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mazon Music
https://music.amazon.com/podcasts/cc37ca77-9049-4a9b-bd84-e2697b06db4e
Apple Podcasts
Spotify
4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
5修造園囿、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
6挖造水池、用以澆灌嫩小的樹木.
7我買了僕婢、也有生在家中的僕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
8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並許多的妃嬪。
9這樣、我就日見昌盛、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
10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他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分。
11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傳2:4至11)
屬靈及屬世是基督徒經常掛在唇邊的術語,為此,不少基督徒不敢在禮拜堂內談享樂或享受,因為懼怕其他信徒覺得他們不屬靈。
神創造萬物及讓世人管理大地,祂是期望我們可以享受在其中的。享樂或享受並非邪惡,也絕對不可稱之為不屬靈或屬世。可是,當人離開神所定的真理或原則來尋求快樂,並且完全是以自己的喜好及利益來尋求的話,如此的方向才是虛空。
在所羅門王的一生裡,他曾離開了神,並且嘗試在世上有偉大的建設,最終他的結論是如同捕風一樣,意即是沒有價值的。
1) 偉大的建設(傳2:4至8)
建造王宮
所羅門王為自己動大工程,留意「工程」於原文裡是複數字(眾數),這位以色列君王為自己興建許多偉大的建設。「房屋」(傳2:4)於希伯來文聖經裡,可解作「房屋」“house” 、「家」“home” 、「地方」“place” 、「殿」“temple” 、「家庭」“family” 等。 故此,有新中文譯本把它翻作「宮室」。 有聖經學者認為所羅門王只為自己建用房屋,並沒有包括聖殿在內,這顯出他是落在極其自我中心的狀態中。他心中無神,只為自己求好處。如果人只為自己只活,實在叫人悲嘆!
奢華房子
世上有房子比皇宮更奢華;在2010年,有編輯找出全世界十個最奢華的房子,排行首位的竟坐落在印度孟買。聞說,這座樓高二十七層的摩天大廈是全球最貴的私人住宅, 花了約二十億美元來興建。在這個貧富懸殊的城市裡,這個住宅竟擁有私人戲院及四層開放式花園。
奢華享受
由17世紀至19世紀之間,在英國大戶人家裡設有冰屋。他們把冰塊放在地下室內,好讓他們可儲存食物。冰塊來自冬天的湖泊及池塘,或是由外地輸入,放在漆黑的環境裡,在十八個月後才會溶化。英國人愛吃冰淇淋,它最早在1671年出現。那時查爾斯二世在溫莎城堡宴客,唯有在他桌上擺上一碟白色的草莓及一碟冰淇淋,其他嘉賓只可觀看及猜想這是甚麼菜式。自此,有財有勢的人便愛上吃冰淇淋,因而建造自己家中的冰屋。各位,世上有些人無家可歸,但竟有人因愛吃冰淇淋而建造冰屋。
建造葡萄園(傳2:4)
「栽種葡萄園」,可譯作「為自己栽種葡萄園」。以色列人種植葡萄園的主要目的是要壓酒(創9:20,21;士9:13,賽5:2),其副產品為葡萄餅(撒上25:18;30:12;撒下6:19;代上12:40;16:3;歌2:5;賽16:7;何3:1)。
品嘗美酒
飲酒乃是古今人士享樂的一種方式,他們視喝酒為人生的最大樂事之一。
北美文化
「享樂主義」“pleasure seeking”是北美洲的文化之一,如此特色可在不同商品及娛樂消遣找到。在北美洲有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小孩子於快餐店裡吃炸薯條時,假若他們覺得不夠香脆就不肯吃了;他們喝汽水時,覺得不夠冰凍便把它扔在垃圾箱內。
尋找滿足
我們深知世界是充滿痛苦的,故此人嘗試從尋找快樂,這是可以理解,也是正常的。所羅門藉著享樂主義找到快樂,但始終他得不著滿足。
建造園囿 (傳2:5)
「修造園囿」,有學者根據原文,把它翻作「園囿和樂園」。這位學者認為「園囿」為普通的園子,四處設有籬笆或牆垣,其中的花草樹木,均是經過栽培澆灌 ,還有園丁修理看守的。「樂園」有英文聖經則翻作「果園」“orchard” 。 它與普通園囿比較便講究得多了,不但內裡種植了各類的樹木及各國的名花異卉,還有它的設計很美麗,好讓賓客欣賞。
種植各類果樹(傳2:5)
或許在王的花園內,種植了不同的果樹,如葡萄樹、橄欖樹、無花果樹、蘋果樹、核桃樹、石榴樹及棕樹等。雖然這些樹木具有經濟的價值,但相信所羅門種植這些樹木,並不是為經濟的緣故,乃是為觀賞。
取悅眼睛
所羅門王建造這些美麗的園囿及果園,為要取悅自己的眼目。相似的是,許多建造自己夢想的房子,使用豪華的裝修及家具,也是要滿足自己的眼目。不少人喜用購買大電視,為要有最好的視覺享受。早陣子我和妻子往香港探望親友;某一天,我們路經一個著名品牌電視的陳列室,為著打發時間及存著好奇的心便去看看。當查詢價格時,我真是難以相信世上有那麼貴的電視。我心想:「誰會以數十萬元來買一台電視機呢?」這個價錢已可在當地買到一部不錯的汽車!
誇耀財富
世上有不少人喜歡炫耀自己的財富,最顯眼的東西是豪宅。
挖造水池(傳2:6)
在舊約聖經內提及一些水池,如畢士大瀰池(尼2:14;3:15;約5:2;9:7)、基遍的水池(撒下2:13;耶41:12)及希伯崙的水池(撒下4:12),或許也是所羅門的遺產。由於以色列地河流稀少,所以他們需要挖掘水池來儲水。但所羅門王如此作,純綷是為私慾,沒有顧念百姓的需要。在北美洲,有些人家喜歡於後園裡挖掘水池,不是用作儲水,乃是為了在暑假間消暑暢泳。我實在不明白為何人家會這樣作,這些泳池大部分水十分淺,對真正以游泳為運動的人,好像浴盆一般。此外,我覺得於後園游泳全無私隱,鄰舍就天然成為你的觀眾。有些人其實很少使用家裡的泳池,他們卻以視它為身份的像徵
僕婢及牲畜
「我買了僕婢,也有生在家中的僕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傳2:7)古時人以僕人及牲畜來計算財富。所羅門如此說話,為要誇耀他的財富及力量,於歷史中從來沒有一人可山他相比,乃是耶路撒冷之冠。在古代,奴隸制度是十分普及的。也許你不知道,昔日的韓國有三分一至一半的人口是奴隸。非洲各地一早便有奴隸制度,當伊斯蘭教興起後,販賣黑奴在伊斯蘭世界更加普及。其實變相的奴隸制度仍存在現今文明的國家裡,在中南美國家,商人仍以不合理的工資顧用工人,甚至連兒童也不放過,利用他們獲取更大的利潤。在加拿大,仍有不法的商人,以不合理或低過法定的工資僱用新移民,這是剝削主義“exploitation”,乃是一種變相的奴隸制度 。
擁有金銀及君王的財寶
每隔三年,所羅門王就從俄斐輸入四百二十他連得金子(王上9:26至28;10:22)。此外,每年以色列國從人民所徵收的稅款有六百六十六他連得的黃金(王上10:14)。王所用的器皿皆是以黃金製成的,並且銀子多如石頭(王上10:16至27)。每一他連得共重七十五磅。試想所羅門王所擁有的財富之多,真是叫人難以想象。 按我所得的數據,今天每一安士的金價是約一千六百八十三加元。若把所羅門每年的稅收化為現今的價值的話,乃是天文的數字。為何人喜愛黃金呢?有專家指出,這是基於三個主要因素:第一,美麗的外表;第二,黃金的特別用途;第三,黃金是極其稀有。
擁有歌唱的男女(傳2:8)
「歌唱的男女」,絕對不是指聖殿裡的詩班,乃是指筵席上的歌唱者(撒下19:35;賽5:11;摩6:5)。這些歌唱者中的女子,有學者參考以賽亞書23:15至16,推斷這些女子可能是歌妓。所羅門十分懂得享受,用現代人的術語說,在他的宮庭生活裡他可以經常享受「身歷聲」的音樂。
世俗音樂
所羅門所喜愛的是「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 ,絕對不是「聖樂」“Sacred Music” 。 「世俗音樂」與「聖樂」有何分別呢?分別是「世俗音樂」是叫自己快樂,而「聖樂」卻是叫神快樂。
音響發燒友:現代人十分懂得享受,有些音響發燒友不惜花上巨款來購買音響組合,單單是揚聲器就叫他們花了五千加元。有些「發燒友」,不但瞞著太太花大筆金錢購買音響器材。有些人竟提早下班來聽音樂,趁著較少人使用電源時享受音樂,因為他們認為電源充足時所擴放的音色特別好。享受美妙的音樂是享受人生其中一種方法,但這樣是否叫人得著最大的滿足嗎?
擁有世人所喜愛的物(傳2:8)
所羅門王指出他擁有「世人所喜愛的物」。有人指出這可能是陳設、傢俬、古玩等。也有學者認為,這是與「妃嬪」為平行語,乃是指同一樣的事情。如果這種講法是對的話,可見所羅門實在是一個好色之徒。
古董的定義
甚麼是右董呢?據專家指出,被視為古董有三個主要條件:年分,藝術價值及於歷史上的重要性。原來美國政府不向一百年或以上的古董徵收關稅,不少古董收藏家也以一百年為判斷古董的基本標準。
收藏古董的原因
為何人喜愛收藏古董呢?原因有三個:第一,欣賞;第二,投資;第三,賺錢。
不少人的追求
「那一個死時擁有最多玩具是大贏家。」“He who dies with the most toys wins”說明不少人只追求今生的享樂。可以擁有眾多財富及物質故然是好事,但來生又如何呢?各位,我們皆是這個世界的客旅,這世界並非我們的家。有人智慧的說:「人生唯一最終的悲劇是覺得這世界是我們的家。」
擁有許多的妃嬪(傳2:8)
根據聖經的記載,所羅門王於後宮有三百個嬪及七百個妃(王上11:3)。根據某聖經學者的見解,這裡希伯來文的「妃嬪」,極有可能它是源自乳房這個字眼,意即暗示女性的性部分。所羅門擁有一千個性伴侶,尋找性的滿足。世上有許多花花公子,他們不但追尋享樂,並且尋求從不同婦人身上得著性滿足。各位,神設立一夫一妻的制度,而性滿足只可在你的丈夫及妻子身上才可找到。所羅門及許多人離開神的規限,嘗試以自己的方法來尋求滿足,最終的結果是捕風。
2) 背後的原因(傳2:9至10)
原因之一
為何所羅門王大興土木呢?「為自己」(傳2:4,8 ),在中文聖經和合本只出現了兩次,但於新英王欽定本第四至九節內,「我」字卻出現了十次之多。在原文「為自己」一詞,在這一小段出現了八九次,不過中文聖經無法把它這樣翻譯出來。
原因之二
為何所羅門王為自己大興土木呢?背後的原因之二,正如他所說:「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他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簡單來說,他為自己盡情的享受。不少人認為人在世上短短的幾十載,應該及時行樂。
原因之三
第三個原因是 :「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分。」(傳1:10下 )他認為如此享樂,是極其合理的,意即這些從物慾而來的享受,乃是他應得的。
3) 最終的結論(傳2:11至17;約14:1至3)
結論之一
在傳道書2:11至17裡,所羅門王的結論有兩點:第一, 所有偉大的建設也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沒有絲毫的用處(傳2:11)。原因非常簡單,因為死時不能把任何建設帶走。
結論之二
第二,他視自己為智慧人,可把握機會及時行樂,但經思索後,發現自己與愚昧人沒有分別(傳2:12至17),這也是虛空,亦是捕風。
我們的建設是捕風
世上所有的偉大建設皆會於人類歷史中消失。我們為自己建造房子及一切美好的設施,至終也會成為過去。換言之,我們一切的建設是捕風。各位,你有甚麼可存留到永遠呢?
主耶穌為我們預備永遠的家
主耶穌臨離世時,向跟隨祂的門徒表示,祂的離開正是為了他們的好處。祂要為跟隨祂的人預備永遠的居所。神的兒子降臨到世上,顯示神愛人,關心人日後的去向;故此,耶穌基督由三十歲至三十三歲,四出傳道,為要喚醒世人,引導人走在永生的道路上。
反思怎樣跟隨主
主耶穌在世上揀選了十二個門徒,為要藉著他們,把神的心意傳開,藉著他們延續其工作。其中一位猶大,因只顧地上的好處,以三十塊錢出賣了老師(太26:16)。在現今基督教圈子裡,不少所謂基督徒,也因金錢名利出賣主,他們只顧地上的好處,看不見忠心跟隨主可得的賞賜。各位自稱為基督徒的朋友,你們是怎樣跟隨主耶穌呢?
未信主朋友的回應
基督走上十架的道路,為罪人的罪死在十架上,三天後從死裡復活,戰勝死亡,復活升天後,於天家為信徒預備永遠的居所。各位未信主的朋友,請問你有沒有永恆的歸宿呢?各位信徒們,你們有沒有太過重視地上的房子及地上的好處,因而忘記天上的住處呢?
享受人生或是叫主快樂
享樂主義或縱慾主義是倡導人是應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來尋找快樂。可是,前芝加哥神學院院長司徒喬 “Joe Stowell”指出基督徒應通過叫神快樂的過程來尋求快樂及滿足,如同兒女為要叫父母快樂一樣,他們最大的快樂是能夠取悅雙親。
歡樂及愛的源頭
多馬亞當斯“Thomas Adams”說:「我們的思想是歡樂的源頭,我們的心是寶藏的源頭,我們的愛是生命的源頭,但所有我們的快樂、寶藏和生命皆藏在耶穌基督裡。」各位,快樂人生是源自我們的思想。各位,你的寶藏在那裡,你的心就在那裡;假若你的寶藏是名譽地位及金錢,你的心就在那裡。各位,怎樣才可擁有快樂人生呢?愛。最重要的,唯有認識耶穌基督才可叫我們享有真正快樂的人生。
伟大建设的虚空 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4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
5修造园囿、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
6挖造水池、用以浇灌嫩小的树木.
7我买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又有许多牛群羊群、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众人所有的.
8我又为自己积蓄金银、和君王的财宝、并各省的财宝.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爱的物、并许多的妃嫔。
9这样、我就日见昌盛、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
10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为我一切所劳碌的快乐.这就是我从劳碌中所得的分。
11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传2:4至11)
属灵及属世是基督徒经常挂在唇边的术语,为此,不少基督徒不敢在礼拜堂内谈享乐或享受,因为惧怕其他信徒觉得他们不属灵。
神创造万物及让世人管理大地,祂是期望我们可以享受在其中的。享乐或享受并非邪恶,也绝对不可称之为不属灵或属世。可是,当人离开神所定的真理或原则来寻求快乐,并且完全是以自己的喜好及利益来寻求的话,如此的方向才是虚空。
在所罗门王的一生里,他曾离开了神,并且尝试在世上有伟大的建设,最终他的结论是如同捕风一样,意即是没有价值的。
1) 伟大的建设(传2:4至8)
建造王宫
所罗门王为自己动大工程,留意「工程」于原文里是复数字(众数),这位以色列君王为自己兴建许多伟大的建设。「房屋」(传2:4)于希伯来文圣经里,可解作「房屋」“house” 、「家」“home” 、「地方」“place” 、「殿」“temple” 、「家庭」“family” 等。 故此,有新中文译本把它翻作「宫室」。有圣经学者认为所罗门王只为自己建用房屋,并没有包括圣殿在内,这显出他是落在极其自我中心的状态中。他心中无神,只为自己求好处。如果人只为自己只活,实在叫人悲叹!
奢华房子
世上有房子比皇宫更奢华;在2010年,有编辑找出全世界十个最奢华的房子,排行首位的竟坐落在印度孟买。闻说,这座楼高二十七层的摩天大厦是全球最贵的私人住宅, 花了约二十亿美元来兴建。在这个贫富悬殊的城市里,这个住宅竟拥有私人戏院及四层开放式花园。
奢华享受
由17世纪至19世纪之间,在英国大户人家里设有冰屋。他们把冰块放在地下室内,好让他们可储存食物。冰块来自冬天的湖泊及池塘,或是由外地输入,放在漆黑的环境里,在十八个月后才会溶化。英国人爱吃冰淇淋,它最早在1671年出现。那时查尔斯二世在温莎城堡宴客,唯有在他桌上摆上一碟白色的草莓及一碟冰淇淋,其他嘉宾只可观看及猜想这是什么菜式。自此,有财有势的人便爱上吃冰淇淋,因而建造自己家中的冰屋。各位,世上有些人无家可归,但竟有人因爱吃冰淇淋而建造冰屋。
建造葡萄园(传2:4)
「栽种葡萄园」,可译作「为自己栽种葡萄园」。以色列人种植葡萄园的主要目的是要压酒(创9:20,21;士9:13,赛5:2),其副产品为葡萄饼(撒上25:18;30:12;撒下6:19;代上12:40;16:3;歌2:5;赛16:7;何3:1)。
品尝美酒
饮酒乃是古今人士享乐的一种方式,他们视喝酒为人生的最大乐事之一。
北美文化
「享乐主义」“pleasure seeking”是北美洲的文化之一,如此特色可在不同商品及娱乐消遣找到。在北美洲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小孩子于快餐店里吃炸薯条时,假若他们觉得不够香脆就不肯吃了;他们喝汽水时,觉得不够冰冻便把它扔在垃圾箱内。
寻找满足
我们深知世界是充满痛苦的,故此人尝试从寻找快乐,这是可以理解,也是正常的。所罗门借着享乐主义找到快乐,但始终他得不着满足。
建造园囿 (传2:5)
「修造园囿」,有学者根据原文,把它翻作「园囿和乐园」。这位学者认为「园囿」为普通的园子,四处设有篱笆或墙垣,其中的花草树木,均是经过栽培浇灌 ,还有园丁修理看守的。「乐园」有英文圣经则翻作「果园」“orchard” 。 它与普通园囿比较便讲究得多了,不但內里种植了各类的树木及各国的名花异卉,还有它的设计很美丽,好让宾客欣赏。
种植各类果树(传2:5)
或许在王的花园内,种植了不同的果树,如葡萄树、橄榄树、无花果树、苹果树、核桃树、石榴树及棕树等。虽然这些树木具有经济的价值,但相信所罗门种植这些树木,并不是为经济的缘故,乃是为观赏。
取悦眼睛
所罗门王建造这些美丽的园囿及果园,为要取悦自己的眼目。相似的是,许多建造自己梦想的房子,使用豪华的装修及家具,也是要满足自己的眼目。不少人喜用购买大电视,为要有最好的视觉享受。早阵子我和妻子往香港探望亲友;某一天,我们路经一个著名品牌电视的陈列室,为着打发时间及存着好奇的心便去看看。当查询价格时,我真是难以相信世上有那么贵的电视。我心想:「谁会以数十万元来买一台电视机呢?」这个价钱已可在当地买到一部不错的汽车!
夸耀财富
世上有不少人喜欢炫耀自己的财富,最显眼的东西是豪宅。
挖造水池(传2:6)
在旧约圣经内提及一些水池,如毕士大弥池(尼2:14;3:15;约5:2;9:7)、基遍的水池(撒下2:13;耶41:12)及希伯仑的水池(撒下4:12),或许也是所罗门的遗产。由于以色列地河流稀少,所以他们需要挖掘水池来储水。但所罗门王如此作,纯綷是为私欲,没有顾念百姓的需要。在北美洲,有些人家喜欢于后园里挖掘水池,不是用作储水,乃是为了在暑假间消暑畅泳。我实在不明白为何人家会这样作,这些泳池大部分水十分浅,对真正以游泳为运动的人,好像浴盆一般。此外,我觉得于后园游泳全无私隐,邻舍就天然成为你的观众。有些人其实很少使用家里的泳池,他们却以视它为身份的像征
仆婢及牲畜
「我买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又有许多牛群羊群,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众人所有的。」(传2:7)古时人以仆人及牲畜来计算财富。所罗门如此说话,为要夸耀他的财富及力量,于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人可山他相比,乃是耶路撒冷之冠。在古代,奴隶制度是十分普及的。也许你不知道,昔日的韩国有三分一至一半的人口是奴隶。非洲各地一早便有奴隶制度,当伊斯兰教兴起后,贩卖黑奴在伊斯兰世界更加普及。其实变相的奴隶制度仍存在现今文明的国家里,在中南美国家,商人仍以不合理的工资顾用工人,甚至连儿童也不放过,利用他们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加拿大,仍有不法的商人,以不合理或低过法定的工资雇用新移民,这是剥削主义“exploitation”,乃是一种变相的奴隶制度 。
拥有金银及君王的财宝
每隔三年,所罗门王就从俄斐输入四百二十他连得金子(王上9:26至28;10:22)。此外,每年以色列国从人民所征收的税款有六百六十六他连得的黄金(王上10:14)。王所用的器皿皆是以黄金制成的,并且银子多如石头(王上10:16至27)。每一他连得共重七十五磅。试想所罗门王所拥有的财富之多,真是叫人难以想象。 按我所得的数据,今天每一安士的金价是约一千六百八十三加元。若把所罗门每年的税收化为现今的价值的话,乃是天文的数字。为何人喜爱黄金呢?有专家指出,这是基于三个主要因素:第一,美丽的外表;第二,黄金的特别用途;第三,黄金是极其稀有。
拥有歌唱的男女(传2:8)
“歌唱的男女”,绝对不是指圣殿里的诗班,乃是指筵席上的歌唱者(撒下19:35;赛5:11;摩6:5)。这些歌唱者中的女子,有学者参考以赛亚书23:15至16,推断这些女子可能是歌妓。所罗门十分懂得享受,用现代人的术语说,在他的宫庭生活里他可以经常享受“身历声”的音乐。
世俗音乐
所罗门所喜爱的是「世俗音乐」“Secular Music” ,绝对不是“圣乐”“Sacred Music” 。「世俗音乐」与「圣乐」有何分别呢?分别是「世俗音乐」是叫自己快乐,而「圣乐」却是叫神快乐。
音响发烧友:现代人十分懂得享受,有些音响发烧友不惜花上巨款来购买音响组合,单单是扬声器就叫他们花了五千加元 。有些「发烧友」,不但瞒着太太花大笔金钱购买音响器材。有些人竟提早下班来听音乐,趁着较少人使用电源时享受音乐,因为他们认为电源充足时所扩放的音色特别好。享受美妙的音乐是享受人生其中一种方法,但这样是否叫人得着最大的满足吗?
拥有世人所喜爱的物(传2:8)
所罗门王指出他拥有“世人所喜爱的物”。有人指出这可能是陈设、家私、古玩等。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与「妃嫔」为平行语,乃是指同一样的事情。如果这种讲法是对的话,可见所罗门实在是一个好色之徒。
古董的定义
什么是右董呢?据专家指出,被视为古董有三个主要条件:年分,艺术价值及于历史上的重要性。原来美国政府不向一百年或以上的古董征收关税,不少古董收藏家也以一百年为判断古董的基本标准。
收藏古董的原因
为何人喜爱收藏古董呢?原因有三个:第一,欣赏;第二,投资;第三,赚钱。
不少人的追求
「那一个死时拥有最多玩具是大赢家。」“He who dies with the most toys wins”说明不少人只追求今生的享乐。可以拥有众多财富及物质故然是好事,但来生又如何呢?各位,我们皆是这个世界的客旅,这世界并非我们的家。有人智慧的说:「人生唯一最终的悲剧是觉得这世界是我们的家。」
拥有许多的妃嫔(传2:8)
根据圣经的记载,所罗门王于后宫有三百个嫔及七百个妃(王上11:3)。根据某圣经学者的见解,这里希伯来文的“妃嫔”,极有可能它是源自乳房这个字眼,意即暗示女性的性部分。所罗门拥有一千个性伴侣,寻找性的满足。世上有许多花花公子,他们不但追寻享乐,并且寻求从不同妇人身上得着性满足。各位,神设立一夫一妻的制度,而性满足只可在你的丈夫及妻子身上才可找到。所罗门及许多人离开神的规限,尝试以自己的方法来寻求满足,最终的结果是捕风。
2) 背后的原因(传2:9至10)
原因之一
为何所罗门王大兴土木呢?「为自己」(传2:4,8 ),在中文圣经和合本只出现了两次,但于新英王钦定本第四至九节内,「我」字却出现了十次之多。在原文「为自己」一词,在这一小段出现了八九次,不过中文圣经无法把它这样翻译出来。
原因之二
为何所罗门王为自己大兴土木呢?背后的原因之二,正如他所说:「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简单来说,他为自己尽情的享受。不少人认为人在世上短短的几十载,应该及时行乐。
原因之三
第三个原因是 :「因我的心为我一切所劳碌的快乐;这就是我从劳碌中所得的分。」(传1:10下 )他认为如此享乐,是极其合理的,意即这些从物欲而来的享受,乃是他应得的。
3) 最终的结论(传2:11至17;约14:1至3)
结论之一
在传道书2:11至17里,所罗门王的结论有两点:第一, 所有伟大的建设也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没有丝毫的用处(传2:11)。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死时不能把任何建设带走。
结论之二
第二,他视自己为智慧人,可把握机会及时行乐,但经思索后,发现自己与愚昧人没有分别(传2:12至17),这也是虚空,亦是捕风。
我们的建设是捕风
世上所有的伟大建设皆会于人类历史中消失。我们为自己建造房子及一切美好的设施,至终也会成为过去。换言之,我们一切的建设是捕风。各位,你有什么可存留到永远呢?
主耶稣为我们预备永远的家
主耶稣临离世时,向跟随祂的门徒表示,祂的离开正是为了他们的好处。祂要为跟随祂的人预备永远的居所。神的儿子降临到世上,显示神爱人,关心人日后的去向;故此,耶稣基督由三十岁至三十三岁,四出传道,为要唤醒世人,引导人走在永生的道路上。
反思怎样跟随主
主耶稣在世上拣选了十二个门徒,为要借着他们,把神的心意传开,借着他们延续其工作。其中一位犹大,因只顾地上的好处,以三十块钱出卖了老师(太26:16)。在现今基督教圈子里,不少所谓基督徒,也因金钱名利出卖主,他们只顾地上的好处,看不见忠心跟随主可得的赏赐。各位自称为基督徒的朋友,你们是怎样跟随主耶稣呢?
未信主朋友的回应
基督走上十架的道路,为罪人的罪死在十架上,三天后从死里复活,战胜死亡,复活升天后,于天家为信徒预备永远的居所。各位未信主的朋友,请问你有没有永恒的归宿呢?各位信徒们,你们有没有太过重视地上的房子及地上的好处,因而忘记天上的住处呢?
享受人生或是叫主快乐
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是倡导人是应不惜付出任何代价来寻找快乐。可是,前芝加哥神学院院长司徒乔 “Joe Stowell”指出基督徒应通过叫神快乐的过程来寻求快乐及满足,如同儿女为要叫父母快乐一样,他们最大的快乐是能够取悦双亲。
欢乐及爱的源头
多马亚当斯“Thomas Adams”说:「我们的思想是欢乐的源头,我们的心是宝藏的源头,我们的爱是生命的源头,但所有我们的快乐、宝藏和生命皆藏在耶稣基督里。」各位,快乐人生是源自我们的思想。各位,你的宝藏在那里,你的心就在那里;假若你的宝藏是名誉地位及金钱,你的心就在那里。各位,怎样才可拥有快乐人生呢?爱。最重要的,唯有认识耶稣基督才可叫我们享有真正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