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啟示呢?請簡單說明之。
何謂「自然啟示」及「超自然啟示」呢?請列舉一些例子。
聖經內的啟示有甚麼特點呢?
1) 啟示的定義
定義一
聖經學者威明頓在其著作裡,對「啟示」 “Revelation” 、「默示」 “Inspiration” 及「光照」 “Illumination” ,有以下清楚及扼要的描寫:
「啟示」 “Revelation”
是神對人所做的工作(人聽到神要人寫下的說話)。簡言之,通過人的心靈、眼睛或耳朵,神向人揭示祂的說話或心意。

「默示」 “Inspiration”
是人在紙張上動筆(寫下神所要人寫下的說話)。

「光照」 “Illumination”
人讀了紙上所寫的,心裡受感動。簡言之,光照是由紙張到人心的,意即讀者從寫下來的東西得著亮光或啟發。

定義二
根據馬有藻牧師在其著作「基要信仰概論」中,他對啟示有以下的見解:「『啟示』最基本的定義就是神將人所不能知道的事情直接或間接地告訴人,故啟示便是關乎神對過去,現今或將來的作為,藉著不同的工具或媒介讓人知曉。」
2) 啟示的類別
普通的啟示
別名為「自然啟示」 “Natural Revelation” ,簡單來說,乃是神通過其創造的世界,向全人類說話,讓世人知道祂的存在及大能(羅1:20;徒14:13至17;詩19:1)。
特殊的啟示
另一名稱為「超自然啟示」 “Supernatural Revelation” ,意即神藉著特殊的方式或媒介,向人宣告祂的旨意及對人的期望。至高者藉此向祂所選召的人講話。
3) 啟示的源頭
普通啟示
神藉著所創造的宇宙萬物,向人顯示在宇宙中有神的存在,表明祂不單是萬有的造物主,也是萬有的管治者。
特殊啟示
歷史事件
不少人否定了聖經內歷史事件的真確性,視它們為神話、人所虛構的故事等。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為奴之地,經過近四十年飄泊在曠野的生活,才可進到神所應許的迦南地,這是歷史的事實。
耶穌基督被捉拿,被羅馬人判罪,死在十架上,三日後從死裡復活,是鐵一般的事實。
聖經內的事件要以正確的態度來研究及解釋,以準確的原則及方法來解釋歷史是非常重要的,這才不會陷在斷章取義的錯謬及危機裡。
神的先知(撒下23:2;亞1:1;弗3:5)
在舊約時代及教會的初期,神興起許多先知,揀選他們作為祂的代言人,讓他們成為向人發表心意的渠道。現今的傳道人不可被視為先知,因為他們只不過是宣告及解釋神在過往發表的話語。
神的天使(但9:20至21;路2:10至11;啟1:1)
在聖經內有許多事例,神使用天使向人說話,藉著天上的使者讓屬神的人得知神的心意。
神的聖物
掣籤(箴16:33;徒1:21至26)
在聖經還未成書前,神在過渡期容讓人藉著抽籤的方法來明白祂的旨意。
烏陵土明(出28:30;民27:21;申33:8;撒上28:6;拉2:63)
含意
「決斷的胸牌」
在出埃及記裡,摩西稱胸牌為「決斷的胸牌」(出28:15,26),因為烏陵土明是安放在其中之故的。
「話語」
在希臘文的舊約聖經七十士譯本內,把胸牌翻作「話語」 “Logion” ,引伸胸牌與得著神話語是有關的。
「美麗」
在希伯來文中,其字義含有「美麗」的意思,也許要顯示胸牌是祭司華美的服飾。換句話說,胸牌不一定是一面牌。
目的
為何神把烏陵土明賜下呢?
難以確定
烏陵土明乃是希伯來文的音譯,至今學者也無法確定其意思。
聖經用語
在舊約聖經內,這組詞彙出現了七次,有時是稱為烏陵土明(出28:30;利8:8;尼7:65),某處則稱為土明和烏陵(申33:8),有陣子卻稱為烏陵(民27:21;撒上28:6)。
尋求神的旨意
在這些記載中,發現烏陵土明與尋求神旨意是有關的。雖然我們無法知道這是甚麼東西,但可以確定烏陵土明是用來明白神旨意的媒介。
推斷
究竟烏陵土明是甚麼東西?以下是某些聖經學者的推斷。
烏陵之意
有學者推測,烏陵即「完全」 “Perfections” 或「完全規則」 “Perfect Rules” 的意思。
土明之意
至於土明是甚麼,則有以下的一些見解。
「光明」之意
其字根是「光明」。在猶太人的法典中,把聖名及一些重要經文刻在胸牌上,從胸牌上便可見「亮光」,即神的心意,並且可目睹神的「完全」,即見證神應許的真實。故此,有學者認為烏陵及土明與胸牌,並非是兩樣不同的東西,乃是結合在一起的。參考不同的譯本,七十士譯本把它譯作「顯明和真理」,武加大譯本則作「教訓和真理」,初期教會某希臘文譯本卻翻作「光明和完全」。簡單來說,烏陵土明是顯明神旨意的器具。
「好」的意思
某些聖經學者認為烏陵應解作「咒詛」,意即「不」,土明應含有「好」的意思,如此推論,便以烏陵土明為判別是非或可否的媒介,亦即是抽籤般的物件。因此,學者藉此推考,斷定烏陵土明是一或兩塊寶石,用來明白神旨意的。
聖經(約21:25;17:17;提後3:15至17)
在歷史裡所發生的事情,如人類犯罪的因由及後果,神怎樣選召亞伯蘭,使他成為以色列人的先祖,並且神如何藉希伯來民族來使萬國得福的過程,均藉祂的僕人忠心記錄起來,讓後世可閱讀,叫人得知神的作為及心意。聖經有不同的文體,但總意卻是把神的心腸肺腑向人啟示。
神蹟奇事
異夢(創20:3,6;31:11至13,24;珥2:28)
神以異夢向世人說話,更藉此向祂的百姓說話,使人明白祂至高的旨意。
異象(賽1:1;6:1;結1:3)
異象與異夢的最大分別:異象乃強調所聽見的,而異夢卻注重所看見的。似乎得著異象的人更加積極參與在其中(賽1:1;6:1;結1:3)。
神的顯現
在耶穌基督還未道成肉身、降世在人世間與罪人為伴、尋找拯救失喪者前,神以別的形式向人顯現。不少神學家及學者均認為基督未降世前,已以耶和華使者的形象出現,藉此向人作出啟示(創16:7至14;出3:2;撒後24:16;亞1:12)。
神的基督
藉著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成為肉身,藉此向人闡釋父神(約1:14),彰顯了神的本性(約14:9)、能力(約3:2)、智慧(約7:46)、榮耀(約1:14)、生命(約壹1:1至3)、愛(羅5:8),以其言與行來證明之(約2:11;太16:17)。
4) 新派的理論
現代新派神學家對啟示的看法,有以下三種特點:第一,他們持客觀的態度來看這個範籌,意即以自己的見解來演釋別人所得的啟示;第二,沒有主觀的看法,這使他們的理論陷在危機裡,因為他們對啟示的了解完全在乎個人主觀的觀感及所持的概念。第三,這樣的看法多是持非基督徒的見解,把他們的理智凌駕於神所發表的資料及數據上。
視啟示為至高者的活動
雖然有不少新派神學家承認神在歷史中有其作為,但卻不接受歷史事件的真確性。他們完全倚賴個人的見解來解釋這些事件,以致推翻事情的真確性,把它們視為記述這些事的人之心理產品。
視啟示為人與神的接觸
傳統上聖經與啟示好像連體嬰一樣,絕不可分開,但現今不少學者把他們分割,演變成可怕的局面。新派人士認為啟示不是一組神向人發表的數據,乃是人與神的相遇。這個派別視神為「學科」 “Subject” ,卻推翻神為「對象」 “Object” 的理念。
5) 書中的啟示
聖經內的啟示,最少有以下七個特點。
不同的題目
在聖經內,論及不同的題目,分別有教義性、培靈性、歷史性、預言性及實用性。
部分的揭示
神沒有把一切有關祂的事情告訴我們,卻是把部分內容告知我們,這些資料足以叫我們認識祂及祂的作為,讓讀者可成為神的兒女。
完全的揭示
雖然神沒有把所有的事情向我們啟示,但在新舊約聖經的內容中,所有都是完備無缺的。
漸進的啟示
從舊約到新約,神的啟示是漸進的,單單擁有舊約或新約,也不可叫人完全了解神的恩典及慈愛,唯有把兩者放在一起,彼此參照,才能更完備的知道及明白神的旨意。
重點是救贖
唯獨認識耶和華是創造及統管宇宙的主宰是不夠的,皆因在神的話語裡,清楚顯示父神已作成救贖的工作,藉祂愛子為世人的罪犧牲及流血,叫凡信靠祂的人,罪得赦免,得著永生。聖經用了很長的篇幅來描寫神的救法,其主題及重點是救贖主及救恩。
啟示已完結
聖經已是神在世上完整的啟示,在它以外,再沒有啟示,也不用有別的啟示;故此,聖經是不可增加,也絕對不可減少的。
真確的啟示
新舊約全書的內容是完全沒有錯誤的,直到永遠也不會改變,因為它是神的說話。
6) 信徒的回應
理性的不足
神在聖經裡的啟示是具揀選性的,主不將一切有關祂的事情告知我們,也並不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求知慾或好奇心而把聖經寫下來;新舊約全書是叫人得著完備救恩的書,但卻不是一本有關神的百科全書。舉例說,聖經沒有最詳盡的交待到天堂的生活是怎樣的;故此,信徒應承認人理性的有限,過分猜度是不切實際的。
憑信而接受
人既是那麼渺小及不足,切勿鑽入牛角尖,單靠己力及悟性來明白神的話,乃應憑信心來接受聖經所啟示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