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全书的绪论〈二〉

1) 信与城邑

腓立比的名

腓立比是一个细小的村庄,古时称为泉水。后来于主后357年,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攻占此地,把它改称为腓力的城,即腓立比。

腓立比要塞

在罗马帝国的时代,马其顿省分为四个地区,而腓立比却演变成当地一个重要的城市。

腓立比的特

腓立比为罗马的殖民地,享有免税优惠的特权。为此,她便推广拉丁文为该地的官方语文,并且成为许多罗马公民聚居之地。

腓立比的政府

至于政制方面,腓立比也是参照罗马城的宪法来制定的。这城里的领袖拥有罗马的名衔,而人民则如同置身在意大利生活一般。管理这城的军官,乃是直接由罗马委派前来的;简言之,腓立比犹如一个符「小罗马」。

2) 信的作者

当研读腓立比书时,发现全书充满了保罗惯常使用的言语及风格。

信合伙人

与哥林多后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及腓利门书一样,保罗与提摩太联名,一同发信给腓立比教会。大有可能,提摩太不是与保罗一同执笔,而是一同联名发信而已。

罗为作者

根据初期教会的见证,腓立比书乃是出自保罗手笔的。

3) 作的地

点为监狱

我们不难发现保罗是在牢狱过活时写下腓立比书的(腓1:7,13,16);但究竟在什么地方的监牢执笔写信呢?以下有三个不同的见解:

者的

解之一(撒利

成的

这派学者认为「御,(腓1:13),意即「希律的衙门」(徒23:35)。当保罗被囚在该撒利亚两年之久时(主后57至59年),甚至阿尼西母也是在这期间投奔那里的。

时间

由于被囚在该撒利亚,保罗便有足够的时间以书信与腓立比教会联络了。

辩证

明」(腓1:7),不少译本把它翻作「辩证」。这派学者断定保罗已在巡抚腓力斯面前伸辩,因而被拘禁有两年的时间(徒24:27)。

争论

保罗在腓立比书3:1至16对犹太师傅的指责,与那时犹太人与外邦人展开争论的情况相似。

随时的殉道

当保罗被囚在该撒利亚时,他没有随时殉道的危险;可是,在整本腓立比书里,我们看见保罗是有机会随时丧命的。

的情

如果保罗是在该撒利亚写腓立比书的话,教会人数及及其状况则与书信内的资料不最吻合了(腓1:14)。

的展望

在该撒利亚时,保罗展望前往罗马去(徒23至24章);但在腓立比书内,他却想重返腓立比城去,而没有暗示他是计划前往罗马的。

死亡与

在腓立比书里,保罗提及死亡的可能性(腓1:20至24),他也论到前往探望腓立比教会的可能性(腓2:24);假若保罗是在该撒利亚写腓立比书的话,以上两种可能性不高,因为那时他只热切地等待前往罗马向该撒上诉。

重要的人物

传福音的腓力为该撒利亚重要的人物之一,并且他曾接待过保罗。假若保罗是在该撒利亚写腓立比书的话,深信他应提及腓力才是。

解之二(以弗所)

成的

遥远的路程

往返腓立比与罗马最少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而来回腓立比与以弗所则只需要一个星期而已。推断写信的地点是以弗所的学者认为,由于信内提及传递消息的人曾往返发信地点与腓立比共有六次的旅程;而腓立比距离罗马的路程遥远,他们便断定发信地点决不可能是罗马,而是以弗所了。

使者提摩太

保罗曾差派提摩太及以拉都前往马其顿去(徒19:22);大有可能,这里正是腓立比书2:19至22所记载的事件了。

坐牢的地

这派学者认为保罗曾分别在以弗所、该撒利亚及罗马等地坐牢;那么,他大有可能是在以弗所那里写腓立比书的。

划往西行

保罗在以弗所时,打算前往西面的马其顿及希腊去;这派学者便推断这期望已得以实现了。

早期的作品

由于腓立书与保罗早期的作品之风格及内容有相似的地方,因此便相信它是早期的作品。

首次的工作

这派学者宣称腓立比1:30及4:15至16的内容,乃是保罗在抵达罗马的十一、十二年前于以弗所写的。

我们无法可从新约圣经找到证据证明保罗是被囚在以弗所的;换言之,以上的理论乃全属猜测而已。

心奉

在保罗早期的事奉里,耶路撒冷圣徒于物质方面有很大的需要,这叫他极其关注。假若腓立比书是属于保罗早期作品的话,为何他完全没有提及呢?

公民

假若保罗是在以弗所遇到危难的话,为何他不运用其罗马公民的资格叫自己脱险,因而可上诉该撒呢?

解之三(罗马

的理据

遥远的路程

由于罗马与腓立比相距甚远,在保罗被囚于罗马的两年间,传递消息的人难以往返两地有多次之多。

殉道的问题

当保罗被囚在罗马的两年间,可自由的传扬福音,看来没有生命的危险,但腓立比书则提及他是可以随时殉道的。

重返腓立比

根据罗马书15:23至24及28的记载,保罗清楚表明已完成于东边的宣教工作,假若保罗是被囚在罗马时,为何要重返位于东边的腓立比呢?

成的

种的可能

保罗在罗马等候接受该撒的审讯,其结果只有两个:一,无罪释放;二,被判死罪。这两个的可能,乃是与腓立比书的内容吻合的。

路程的问题

虽然来往罗马与腓立比的时间,比往返罗马与以弗所的长,但每次旅程也不会长过七至八个星期的时间。

重返腓立比

保罗打算前往罗马时,他亦同时计划前往位于西面的西班牙(罗15:23至28)。证据显示,当保罗抵达罗马时,他仍然计划重返位于东边的教会,因为那里还有需要让他前来帮助。

格的问题

不接受保罗是在罗马写腓立比书的学者,认为这不是他晚年的作品,因为其写作的风格与后期的作品不同。可是,保罗早期与晚期的作品,也有相似及不相似之处。那么,以写作的风格来推翻写作地点为罗马的根据,其论点是不合理的。

使用的词汇

「御撒家里的人」,更符合罗马为写信的地点(腓1:13;4:22)。

捐款的问题

在腓立比书内,保罗没有提及外邦教会致送给耶路撒冷圣徒的金钱,极有可能他已办妥这事。由此推论,保罗决不是在以弗所城写此信的,也许他是在罗马或该撒利亚城写的。

吉安序言

根据《马吉安序言》的记载,腓立比书是从罗马城发出的;如此的见解,乃是最多人接受的见解。

状况

腓立比书1:12内论到的那间教会,无论是其人数或影响力,乃是附合保罗于晚年被囚在罗马的状况。综合来说,以上的见解是最为合理的。

4) 它的连贯

由几封信合成的

在十九世纪于德国里,有学者起来倡导腓立比书乃是由几本书信集合而成的见解。

使用的字眼

「末了,弟兄,愿你在主里喜!我把同的事写给,在我并不麻们却是妥。」(腓3:1,吕振中译本)「末了」出现在腓3:1里,暗示这是书卷的结束。

在腓3:1或2之后,其主题及语气有突然改变的迹象。

教父的言

坡旅甲(主后70至155年)于其言论里,论到保罗与腓立比教会有几次书信的来往。

如此解的

古卷的

自古至今,我们找不到腓立比书的古卷是分为两或三封信的。

教父的意思

坡旅甲所指的书信,或许至今已失传了。再者,保罗写给马其顿教会的书信,也许可能是帖撒罗尼迦前后书。

在书卷还未完结时,保罗也会使用「末了」的字眼,如此的例子可在帖撒罗尼迦前4:1内找到。再者,保罗在写腓立比书的过程里,也许得着最新的资料,因而在话题方面有所变更。

古代的

现代学者以现今写作的风格来剖释腓立比书,因而完全忽略了古人写作的格式。

5) 信的日期

极有可能,保罗是在罗马城里写腓立比书的,而写作日期则约在主后62年。

6) 的起源

在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里,基于回应神的呼召之故(徒16:6至10),便前往腓立比那里展开福音的工作,因此建立了首间的欧洲教会(徒16:11至40);换言之,腓立比教会是马其顿异象的福音果子。在保罗第三次宣教旅程里,他再次探望腓立比教会(徒20:1,6)。

7) 的异端

在腓立比书第三章内,保罗先后发出三个不同的警告:一,犹太律法主义;二,完全成圣主义,并且他以其个人生命及榜样来说明之;三,反对律法主义及其放荡不羁的表现。

8) 信的文体

腓立比书与现代书信的文体非常相似;值得一提的是,保罗只用了297个希腊字眼,以简易的句语来写信给腓立比教会。

9) 信的

第一章:书信主题

第二章:推荐人物

第三章:离开主题

第四章:主要事务

10 ) 信的主

在腓立比书里,保罗谈及耶稣基督的自我降卑及得着荣耀,这为本书的神学性主题(腓2:6至11),并且如此的生活模式已成为保罗行事为人参考的准则。按照昔日犹太教的标准来说,保罗乃是一位拥有深厚宗教资历的领袖(腓3:4至5),但当他归信基督后,便开始跟随耶稣基督的脚踪行。在学习为主自眨、受苦及作自我牺牲的过程里,叫保罗得着真正的喜乐。故此,某学者认为腓立比书的主题为“认识基督及天国子民在罪恶世界的生活”,也有别的学者把它简化为“活出基督徒的生命”。再者,喜乐是遍满整本腓立比书的。对基督徒来说,信徒的生命应是满有喜乐的;故此,「喜乐的人生」亦可算是本书主题之一。

11) 的理念

真神(神的主

腓立比信徒

我们看见神在腓立比信徒身上作工;在此,显示神在信徒生命上是拥有主权的(腓1:6至8;2:12至13)。

的事奉

虽然保罗为福音失去自由,但深信这叫他能更有效的把救恩传开(腓1:12至26)。在此,保罗向腓立比信徒作见证,表明神的手(主权)与其事奉是不可分割的。

的生命

不论生死,保罗是为神而活的,其生命是荣神益人的(腓1:20至24)。

基督(蒙福的焦

在腓立比书内,保罗清楚表示耶稣基督乃是信徒蒙恩及蒙福的源头。主耶稣乃是信徒学效谦卑的榜样(腓2:5至11),当祂再来时,便会施行审判,并且把信徒卑贱的身体改变过来,叫属主的人得着荣耀的身躯(腓1:6;2:16;3:20至21;3:20至21;林前15:35至49;林后5:1至10;帖前1:10;多2:13)。再者,主耶稣乃是众信徒的盼望(腓1:6,10;2:16;3:20至21),难怪祂是我们各人蒙福的焦点了。

灵论

在信徒的祷告里,圣灵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祂也是信徒团契生活的根据(腓1:19;2:1)。

事奉

在腓立比书内,保罗把他个人事奉的目标(腓1:20;1:22至25)、心态(腓1:19至26)、委身(腓2:17)及榜样(腓3:17;4:9),一一列举出来,成为我们现今信徒的参照及效法的指标。

价值

基督徒为天国的子民(腓1:27至30;3:20);故此,我们在世为人处人处事的方针及我们的价值观应是有别于非信徒的(参考腓2:1至4;4:4至6;4:11至13)。

12) 信的价值

与苦

按常人来看,喜乐与苦难是不可结连在一起的;可是,保罗落在捆锁及苦难中仍可大有喜乐。在这书信里,我们看见保罗与主拥有紧密的相交,因而叫他大大的喜乐(腓1:20至21)。

主的认识

在腓立比书内,保罗论到基督的虚己及被神升为至高,让我们可进深的认识救主耶稣基督(腓2:5至11)。

13) 

之一

1. 保罗的问安(1:1至11)

2. 保罗的环境(1:12至26)

3. 保罗的劝勉(腓1:27至2:18)

在逼迫中站立得稳(腓1:27至30)

谦卑的与别人同心(腓2:1至4)

要紧记基督的榜样(腓2:5至11)

在黑暗世界的亮光(腓2:12至18)

4. 保罗的同伴(腓2:19至30)

5. 保罗的警告(腓3:1至8)

6. 保罗的告诫(腓4:2至9)

7. 保罗的感谢(腓4:10至20)

8. 保罗的辞别(腓4:21至23)

之二

1. 全书的引言(腓1:1至11)

问安(腓1:1,2)

感谢(腓1:3至8)

祈祷(腓1:9至11)

2. 在罗马的情况(腓1:12至26)

把福音传开(腓1:12至18)

叫信徒得救(腓1:19至26)

3. 首次的劝勉(腓1:27至2:18)

在外敌前要合一及勇敢(腓1:27至30)

在教会里要合一及谦卑(腓2:1至11)

劝勉信徒要活出其救恩(腓2:12至18)

4. 保罗的使者(腓2:19至30)

提摩太(腓2:19至24)

以巴弗提(腓2:25至30)

5. 保罗的警告(腓3:1至21)

犹太律法主义的危险(腓3:1至16)

反对律法主义的危险(腓3:17至21)

6. 再次的劝勉(腓4:1至9)

在合一里站稳(腓4:1至3)

持守信徒品德(腓4:4至9)

7. 信徒的礼物(腓4:10至20)

近日的礼物(腓4:10至14)

昔日的礼物(腓4:15至20)

8. 结束的祝福(腓4:21至23)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