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保罗的感谢(腓4:10至23)

11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景、都可以知足、是我已经学会了.

12我知道怎样处、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在、我都得了秘

13我靠那加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14然而你和我同受患、原是美事。

15腓立比人哪、你也知道我初福音、离了候、到授受的事、除了你以外、并的教我.

16就是我在帖撒尼迦、你也一次次的、打人供我的需用。

17我并不求什么送、所求的就是你的果子渐渐增多、在你上。

18但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我已充足、因我以巴弗提受了你送、作极美的香气、 神所收所喜的祭物。

19我的 神必照他耀的丰富、在基督耶里、使你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20耀归给的父 神、直到永永远远。阿

21请问在基督耶里的各位圣徒安。在我里的弟兄都安。

22圣徒都安。在撒家里的人特特的安。

23愿主耶基督的恩常在你心里。

1) 「仔查看」 “Eye”

iEXP 

iEXP 查经法

1 何谓知足﹙4:11至12﹚?

2 基督徒果真是「凡事都能作」吗﹙4:13﹚﹖

3 为何信徒与保罗同受患难是美事呢﹙4:14﹚﹖

4 只有少数教会接济保罗的生活,何解﹙4:15﹚﹖

信徒的果子呢﹙417﹚﹖

何保宁愿看信徒的果子」过于他「馈呢﹙41718﹚﹖

与祝福有什么特41923﹚﹖

2) 「小心解“Expound” (E) 

iEXP 

iEXP 查经法

1 何谓知足﹙4:11至12﹚?

经历缺乏

在物质的需用上,保罗曾经历缺乏的时间,但他从来没有怪责腓立比教会;反之,却表示信徒是乐意接济他,只是没有机会而已﹙腓4:10﹚。

知足之意

知足,其字面的意思是「自给自足」。如此的满足,乃是不需依赖别人的。

超越

在此有六个不同的词汇:贱」丰富「饱「饥饿」「有余」及缺乏贱」是蒙羞之意;「饥饿」缺乏却是贫困的写照;意即是说,保罗是以微薄的收入来过活的。丰富有余是同一个词汇,即满溢之意。「饱,可解作如同长肥的牲畜一般,以上的用词,意味使徒的生活是充裕的。特别之处是,以上的六个动词,其中三个是被动语态,而其余三个则是主动语态的。在保罗的经历里,处贱」「饱缺乏,乃是被动的,没有选择的余地。此外,「丰富」「饥饿」有余则是主动的,意即是保罗自决的。使徒保罗见证说,不论落在贫穷或富足中,他仍可以知足常乐的心来渡日。

靠主自足

由于真正的知足是源自神的,因而能叫落在不同环境里的信徒感到满足。基于与耶稣基督的关系,叫保罗满有信心,深信主必供应他一切的需要;故此,他不仰赖别人的接济,以自力更生的方式来自给自足。

知足的人

一个知足的人应有以下五个特征:一,对神的供应感到满足(腓4:10);二,在缺乏中仍感到满足(腓4:11);三,不受环境影响(腓4:12);四,经历到神的加力(腓4:13);五,经常记挂别人的需要(腓4:14至19)。总言之,知足的人应是对神有信心的、谦卑的、顺服的、倚靠神的及不自私的。

2 基督徒果真是凡事都能作吗﹙4:13﹚﹖

上文下理

根据上文下理的脉络,保罗谈及其物质的需要,即贫困及富足的生活。故此,在这里的「凡事」决不是属灵的事情,而是物质的需要。

使徒之意

保罗决不是表示自己不需要物质,比方如食物、食水及栖息处等。反之,使徒深信他所认识的救主,赐下充足的恩典、需要及力量,好叫他能在各种环境里夸胜。

3 为何信徒与保罗同受患难是美事呢﹙4:14﹚﹖

同受,其基本的意思是「团契」,借此带出两者是深深的结伴,并且是以同一方向进发的。这里的「患难」,绝对不是平常的苦难,而是为耶稣基督作见证而换来的难处﹙参考西1:24﹚。在使徒行传的记载里,保罗初到腓立比城作工时,便遭到下监之苦﹙徒16:1至40﹚。

使徒保罗不想令腓立比教会误会,免得他们以为自己是忽略了照顾这位神仆;故此,便郑重表明他们是曾与他一同受苦的。再者,通过字里行间所使用的字眼,腓立比教会与使徒是同心同路人,彼此的关系是极其深厚的。

4 只有少数教会接济保罗的生活,何解﹙4:15﹚﹖

帖撒罗尼迦城是位于腓立比城的西边,相距约七十五哩。腓立比教会曾差派人前往该城,把物资供应保罗的需要﹙4:16﹚。

授受,即施予及接受的。这是商业用语,即贷方及借方。保罗把福音传开,惠及他们,这些信徒是欠他恩情的。再者,基督徒团契生活的要素,乃是双向的;如此彼此相顾的心态及行动,乃是信徒一生追求的目标。

在此,有两件事情是叫保罗困扰的。一,这些教会的信徒既有领受,便应与别人分享;二,这些信徒错失施予的福气。叹息的是,除了腓立比教会外,其他信徒却不晓得以施予的方式来供应使徒保罗的需用。

5 何谓信徒的果子呢﹙4:17﹚﹖

这里的果子,乃是指以物质供应保罗的需用而带来的属天及永恒的赏赐。这里的「帐,乃是商业的用词,即利息之意。简言之,腓立比教会以实际的行动来记念保罗的需要,使徒不但存感激的心,并且亦祈望他们可得着更多属天的赏赐。

6 为何保罗宁愿看见信徒的果子过于他们的「馈呢﹙4:17至18﹚﹖

有意译本如此翻译说:「我不是试图从什么,但我想你们从馈赠中得其福气。」﹙4:17﹚

背景

腓立比城位于马其顿省内。在哥林多后书内,保罗提及虽然马其顿教会落在极度贫困中,但仍慷慨的奉献,借此关心及支持有需要的教会(林后8:15)。如此的行为,有可能是腓立比教会带动的。此外,保罗曾从以巴弗提接受过腓立比教会的馈送。

心愿

为到昔日的馈赠,保罗不是没有感激腓立比教会的心。反之,他视信徒的行动为献给神的祭物,乃是蒙祂悦纳及赏赐的,并且为到他们可得着属灵赏赐而感到欢喜。为这缘故,使徒宁愿信徒得着神的赏赐,过于自己得着物质的供应。

7 保罗的问安语与祝福语有什么特别之处﹙4:19至23﹚﹖

有圣经学者认为第十九节为保罗的「祷告之愿望」,意即他盼望神大大的赐福腓立比教会。再者,亦有学者视之为使徒的宣告,意即他确信神是必恩待腓立比信徒的。

耀

在书信完结时,保罗不忘把神该得的荣耀归给父神。在此,有几个真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首先,保罗把荣耀归给神,提醒基督徒应把荣耀归给祂。此外,神是信徒的父亲,意即基督徒是神的儿女,如此引申亲密的关系。第三,「永永远远」,提醒信徒把荣耀归给神不单是今生的事,乃是永世无穷的。第四,当们」与神连在一起时,这个希伯来文词汇可翻作「信实」,意即神是信实的(申7:9)。当用在人身上时,这词汇可解释作「让它如此成就」“so let it be”。在荣耀颂完结时,使徒愿意神得着荣耀,直到永永远远。

在古代的信件里,问安语是十分普及的。由于信件需要托旅客充当信差,因此书信的往来绝对不会那么频繁的;故此,其他人是会尽量把握机会问候别人的。在彼此问安里,显出信徒与信徒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并且他们是极重视团契生活的。这里有三批人向腓立比教会问安:一,「各位圣徒」,即罗马教会(假设保罗是在罗马写腓立比书);二,保罗身边的同工;三,「在撒家里的人」,极有可能是指罗马政府公务员、罗马禁卫军、或该撒尼禄的仆人等。

祝福

「心」,即「灵」或「心灵」,乃是整个人的代表,亦是人敏感之处,也是神与人沟通的媒介。由于耶稣基督是基督徒恩惠的源头,保罗便向神祈祷,求祂赐福给腓立比教会。

3) 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iEXP 查经法

试分享自己在什么事情上有不知足的感觉。

与组员一同探讨信徒不知足的因由。

4) 「勇敢见证 “Proclaim” (P) 

iEXP 

iEXP 查经法

在研经后,基督徒应尝试把真理应用在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及教会生活里,并且求神让你经历祂话语的真实及神的大能。在家庭祭坛、小组聚会及社交场合里,把握机会向未信主及信徒分享自己的经历及见证福音的大能,也借此建立信徒的生命。

在查考经文后,慕道的朋友可以存一个开放的心向神祷告,为要尝试经历这些真理的可信性。无论遇到什么难题或经历,慕道者可尝试祷告,并在下一次查经时与各人分享。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