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pple Podcast Link:
Spotify Podcast Link:
1這事約拿大大不悅、且甚發怒。
2就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阿、我在本國的時候、豈不是這樣說麼.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 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
3耶和華阿、現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著還好。
4耶和華說、你這樣發怒合乎理麼。
5於是約拿出城、坐在城的東邊、在那裏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蔭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
6耶和華 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發生高過約拿、影兒遮蓋他的頭、救他脫離苦楚.約拿因這棵蓖麻大大喜樂。
7次日黎明、 神卻安排一條蟲子、咬這蓖麻、以致枯槁。
8日頭出來的時候、 神安排炎熱的東風.日頭曝晒約拿的頭、使他發昏、他就為自己求死、說、我死了比活著還好。
9神對約拿說、你因這棵蓖麻發怒合乎理麼.他說、我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
10耶和華說、這蓖麻不是你栽種的、也不是你培養的.一夜發生、一夜乾死你尚且愛惜.
11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約拿書4)
你有沒有對某人生氣(嬲某人)? 當然有呢!我相信這是普遍人的回答!
女士們,如果你的丈夫或男友不再送花給你,你會生氣嗎?「當然」,我相信你會這樣回答我!大多數人都喜歡被人寵愛。如果別人不再取悅(錫)我們,我們流露出不滿的情緒是很自然的。
你有沒有對神生氣呢?坦白的說,許多人包括基督徒在內,他們不想與別人分享他們心靈深處的感受。作為基督徒,作為牧師,我曾多次對神生氣。基於以下原因,我對神生氣:首先,我不喜歡祂如此對待我;第二,我認為祂不公平。當我反省時,我的憤怒是源自我對神的性情和好意的誤解。有一點是,神是神,祂不必取悅我,並且祂為我和別人而設的計劃皆是獨特的。
1) 誤解神的恩典(約拿書4:1)
約拿對神的憤怒
1這事約拿大大不悅、且甚發怒。(約拿書4:1)希伯來聖經描述約拿怒火中燒,廣東話是「嬲爆」。
離家出走的孩子
有些孩子離家出走。離家出走的因素可以很多,但對父母生氣是其中一個原因。
離家出走的信徒
有時基督徒也會有幼稚或不成熟的一刻。我們對神的憤怒會使我們遠離祂。有些信徒會停止靈修。有些甚至離開教會。在某些極端情況下,信徒甚至會放棄他們的信仰。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你現在對神生氣嗎?
約拿知識和情感上的衝突
10於是 神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他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了。(約拿書3:10)神的性情是仁慈的;因此,祂恩慈的對待所有人,這是很自然的。當尼尼微人轉離邪惡道路時,神便寬恕他們。奇怪的是,約拿竟不滿神恩慈的決定。正如你所看到的,約拿對神的認識,在知識和情感上是有衝突的。從約拿的反應來看,我們發現他是誤解神的恩典的。
基督教教育
聖經知識和教義皆很重要。如果沒有正確理解基督徒信仰的話,注定叫我們的信仰生活失敗的。然而,基督教面臨的威脅是缺乏經驗知識。當人們向我們提出有關基督教的問題時,或許我們可以向他們提供主日學的答案,但並不表示我們是有經驗來支持的。
我們的掙扎
在知識和情感上,基督徒是有衝突的。我們都可以大聲說:「神是很美好的。 」但是,我們真的有這種感覺嗎?
約拿不完全的知識
約拿對神的認識是不完全的,因為他不明白世人是不配得到神的恩典的,這包括他自己在內。
缺乏深度
在西方世界,許多人自稱為基督徒。問題是,許多信徒是缺乏屬靈深度的。在基督教研討議上,有牧師公開承認說:「我可能是牧師,但我只有一英寸深。我的生活充滿了無休止的活動和很少的祈禱。」我很佩服他的誠懇。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是,我們不間斷的事奉,乃是無法增加基督徒在屬靈或信仰方面的深度的。
一英寸厚
在北美洲有一種說法,雖然有些信徒卻表示不同意。這句說話是美國的基督教有3000英里闊,但只有1英寸深。雖然約拿對神有一些正確的理解,但他是有空間成長的。
約拿把他的不服從合理化
約拿敢於向神表達他的感受。在某種程度上,約拿把他的不服從合理化。簡單來說,約拿不喜歡耶和華對尼尼微的計劃。神已經通過拯救異教徒水手來證明祂是恩慈的,顯然約拿是收不到主是滿有恩慈這個信息的。
電影情節
以下電影情節是說明人怎樣把罪惡合理化的。著名及受多人景仰的醫生與空姐有染。他的情婦威脅他,如果他不與妻子離婚的話,她便要將他們兩人的秘密告知他的妻子。為此,醫生便諮詢宗教領袖的意見。宗教領袖敦促他向妻子坦白,並且向神認罪,但醫生卻不想承擔任何風險。最終,他便請教他的黑幫兄弟。他兄弟的建議是,聘請殺手來把情婦殺死。在情婦被殺害後,妻子一直沒有發現他的醜事。情婦的死,更有竊賊被錯誤的定罪。之後,他的婚姻和工作皆非常美滿。最後,醫生便把他的罪惡合理化。
犯罪合理化
許多人試圖將犯罪合理化。有些人甚至說:「我不想犯罪,但神並沒有阻止我這樣做。」
神的憤怒
根據約拿書1:2,神對尼尼微人很生氣,因而祂要懲罰他們的惡行。如果你讀完這本書後,你也會不難發現約拿對邪惡的尼尼微人也很生氣。雖然神對尼尼微人很生氣,但不同的地方是,祂仍然是以恩慈和憐憫來對待他們的。當尼尼微人悔改時,神更是願意給他們第二次機會的(約拿書3:20)。
約拿的憤怒
如果你參考上下文(約拿書3:20; 4:1),就不難發現約拿是不同意神的判決的。他不滿神赦免了尼尼微人。他對耶和華如此生氣,並且認為他求死也是合理的(約拿書4:3)。他根本不想看到神憐憫及赦免尼尼微人。神知道約拿生氣,所以祂便問:「你發怒合不合理呢?」(約拿書4:4 NIV 2011)
陸可鐸Max Lucado
人類憤怒的特徵是什麼?陸可鐸明智地說:「人類的憤怒通常是自我驅動的,並且容易爆發脾氣和暴力行為。」
小心人類的憤怒
許多人因憤怒而最終入獄。憤怒可導致我們做出一些我們後悔的事情。出於憤怒,我們可能會抨擊別人。出於憤怒,我們可能會用不友好的言語來傷害別人。出於怨恨,我們可能會做一些不尊敬神的事情。
亞里士多德
著名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任何人都可以生氣,這是很容易的;但要對正確的人,以正確的程度,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目的,並且以正確的方式來生氣:這不是在每個人力量的範圍內,並且這是不容易的。」
神慷慨的供應
「你發怒合不合理呢?」(約拿書4:4 NIV 2011)通過提出這個問題,耶和華使約拿回顧他最近的經歷。神差派大魚來救約拿,以致叫他脫離死亡。通過神的拯救,顯示祂是以恩慈來對約拿的,所以以恩慈來對尼尼微人也是沒有錯的。在後面的章節(約拿書4:5至11)中,在炎熱和猛烈陽光下,神慷慨的賜下綠葉植物,為約拿提供遮蔭的地方。但是當植物死去時,約拿便非常生氣,並且想求死。神再次讓約拿思想祂的恩典。如果神是神,祂就有權憐憫叛逆的先知,並且祂也可以恩慈的對尼尼微人。可悲的是,約拿竟指責神以恩慈來對尼尼微人。
現狀
我們不時誤解神。當我們處於困境中時,甚麼是回應現狀最佳的方式呢?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反思神在過去在我們身上的作為。
過去的預備
蘇珊安德森Suzanne Elizabeth Anderson說:「通過回顧神在過去的預備,祂在過去所做的一切使我們可以放心,祂將來也會如此作。」人是如此健忘的。我們很容易忘記事情,特別是神的恩典。如果基督在過來拯救了你,祂現在肯定也會來幫助你。
2) 誤解神的憐憫(約拿書4:2)
神恩慈的意思
2就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阿、我在本國的時候、豈不是這樣說麼.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 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在禱告中,約拿認為耶和華是有憐憫的。這個形容詞可以翻譯作愛或仁慈。它可以用來描述母親對孩子的慈愛。作為父母,當我們的孩子落在痛苦時,我們會摟抱著他。這是一種憐憫的舉止。
「傾覆」的兩種可能性
約拿去尼尼微宣告說:4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約拿書3:4 NET)「傾覆」,有英文譯本是翻作「被推翻」。關於這個動詞,它有兩種解釋:「毀滅」或「悔改」。由於耶和華是仁慈的,祂便不想看到尼尼微的毀滅。可是,約拿的想法並非如此,他很想看到尼尼微人的毀滅。
魯益師夫人之死
當魯益師夫人去世時,著名的基督徒學者魯益師竟稱神為「宇宙的虐待狂者」。你能想像這個評論是來自這位世界知名的信徒嗎?
誤解
在痛苦中,我們誤解了神的善良和憐憫。
3) 誤解神的忍耐(約拿書4:2)
約拿的禱告
2就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阿、我在本國的時候、豈不是這樣說麼.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 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在禱告中,約拿稱神為「不輕易發怒」的(約拿書4:2 ESV)。這真的是他的意思嗎?約拿不想看見神的忍耐,但卻想看見神即時的憤怒傾倒在尼尼微人身上。很明顯的是,約拿並不太了解神的性情。
「不輕易發怒」
「不輕易發怒」,指出神的忍耐。在這本書中,尼尼微人明確是耶和華的忍耐之受惠者。
不義的社會
世上充滿了不公義的事情,我們是很期望能目睹積極的變化。我們為此迫切祈禱。為著社會的不公義,有些人以實際行動來改變它。無論如何,我們應該有些行動,但必須以和平的方式及禱告來進行。
神的忍耐
在社會不公義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問:「為甚麼神沒有行動呢?」我的回答是要耐心等待。神是按照祂的時間及方式來做事的。
4) 誤解神堅定的愛(約拿書4:2)
堅定的愛
2就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阿、我在本國的時候、豈不是這樣說麼.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 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豐盛的慈愛」,可以譯作「堅定的愛」(ESV)、「忠誠的愛」(HCSB)和「永恆的愛」(NLT)。這個詞彙是神盟約的愛的象徵。雖然這個字眼可以用來描述神對以色列人特殊的愛及忠誠,但亦可用在外邦人身上,用它來傳達仁慈的意思。極有可能,約拿對神很生氣,因為他認為耶和華只能恩待以色列人。
約拿希望看見神的憤怒(約拿書4:2)
約拿對神不滿,因為他想看見耶和華的憤怒傾倒在尼尼微人身上。約拿認為尼尼微人應為到他們的戰爭罪行而受到懲罰。
戰爭罪行
放眼觀看歷史,臭名昭著的惡棍犯下眾多戰爭罪行。當然,我們希望看到公義的彰顯。
暴力死亡
許多戰犯和暴君遭受暴力死亡。我們稱之為公義的彰顯。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是因遭受暴力死亡的。墨索里尼被槍殺,然後被人倒掛在米蘭街頭上,好讓群眾嘲諷他。另一個暴君的死是可怕的。在格達費Muammar Qaddafi去世之前,群眾不停以可怕的方式來折磨他。由於非常殘忍,我在此不談論導致他死亡的細節。像世界各地的許多人一樣,約拿希望看見神的憤怒傾倒在邪惡者身上。
約拿無法改變神的性情(約拿書4:2)
神是公正的,但同時祂也是仁慈的。他會懲罰惡人,但如果人真誠悔改的話,祂是願意赦免他們的罪的。簡單來說,約拿不能改變神的屬性或性情。
神的憤怒和恩典
我們怎樣才能理解神的憤怒和恩典呢?通過十字架,我們便可以更好地理解神的憤怒和恩典。因為神是公正的,祂必須懲罰罪惡。人的罪惡叫神憤怒,但同時祂卻愛我們。因為神是仁慈的,祂便將永恆的愛延伸到世人的身上。神在十字架上懲罰祂的兒子,而不是懲罰我們。
忠誠的愛
很多人誤解神。許多人認為神是一位時常充滿怒火的宇宙的統治者,祂經常喜歡在我們身上尋找錯誤。神不但沒有時常發怒,並且以無盡的愛延伸到世界各地。
5) 誤解神的全知(約拿書4:5)
約拿的渴望
約拿沒有回答神的問題,這是不尊重神的表現。奇怪的是,約拿在尼尼微的東邊紮營,為要看看這座城市將會發生甚麼。也許,他想看看尼尼微人的悔改是否真實。如果尼尼微人沒有真正悔改的話,他會非常高興看見神的憤怒傾倒在他們身上。
約拿對神無所不知的誤解
神是無所不知的。祂理解我們的思想。當然神不會誤讀尼尼微人的思想。祂非常清楚尼尼微人的悔改是真誠的。也許,約拿認為神錯誤理解了尼尼微人的思想。
6) 誤解神的心(約拿書4:6至11)
自我中心的愛
在第四章結束時,約拿再次求死,因為那棵遮蔭的植物死了。通過死去的植物,神想要向約拿揭示一個重要的屬靈真理。雖然約拿不是植物的創造主,但他亦非常的愛惜它。由於神是所有人類的創造主,所以祂深愛尼尼微人和以色列人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尼尼微人曾活在屬靈的黑暗中,所以神是高興看見他們現今回轉歸向祂的。用一句話來概括說,約拿誤解了神的心。
開放式結論
有趣的是,約拿第4章是沒有作出任何結論的。作為讀者,你的結論是甚麼呢?我的結論是,我們必須在聖經知識和生活知識上成長,以便我們不會誤解神,並且能在將來更好的認識神。
从误解到理解 (4) 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1这事约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
2就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阿、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么.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 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
3耶和华阿、现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为我死了比活着还好。
4耶和华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么。
5于是约拿出城、坐在城的东边、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
6耶和华 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发生高过约拿、影儿遮盖他的头、救他脱离苦楚.约拿因这棵蓖麻大大喜乐。
7次日黎明、 神却安排一条虫子、咬这蓖麻、以致枯槁。
8日头出来的时候、 神安排炎热的东风.日头曝晒约拿的头、使他发昏、他就为自己求死、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
9神对约拿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么.他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
10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
11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约拿书4)
你有没有对某人生气(嬲某人)? 当然有呢!我相信这是普遍人的回答!
女士们,如果你的丈夫或男友不再送花给你,你会生气吗?「当然」,我相信你会这样回答我!大多数人都喜欢被人宠爱。如果别人不再取悦我们,我们流露出不满的情绪是很自然的。
你有没有对神生气呢?坦白的说,许多人包括基督徒在内,他们不想与别人分享他们心灵深处的感受。作为基督徒,作为牧师,我曾多次对神生气。基于以下原因,我对神生气:首先,我不喜欢祂如此对待我;第二,我认为祂不公平。当我反省时,我的愤怒是源自我对神的性情和好意的误解。有一点是,神是神,祂不必取悦我,并且祂为我和别人而设的计划皆是独特的。
1) 误解神的恩典(约拿书4:1)
约拿对神的愤怒
1这事约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约拿书4:1)希伯来圣经描述约拿怒火中烧,广东话是「嬲爆」。
离家出走的孩子
有些孩子离家出走。离家出走的因素可以很多,但对父母生气是其中一个原因。
离家出走的信徒
有时基督徒也会有幼稚或不成熟的一刻。我们对神的愤怒会使我们远离祂。有些信徒会停止灵修。有些甚至离开教会。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信徒甚至会放弃他们的信仰。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你现在对神生气吗?
约拿知识和情感上的冲突
10于是 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约拿书3:10)神的性情是仁慈的;因此,祂恩慈的对待所有人,这是很自然的。当尼尼微人转离邪恶道路时,神便宽恕他们。奇怪的是,约拿竟不满神恩慈的决定。正如你所看到的,约拿对神的认识,在知识和情感上是有冲突的。从约拿的反应来看,我们发现他是误解神的恩典的。
基督教教育
圣经知识和教义皆很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理解基督徒信仰的话,注定叫我们的信仰生活失败的。然而,基督教面临的威胁是缺乏经验知识。当人们向我们提出有关基督教的问题时,或许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主日学的答案,但并不表示我们是有经验来支持的。
我们的挣扎
在知识和情感上,基督徒是有冲突的。我们都可以大声说:「神是很美好的。」但是,我们真的有这种感觉吗?
约拿不完全的知识
约拿对神的认识是不完全的,因为他不明白世人是不配得到神的恩典的,这包括他自己在内。
缺乏深度
在西方世界,许多人自称为基督徒。问题是,许多信徒是缺乏属灵深度的。在基督教研讨议上,有牧师公开承认说:「我可能是牧师,但我只有一英寸深。我的生活充满了无休止的活动和很少的祈祷。」我很佩服他的诚恳。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是,我们不间断的事奉,乃是无法增加基督徒在属灵或信仰方面的深度的。
一英寸厚
在北美洲有一种说法,虽然有些信徒却表示不同意。这句说话是美国的基督教有3000英里阔,但只有1英寸深。虽然约拿对神有一些正确的理解,但他是有空间成长的。
约拿把他的不服从合理化
约拿敢于向神表达他的感受。在某种程度上,约拿把他的不服从合理化。简单来说,约拿不喜欢耶和华对尼尼微的计划。神已经通过拯救异教徒水手来证明祂是恩慈的,显然约拿是收不到主是满有恩慈这个信息的。
电影情节
以下电影情节是说明人怎样把罪恶合理化的。著名及受多人景仰的医生与空姐有染。他的情妇威胁他,如果他不与妻子离婚的话,她便要将他们两人的秘密告知他的妻子。为此,医生便谘询宗教领袖的意见。宗教领袖敦促他向妻子坦白,并且向神认罪,但医生却不想承担任何风险。最终,他便请教他的黑帮兄弟。他兄弟的建议是,聘请杀手来把情妇杀死。在情妇被杀害后,妻子一直没有发现他的丑事。情妇的死,更有窃贼被错误的定罪。之后,他的婚姻和工作皆非常美满。最后,医生便把他的罪恶合理化。
犯罪合理化
许多人试图将犯罪合理化。有些人甚至说:「我不想犯罪,但神并没有阻止我这样做。」
神的愤怒
根据约拿书1:2,神对尼尼微人很生气,因而祂要惩罚他们的恶行。如果你读完这本书后,你也会不难发现约拿对邪恶的尼尼微人也很生气。虽然神对尼尼微人很生气,但不同的地方是,祂仍然是以恩慈和怜悯来对待他们的。当尼尼微人悔改时,神更是愿意给他们第二次机会的(约拿书3:20)。
约拿的愤怒
如果你参考上下文(约拿书3:20; 4:1),就不难发现约拿是不同意神的判决的。他不满神赦免了尼尼微人。他对耶和华如此生气,并且认为他求死也是合理的(约拿书4:3)。他根本不想看到神怜悯及赦免尼尼微人。神知道约拿生气,所以祂便问:「你发怒合不合理呢?」(约拿书4:4 NIV 2011)
陆可铎Max Lucado
人类愤怒的特征是什么?陆可铎明智地说:「人类的愤怒通常是自我驱动的,并且容易爆发脾气和暴力行为。」
小心人类的愤怒
许多人因愤怒而最终入狱。愤怒可导致我们做出一些我们后悔的事情。出于愤怒,我们可能会抨击别人。出于愤怒,我们可能会用不友好的言语来伤害别人。出于怨恨,我们可能会做一些不尊敬神的事情。
亚里士多德
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任何人都可以生气,这是很容易的;但要对正确的人,以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目的,并且以正确的方式来生气:这不是在每个人力量的范围内,并且这是不容易的。」
神慷慨的供应
「你发怒合不合理呢?」(约拿书4:4 NIV 2011)通过提出这个问题,耶和华使约拿回顾他最近的经历。神差派大鱼来救约拿,以致叫他脱离死亡。通过神的拯救,显示祂是以恩慈来对约拿的,所以以恩慈来对尼尼微人也是没有错的。在后面的章节(约拿书4:5至11)中,在炎热和猛烈阳光下,神慷慨的赐下绿叶植物,为约拿提供遮荫的地方。但是当植物死去时,约拿便非常生气,并且想求死。神再次让约拿思想祂的恩典。如果神是神,祂就有权怜悯叛逆的先知,并且祂也可以恩慈的对尼尼微人。可悲的是,约拿竟指责神以恩慈来对尼尼微人。
现状
我们不时误解神。当我们处于困境中时,什么是回应现状最佳的方式呢?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反思神在过去在我们身上的作为。
过去的预备
苏珊安德森Suzanne Elizabeth Anderson说:「通过回顾神在过去的预备,祂在过去所做的一切使我们可以放心,祂将来也会如此作。」人是如此健忘的。我们很容易忘记事情,特别是神的恩典。如果基督在过来拯救了你,祂现在肯定也会来帮助你。
2) 误解神的怜悯(约拿书4:2)
神恩慈的意思
2就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阿、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么.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 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在祷告中,约拿认为耶和华是有怜悯的。这个形容词可以翻译作爱或仁慈。它可以用来描述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作为父母,当我们的孩子落在痛苦时,我们会搂抱着他。这是一种怜悯的举止。
「倾覆」的两种可能性
约拿去尼尼微宣告说:4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约拿书3:4 NET)「倾覆」,有英文译本是翻作「被推翻」。关于这个动词,它有两种解释:「毁灭」或「悔改」。由于耶和华是仁慈的,祂便不想看到尼尼微的毁灭。可是,约拿的想法并非如此,他很想看到尼尼微人的毁灭。
鲁益师夫人之死
当鲁益师夫人去世时,著名的基督徒学者鲁益师竟称神为“宇宙的虐待狂者”。你能想像这个评论是来自这位世界知名的信徒吗?
误解
在痛苦中,我们误解了神的善良和怜悯。
3) 误解神的忍耐(约拿书4:2)
约拿的祷告
2就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阿、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么.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 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在祷告中,约拿称神为「不轻易发怒」的(约拿书4:2 ESV)。这真的是他的意思吗?约拿不想看见神的忍耐,但却想看见神即时的愤怒倾倒在尼尼微人身上。很明显的是,约拿并不太了解神的性情。
「不轻易发怒」
「不轻易发怒」,指出神的忍耐。在这本书中,尼尼微人明确是耶和华的忍耐之受惠者。
不义的社会
世上充满了不公义的事情,我们是很期望能目睹积极的变化。我们为此迫切祈祷。为着社会的不公义,有些人以实际行动来改变它。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有些行动,但必须以和平的方式及祷告来进行。
神的忍耐
在社会不公义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问:「为什么神没有行动呢?」我的回答是要耐心等待。神是按照祂的时间及方式来做事的。
4) 误解神坚定的爱(约拿书4:2)
坚定的爱
2就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阿、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么.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 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丰盛的慈爱」,可以译作「坚定的爱」(ESV)、「忠诚的爱」(HCSB)和「永恒的爱」(NLT)。这个词汇是神盟约的爱的象征。虽然这个字眼可以用来描述神对以色列人特殊的爱及忠诚,但亦可用在外邦人身上,用它来传达仁慈的意思。极有可能,约拿对神很生气,因为他认为耶和华只能恩待以色列人。
约拿希望看见神的愤怒(约拿书4:2)
约拿对神不满,因为他想看见耶和华的愤怒倾倒在尼尼微人身上。约拿认为尼尼微人应为到他们的战争罪行而受到惩罚。
战争罪行
放眼观看历史,臭名昭著的恶棍犯下众多战争罪行。当然,我们希望看到公义的彰显。
暴力死亡
许多战犯和暴君遭受暴力死亡。我们称之为公义的彰显。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是因遭受暴力死亡的。墨索里尼被枪杀,然后被人倒挂在米兰街头上,好让群众嘲讽他。另一个暴君的死是可怕的。在格达费Muammar Qaddafi去世之前,群众不停以可怕的方式来折磨他。由于非常残忍,我在此不谈论导致他死亡的细节。像世界各地的许多人一样,约拿希望看见神的愤怒倾倒在邪恶者身上。
约拿无法改变神的性情(约拿书4:2)
神是公正的,但同时祂也是仁慈的。他会惩罚恶人,但如果人真诚悔改的话,祂是愿意赦免他们的罪的。简单来说,约拿不能改变神的属性或性情。
神的愤怒和恩典
我们怎样才能理解神的愤怒和恩典呢?通过十字架,我们便可以更好地理解神的愤怒和恩典。因为神是公正的,祂必须惩罚罪恶。人的罪恶叫神愤怒,但同时祂却爱我们。因为神是仁慈的,祂便将永恒的爱延伸到世人的身上。神在十字架上惩罚祂的儿子,而不是惩罚我们。
忠诚的爱
很多人误解神。许多人认为神是一位时常充满怒火的宇宙的统治者,祂经常喜欢在我们身上寻找错误。神不但没有时常发怒,并且以无尽的爱延伸到世界各地。
5) 误解神的全知(约拿书4:5)
约拿的渴望
约拿没有回答神的问题,这是不尊重神的表现。奇怪的是,约拿在尼尼微的东边扎营,为要看看这座城市将会发生什么。也许,他想看看尼尼微人的悔改是否真实。如果尼尼微人没有真正悔改的话,他会非常高兴看见神的愤怒倾倒在他们身上。
约拿对神无所不知的误解
神是无所不知的。祂理解我们的思想。当然神不会误读尼尼微人的思想。祂非常清楚尼尼微人的悔改是真诚的。也许,约拿认为神错误理解了尼尼微人的思想。
6) 误解神的心(约拿书4:6至11)
自我中心的爱
在第四章结束时,约拿再次求死,因为那棵遮荫的植物死了。通过死去的植物,神想要向约拿揭示一个重要的属灵真理。虽然约拿不是植物的创造主,但他亦非常的爱惜它。由于神是所有人类的创造主,所以祂深爱尼尼微人和以色列人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尼尼微人曾活在属灵的黑暗中,所以神是高兴看见他们现今回转归向祂的。用一句话来概括说,约拿误解了神的心。
开放式结论
有趣的是,约拿第4章是没有作出任何结论的。作为读者,你的结论是什么呢?我的结论是,我们必须在圣经知识和生活知识上成长,以便我们不会误解神,并且能在将来更好的认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