄絕。主肉身的兄弟不最接受祂,誤以為祂是要顯揚名聲(約7:3至5)。猶太人及其宗教領袖也不肯接受祂的言論(約7:30,44;8:59;11:47至53),甚至主釘十架的整個過程裡,也遭各人的冷眼、譏諷、頂撞及堅拒(太26:67;26:68;27:13;約19:7;太27:5;太27:39至40;路23:36;太27:41至43;27:44)。更可悲的是,即使主耶穌勝過死亡,從死裡復活後,猶太人也不肯相信;甚至經祭司長及長老商議後,造謠說主並沒有復活,其屍體乃是被門徒偷走的(太28:11至15)。

4) 基督的死亡

舊約的預告

耶穌基督為彌賽亞,為世人的罪犧牲及死亡;舊約的經文早已預告這極其重要的歷史事件(詩22:1;22:6至8;22:16至18;69:21;賽50:6;53:4至7;但9:26;亞13:7)。

新約的解釋

主耶穌向門徒宣告自己的死亡(太17:22,23;約16:6,7),而新約作者則在各處詳盡解釋有關基督死亡的屬靈含意(約壹2:2;多2:11;提前2:6;4:10)。

基督的死亡

其重要性

據亨利泰臣“Henry Thiessen”的研究心得,於四福音內關乎主耶穌地上最後三天的生活,佔了福音書的五分之一。另一位學者,則發現有關基督死亡的節文,合共出現了175次,而新約聖經共有7,959節;換句話說,每五十三節經文就有一節與基督的死有關。

獨特果效

藉著耶穌基督的死亡,罪人可信靠祂而得蒙救贖(弗1:7;加3:13;啟5:8至12)。

通過基督的犧牲,信徒可被稱為聖(加1:14;來10:10;10:19至20)。

主耶穌藉著死敗壞掌死權的魔鬼,使信靠祂的人也可高唱得勝的凱歌(來2:14;西2:15;約壹3:8;啟12:9至11)。

5) 基督的復活

復活的重要

神的靈感動大衛,寫出詩篇十六篇,預告彌賽亞必戰勝死亡(詩16:10),使徒彼得更引用這處經文,證明耶穌基督乃是復活的救贖主(徒2:31至32)。

耶穌基督復活乃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及基礎(林前15:17),這信息也成為基督徒的盼望。

這是顯出父神的大能,祂叫其兒子從死裡復活,戰勝死亡,敗壞掌死權的魔鬼(羅1:4;來2:14)。

主耶穌被獻成為罪人的贖罪祭,祂必須經過死亡,並且父神叫祂從死裡復活,這乃是神所定的救法及計劃(羅3:21至31;4:17至25;5:6至11)。

復活的證明

基督的墓穴

門徒偷走老師屍身的講法或耶穌基督沒有死亡的謬論,至今也有人傳講及相信。這些講法不堪一擊,因為他們完全不明白昔日的歷史及背景。羅馬人的軍紀十分嚴格,絕對不會容許有馬馬虎虎的軍人,他們一定會牢牢的看守墓穴。此外,主耶穌沒有死亡的講法是不合理的,因為羅馬人絕對不會那麼馬虎,容讓一個還未死的人離開刑場(參考約19:33);即使祂還沒有斷氣,也無法可解開裹屍布,並且推開大石而逃跑(約19:39,40;太27:60)。

裹屍的布條

用來裹屍的布條十分完整,絕對不可能是人偷走屍體或耶穌基督自行掙開布條的結果(約20:7)。這是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的助證。

基督的顯現

門徒所見的基督,絕對不可能是幻覺,因為主從死裡復活後,曾多次向他們顯現(路24:13至35;林前15:5至8)。

門徒的突變

門徒目睹他們的老師被被羅馬軍兵捉拿時,便起來逃命,本來是一群貪生怕死,膽小如鼠的人,竟因基督的顯現,變成剛強壯膽,不怕強權及死亡的人(徒4:19至21),一生傳揚基督,顯出主耶穌基督復活的大能。

於主日敬拜

猶太人以星期六為敬拜的日子,視這日為安息日。但基督徒卻把敬拜的日子遷往星期日,視這日為主日,因為這是記念基督復活的日子。

教會的存在

教會屹立至今,不被強權及任何勢力的改變,這絕對不是人的作為,乃是神的手攙扶著教會。此外,教會的存在完全依據基督復活的真理,這乃是初期教會至今被信徒傳講的真理(徒2:24至32;3:15;4:2)。

6) 基督的升天

新舊兩約的陳述

舊約的預告

在舊約內分別有兩處有關耶穌基督復活後升天的預告(詩68:18;弗4:8;詩110:1;徒2:34)。

新約的記載

主耶穌明確指出祂將返回父神的跟前(約7:33;14:12,28;16:5,10,28),並且有兩處是直接與升天有關的(約6:62;20:17)。

於新約內,有關基督復活後升天的經文多不勝數,滿佈新約的書卷(可16:19;路9:51;24:51;徒1:6至11;弗4:10;提前3:16;來4:14;彼前3:22)。

基督升天的描述

地點

路加福音指出基督升天的地點,就是伯大尼的對面(路24:50),參照使徒行傳的記載,這乃是位於橄欖山那邊的伯大尼(徒1:12,22)。

方法

參照使徒行傳的講法,耶穌基督乃是駕著雲彩慢慢地上升的(徒1:9),絕對是肉眼可見的。

應許

正當門徒依依不捨、定睛望天之際,兩位天使向門徒應許,耶穌基督怎樣離開,也會怎樣歸來(徒1:10至11)。

基督升天的難題

耶穌基督升天是超越大自然的定律,不再被地心吸力所捆綁。此外,主公開駕著雲彩而去,乃是歸回天父那裡(約20:17),而不是指將來的事情。

基督升天的意義

基督的升天完結祂於地上降卑受苦的階段;衪歸回天父那裡,被提升為萬有的主宰,正式成為教會的元首(腓2:9至11;弗4:8至9)。

在福音書內基督所說的話語
福音書節數(英王欽定本)字數百分比
馬太1,071644五分之三
馬可678285七分之三
路加1,151586近一半
約翰879419不夠一半
合共3,7791,934約一半
神於新舊兩約的作為
基督的作為神的作為
平靜風浪(太8:23至27)詩107:29
醫治瞎子(約9:1至7)詩146:8
赦罪(太9:2)賽43:25;44:22
使人復活(太9:25)詩49:15
餵飽五千人(太14:15至21)珥2:22至24
基督施行的神蹟與千禧年之意義
神蹟千禧年的意義預言
使水變酒(約2:1至11)喜樂及歡欣賽9:3,4;12:3至6
餵飽五千人(太14:15至21)富裕及充足賽30:23至24;35:1至7
行走在水面上(太14:26)超越自然定律賽30;41
捕魚(路5:1至11)於動物界的權柄賽11:6至8
平靜風浪(太8:23至27)控制自然環境賽11:9;65:25
醫治瞎子(太9:27至31)沒有肉體及靈性的瞎眼賽35:5
使死人復活(太9:18至26)長壽:信徒的永生賽65:20
約翰福音內的特選神蹟
神蹟意義
使水變酒(2:1至11)
醫治大臣之子(4:46至54)空間
醫治三十八年之病者(5:1至18)時間
餵飽五千人(6:1至14)
行走在水面上(6:16至21)大自然
醫治瞎子(9:1至4)不幸
叫死人復活(11:1至44)死亡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