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pple Podcast Link:
Spotify Podcast Link:
1你要寫信給以弗所教會的使者、說、那右手拿著七星、在七個金燈臺中間行走的、說、
2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
3你也能忍耐、曾為我的名勞苦、並不乏倦。
4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
5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那裏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裏、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
6然而你還有一件可取的事、就是你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這也是我所恨惡的。
7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 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啟2:1至7)
許多人經常視教會為人聚集的宗教場所。根據新約聖經的用語,教會不是建築物,而是基督徒的群體。
通過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祂建立了祂自己的教會。在升天之前不久,祂告訴祂的追隨者去執行祂的大使命(馬太福音 28:18至20)。它的本質是將祂的福音帶往世界各處,並且使所有接受祂拯救恩典的人成為門徒。成為門徒的第一步就是接受耶穌基督為你生命的主和救主,繼而活出祂的準則。耶穌基督門徒的生活可以歸結為:愛神和愛人(馬太福音 22:35至40)。
福音的信息是關於神的愛。基於我們的罪,所有的人都與神和祂的愛隔絕了;但是,因為神就是愛,所以祂決意無論如何都要愛我們(約翰一書 4:16)。為要證明祂是愛我們的,神便差遣祂的獨生子為我們的罪而死(約翰福音 3:16)。至於那些回應了祂愛的信息的人,我們有義務將祂的愛傳遞給別人,並在我們的餘生中活出祂的愛。簡而言之,教會或基督徒的使命就是愛。
神創造了宇宙萬物,而祂愛的屬性是蘊藏在一切之中;在我們的始祖墮落之前,亞當和夏娃與造物主曾擁有持續愛的團契。可悲的是,他們的叛逆改變了這一切,他們罪惡的選擇也影響了他們的後代。
本來,世人的存在就是為要與同伴一起體驗、享受和分享神的愛;由於罪的緣故,我們阻撓了神美好的計劃。然而,祂給世人第二次機會;藉著耶穌基督的福音,信徒不僅可以再次經歷和享受祂的愛,我們也被呼召去愛神和愛人。神喜歡看到世人回應祂愛的信息,祂便呼召祂的教會來活出祂愛的福音。總的來說,基督徒一生的使命是愛神和愛人。順便一問,你的人生使命是甚麼呢?
1) 我們的城市(啟示錄 2:1)
大都會
當反思「我們的使命」這個主題時,我們可以從以弗所教會的反例和榜樣中學習。讓我簡單介紹一下以弗所城。它是通往亞洲的港口,也是該省最大的商業中心。論到宗教,它是一個重大的信仰中心。也許你也曾聽聞該城裡有一座供奉黛安娜女神的廟宇(使徒行傳 19:35)。此外,它也是崇拜皇帝的中心。
世界主義的挑戰
世界各地有很多人生活在國際大都市,我也是其中一位。大都會是文化和宗教中心,各種各樣的人皆在這裡互動和互相影響。儘管城市生活令人著迷,但也並非沒有挑戰。作為基督的追隨者,我們不應該偏執,但同時,我們也不應該為著與非信徒的友誼而妥協我們的信仰。昔日的以弗所教會正面臨許多文化和宗教上的挑戰,我們也是這樣。總而言之,基督徒被呼召去愛神和愛人,作為神愛世人的見證人,這就正好說明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是極其重要的了。
我們的挑戰
在互相比較而言,小城鎮生活的節奏比大城市慢很多;此外,文化對小城鎮居民的影響也不如對大都會的人那麼明顯。但是,無論你是住在農村還是城市,你都必須面對各種各樣文化和社會問題。世界瞬息萬變,文化和社會價值觀隨著時間和地點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活在這個時代,我們說話要小心,對別人的需要要敏感,但同時作為基督徒,我們也要堅守自己的立場。在約翰的時代,以弗所的信徒必須對異教文化和崇拜皇帝的要求有適切的回應。同樣,我們必須對不斷變化的文化和社會規範作出反應。毫無疑問,世俗的標準正不斷變化中,但神的真理卻是永恆不變的;因此,基督徒必須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活出我們的信仰。不管你喜歡與否,這些都是我們每天要面對的挑戰!
2) 我們的主 (啟示錄 2:1)
主的說話
根據啟示錄 1:19 的描述,耶穌把七封書信的內容以口述的方式,由使徒約翰筆錄,以上的假設是可靠的。耶穌基督想藉第一封信來對以弗所教會說話,而約翰便把它寫給這教會的使者。儘管學者們提供了多種解釋,但對使者最合乎邏輯的解釋是當地教會的牧者。
默書
在我小時候學生的年代,我要默書。如果我想在默書測驗中獲得 100 分,我必須格外注意每一個標點符號和字眼。當主對約翰說話時,我相信他也是非常專注耶穌基督的聲音的!
我們的回應
現在神仍然對人說話,主要的溝通方式是通過聖經,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祂的話語來聽到祂的聲音。
以弗所教會的主
在啟示錄 1 章,使徒約翰得到一個特殊的異象,在異象中他看到耶穌基督的右手拿著七顆星,行走在七個金燈檯之間。星是教會的使者或送信人,七個「燈檯」乃是七個教會(啟示錄 1:20)。
我們生命的主
無論你意識到與否,所有人皆有管控他們的主宰。他們的主人可能是物質上的東西,也可能是靈界的活物。金錢、社會地位和神靈是我能想到的一些例子。根據聖經的啟示,耶穌基督不僅是教會的主,也是萬主之主。無論我們喜歡與否,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耶穌基督始終是萬物之主(歌羅西書 1:16)。此外,聖經的信息是簡單及清晰的指出:通過承認我們的罪,並且把我們的生命交託給耶穌基督,以祂為主和救主,祂便成為我們生命的主!
3) 我們的優點(啟示錄 2:2至3)
以弗所教會的優點
自卑的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長處,但其實世界上每個人皆有長處。作為地方教會,以弗所信徒也有自己的優點。首先,耶穌基督稱讚這間教會的不懈努力;很可能,他們熱切的傳播福音。第二個優點,乃是他們對教義單純的追求。第三個優點是第二個優點的延伸。像主耶穌一樣,以弗所信徒憎恨尼哥拉一黨的人的作為。他們憎恨尼哥拉一黨的人的行為,而不是人的本身(參見詩篇 139:21)。他們的仇恨情緒是符合神的本性和真理的。有一句基督徒俗語:「愛主所愛的,恨主所恨的」。誰是尼哥拉一黨的人呢?在過去千百年來,出現了各種的猜測,但沒有人能確定他們的真實身份。根據這段經文的上下文,我們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是,尼哥拉一黨的人是異端。
聖經知識與聖經應用
聖經知識非常重要,這正是說明為甚麼大多數教會都熱衷於開設主日學和查經班了!同樣,即使不是更重要,聖經應用也非常重要,因為基督教信仰不是你所知道的,而是你如何根據你所知道的來生活!以弗所基督徒堅持他們的信仰,這不但值得我們稱讚,也是我們必須效仿的榜樣。
4) 我們的問題(啟示錄 2:4)
靈性麻木
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教會是沒有瑕疵的。以弗所基督徒對正確的教義持謹慎態度,但經過多年的信仰實踐,他們對正確的實踐變得遲鈍。以弗所信徒最大的屬靈病痛之一,乃是他們對活出愛並不敏感。
你與家人的關係
你聽過這樣類似的事例嗎?一位父親為了家庭的經濟需要努力工作;下班後,他仍然在家做家務。對一般人來說,這個男人是好丈夫及好爸爸;但是,這位男士真的與他的妻兒關係密切嗎?事實並不一定!簡言之,勤勞的丈夫和父親並不等同與家人擁有親密的關係。
靈性指數
以弗所教會殷勤事奉主,主耶穌稱讚以弗所信徒這樣做,但祂卻不滿意他們對主和別人的愛。我想指出的一件事是,勤奮服侍並不是衡量靈性的絕對或非常準確的方法。
你與神的關係
在基督裡的弟兄姊妹,你如何衡量你與神的關係呢?我希望你不用你事奉的數量作為衡量你自己靈性的標準。作為基督徒,我知道我們必須事奉神,但我們不能僅僅用我們事奉的多少來等同於我們與神的關係。你可能一周工作五天,把剩下一周的時間都花在事奉上,但我很遺憾地說,這並不意味著你與神有親密的關係。總而言之,信徒應留意靈性有沒有出現麻木的情況,並時時檢查自己靈性的健康狀況。
5) 我們需要的悔改(啟示錄 2:5)
悔改的理由
以弗所基督徒有他們的長處,但他們也有一個重大缺點,這是危害基督教信仰的。主耶穌斥責以弗所人離棄了他們起初的愛(啟示錄2:4)。「起初的愛」有甚麼意思?很有可能,這是指他們對神和他人的愛。作為基督徒,我們應該愛神愛人,但以弗所的信徒卻忽略了他們在屬靈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既然神用祂的教會作為器皿來彰顯祂對世人的愛,一個沒有愛的教會就會失去教會的功能。難怪耶穌基督警告以弗所信徒,並要求他們悔改。
不悔改的後果
不悔改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以弗所基督徒不可掉以輕心。耶穌基督嚴厲地說: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裏、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如果信徒對耶穌基督的命令沒有作出反應的話,主就會拆掉它的燈檯,這似乎象徵著教會被徹底毀滅。顯然的是,以弗所教會沒有悔改,因為今天這座城市和教會已不存在了。
悔改
有些人把悔改等同悲傷,但它不僅是一種情緒或心態。從神學上來說,悔改包括後悔或悲傷,伴隨著對神有真正的改變;因此,以弗所基督徒應該轉向耶穌基督,重新開始愛神和人。
警告
某聖經學者說:「那時以弗所的基督徒大多是第二代信徒,雖然他們持守了教義和生活的純正,並且保持著高水平的服侍,但他們卻對基督缺乏深切的委身。」
觀察
根據某牧師的觀察,第二代基督徒可能熟悉聖經,但缺乏應用這些已知的真理。在某些情況下,許多上禮拜堂的第二代認為他們是基督徒,因為他們「在教會生活」及在那裡度過很多時間。總而言之,所有人在成為基督徒之前都必須先悔改。這不僅是對第二代基督徒的提醒,也是對所有考慮成為基督信徒的人的提醒!
6) 神賜給我們的應許(啟示錄 2:7)
成為勝利者的承諾
耶穌提醒以弗所的信徒,7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 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啟2:1至7)那麼,這些得勝者是誰?以下是三種不同的觀點:
所有基督徒
第一種觀點認為得勝者是基督徒。
得救的信徒
第二種觀點認為得勝者是忠心順服的基督徒,如果不能成為得勝者,就會失去救恩。按照我的理解,真正的信徒不會失去救恩,因為我相信「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教義是聖經真理。
忠心的信徒
第三種觀點認為這些得勝者或征服者是忠心順服的基督徒,至於那些未能得勝的人,他們將失去獎賞,但卻不會失去救恩(哥林多前書 3:15)。經過不少研究後,我終於贊同第一種觀點。原因如下:首先,約翰福音肯定地指出耶穌基督是世界最終的得勝者(約翰福音16:33),而且由於個人對祂的信心,信徒也成為了得勝者。其次,根據約翰壹書 5:4至5,所有真信徒都被稱為得勝者。簡而言之,基於神的恩典和能力,所有基督徒得以被拯救,叫他們勝過邪惡世界體系的詛咒。親愛的信徒,你現在可能有挫敗的感覺,但讓我提醒你一件事:耶穌基督是最終的得勝者或勝利者,我們成為勝利者是因為我們對祂的信心!
應許的內容
主耶穌應許賜給得勝者吃神樂園裡的生命樹的果子;那麼,樂園是甚麼地方呢?
樂園
樂園是天堂的代名詞,有三處新約經文證實這一點的(路加福音 23:43;哥林多後書 12:2;啟示錄22:2)。
生命樹
當我們的始祖在伊甸園犯罪時,叫他們和他們的後代喪失與神賜予生命的同在;然而,耶穌基督的拯救的恩典和能力使所有信徒能夠再次與神的同在聯繫起來。在神的樂園裡,所有的基督徒都可以吃生命樹的果子,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永遠享受神的同在;這是一種與神屬靈的親密關係。吃生命樹上的果子的權利可以被視為一種獎賞,但也是一種神賦予的特權或應許。
重新獲取應許
耶穌基督斥責沒有愛心的以弗所教會,指出他們應為到犯了的錯誤悔改,並提醒他們在天堂裡有神同在蒙福的應許。祂的責備是要促使以弗所信徒再次愛神和愛人。愛神和愛人並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我們對神的愛的殊榮及感恩。
結論
在世界許多地方,人與種族主義鬥爭。在我們社會的許多角落,個人都在為人權而戰。我認同所有這些行為都是高尚和值得稱讚的,但世界真正最需要的是甚麼呢?我的答案是神的愛,而教會首要的使命是活出祂的愛。
我们的使命是爱(启2:1至7)
1你要写信给以弗所教会的使者、说、那右手拿着七星、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的、说、
2我知道你的行为、劳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恶人、你也曾试验那自称为使徒却不是使徒的、看出他们是假的来。
3你也能忍耐、曾为我的名劳苦、并不乏倦。
4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
5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那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临到你那里、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
6然而你还有一件可取的事、就是你恨恶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这也是我所恨恶的。
7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 神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赐给他吃。(启2:1至7)
许多人经常视教会为人聚集的宗教场所。根据新约圣经的用语,教会不是建筑物,而是基督徒的群体。
通过耶稣基督的死和复活,祂建立了祂自己的教会。在升天之前不久,祂告诉祂的追随者去执行祂的大使命(马太福音 28:18至20)。它的本质是将祂的福音带往世界各处,并且使所有接受祂拯救恩典的人成为门徒。成为门徒的第一步就是接受耶稣基督为你生命的主和救主,继而活出祂的准则。耶稣基督门徒的生活可以归结为:爱神和爱人(马太福音 22:35至40)。
福音的信息是关于神的爱。基于我们的罪,所有的人都与神和祂的爱隔绝了;但是,因为神就是爱,所以祂决意无论如何都要爱我们(约翰一书 4:16)。为要证明祂是爱我们的,神便差遣祂的独生子为我们的罪而死(约翰福音 3:16)。至于那些回应了祂爱的信息的人,我们有义务将祂的爱传递给别人,并在我们的余生中活出祂的爱。简而言之,教会或基督徒的使命就是爱。
神创造了宇宙万物,而祂爱的属性是蕴藏在一切之中;在我们的始祖堕落之前,亚当和夏娃与造物主曾拥有持续爱的团契。可悲的是,他们的叛逆改变了这一切,他们罪恶的选择也影响了他们的后代。
本来,世人的存在就是为要与同伴一起体验、享受和分享神的爱;由于罪的缘故,我们阻挠了神美好的计划。然而,祂给世人第二次机会;借着耶稣基督的福音,信徒不仅可以再次经历和享受祂的爱,我们也被呼召去爱神和爱人。神喜欢看到世人回应祂爱的信息,祂便呼召祂的教会来活出祂爱的福音。总的来说,基督徒一生的使命是爱神和爱人。顺便一问,你的人生使命是什么呢?
1) 我们的城市(启示录 2:1)
大都会
当反思「我们的使命」这个主题时,我们可以从以弗所教会的反例和榜样中学习。让我简单介绍一下以弗所城。它是通往亚洲的港口,也是该省最大的商业中心。论到宗教,它是一个重大的信仰中心。也许你也曾听闻该城里有一座供奉黛安娜女神的庙宇(使徒行传 19:35)。此外,它也是崇拜皇帝的中心。
世界主义的挑战
世界各地有很多人生活在国际大都市,我也是其中一位。大都会是文化和宗教中心,各种各样的人皆在这里互动和互相影响。尽管城市生活令人着迷,但也并非没有挑战。作为基督的追随者,我们不应该偏执,但同时,我们也不应该为着与非信徒的友谊而妥协我们的信仰。昔日的以弗所教会正面临许多文化和宗教上的挑战,我们也是这样。总而言之,基督徒被呼召去爱神和爱人,作为神爱世人的见证人,这就正好说明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是极其重要的了。
我们的挑战
在互相比较而言,小城镇生活的节奏比大城市慢很多;此外,文化对小城镇居民的影响也不如对大都会的人那么明显。但是,无论你是住在农村还是城市,你都必须面对各种各样文化和社会问题。世界瞬息万变,文化和社会价值观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活在这个时代,我们说话要小心,对别人的需要要敏感,但同时作为基督徒,我们也要坚守自己的立场。在约翰的时代,以弗所的信徒必须对异教文化和崇拜皇帝的要求有适切的回应。同样,我们必须对不断变化的文化和社会规范作出反应。毫无疑问,世俗的标准正不断变化中,但神的真理却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基督徒必须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活出我们的信仰。不管你喜欢与否,这些都是我们每天要面对的挑战!
2) 我们的主 (启示录 2:1)
主的说话
根据启示录 1:19 的描述,耶稣把七封书信的内容以口述的方式,由使徒约翰笔录,以上的假设是可靠的。耶稣基督想借第一封信来对以弗所教会说话,而约翰便把它写给这教会的使者。尽管学者们提供了多种解释,但对使者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当地教会的牧者。
默书
在我小时候学生的年代,我要默书。如果我想在默书测验中获得 100 分,我必须格外注意每一个标点符号和字眼。当主对约翰说话时,我相信他也是非常专注耶稣基督的声音的!
我们的回应
现在神仍然对人说话,主要的沟通方式是通过圣经,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祂的话语来听到祂的声音。
以弗所教会的主
在启示录 1 章,使徒约翰得到一个特殊的异象,在异象中他看到耶稣基督的右手拿着七颗星,行走在七个金灯台之间。星是教会的使者或送信人,七个「灯台」乃是七个教会(启示录 1:20)。
我们生命的主
无论你意识到与否,所有人皆有管控他们的主宰。他们的主人可能是物质上的东西,也可能是灵界的活物。金钱、社会地位和神灵是我能想到的一些例子。根据圣经的启示,耶稣基督不仅是教会的主,也是万主之主。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耶稣基督始终是万物之主(歌罗西书 1:16)。此外,圣经的信息是简单及清晰的指出:通过承认我们的罪,并且把我们的生命交托给耶稣基督,以祂为主和救主,祂便成为我们生命的主!
3) 我们的优点(启示录 2:2至3)
以弗所教会的优点
自卑的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但其实世界上每个人皆有长处。作为地方教会,以弗所信徒也有自己的优点。首先,耶稣基督称赞这间教会的不懈努力;很可能,他们热切的传播福音。第二个优点,乃是他们对教义单纯的追求。第三个优点是第二个优点的延伸。像主耶稣一样,以弗所信徒憎恨尼哥拉一党的人的作为。他们憎恨尼哥拉一党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本身(参见诗篇 139:21)。他们的仇恨情绪是符合神的本性和真理的。有一句基督徒俗语:“爱主所爱的,恨主所恨的”。谁是尼哥拉一党的人呢?在过去千百年来,出现了各种的猜测,但没有人能确定他们的真实身份。根据这段经文的上下文,我们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是,尼哥拉一党的人是异端。
圣经知识与圣经应用
圣经知识非常重要,这正是说明为什么大多数教会都热衷于开设主日学和查经班了!同样,即使不是更重要,圣经应用也非常重要,因为基督教信仰不是你所知道的,而是你如何根据你所知道的来生活!以弗所基督徒坚持他们的信仰,这不但值得我们称赞,也是我们必须效仿的榜样。
4) 我们的问题(启示录 2:4)
灵性麻木
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教会是没有瑕疵的。以弗所基督徒对正确的教义持谨慎态度,但经过多年的信仰实践,他们对正确的实践变得迟钝。以弗所信徒最大的属灵病痛之一,乃是他们对活出爱并不敏感。
你与家人的关系
你听过这样类似的事例吗?一位父亲为了家庭的经济需要努力工作;下班后,他仍然在家做家务。对一般人来说,这个男人是好丈夫及好爸爸;但是,这位男士真的与他的妻儿关系密切吗?事实并不一定!简言之,勤劳的丈夫和父亲并不等同与家人拥有亲密的关系。
灵性指数
以弗所教会殷勤事奉主,主耶稣称赞以弗所信徒这样做,但祂却不满意他们对主和别人的爱。我想指出的一件事是,勤奋服侍并不是衡量灵性的绝对或非常准确的方法。
你与神的关系
在基督里的弟兄姐妹,你如何衡量你与神的关系呢?我希望你不用你事奉的数量作为衡量你自己灵性的标准。作为基督徒,我知道我们必须事奉神,但我们不能仅仅用我们事奉的多少来等同于我们与神的关系。你可能一周工作五天,把剩下一周的时间都花在事奉上,但我很遗憾地说,这并不意味着你与神有亲密的关系。总而言之,信徒应留意灵性有没有出现麻木的情况,并时时检查自己灵性的健康状况。
5) 我们需要的悔改(启示录 2:5)
悔改的理由
以弗所基督徒有他们的长处,但他们也有一个重大缺点,这是危害基督教信仰的。主耶稣斥责以弗所人离弃了他们起初的爱(启示录2:4)。「起初的爱」有什么意思?很有可能,这是指他们对神和他人的爱。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爱神爱人,但以弗所的信徒却忽略了他们在属灵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既然神用祂的教会作为器皿来彰显祂对世人的爱,一个没有爱的教会就会失去教会的功能。难怪耶稣基督警告以弗所信徒,并要求他们悔改。
不悔改的后果
不悔改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以弗所基督徒不可掉以轻心。耶稣基督严厉地说:你若不悔改、我就临到你那里、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如果信徒对耶稣基督的命令没有作出反应的话,主就会拆掉它的灯台,这似乎象征着教会被彻底毁灭。显然的是,以弗所教会没有悔改,因为今天这座城市和教会已不存在了。
悔改
有些人把悔改等同悲伤,但它不仅是一种情绪或心态。从神学上来说,悔改包括后悔或悲伤,伴随着对神有真正的改变;因此,以弗所基督徒应该转向耶稣基督,重新开始爱神和人。
警告
某圣经学者说:「那时以弗所的基督徒大多是第二代信徒,虽然他们持守了教义和生活的纯正,并且保持着高水平的服侍,但他们却对基督缺乏深切的委身。」
观察
根据某牧师的观察,第二代基督徒可能熟悉圣经,但缺乏应用这些已知的真理。在某些情况下,许多上礼拜堂的第二代认为他们是基督徒,因为他们「在教会生活」及在那里度过很多时间。总而言之,所有人在成为基督徒之前都必须先悔改。这不仅是对第二代基督徒的提醒,也是对所有考虑成为基督信徒的人的提醒!
6) 神赐给我们的应许(启示录 2:7)
成为胜利者的承诺
耶稣提醒以弗所的信徒,7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 神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赐给他吃。(启2:1至7)那么,这些得胜者是谁?以下是三种不同的观点:
所有基督徒
第一种观点认为得胜者是基督徒。
得救的信徒
第二种观点认为得胜者是忠心顺服的基督徒,如果不能成为得胜者,就会失去救恩。按照我的理解,真正的信徒不会失去救恩,因为我相信「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教义是圣经真理。
忠心的信徒
第三种观点认为这些得胜者或征服者是忠心顺服的基督徒,至于那些未能得胜的人,他们将失去奖赏,但却不会失去救恩(哥林多前书 3:15)。经过不少研究后,我终于赞同第一种观点。原因如下:首先,约翰福音肯定地指出耶稣基督是世界最终的得胜者(约翰福音16:33),而且由于个人对祂的信心,信徒也成为了得胜者。其次,根据约翰壹书 5:4至5,所有真信徒都被称为得胜者。简而言之,基于神的恩典和能力,所有基督徒得以被拯救,叫他们胜过邪恶世界体系的诅咒。亲爱的信徒,你现在可能有挫败的感觉,但让我提醒你一件事:耶稣基督是最终的得胜者或胜利者,我们成为胜利者是因为我们对祂的信心!
应许的内容
主耶稣应许赐给得胜者吃神乐园里的生命树的果子;那么,乐园是什么地方呢?
乐园
乐园是天堂的代名词,有三处新约经文证实这一点的(路加福音 23:43;哥林多后书 12:2;启示录22:2)。
生命树
当我们的始祖在伊甸园犯罪时,叫他们和他们的后代丧失与神赐予生命的同在;然而,耶稣基督的拯救的恩典和能力使所有信徒能够再次与神的同在联系起来。在神的乐园里,所有的基督徒都可以吃生命树的果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永远享受神的同在;这是一种与神属灵的亲密关系。吃生命树上的果子的权利可以被视为一种奖赏,但也是一种神赋予的特权或应许。
重新获取应许
耶稣基督斥责没有爱心的以弗所教会,指出他们应为到犯了的错误悔改,并提醒他们在天堂里有神同在蒙福的应许。祂的责备是要促使以弗所信徒再次爱神和爱人。爱神和爱人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我们对神的爱的殊荣及感恩。
结论
在世界许多地方,人与种族主义斗争。在我们社会的许多角落,个人都在为人权而战。我认同所有这些行为都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但世界真正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神的爱,而教会首要的使命是活出祂的爱。