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保羅的勸勉〈一〉(腓1:27至2:4)
27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叫我或來見你們、或不在你們那裏、可以聽見你們的景況、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
28凡事不怕敵人的驚嚇.這是證明他們沉淪、你們得救、都是出於 神。
29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
30你們的爭戰、就與你們在我身上從前所看見、現在所聽見的一樣。
1所以在基督裏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聖靈有甚麼交通、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
2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
3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
4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1) 「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何謂「基督的福音」(腓1:27)?
2 甚麼是「得救」呢(腓1:28)﹖
3 保羅提醒信徒應有甚麼行為呢(腓1:27)﹖
4 基督徒應有甚麼心志呢(腓1:28至30)﹖
5 為何使徒保羅教導信徒應同心事主呢(腓2:1至2)﹖
6 同心應有甚麼表現呢(腓2:3至4)?
2) 「小心解釋 」“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1 何謂「基督的福音」(腓1:27)?
在別處新約聖經裡,保羅有以下的註解:一,基督為罪人死;二,基督被人埋葬;三,基督得勝死亡(林前15:1至8);四,唯有接受基督為主的人才可得救(羅10:9至10)。
2 甚麼是「得救」呢(腓1:28)﹖
「得救」,意即救贖之意。在此,我們看見救恩是源自神的。
3 保羅提醒信徒應有甚麼行為呢(腓1:27)﹖
基督徒作為天國子民,他們的行為應與其身份相稱(腓1:27)。
原文詞彙
詞彙之一
「同有一個心志」,在原文聖經裡,「心志」是由「靈」及「魂」這兩個字眼組成的。「靈」乃是人的感覺、思想及決定的中心。「魂」則是情緒、理智及意志的地方;即我們的心或靈魂之意。人是由靈及物質所組成的,這裡的「靈」與「魂」應是同義詞。
詞彙之二
「行事為人」,這個動詞含有「行公民所行」的意思。
詞彙之三
「齊心努力」,這是一個運動員的用語,藉此帶出信徒應活出團隊的精神。
保羅之意
保羅鄭重向腓立比信徒表示,由於基督徒為天國子民,所以信徒的行為應與他們的位分相稱。除了表裡一致的請求外,使徒更勸告信徒要堅定不移。無論保羅是否親身前來,或是不在他們中間,他也渴望他們能有同一的心志來站穩,並且可為福音的信仰齊心努力。由於基督徒是互為同工;故此,彼此之間不應存著爭競的心,並且要心連心、肩並肩來抵抗外敵及傳揚基督的信仰。
4 基督徒應有甚麼心志呢(腓1:28至30)﹖
天國子民的敵人(腓1:28)
何謂敵人
這裡的「敵人」,在別處的經文是指與主子民為敵的人。某學者認為這些與腓立比教會為敵的人,可以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換言之,任何傳道人起來攻擊邪惡的話,總會遇到敵擋他們的人。
應有心志
不論敵人是誰,保羅給予腓立比教會的指引是極其清晰的,他們必須同心及存著勇敢的心來抵抗外敵。通過如此實際的行動,正好說明腓立比信徒所信奉的真理不單是真確的,也顯出他們乃是享有永恆生命的人。
為主受苦的心志(腓1:29)
接著保羅便告訴信徒,他們蒙恩得救是出自主的恩典,並且提醒信靠基督的人應具備受苦的心志,因為信徒在世敬虔度日必會遇到逼迫,這乃是在所難免的(提後3:12)。
一同受苦的經歷(腓1:30)
「爭戰」,可以用來形容內裡或外邊的爭端,可能是與逼迫福音的人作的奮戰。保羅曾多次為主忍受苦難,現今通過自己個人深刻的經歷,藉此提醒腓立比信徒,忠心跟隨基督的人是必然會遇到苦難的。
5 為何使徒保羅教導信徒應同心事主呢(腓2:1至2)﹖
四種事實(腓2:1)
同一位的基督
在希臘文聖經裡,這裡有四個「若」字。現今保羅的用語,決不是假設,乃是四個不同的事實。保羅論到信奉基督為救主四個不同的事實,第一個乃是我們皆享有同一位的基督。由於在主裡的緣故,我們心中均享有安慰及鼓勵。以上的事實,便成為所有基督徒應同心的根據了。
同一樣的愛心
某原文學者認為這裡的愛心,乃是指神的愛而言。故此,有意譯本把它翻作「祂的愛安慰你」。可是,有學者卻持相反的意見,推斷這是指信徒愛基督及同伴的心。無論持甚麼的見解,基於同一樣的愛之緣故,那麼信徒便要合而為一了。由於愛的源頭及愛的對象是共通的,因而叫信徒在愛裡得著很大的安慰。
同一位的聖靈
由於聖靈內住在信徒裡,因而叫我們合成基督的身體。基於聖靈的工作,信徒便成為主內的弟兄姊妹,以致可彼此共享團契的生活。既然基督徒是享有同一位的聖靈,因此我們務必保守教會的合一。
同一樣的感受
由於基督徒擁有一樣的生命;故此,我們內裡的感受是一致的。為著這共同的生命特質之故,我們便需保持合一了。
他的心願(腓2:2)
當保羅把在主裡的四個事實擺在腓立比信徒面前時,他實在很想信徒能實踐合一的真理,因而叫他的喜樂可以滿足。在此,保羅把關乎合一的三個不同的原素列舉出來:一,相同的愛心;二,相同的情感;三,相同的思想。
6 同心應有甚麼表現呢(腓2:3至4)?
表現之一(腓2:3)
「凡事不可結黨」,意即自私自利的野心及與別人爭競的心。假若信徒是同心的話,一定不會與別人爭競。
表現之二(腓2:3)
「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意即誇耀自己個人的成就。為要確保教會的合一,個別信徒決不可自誇,並且應把神該得的榮耀全所有的歸給祂。
表現之三(腓2:3)
「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一個謙虛的人,總會認識一山還有一山高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謙卑乃是一個成熟基督徒明顯的特徵。
表現之四(腓2:4)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若信徒只顧個人的榮辱及得失,因而忽略別人的需要,那麼這就是極其自私自利的表現了。自私的信徒難與別人合作,更遑論與別的信徒同心同行了。
3) 「盡心行道 」“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反思問題之一(腓2:3)
你喜歡與人爭競嗎?
反思問題之二(腓2:3)
你認為自己有沒有存著自私的野心來事奉呢?
反思問題之三(腓2:3)
你是否刻意的討人喜歡呢?
反思問題之四(腓2:3)
你認為自己是否謙卑呢?
4) 「勇敢見證」 “Proclaim” (P)
iEXP 查經法
在研經後,基督徒應嘗試把真理應用在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及教會生活裡,並且求神讓你經歷祂話語的真實及神的大能。在家庭祭壇、小組聚會及社交場合裡,把握機會向未信主及信徒分享自己的經歷及見證福音的大能,也藉此建立信徒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