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替教會安排生日會的話,你會選擇甚麼日子呢?
以色列與教會有何分別?
1) 教會的生辰
各種的見解
源自亞當
有神學家認為教會是源自亞當的,他們斷定於人類歷史一切相信神的人就自然成為教會的成員。
這種學說多為新神學家及新正統派人士所接納,其中代表人物為高柏“K. B. Kuiper”。
源自亞伯拉罕
贊同這種見解的學者,引述羅馬書及加拉太有關的經文,稱「教會」為「新以色列」(羅9:6;9:25至26;加3:7,29)。故此,他們斷言教會是源自亞伯拉罕。
接受這種講法多為改革宗背景的的神學家,其中分別有賀治“Charles Hodge”、巴刻“J. I. Packer”、艾力遜“M. J. Erickson”、班拿文“D. D. Bannerman”等。
源自耶穌基督
這派學者推斷教會乃是誕生於耶穌基督的時代,但究竟在甚麼時間,則有很大的分歧,主要可分為五種講法:
主耶穌最初呼召門徒時,教會便誕生。
在主耶穌選立使徒之際,教會便出現在世上了。
主耶穌對彼得宣告,教會乃是建在磐石上時(太16:18),此刻便是教會的誕生了。
耶穌基督與門徒共進最後晚餐時,教會便出現了。
主耶穌復活時向門徒吹氣(約20:22),教會就成立。
這派代表人物為喬治莊士頓“George Johnston”。
源自使徒保羅
神學家派別中,有些認為聖經歷史可分為不同的時代,這種神學路線稱之為「時代論」。有些極端的時代論者,相信教會是源自保羅向外邦人傳福音之時(徒13章;28章);他們相信這段時間之前,教會在性質及形式上是有分別的。
倡導者包括有貝利爾“E. W. Bullinger”、貝克“C. F. Baker”、奧哈爾“J. C. O’Hair”及衛殊“C. H. Welch”。
源自五旬節
這派的學者相信教會乃是源自五旬節聖靈降臨之際,意即之前並沒有教會的存在。他們認為教會乃是新約時代的特產,於主耶穌呼召門徒時,教會便開始成形,直至聖靈降臨,藉著聖靈的浸才把信徒歸入基督,成為基督的身體。
倡導這種講法的,分別有索士“R. L. Saucy”、雷理“C. C. Ryrie”、查華“L. S. Chafer”。這是最正確及符合聖經真理的見解。
基督的宣告
在馬太福音書第十六章內,主耶穌論到教會這個詞彙。從這段經文裡,我們可有以下幾點的發現:
參考英文聖經的譯本,我們不難發現本節的動詞乃是屬將來式的,表明教會並非當時已有的團體。
「陰間的權柄」被除滅之後,教會才出現於世上,可見教會絕不是基督勝過死亡前的團體。
主耶穌使用教會這個詞彙,明顯是要與猶太人的組織,如會堂或公會等劃清界線。由此可見,這是耶穌基督的預告,讓人知道教會乃是一簇新的團體,所有成員是由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主的人所組成的。
保羅的解釋
使徒保羅在多處經文裡,以不同的角度來解釋教會的真理,讓初期教會信徒明白教會的真理。
與聖靈的浸禮有關
主耶穌預先宣告有關聖靈的浸之真理(太3:11;可1:8;路3:16;約1:33),這乃是與教會之誕生有直接的關係。
聖靈於五旬節降臨,內住在信徒中,這就是聖靈的浸。聖靈把人歸在基督的名下,成立教會(林前12:13;弗1:22至23;5:30;西1:18;林前12:28)。
主在天上賜下恩賜
以弗所書告訴我們,主耶穌戰勝死亡,復活升天後,才於天上把屬靈的恩賜賜給信徒(弗4:8)。
恩賜的功用,乃是為作建立教會。基督徒得著從天而來的恩賜,乃是主復活升天後的事情。如此推斷,教會之成立,斷不可在主耶穌復活之先。
主耶穌為教會之首
耶穌基督以重價買贖信徒回來,戰勝死亡後,成為教會的元首(徒20:28;弗5:25至27;西3:1至4)。
從以上的經文,我們不難發現,教會的誕生與基督的犧牲及戰勝死權有關,容我們看見一件事情,沒有十架及空的墓穴就沒有教會;意即教會之出現,乃是在主復活升天後。
與使徒和先知有關
保羅所論到的使徒及先知,乃是新約時代的人物,教會乃是建基在他們的根基上,而基督則為教會的房角石。由此可見,教會斷不會是早於舊約時代就有的(弗2:20)。
使徒如此說,為要讓我們明白,教會有別於以色列,教會的出現也是源自教會時代的。簡單來說,教會乃是神劃時代的精心傑作。
2) 教會的性質
反面的說法
不是以色列
有些神學家認為教會乃是「新以色列」,取代了舊約選民的地位。
仔細研讀新約聖經下,我們找不到證據顯示教會就是「新以色列」的講法,原因有以下三點:
在新約聖經內,作者明顯地將以色列人與教會分開,表明教會不是「新以色列」(徒3:12;4:8;4:10;5:21;5:31;5:35;21:19)。
如果教會就是「新以色列」的話,保羅就沒有必要把兩者劃清界線了,顯明教會沒有取代以色列的地位。
有人以加拉太書第六章十六節來證明教會就是「新以色列」的理論。原文的「和」字“kai”,如果它是含有解釋釋性“explicative”的話,這才可用作解釋教會為「新以色列」之用。況且它只含有強調性“emphatic”,那麼絕不可強說教會就是「新以色列」了。
不是天國
有神學家列出教會與天國的關係:
教會不是天國。
教會是由天國而生。
教會是為天國作見證。
教會是天國的工具。
教會是天國的管理人。
神應許把「天國」賜給以色列人,它乃是「復興之大衛的國度」(太3:2;4:17)。「天國」是擁有屬地,如地理、政權及國位等特徵,而教會卻沒有這些特質;故此,教會絕對不是「天國」的同義詞。
正面的說法
是一個插段
教會絕對不是基於猶太人不肯相信耶穌基督為彌賽亞,故以教會來取代以色列,乃是神預先定規的計劃。
舊約聖經預先告訴讀者,在神的永恆計劃裡,衪把教會時代放進去,成為歷史裡的一個插段“intercalation”(但2:40至41;7:23至24;8:22至23;9:26至27)。
是一個奧秘
舊約沒有清楚交待教會的本質及內涵,直至新時代,才把這個「奧秘」向人顯明(羅16:25;林前2:7,10)。
有關教會為奧秘的真理,新約作者讓讀者知道最少四件事: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乃由猶太人及非猶太人所組成。在舊約並沒有明確提到兩者可成一身的講法(弗3:1至12)。
舊約沒有交待教會乃是基督生命的居所,亦是基督生命的延續(西1:24至27;2:10至19;3:4,11)。
教會乃是基督的新婦,這是教會特殊的身份(弗5:22至23;啟19:7至9)。
教會被提被稱為「奧秘」之一(林前15:51至52;帖前4:13至18),唯有新約基督徒才聽過這個真理。
是屬靈國度
雖然教會不是神應許以色列的國度,但教會卻被稱為「亞伯拉罕的後裔」,因為信徒也是如亞伯接罕一樣,憑信稱義的;此外,教會也是蒙神接納,成為祂的子民,作為神的祭司(加3:7至9,29;彼前2:9),這是與以色國擁有的特權十分類同的(出19:6)。
換句話說,教會乃是神為世人預備的「屬靈國度」。簡單而言,教會是有別於「天國」的,卻是天國裡的插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